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甜菜碱对热应激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日龄的肉仔鸡(麻鸡与隐性白的杂交一代)120只在常规状态下饲养至17日龄后进行试验。在试验期内,肉鸡被随机分成3组,并饲养在热应激环境中,对照组喂基础日粮,第 组、 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3%的甜菜碱。试验期内,定期测定采食量,增重等生产性能指标,81日龄时测定屠宰率。结果表明:在17~57日龄,与对照组相比较,第 组公鸡平均增重提高了278.9克/只,母鸡平均增重提高了218.7克/只,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第 组公鸡平均增重提高了0.2克/只、母鸡平均增重提高了17.6克/只,差异不显著(P>0.05);在采食量方面,对照组、第 组、第 组分别是:公鸡61.05克/只·日、66.12克/只·日、65.84克/只·日,母鸡46.68克/只·日、54.97克/只·日、53.59克/(只·日),三组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较,第 组公鸡饲料转化率提高了0.5,差异显著(P<0.05);第 组母鸡饲料转化率提高了0.19,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第 组公鸡饲料转化率减少了0.22,差异显著(P<0.05);第 组母鸡饲料转化率减少了0.26,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第 组、第 组肉鸡的屠宰率分别是公鸡91.15%、90.90%、91.05%,母鸡91.70%、91.55%、91.85%,各组的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证明,适量甜菜碱可以缓解热应激对肉鸡的不  相似文献   

2.
选用1日龄的肉仔鸡(麻鸡与隐性白的杂交一代)120只在常规状态下饲养至17日龄后进行试验.在试验期内,肉鸡被随机分成3组,并饲养在热应激环境中,对照组喂基础日粮,第Ⅰ组、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 0.3%的甜菜碱.试验期内,定期测定采食量,增重等生产性能指标,81日龄时测定屠宰率.结果表明在17~57日龄,与对照组相比较,第Ⅰ组公鸡平均增重提高了278.9克/只,母鸡平均增重提高了218.7克/只,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第Ⅱ组公鸡平均增重提高了0.2克/只、母鸡平均增重提高了17.6克/只,差异不显著(P>0.05);在采食量方面,对照组、第Ⅰ组、第Ⅱ组分别是公鸡61.05克/只·日、 66.12克/只·日、 65.84克/只·日,母鸡46.68克/只·日、 54.97克/只·日、 53.59克/(只·日), 三组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较,第Ⅰ组公鸡饲料转化率提高了0.5,差异显著(P<0.05);第Ⅰ组母鸡饲料转化率提高了0.19,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第Ⅱ组公鸡饲料转化率减少了0.22,差异显著(P<0.05);第Ⅱ组母鸡饲料转化率减少了0.26,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第Ⅰ组、第Ⅱ组肉鸡的屠宰率分别是公鸡91.15%、 90.90%、 91.05%,母鸡91.70%、 91.55%、 91.85%,各组的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证明,适量甜菜碱可以缓解热应激对肉鸡的不良影响,提高肉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
黄芪多糖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黄芪多糖对不同性别肉仔鸡不同阶段生产性能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20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12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半,分笼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各处理组分别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黄芪多糖500、1000、2000、3000mg/kg。试验期为7周,分为试验前期(0~21日龄)和试验后期(22~49日龄)。结果表明:(1)试验前期,各添加黄芪多糖处理组公鸡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变化,但平均日增重降低,其中2000mg/kg组变化显著(P0.05);各处理组试验前期母鸡的饲料利用率显著提高(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其中1000mg/kg和2000mg/kg组变化显著(P0.05)。试验后期,除母鸡3000mg/kg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外(P0.05),其他各处理组公母鸡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无显著变化。(2)试验前期,各处理组公母鸡胸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1000mg/kg组显著提高公母鸡新城疫抗体效价(P0.05);试验后期,公鸡1000mg/kg组胸腺指数、2000mg/kg组法氏囊指数和脾脏指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母鸡各处理组免疫器官指数、公母鸡新城疫抗体效价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番鸭在南京地区进行冬、夏两批饲养,均有较强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冬、夏两 批饲养的番鸭只平均重量差异不显著(P>0.05)。夏季与冬季的料重比分别为1:2.62和1: 3.07,冬季饲养的鸭子饲料利用率低,料重比大于夏季。冬季在塑料大棚中饲养番鸭精饲料减 少1/3,添加青粗饲料能达到同样的增重效果。温度与增重无相关关系,相对湿度与番鸭的增 重呈负相关(P<0.01)。鸭舍内平均温度在11.05℃-30.93℃之间,相对湿度在76.28%以 下,番鸭能正常生长发育。环境温度在9.8℃以下,番鸭的生长发育受阻,饲料利用率降低。相 对湿度在77%以上,其增重受到影响。特别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严重地影响番鸭的生长。在 相同的饲养期内,周平均温度9.8℃,平均相对湿度91%,番鸭周平均增重22 g,周平均温度 27.42℃,平均相对湿度71.29%,番鸭周平均增重355 g,相差333 g(P<0.01)。  相似文献   

