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广西博白县发现中国金花茶一新种 (Camellia bobaiensis S.Y.L iang et Wang)  相似文献   

2.
我们就广西所采到的薄叶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oides Chang)、凹脉金花茶(Camellia impressinervis Ch-ang et S·Y·Liang)、显脉金花茶(Ca-mellia euphlebia Merr.ex Sealy)、小花金花茶(Camellia micrantha S·Y·Liang et Y·C·Zhong)、弄岗金花茶(Camellia longgangensis C·F·Lia-ng et S·L·Mo)、夏石金花茶(Came-llia xiashiensis S·Y·Liang et C·  相似文献   

3.
一、形态识别多瓣金花茶(Camellia multipet-ala S.Y.Liang et C.Z.Deng,ined.)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4—5米;树皮灰褐色至黄褐色;嫩枝圆柱形,皮红褐色,老技黄褐色,无毛。嫩叶淡红紫色,老叶革质,  相似文献   

4.
世界金花茶植物名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60年代初,在中国广西首次发现开黄色花朵的山茶花———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被列为中国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目前已知世界上的金花茶有42种5变种,除越南北部产10多种和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各产1种外,其余29种5变种均产于广西南部和西南部,广西成为金花茶的现代地理分布中心,被誉为金花茶的故乡。1越南金花茶(多瓣山茶)Camellia petlotii(Merr·)sealy,主要分布于越南北部北太省,生于海拔900~1 150 m的山坡杂木林中。2东京金花茶C·tonkinensis(pitard)Con-hon Stuart,主要分布于越南北部河内附近,生于杂木林中。3黄花茶C·…  相似文献   

5.
毛枝五针松(Piuns wangii Hu et cheng)和广东五针松(Piuns wangii Hu et cheng var.Kwangtungensis(chun)Cheng et Y.W.Law)是高  相似文献   

6.
凹脉金花茶(Camellia impressinervis Chang et.S.y.Liang,sp.nov.)新种,是一种开金黄色花朵的山茶花种类。我国是山茶花的原产地,一般山茶花多开红色或白色的花朵,花色鲜艳而美观,是园艺上的珍贵花木,在国际上与杜鹃花同享盛名。近年来,在我国先后发现了金花茶、凹脉山茶花、薄叶金花茶、东兴金花茶和显脉金花茶等五种之后,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并先后来华参观访问。凹脉金花茶是属于山茶科山茶属的一个新种,分布于广西龙州县金龙公社武联大队板闭村的山谷密林中,1970年12月13日,梁盛业(700304)采到了该新种,标本存在广西林科所  相似文献   

7.
对塔姆岛金花茶(Camellia tamdaoensis)、箱宁金花茶(Camellia phanii)、厚叶金花茶(Camellia crassiphylla)、金花茶(多瓣山茶)(Camellia petelotii)、多毛金花茶(Camellia hirsuta)、箱田金花茶(Camellia hakodae)、罗斯曼金花茶(Camellia rosmannii)7种越南金花茶新品种开展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越南金花茶春季萌芽时间普遍较早,但夏季和秋季萌芽时间与普通金花茶差异不大,其中多毛金花茶和普通金花茶物候期最接近。越南金花茶苗期生长较快,一年有春、夏、秋3次抽梢。厚叶金花茶的扦插繁殖,以基质(赤红壤∶蛭石=2∶1)、生长调节剂(IBA 500 mg/L)处理对插穗生根效果最好。箱宁金花茶5—10月进行嫁接成活率较高,其中8月嫁接成活效果最好。箱田金花茶嫁接,香花油茶作为砧木及激素ABT处理的效果最好,黑牡丹作为砧木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8.
前言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Hu)Tuyama是我国一级珍稀保护植物,以其独有的纯金黄色花朵雄居世界花坛,被人们誊为花卉中的“超级明星”。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已开展了有关金花茶的各项研究。但应用生长素于金花茶营养繁殖方面的试验研究未见有过报道.本试验是探索利用IBA(3—吲哚丁酸)提高金花茶扦插和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Hu)Tuyama)属山茶科茶属植物,其花冠金黄色,花瓣具透明蜡质、花姿多变,形态美观,被誊为茶花中的“皇后”,是世界上珍稀的观赏植物.金花茶主要分布于广西南部及西南部,数量不多.近年来,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和自然环境的变迁,其数量更加稀少,甚至有的种濒于灭绝。因此,保护和保存  相似文献   

10.
2015年7月,采集崇左金花茶Camellia chuangtsoensis S.Y.Liang et L.D.Huang花粉,分别置于室温25℃,4℃,-20℃和-80℃保存。采用离体液体培养基法筛选出最佳崇左金花茶花粉的萌发条件,在此基础上试验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贮藏时间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崇左金花茶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2%蔗糖+0.12%H3BO3。花粉-20℃条件下贮藏5个月时,花粉萌发率仍可达原来的(68.93%)25%;在-80℃条件下贮藏5个月时,花粉萌发率可达原来的32%,-80℃条件下保存的花粉其萌发率略高于-20℃。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92年对防城县金花茶资源的调查结果,防城县共有金花茶组植物三种和一个变种,即金花茶(俗称普通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显脉金花茶(C.euphiebia)、东兴金花茶(C.tunghinensis)和长柱金花茶(C.chrysantha vat.longistylus)。全县20个乡(镇)中,有15个乡(镇)90个村有金花茶分布,共有分布面积2112.5公顷,其中普通金花茶(含长柱变种,下  相似文献   

