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鹅细小病毒贵州分离株制备琼脂扩散试验沉淀抗原,建立琼脂扩散试验方法;以该分离株免疫家兔、制备高免血清、提取IgG制备荧光抗体,建立荧光抗体检测技术;根据鹅细小病毒VP3基因设计一对引物,建立PCR检测技术;然后采用这3种技术对鹅细小病毒感染临床病例进行检测比较,结果表明,这3种诊断技术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于鹅细小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但以荧光抗体检测技术的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日本血吸虫感染鼠肝组织内虫卵冰冻切片作为血吸虫病诊断抗原的实用价值。用该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和免疫酶染色试验,采用单盲法检测140例日本血吸虫病人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4%及97.1%;检测100份健康人血清,假阳性率分别为3.0%及2.0%;检测21例丝虫病人及11例华枝睾吸虫病人,交叉反应率为0~9.5%。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和免疫酶染色试验的敏感性均显著地高于环卵沉淀试验.结果表明该抗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抗原。  相似文献   

3.
鱼病的药物防治是控制鱼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措施,需要掌握的技术包括:正确诊断、慎用抗菌药物、结合生态防治、合理选择药物和避免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4.
提供高品质的水产品,增加养殖效益,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鱼病防治是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而贯穿于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提倡着重于生态防治和免疫防治,一旦发生鱼病,使用较少药物在较短时间内控制鱼病发生的无公害鱼病防治技术正是一种生态、环保、清洁、高效的鱼病防治技术,是实现水产品质量安全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常家蚕微粒子病的诊断是依靠光学显微镜检出原虫Nosema bombycis Nageli的孢子。但在感染的初期检出是有一定困难,且对孢子类似物的假阳性也不容易识别。如能及早发现微粒子病而加以淘汰将可大大减少经济上的损失。 本试验应用荧光抗体技术对家蚕微粒子孢子作预知检查。以破碎的微粒子孢子作抗原注射于家兔而获得免疫血清,经硫酸铵盐析,再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而得到直接法荧光抗体。用羊抗兔(IgG)的荧光免疫球蛋白作第二次染色的染料,则成为间接法检验技术。 当家兔微粒子孢与荧光抗体结合后,在荧光微镜的黑暗背景上孢子的周缘呈现环状的特异性翠绿荧光。一般以间接法检查为好。 在微子粒子病征肉眼未能识别之前,应用荧光抗体技术作预知检验,可从蚕粪或蚕蛹、蛾血淋巴中检出孢子。且可与其它昆虫的微粒子孢子及某些真菌的孢子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6.
<正> 1980年农业部兽医药品监察所科技人员,用猪瘟荧光抗体和猪瘟酶标抗体检验技术,快速诊断猪瘟研究成功,并向全国推广.现将其诊断方法简介于后:用猪瘟荧光抗体检验猪瘟病毒的方法是:把荧光染料(异硫氰酸荧光素)结合在已经提纯的猪瘟抗体球蛋白上,即制备成猪瘟荧光抗体.将被检病料(扁桃体、肾脏等)制成冰冻切片固定在载体上,滴加猪瘟荧光抗体后放入湿盒内,置37℃感作30分钟.浸洗风干后加1滴碳缓甘油再加盖玻片封固.置荧光显微镜(或普通显微镜配上荧光光源亦可)下镜检判定.若被检病料中含  相似文献   

7.
免疫细胞化学又称免疫组织化学,其主要原理是用标记的抗体(或抗原)对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检测,经过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后,用显微镜观察。凡是能做抗原、半抗原的物质,如蛋白质、多肽、核酸、酶、激素、磷脂、多糖、受体及病原体等都可用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内将其用免疫细胞化学手段检出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犬腺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犬腺病毒制作的抗原玻片,通过确定最佳一抗和荧光抗体浓度,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建立了犬腺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可用于狐狸脑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正> 养鱼生产者掌握正确的给药技术,合理施药,避免失误,才能有效防治病害,确保高产高效。 (一)科学选药。对症施治 1、要准确诊断鱼病 不同鱼病一般表现出不同症状,但也有些鱼病症状接近或相同,如V_c、V_(b2)缺乏症、细菌性败血症和严重的鱼类肝病等均表现出血症  相似文献   

