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磁场处理对土壤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磁场处理后棕壤、黑土及血产乐七中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磁处理对土壤的3种磷酸酶都有一定的激活作用,但以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最明显。3种磷酸酶活怀提高的大小顺序是:黑土中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棕壤和白浆土中碱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土壤水分对磷酸酶的磁处理效果影响不大。对于磷酸酶活性影响以≤100mT的低场强以及1min或10min的短明间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温度场,磁场对脲酶活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场对脲酶活性影响较大,土壤脲酶活性最高时温度为60℃,而纯脲酶溶液则为50℃左右,磁场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较复杂,135mT场强下,磁化3min产生较大正效应,比CK提高8.3%,磁化5min和30min有负效应,且30min负效应最大;205mT磁化20min酶活性比CK提高7.3%,不同磁场强度处理土壤,100和135mT处理30min可显著降低土壤  相似文献   

3.
磁场处理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研究了磁场处理后棕壤、黑土及白浆土中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磁处理对土壤的3种磷酸酶都有一定的激活作用,但以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变化最明显。3种磷酸酶活性提高的大小顺序是:黑土中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棕壤和白浆土中碱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土壤水分对磷酸酶的磁处理效果影响不大。对于磷酸酶活性影响以<100mT的低场强以及lrnin或10min的短时间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土壤含水率和盐分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50  
基于电流-电压四端法的“polar-dipole array”形式,以壤土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盐分与土壤电导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盐分和含水率2个相关因素中,土盐分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较土壤含水率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5.
席草施肥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席草施肥对土壤电导率(EC)的影响,结果表明,划分为1次基施和5次追施的各累积施肥量与其相对应的EC呈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r≥0.8842,n=11);肥料用量影响了主要生育时期EC值的升峰幅度和鲜草产量,鲜草产量与成熟前期后的EC值呈极显著的指数回归关系(r=-0.8471,n=20)。  相似文献   

6.
栽参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栽参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栽参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硅,交换性盐基离子含量,PH值和C/N比下降/活性铁、铝、锰和酸性阳离子含量增加。上述变化根区土壤较根上土壤和根下土壤明显。  相似文献   

7.
灼烧对保护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灼烧温度下保护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灼烧温度的增加,土壤pH值大体呈上升趋势,渐近于中性;土壤全氮含量逐渐减少;土壤全磷含量变化较小;土壤全钾含量在低温灼烧阶段有轻微波动,但不同灼烧温度下全钾含量的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在灼烧温度为100~200℃时变化不大,当灼烧温度大于300℃时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均逐渐减少,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逐渐上升,超过600℃时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土壤化学性质对结皮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有机质CEC土壤铁铝粘粒矿物含量的测定表明,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明显受土地利用类型影响,而CEC土壤铁铝含量的规律性则不明显。可能与土壤类型有较大关系,但就对土壤结皮而言,土壤胶体性质的影响似乎不明显,而粘土矿物含量和类型则有可能是“表上结皮”的重要因素。粘粒矿物  相似文献   

9.
运用 137 Cs示踪了陕北安塞试区坡耕地土壤侵蚀量,并以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 北部坡耕地土壤侵蚀与土壤性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量在 山坡中、上 部是侵蚀最严为强烈的地带,而在坡顶侵蚀较弱,在坡下有土壤堆积;土壤全N、碱解N和 速效K 与水蚀及耕作侵蚀成线性相关;有机质、速效P、阳离子代换量及土壤质地则与水蚀及耕 作侵蚀无 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中南地区几种主要地带性土壤为材料,探讨了高梯度磁场(HGMS)分离土壤氧化铁的技术。结果表明:土壤胶体经HGMS处理,氧化铁的浓缩倍数与提取率呈负相关。以2%的NaOH溶液为分散剂,在较低磁场强度下(0.9T),以400ml/min的流速将胶体悬液通过双面塑料载丝盒,氧化铁的浓缩倍数较大;以2%Na2CO3溶液为分散剂,或以2%NaOH溶液为分散剂,在较强的磁场强度下(1.2T),以100ml/min流速将胶体悬液通过双面铁片载丝盒,磁性部分的提取率较大。氧化铁含量低的土壤胶体,用HGMS处理,其浓缩倍数更高  相似文献   