5.
密度要恰当每群鸡以300~500只为宜。饲养密度:1~2周,18~25只/m^2;3~6周龄,公鸡5~6只/m^2,母鸡8~10只/m^2;3~6周龄,公鸡5~6只/m^2,母鸡8~10只/m^2;7~16周龄,7~8只/m^2;16周龄后,5只/m^2为宜。  相似文献   

6.
肉鸭不同季节蛋白质需要量及析因模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结合生产实践,采用大群生产试验方法,对标准化饲养的2 847个批次、3 094.4万只樱桃谷肉鸭,按统一的饲养方式和管理程序进行生产试验,研究了不同季节对肉鸭生产性能和蛋白质需要量的影响,并进行了肉鸭不同季节蛋白质需要量析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樱桃谷肉鸭达到基本一致的出栏体重的目标条件下,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饲养天数均差异显著(P<0.05),且夏、春、秋、冬四个季节依次减少;秋季的饲料消耗量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P<0.05);冬季的料重比显著高于春季(P<0.05)。樱桃谷肉鸭地面饲养模式下,维持需要的粗蛋白质: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增重需要的粗蛋白质: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不同季节蛋白质需要量可用以下析因模型进行预测:春季:CPR=211.0BGW+6.315W0.75;夏季:CPR=220.9BGW+6.013W0.75;秋季:CPR=202.5BGW+7.591W0.75;冬季:CPR=185.5BGW+8.138W0.75。式中:CPR——肉鸭粗蛋白质需要量[g(/d.只)];BGW——活体增重[kg(/d.只)];W0.75——代谢体重(kg)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不同性别竹丝鸡育肥期生长性能、胴体性状、机体粗蛋白质含量、肉品质、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竹丝鸡粗蛋白质精准供给提供理论依据。将1 950只46日龄竹丝鸡公鸡根据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5只,试验期20 d;将1 950只57日龄竹丝鸡母鸡根据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5只,试验期17 d。5组公鸡和母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依次为15%、16%、17%、18%和19%。结果显示:1)对于公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且随着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平均日增重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5),料重比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对于母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对于公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腹脂率(P<0.05),且腹脂率随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对于母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P<...  相似文献   

8.
京白Ⅱ、Ⅲ系种鸡生长发育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参照京白鸡饲养管理标准,于1988年9—12月对引入的京白Ⅱ、Ⅲ系鸡进行育雏、育成期生长发育测试。结果表明:3—6周龄公鸡增重慢,母鸡增重快,7—16周龄公鸡增重快,母鸡增重慢;除6周龄Ⅰ系公鸡体重低于标准3%,14周龄后母鸡体重低于标准5%外,两系公母鸡出壳重和3周龄以后体重基本达到或超出标准体重;雏鸡42日龄成活率,Ⅱ系鸡为96.28%,Ⅲ系鸡94.61%,达到该品种原产地指标。  相似文献   