10.
免疫磁珠技术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磁珠技术(immunomagnetic beads techniues)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免疫学检测和分离技术。它是以抗体包被的磁珠为载体,通过抗体与反应介质中特异性抗原结合.形成抗原一抗体复合物,此复合物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从而达到分离抗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提供高品质的水产品,增加养殖效益,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鱼病防治是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而贯穿于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提倡着重于生态防治和免疫防治,一旦发生鱼病,使用较少药物在较短时间内控制鱼病发生的无公害鱼病防治技术正是一种生态、环保、清洁、高效的鱼病防治技术,是实现水产品质量安全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用猪抗口蹄疫病毒IgG制备荧光抗体,检测口蹄疫病毒感染BHK-21细胞中的病毒抗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检出口蹄疫病毒感染BHK-21细胞中的病毒抗原,荧光抗体的工作浓度确定为1:40,且这种荧光能被FMDV阳性血清特异性地抑制。用制备的荧光抗体检测感染口蹄疫病毒CS株和LB株的BHK~21细胞抹片和飞片,结果均为阳性,空白对照均为阴性。对于低代次的分离毒,即使感染细胞产生明显的CPE,采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也不能检出收获细胞液中的病毒抗原,本试验弥补了这一缺陷。采用直接荧光抗体法可确定病毒在感染细胞中增殖的位置,可作为兽医临床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宇 《农业质量标准》2006,(1):24-24,25
(一)酶联免疫检测技术酶联免疫检测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就因其高度的准确性、特异性、适用范围宽、检测速度快以及费用低等优点,成为检验中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其中应用最多的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由于ELISA的技术条件要求低,携带方便,操作简便和经济,常以试剂盒的形式出现且易商品化,它已成为一种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为成熟的生物检测与分析技术。ELISA的基础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根据酶反应底物显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酶的催化效率很高,间接放大了免疫反应的结果,使测定具有极高的…  相似文献   

14.
柑桔黄龙病的直接荧光诊断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证明,直接荧光诊断法是诊断柑桔黄龙病的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方法。 将健叶和黄龙病叶叶柄用保险刀片徒手切片,在透射式荧光显微镜下检查,可看到健叶叶柄的木质部导管细胞壁发黄色荧光,韧皮纤维细胞发绿色荧光,而病叶叶柄韧皮部中有1~多个鲜明的黄色或黄绿色荧光团块。这种特异性的荧光,在健叶柄韧皮部中是没有的,其它由病毒、类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引起的病叶柄韧皮部中亦没有此种特异性荧光。  相似文献   

15.
分子印迹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印迹技术是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的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技术。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对其在固相萃取、色谱固定相、传感器识别原件等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植物病毒病近年来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因而对病毒病的诊断、鉴定、防治等工作显得格外重要。然而病毒种类繁多,株系复杂,分类较乱,给植物病毒检疫,田间诊断,室内鉴定,株系划分等带来许多困难。迫切需要一些精确稳定鉴定病毒,分析株系的方法。免疫学技术是病毒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普通抗体由于含有多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特异性差,难以区分株系。单克隆抗体只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特异性极高,能精确鉴别病毒株系间的细微差异和株系间的亲缘关系。分析病毒的共同抗原决定簇和独特型决定簇,研究病毒表面结构及免疫学等方面的特征,单克隆抗体能使抗体制剂统一化、试剂化,为病毒的多项研究提供材料。研制长叶车前花叶病毒(RMV)单克隆抗体,无论对该病毒的鉴定、诊断、防治等生产实际问题,还是对植物病毒的基础理论研究,均具有现实意义。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未见有关RMV单克隆抗体的报道,本研究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专利文摘     
申请(专利)号:CN200410018201.0 名称:吡虫啉人工半抗原、人工抗原、特异性抗体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569840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虫啉人工半抗原、人工抗原、特异性抗体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属于农药免疫化学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8.
1999年5月,惠水及印江县养猪场爆发一种以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高、淋巴结及肾脾出血性变化显著、盲肠末端及回盲瓣附近有钮扣状溃疡等为特征的传染病。为快速、准确地对病猪进行诊断,以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病毒抗原测定及细菌学检验,确诊本次疫病为猪瘟继发细菌感染所致。其中猪瘟病毒荧光抗原的测定结果表明,肠系膜淋巴结、脾和肾的特异性荧光斑点且多亮度最强;肝的特异性荧光较弱。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网状内皮增生病毒(REV)为模式,建立了一种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A)检测微量细胞培养中感染细胞内病毒抗原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在细胞培养中生长,但不能产生细胞病变的病毒克隆。此法极大地简化了这类病毒克隆的程序,缩短了时间。在此基础上,用IFA方法在微量培养板上可对这类病毒进行样品检测、毒价测定、中和试验和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筛选。这是一种快速而实用的方法,优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间接血凝反应是使细菌或病毒的抗原,吸附于红血球的表面,从而使红血球带有所吸附抗原的特性,此种用抗原敏化的血球在相应抗体的作用下可发生凝集。此种方法已试用于某些物质的分析和传染病的诊断工作中。目前认为此种试验敏感性强,操作方法也简单易行,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在传贫的血清学诊断的研究工作中,文献中报导最多的是补体结合反应和血球凝集反应,但都未能证明病毒对红血球有特异性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