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春季节大棚蔬菜种植由于空气湿度过大,可以诱发病虫害的发生,并且容易造成植株徒长、落花落果,严重时造成减产,因此科学地控制大棚内空气湿度是十分重要的。下面介绍几种有效控制棚内空气湿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冬春季节大棚蔬菜种植由于季节温度偏低,空气湿度过大,容易诱发病虫害的发生,并且容易造成植株徒长、落花落果,严重时造成减产,科学地控制大棚内空气湿度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根据北方地区生产的实际介绍几种有效控制棚内空气湿度的方法。1增加大棚内透光量采用无滴大棚膜,增加棚内透光量,来提高温度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对于普通大棚膜采用喷洒防滴水剂或者用奶粉、豆粉来除去棚膜上的水滴,增加透光度降低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3.
正冬春季节大棚蔬菜种植由于季节温度偏低,空气湿度过大,容易诱发病虫害的发生,并且容易造成植株徒长、落花落果,严重时造成减产,科学地控制大棚内空气湿度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根据北方地区生产实际介绍几种有效控制棚内空气湿度的方法。1增加大棚内透光量采用无滴大棚膜,增加棚内透光量,来提高温度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对于普通大棚膜采用喷洒防滴水剂或者用奶粉、豆粉来除去棚膜上的水  相似文献   

4.
冬春季节大棚蔬菜种植由于季节温度偏低,空气湿度过大,容易诱发病虫害的发生,并且容易造成植株徒长、落花落果,严重时造成减产,科学地控制大棚内空气湿度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根据北方地区生产的实际介绍几种有效控制棚内空气湿度的方法。1增加大棚内透光量采用无滴大棚膜,增加棚内透光量,来提高温度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对于普通大棚膜采用喷洒防滴水剂或者用奶粉、豆粉来除去棚膜上的水,  相似文献   

5.
<正>冬春季节大棚蔬菜种植由于季节温度偏低,空气湿度过大,容易诱发病虫害的发生,并且容易造成植株徒长、落花落果,严重时造成减产,科学地控制大棚内空气湿度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根据北方地区生产的实际介绍几种有效控制棚内空气湿度的方法。1增加大棚内透光量采用无滴大棚膜,增加棚内透光量,来提高温度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对于普通大棚膜采用喷洒防滴水剂或者用奶粉、豆粉来除去棚膜上的水滴,增加透光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选择地势平坦、干燥向阳、排水良好、杂草少的地块建造南北向大棚,棚四周要挖排水沟,避免雨水向棚内渗透。大棚内修筑高畦,畦面上用地膜覆盖,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大棚骨架可用镀锌薄壁钢管,也可用竹竿、竹片,立柱用木柱或水泥柱。  相似文献   

7.
王迪轩 《蔬菜》2005,(2):43-43
大棚内,空气湿度的昼夜变化规律与温度相反,即白天低,夜间高。在日出后,温度升高,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下午气温开始下降后,空气相对湿度逐渐上升。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4月份夜间20时至次日晨8时,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甚至处于饱和状态,而白天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方便人工监控杏冬暖式塑膜大棚的温度和湿度,选择早晨7∶00~9∶00和午后12∶00~14∶00时两个时段进行旬平均温度、湿度的测定和计算,获得大棚管理期内各旬的适宜温度、湿度指标和温度调控范围。在正常生长结果情况下,1月下旬花期阶段,早晨7∶00~9∶00时段温度达到9.2℃左右为宜,午后12∶00~14∶00时段温度以22.4℃左右为宜、最高不超过25.0℃;金太阳杏果实发育期早晨时段棚内旬平均温度积温值938.8℃作为预测大棚杏成熟的温度指标可行。1月至4月上旬各旬早晨时段棚内空气相对湿度56.5%~76.3%可做为调控指标。  相似文献   