9.
将3150只矮小型肉用种母鸡和630只公鸡随机分为7个组,20周以后,从各组挑出192只母鸡和16只公鸡放入笼养,挑出180只母鸡和16只公鸡放在地面平养。在地面平养组,使用不同高度的饲糟,以便公、母鸡能分别采食。对笼养组每周进行输精。饲养效果:笼养母鸡平均产157枚蛋,平养母鸡产153枚蛋;笼养鸡蛋重为62.8克,平养鸡为61.8克,笼养鸡死亡率6.8%,平养鸡为4.2%;笼养鸡种蛋受精率86%,平养鸡为93.3%;64周龄之后笼养母鸡体重比地面乎养鸡重2.9%,而二种不同饲养方式的公鸡体重相同;地面平养的公鸡由于活动量较大因而能暈消耗较笼养公鸡高。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养密度与高蛋白质(前期23%,后期2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公母分饲肉鸡生长性能和腿部健康的影响。试验采用2(性别)×2(饲养密度)×3(饲粮代谢能水平)三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用1日龄罗斯308(Ross 308)肉鸡公雏1 872只和母雏2 160只,随机分成12个组,每组8个重复。试验设高、低2个饲养密度,以出栏体重计,分别为42[高饲养密度(HSD),16公/m2或18母/m2]和26 kg/m2[低饲养密度(LSD),10公/m2或12母/m2]。试验饲粮分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35日龄)2个阶段配制,饲粮代谢能设高、中、低3个水平,其中,高代谢能(HME)水平饲粮前期和后期的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81和13.23 MJ/kg,中代谢能(MME)水平饲粮前期和后期的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18和12.60 MJ/kg,低代谢能(HME)水平饲粮前期和后期的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55和11.97 MJ/kg。结果表明:1)饲养密度与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1~21日龄时,随着饲粮代谢能水平增加,HSD组平均日增重的增加幅度和料重比的降低幅度均小于LSD组;22~35日龄时结果正好相反。性别与饲养密度对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随着饲养密度增加,公鸡平均日采食量的降低幅度大于母鸡。2)HSD极显著降低肉鸡的胸肌率(P0.01),母鸡的胸肌率和腹脂率显著高于公鸡(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和饲养密度对肉鸡的腿肌率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随着饲粮代谢能水平增加,LSD组肉鸡的腿肌率降低,而HSD组基本不变。3)高饲粮代谢能水平极显著降低肉鸡的脚垫损伤评分(P0.01),公鸡的步态评分和脚垫损伤评分显著高于母鸡(P0.05),垫料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母鸡(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与饲养密度对肉鸡的脚垫损伤评分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随着饲粮代谢能水平增加,HSD组脚垫损伤评分的降低幅度大于LSD组。以上结果表明,高饲养密度降低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增加料重比;35日龄前,公鸡比母鸡的空间需求更高;提高高蛋白质饲粮的代谢能水平可以缓解HSD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脚垫健康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种鸡场必须饲养一定数重的种公鸡,以保证种蛋的受精率。一般公鸡和母鸡按1:8~9的比例混群饲养。即一个饲养一万只母鸡的种鸡场,约需饲养种公鸡1500只左右。现在饲料价格很高,饲养大量公鸡必将增加生产成本。另外种公鸡因死亡或报废,常意外地造成公鸡不足,导致种蛋受精率降低,影响种鸡场的经济效益。我们根据精子可在鸡生殖道内成活较长时间的生理机能,并从人工授精间隔5~7天授精一次的方法中得到启示,进行了母鸡间歇配种试验,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于下: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鸡:22周龄迪卡父母代健康种鸡,试验组♀972只,♂54只;对照组♀879只,♂98只。  相似文献   

12.
肉用鸡的遗传基础百分之五十来自亲本公鸡,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等一半以上由公鸡决定。父母代种鸡群中公鸡的数量约占母鸡的8—11%,虽然公鸡本身并不产蛋,但交配的结果,使公鸡承担着与母鸡相似的遗传责任。一只SR92父母代公鸡,在母鸡开始产蛋后40周内,生产出商品雏鸡1360—1500只,由此饲养的  相似文献   

13.
苏联的珍珠鸡是在18世纪作为观赏鸟首次进口的,只是在1945年以后才被用作产蛋和产肉。现有五个主要品种,共计7.48万只。一、银斑珠鸡(Silver Spotted)该品种羽毛为深灰色,有银白色斑点,现有3000只。成年公鸡1.5~1.6千克,母鸡为1.6~1.7千克,70日龄的育成鸡体重为800~850克,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消耗为3.2~3.4千克。8~8.5月龄达性成熟,季节性产蛋,平均产蛋量为80~90枚。86%的蛋为合格  相似文献   

14.
番鸭在南京地区进行冬、夏两批饲养,均有较强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冬、夏两批饲养的番鸭只平均重量差异不显著(P〉0.05)。夏季与冬季的料重比分别为1:2.62和1:3.07,冬季饲养的鸭子饲料利用率低,料重比大于夏季。冬季在塑料大棚中饲养番鸭精饲料减少1/3,添加青粗饲料能达到同样的增重效果。温度与增重无相关关系,相对湿度与番鸭的增重呈负相关(P〈0.01)。鸭舍内平均温度在11.05℃~30.93℃之间,相对湿度在76.28%以下,番鸭能正常生长发育。环境温度在9.8℃以下,番鸭的生长发育受阻,饲料利用率降低。相.对湿度在77%以上,其增重受到影响。特别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严重地影响番鸭的生长。在相同的饲养期内,周平均温度9.8℃,平均相对湿度91%,番鸭周平均增重22g,周平均温度27.42℃,平均相对湿度71.29%,番鸭周平均增重355g,相差333g(P〈0.01)。  相似文献   