11.
温度场、磁场对脲酶活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场对脲酶活性影响较大,土壤脲酶活性最高时温度为60℃,而纯脲酶溶液则为50℃左右。磁场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较复杂,135mT场强下,磁化3min产生较大正效应,比CK提高8.3%,磁化5min和30min有负效应,且30min负效应最大;205mT磁化20min酶活性比CK提高7.3%.不同磁场强度处理土壤,100和135mT处理30min可显著降低土壤脲酶活性。磁场、温度场共同作用脲酶溶液,当温度为45℃时具有抑制脲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森林采伐与造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小兴安岭林区森林采伐与造林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进行了调查与测定,结果表明:森林采伐后,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N、P、K)初期表现为明显增加,随后迅速减少,以至低于采伐前水平,择伐对土壤影响不明显,而皆伐使土壤养分流失较多,采伐后及时营造速生树种既可有效地利用采伐初期大量的养分,又可减少和防止土壤养分的流失。  相似文献   

13.
《天津农业科学》2015,(8):21-23
以山西省沁源县国有林场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分析了不同强度的火烧(重度火烧、中度火烧)1,4,8 a后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对照相比,火烧后土壤p H值没有显著差异;土壤全氮的含量在火烧4a后差异显著;土壤全磷的含量达到显著差异水平。(2)火烧后土壤p H值升高;重度火烧后,土壤全氮和全磷的含量却降低;中度火烧后土壤的p H值、全氮、全磷明显提高。说明不同年限、不同强度的林地火烧对土壤的化学性质存在一定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试验比较了垄上覆盖松针、地布和垄上清耕3种不同方式对桃园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酶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松针覆盖可显著降低桃园土壤pH值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蔗糖酶活性,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环境从而促进果树根系对矿物质养分的吸收.而长期地布覆盖会导致土壤pH偏高、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磁场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研究了磁场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磁场作用下,土壤胶体ξ电位降低,电荷密度有所提高,土壤持水力,膨胀量下降;土壤微团聚化作用增强,<0.01毫米粒径的微团聚体数量减少,0.01-0.05毫米粒径的微团聚体数量增加;土壤比表面减少,土壤粘结力降低,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137 Cs示踪了陕北安塞试区坡耕地土壤侵蚀量,并以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北部坡耕地土壤侵蚀与土壤性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量在山坡中、上部是侵蚀最严为强烈的地带,而在坡顶侵蚀较弱,在坡下有土壤堆积;土壤全N、碱解N和速效K与水蚀及耕作侵蚀成线性相关;有机质、速效P、阳离子代换量及土壤质地则与水蚀及耕作侵蚀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火烧对胡桃楸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胡桃楸人工林进行控制火烧,利用摄像机记录火烧情况,对火烧前后土壤pH值、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钾、钙、镁等化学性质的变化及其与林火能量释放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火烧使胡桃楸人工林土壤肥力总体增加。火烧后土壤pH值、速效磷、钾、钙、全氮、速效氮增加,镁变化不显著。火烧对土壤各主要化学性质影响的程度与点烧时的能量释放有关,其中全氮、速效氮、速效磷的绝对变化值与样地总能量释放呈负相关,镁的绝对变化值和钙的相对变化值与单位面积能量释放呈正相关,而pH值和钾与这两个能量释放指标都不相关。上述所有化学性质的变化与林火强度都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以林火强度为依据划分的轻度地表火和低度地表火对土壤各化学性质变化程度没有影响。同时对林火烈度与林火能量释放诸指标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设施栽培对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昆明郊区蔬菜、花卉主产县典型大棚土壤进行取样,研究不同种植年限对设施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大棚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随大棚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盐分、有机质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其中以种植6年左右的大棚土壤盐分、有机质含量最高;土壤pH则是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缓慢降低。由田间栽培改为设施栽培后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大棚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和B/F比值先增加后降低,真菌数量持续增加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持续降低。研究结果表明由田间栽培改为大棚蔬菜保护地后,设施栽培初期,土壤生态环境较好,种植6~8年以后,土壤盐分累积、养分富集和土壤酸化严重,导致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调,微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显著下降,土壤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利用性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区不同树种的刺槐混交林林地的土壤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混交林有机质、速效N含量均高于刺槐纯林,速效P、K5-20cm土层中混交林普遍低于刺槐纯林,20-40cmP、K含量高于刺槐纯林;混交林对某种微量元素的改善具有显著的作用;明显改善了土壤主要酶活性;刺槐×白蜡混交效益优于刺槐×臭椿优于刺槐×国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