9.
周文芳  黄玉 《蔬菜》2012,(9):17-18
大棚蔬菜滴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它不仅节水、省肥,而且还具有省工、省时、操作方便和显著提高肥水利用率的特点。大棚蔬菜使用滴灌后,可使棚内空气湿度降低,蔬菜病害明显减轻,蔬菜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冬春季大棚蔬菜生产常遇连阴天气,棚内低温、寡照、湿度大,为保证蔬菜正常生长,最重要的是调控好大棚内的环境,做好保温、降湿和补光工作。  相似文献   

11.
找出了大棚杏栽培失败的原因,主要与园地选择不当,肥水过量,树徒长,棚内温度调控不当和扣棚过晚等因素有关,提出了适地建园,起垄栽培,前促后控促进花芽形成,适时扣棚和严格温,湿度调控等多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森 《河北果树》2002,(6):53-53
大棚是较为密闭的环境 ,空气湿度极易增大 ,利于病害发生和蔓延 ,给管理和防治带来一定难度。为降低棚内湿度 ,减少病害的发生 ,应在浇水技术上采取特殊的措施。1 改明浇为暗浇 采用地面覆盖薄膜 ,在膜下浇水的方法。覆膜可阻止水分蒸发 ,降低棚内湿度。2 改大水漫灌为小水勤浇 棚内浇水不宜采用大水漫灌 ,因大水漫灌会明显降低地温 ,增加棚内湿度 ,严重时还会因地温降低太多而影响植株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应采用小水勤浇的方法 ,即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大 ,而浇水次数可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加。3 注意通风排湿 棚内浇水后应注意通风排湿 ,…  相似文献   

13.
草莓芽枯病的防治草莓芽枯病表现为花苞和新叶急剧萎蔫,呈黑色枯死,叶柄茎部、托叶被侵染,展开的成叶也萎蔫。在大棚高湿、气温在10℃以上,氮素高,茎叶繁茂的情况下容易发病。防治方法:①对大棚进行换气。降低空气湿度。也可适当提高大棚夜间温度,以减少棚内结露...  相似文献   

14.
3 日光温室的湿度状况及其调控3.1 日光温室内的湿度状况 1)空气相对湿度。日光温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来自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果树本身的蒸腾作用。在冬春季生产时,为了保温,棚内形成了一种  相似文献   

15.
塑料大棚土温,湿度,气体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料大棚土温、湿度、气体变化规律任平太塑料大棚在蔬菜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塑料大棚的透气性差,常使棚内出现高温、高湿状况,必须摸清楚棚内土温、湿度、气体的变化规律。大棚内地温的变化规律;大棚内地温高于露地,地温变化规律和露地相似,土壤温度的各时刻呈...  相似文献   

16.
正春季气温回升较快,光照比较充足,大棚蔬菜生产管理进入关键时期。春季大棚蔬菜管理关键环节及其技术措施如下:1光照和温湿度管理阳光是植株叶片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光照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植株的长势,春季大棚内空气湿度较大,温度高、湿度大常会引发各种病害的发生,适时通风降温降湿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的重要手段。正确的放风方法为: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14~16℃,当棚内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江苏省盐城市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的湿度变化规律的调查分析,提出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的湿度调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长江流域大棚苦瓜提早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流域冬春季节阴雨冰冻天气多,日照不足,棚内温度低,湿度高,灰霉病严重,反季栽培技术难度大,以至南方大棚难以推广和利用。如果环境调控得当,加上合理的技术,则可以比露地提早半个月上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冬春季节阴雨冰冻天气多,日照不足,棚内温度低,湿度高,灰霉病严重,反季栽培技术难度大,以至南方大棚难以推广和利用.如果环境调控得当,加上合理的技术,则可以比露地提早半个月上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灞桥区大棚大樱桃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我区大棚樱桃发展较快,但和发达地区相比,我区大棚樱桃管理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棚内温度、湿度控制不到位,水肥调控粗放,花果管理不精细,采收后管理松懈,致使大樱桃鲜果品质较差,落果、裂果严重,使大棚樱桃难以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