15.
日粮中添加整粒稻谷对河田鸡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将56日龄的河田鸡肉用公母鸡396羽(公母各半)各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公母鸡各22羽,处理1饲喂专用饲料,处理2、处理3饲喂专用饲料+不同比例整粒稻谷,公母鸡分开饲养,进行9~12周、13~16周两个生长阶段的饲养试验,并于12周末、16周末进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日粮中稻谷比例的增加,阶段平均体重、总增重、腿肌率(PLM)在9~16周两个阶段,公鸡呈上升的趋势,母鸡呈下降的趋势,同阶段同性别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平均增重成本在9~12周,公鸡呈明显下降趋势,母鸡呈上升的趋势;在13~16周,公母鸡均呈下降的趋势。半净膛率(PHE)、全净膛率(PE)、胸肌率(PBM)在9~16周两个阶段,公母鸡均呈上升的趋势,同阶段同性别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腹脂率(PAF)、皮下脂肪厚度(SFP)、肌间脂肪宽度(TMF)在9~12周,公鸡呈上升的趋势,母鸡呈下降的趋势;在13~16周,公母鸡均呈上升的趋势,同阶段同性别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还受性别、周龄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庆阳地区畜牧兽医工作站为了给本地发展肉鸡提供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和最佳日粮配方,于1984年5月19日至8月11日进行了苏禽8号雏鸡肥育试验。试验根据我国肉鸡饲养标准,结合本地区常用饲料的营养价值,拟定了0—4周龄和4周龄以上两个日粮配方。苏禽3号肉用仔鸡,饲喂到12周龄时,70只鸡的平均体重为4.02斤,平均日增重23.4克。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肉仔鸡出栏标准。其中公鸡36只,平均体重4.18(3.6—5)斤,日增重24.4克,  相似文献   

17.
表六肉用种鸡生长期限制饲养试行方案┌──┬───────┬───────────┐│周龄│隔日饲喂 │要求体重 ││ │每只给料量(克)├─────┬─────┤│ │ │母鸡(公斤)│公鸡(公斤)│├──┴───────┴─────┴─────┤│7一8 108一118 0.92 1.10 ││ 9 118一128 1.01 1.22 ││ 10 122一182 1.10 1.84 ││ 1 1 144 1 .19 1 .46 ││ 12 160 1 .28 1.58 ││ 18 154 1 .87 1.70 ││ 14 160 1.46 1.82 ││ 15 166 1.55 1.94 ││ 16 170 1.64 2.06 ││ 17 1781。782。18 ││ 18 182 1.82 2.80 │…  相似文献   

18.
为了合理利用我市现有饲料资源,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促进养猪生产的迅速发展,研制出适合本地区实情的仔猪饲料配方,改变长期存在的饲料转化率低,育肥期长的旧习,以达到仔猪增重快,成本低,耗料少,经济效益高的目的。我们与省军区付业场合作于1984年8月20日至10月18日,进行了60天仔猪不同营养水平饲料配方的饲养试验。其中试验一组平均每头日增重490克,料肉比2.46∶1,每增重一斤饲养成本为0.508元(精、青料),试验二组(添加0.2%蛋氨酸)平均每头日增重500克,料肉  相似文献   

19.
分别于夏季采用7日龄AA肉鸡公雏264只,春季采用7日龄AA肉鸡和北京油鸡公雏各144只,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进行地面平养和笼养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季笼养AA肉鸡2~4周龄日增重低于地面平养(P<0.05),5周龄时高于地面平养(P<0.01);春季笼养AA肉鸡2周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体重高于地面平养(P<0.05);但笼养对AA肉鸡全期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试验末体重、饲料转化率、死亡率没有影响(P>0.05)。笼养北京油鸡表现为3~6周龄平均日采食量、体重高于地面平养(P<0.05),笼养对北京油鸡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死亡率没有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藏鸡生产性能和脂肪代谢的影响,选用120只商品代健康雏鸡,按常规饲养管理规程,平均分成2组,一组笼养,另外一组放养。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试验结果表明,饲养方式对藏鸡体重与日增重有显著影响,不论公鸡还是母鸡,笼养的体重与日增重都显著高于散养鸡(P<0.05)。笼养鸡的肌间脂肪、皮下脂肪、腹脂率、肌内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散养鸡(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