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草原与草坪》2008,(4):F0002-F0002
水土流失拟是母亲身上患有一种“疑难病症”,如果说传流的水土保持理论是“西医”,那么当今的水土生态保持则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中医”理论。水土流失是我国最大的生态环境屏障,水土生态保持是我国其领域进入新的历史条件下由深圳市大自然生态园林技术有限公司孙发政率先提出的观点和理论。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云南数百万亩坡耕地的科学利用措施,在云南宣威15°坡耕地上设置试验小区,连续两年系统研究了9m、13m、17m三水平草带间距与水土保持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坡耕地上种植草带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草带间距越小越有利于水土保持,但从控制水土流失和有利种粮耕作两方面综合考虑,草带间距以13m为宜。  相似文献   

3.
坡地草带间距与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云南数百万亩坡耕地的科学利用措施,在云南宣威15°坡耕地上设置试验小区,连续两年系统研究了9m、13m、17m三水平草带间距与水土保持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坡耕地上种植草带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草带间距越小越有利于水土保持,但从控制水土流失和有利种粮耕作两方面综合考虑,草带间距以13m为宜.  相似文献   

4.
《草原与草坪》2008,(6):F0002-F0002
水土流失拟是母亲身上患有的一种“疑难病症”,如果说传统的水土保持理论是“西医”,那么当今的水土生态保持则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中医”理论。水土流失是我国最大的生态环境屏障,水土生态保持是在我国其领域进人新的历史条件下由深圳市大自然生态园林技术有限公司孙发政率先提出的观点和理论。  相似文献   

5.
《草原与草坪》2008,(5):F0002-F0002
水土流失拟是母亲身上患有的一种“疑难病症”,如果说传统的水土保持理论是“西医”,那么当今的水土生态保持则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中医”理论。水土流失是我国最大的生态环境屏障,水土生态保持是在我国其领域进入新的历史条件下由深圳市大自然生态园林技术有限公司孙发政率先提出的观点和理论。  相似文献   

6.
桐柏县地处豫鄂边区,桐柏山腹,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薄弱,群众生活相对贫困。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的40%以上。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繁,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了彻底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建造适宜人们生活生产的环境,把治理水土流失作为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实现了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使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7.
对长江中上游地区在土地绿化、治理水土流失中种草的重要性进行了概述 ,并针对不同生态环境提出了可栽植的适宜草种 (品种 ) ,以提高土地绿化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电气和控制系统接地的作用和接地方式;探讨天然气输配管网中各场站、阀室电气和控制系统的接地方式和特点,并分析这种接地方式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土流失为徐水县西部山区带来巨大的危害。在分析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徐水县治理水土流失的目标、工作原则及为实现该目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金慧 《草业科学》2004,21(11):16-16
据近日召开的海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会议消息,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河流域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5万km^2,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一批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中央投资大幅度增加,海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速度明显加快,治理效益显著提高。近5年,海河流域年均完成水土流失治理任务5000km^2,是“九五”期间的2~3倍。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发挥了很好的规模效益,为改善区  相似文献   

11.
种植紫花苜蓿治理黑土地水土流失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原因,探讨了种植紫花苜蓿在治理黑土地水土流失中的作用。根据吉林省自然气候、土地特点和市场需求,分析了吉林省发展苜蓿的优势,提出了吉林省种植紫花苜蓿治理黑土地水土流失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气高压管道是城市发展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有一个位置的管道发生损坏,就有可能对天然气整体的运输系统造成破坏,因此,对城市天然气高压管道进行系统地管理是城市顺利发展的保障。本文将结合城市天然气高压管道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城市天然气高压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做以具体地探究。  相似文献   

13.
沙棘作为生物围栏的植物,在东部农业区治理草山退化是一种新方法,与其它网围栏,草库伦等相比,具有简便易行,成本低,利用时间长,不易破坏的优点,既能起到围栏保护草场效果,又能绿化荒山荒场,防止水土流失,更能充分利用沙林资源,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在农区草场和荒山荒坡治理中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新技术。1沙棘作为生物围栏的可行性1.1地形及热量条件适宜沙林生长我省东部农区,除少量的高寒山地外,绝大部分地区地处俊水黄河两岸,地貌多为沟谷和低山丘陵,海拔1600~2800m,降水量一般为300mm左右,年均气温3~8C,具有气…  相似文献   

14.
滇东北地区飞播种草水土流失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监测在会泽县的飞播草地上进行,通过设置飞播草地和非飞播草地水土流失监测小区,对飞播种草治理我省滇东北地区水土流失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监测结果表明,通过飞播种草后,草地植被覆盖率由58%提高到95%;飞播后草地平均地表径流由飞播前的13434kg/hm2减少到10008kg/hm2,减少了25.5%;平均土壤流失量由飞播前的8425kg/hm2减少到842kg/hm2,减少了90%。飞播草地具有较强的水源涵养能力,对改善生态环境,恢复生产和生态功能,遏制水土流失发挥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家沟、九华沟和高泉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研究进行综述,了解了该区水土流失状况、研究动态及对该区水土流失治理进行了展望。并提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是小流域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水土保持技术的新的需求,是未来小流域治理的主要方向。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是水土保持技术外延的拓展、内涵的拓深,是生态水土保持具体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比较坐点输配和移动输配不同输配方式对受胎率的影响。[方法]2009~2012年四年期间,选取了9个输配点进行统计。结果在输配的11 770头牛中,坐点输配,移动输配30~60min、1~2h、2~3h、3h以上的平均受胎率分别为:0.848、0.853、0.841、0.803、0.744;各个年度不同输配方式的受胎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移动输配3h以上与坐点输配、移动输配30~60min、1~2h差异极显著,与移动输配2~3h差异显著,坐点输配、移动输配30~60min、1~2h、2~3h间差异均不显著。[结论]移动输配的最适输配时间在3h以内。  相似文献   

17.
陈钢 《草业科学》2006,23(3):91-91
“十五”期间,陕西林草覆盖率已由38%提高到了45%,再加上一系列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措施的开展,水土流失状况已明显改善。陕西省曾是全国水土流失、沙化、荒漠化、生态环境问题最为严峻的地区之一。来自陕西省水保局的统计表明,“十五”期间,陕西省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 000多km2,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4万km2,入黄泥沙年均减少1.3亿t。在水土流失曾十分严重的靖边县,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先在黄河中游七省区实现了泥沙基本不入黄河的目标。陕西省在黄土高原地区全面推进具有“拦泥造地”作用的淤地坝建设。“十五”期间全省新建淤地坝5 …  相似文献   

18.
盐池县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水土流失严重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大力发展生态修复、退耕还林草、灌溉农业等水土流失治理思路,使全县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土流失问题的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水土流失直接威胁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所有的生态破坏中,水土流失称之为“环境破坏第一杀手”。针对我国山地丘陵面积大、地质条件复杂、人为破坏加速、水土流失严重的实际情况,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整治经验及野外工作所积累的大量数据分析,以生态恢复学为指导,总结了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研究了水土流失治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了水土流失给生态安全造成的巨大危害,展望了水土保持的预期目标,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马维坤 《草业科学》2004,21(11):64-64
我国经过15年持续不断的治理,目前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已超过8万km^2,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得到初步扭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