12.
引言金茶花Camellia chrysantha(Hu)Tuyama等物种,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inn的珍贵稀有的野生观花植物,主要分布在广西南部和西南部的局部地区,一般散生于阴坡、溪谷两岸的常绿阔叶林中。自然状态下的金茶花结籽率低,主要原因是受虫、鼠和小兽的危害所致。这给金花茶的大量引种,繁殖和栽培工作带来了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采自闽东北地区的7种福建分布新记录植物,分别为木通科Lardizabalaceae的显脉野木瓜Stauntonia conspicua R. H. Chang、卫矛科Celastraceae的浙江南蛇藤Celastrus zhejiangensis P. L. Chiu, G. Y. Li et Z. H. Chen、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的白花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 Benth. f. alba C. F. Gan、山茶科Theaceae的闪光红山茶Camellia lucidissima Hung T. Chang、茜草科Rubiaceae的浙南茜草Rubia austrozhejiangensis Z. P. Lei, Y. Y. Zhou et R. W. Wang、菊科Asteraceae的九龙山紫菀Aster jiulongshanensis Z. H. Chen, X. Y. Ye et C. C. Pan和铜铃山紫菀A. tonglingensis G. J. Zhang et T. G. Gao,并指出《福建植物志》第五卷记载的长叶紫菀A. dolichophyllus Ling,系铜铃山紫菀的误定。凭证标本均存于浙江自然博物院(ZM)。  相似文献   

14.
9种金花茶组植物在肇庆地区引种的早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从广西引种9种金花茶组植物,并对不同种金花茶苗木在造林2 a后的成活率、苗高和地径生长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城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 var.phaeopubisperma)苗木成活率最高,达100%,珑瑞金花茶(C.longruiensis)苗木成活率最低,仅为73.3%;防城金花茶苗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最大,分别为41.6、1.018 cm,显著大于其他8种金花茶(P0.05),其中金花茶(C.nitidissima)苗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最小,分别为6.5、0.147 cm;不同种金花茶苗木成活率、苗高生长量及地径生长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苗木生长综合指标值分析表明,防城金花茶在肇庆地区的早期生长表现最好,在良种引种方面,可以适当选择防城金花茶。  相似文献   

15.
一、形态识别陇瑞金花茶图1、 Camellia longruiensis S.Y.Ling et X.J.Dong,sp.nov.fig.4. (Subgen.Thea Chang,Sect.chr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与其他山茶属植物的杂交育种亲和性,培育出利用价值高的杂交金花茶新品种,开展金花茶与宛田红花油茶(C.polyodonta)、越南抱茎山茶(C.amplexicaulis)、广宁红花油茶(C.semiserrata)、普通油茶(C.oleifera)无性系岑软3、博白大果油茶(C.gigantocarpa)、黑牡丹茶花(Heimudan)等山茶属植物杂交育种试验,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共设计18个杂交组合。结果表明:有10个杂交组合可以结实,不同杂交组合结实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金花茶66号×宛田红花油茶1号(组合L5)结实率最高(63.64%),金花茶1号×宛田红花油茶2号(组合L6)结实指数最高(15.21)。杂交果的果形、单果鲜重、果高、果径、果皮厚、单果籽粒数、单果籽鲜重与母本无显著差异,与父本有显著差异。试验表明普通金花茶与宛田红花油茶具有较高的亲和性,与越南抱茎山茶亲和性不高,与广宁红花油茶、岑软3、黑牡丹具有一定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17.
报道江西凤仙花属Impatiens(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一新记录种——瑶山凤仙花Impatiens macrovexilla var.yaoshanensis S.X.Yu,Y.L.Chen et H.N.Qin.该种原分布于广西、湖南.新分布点位于江西遂川县.  相似文献   

18.
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自1960年在广西发现之后,相隔有28年之久,1988年又在云南发现金花茶,1992年10月在北京召开全国首届植物标本馆(室)业务研讨会期间,参加会议的植物学家们,经查阅和研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存的山茶属植物标本和该属的模式标本后,确认该所的曹子余同志在贵州省册亨县山区,采集到开黄色花的山茶科植物  相似文献   

19.
以16种中国金花茶(Camellia Section Chrysantha Chang)与7种越南金花茶为研究对象,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9个叶表型性状的变异状况,并对23种金花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叶片长宽比和叶柄长/叶全长,越南金花茶其它叶表型指标的平均值均显著大于中国金花茶。不同种间的变异系数差异程度也不同,范围在9.10%~31.76%之间,其中,武鸣金花茶(Camellia wumingensis)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小(9.10%),柠檬黄金花茶(Camellia limonia)的变异系数最大(31.76%)。主成分分析中,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037%,说明它们包含了9个叶片性状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其中,叶宽的载荷量最大,其次是叶面积和叶子鲜重,是区分金花茶不同种最主要的叶片性状。聚类分析中,除了显脉金花茶(Camellia euphlebia)、塔姆岛金花茶(Camellia tamdaoensis)和箱宁金花茶(Camellia phanii)之外,其它的中国金花茶与越南金花茶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距离,进一步说明中国金花茶与越南金花茶叶表型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铜鼓嶂产5种广东省新记录植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采自梅州市丰顺县铜鼓嶂的5种广东省新记录植物。它们是石木姜子Litsea elongate(Wall.ex Ness)Benth.et Hook.f.Gen.var.faberi(Hemsl.)Yang et P.H,Huang,象鼻藤Dalbergia mimosoidesFranch.,光果悬钩子Rubusglabricarpus Cheng,微花连蕊茶Camellia minutiflora Cheng和珠芽蟹甲草Parasenecio bulbiferoides(Hand-.Mazz.)Y.L.Chen。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树木标本室(C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