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秋蚕生产是全年蚕桑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临安市生产调查,一般年份两秋蚕茧产量占全年的50%左右,其中晚秋产量约占38%~45%,因此,稳定秋蚕生产,提高秋蚕蚕茧质量是提高蚕桑生产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浅析临安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临安市蚕桑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等发展现状和目前面临的土地要素制约、比较效益下降、生产成本上升、组织化程度不高、不安全因素增多等不利因素,提出挖掘内部潜力,稳定现有桑园面积,提高蚕茧质量,健全蚕茧生产经营流通管理体制和建立蚕桑生产安全保障机制等措施,稳定发展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3.
通过加强各级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园区建设、优化桑蚕品种、强化技术服务、推广配套技术和建立村级蚕桑专业合作社,河桥镇在浙江省实施的"蚕桑西进"工程中成效显著,建成临安市首个"万亩"蚕桑乡镇;2004-2007年的蚕桑生产与"西进工程"前的2003年相比,蚕种饲养量平均增加3 900张以上,产茧量平均增加180 t以上,农民蚕茧收入平均增加859万元以上,户均蚕茧收入平均增加1 847元,养蚕农户4年共增收7 392元,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蚕桑是临安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几年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临安市的蚕桑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我市局部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2006年.蚕桑产业在良好的市场拉动下,全年蚕茧产量、产值、茧价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回顾和总结我市蚕桑产业发展历史进程.不断探索蚕桑产业发展中所出现的新隋况、新问题.继续加快蚕桑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蚕业增效、蚕农增收。  相似文献   

5.
蚕桑是浙江省的十一个特色优势农产品之一,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随着2003年浙江省实施"蚕桑西进"和"优化改造"工程以来,蚕桑生产又呈现恢复性增长的态势.提高蚕茧质量,提高蚕桑效益,努力实现从蚕桑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建立优质蚕茧基地,已成为浙江省茧丝绸业内人士的共识.如何进一步提高蚕茧质量,建立优质蚕茧基地,过去多从蚕桑生产技术层面分析.笔者以淳安在建设优质茧基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例,认为建立优质蚕茧基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整个茧丝绸行业和有关政府部门的配合支持等多个层面,蚕桑生产技术层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优质蚕茧基地(是由许多个蚕茧质量优良的规模农户组成的)的建立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农民的技术培训等多个层面进行较大的投入,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积极实施蚕桑西进做大做强蚕桑产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蚕桑生产作为一项传统的绿色生态产业,一直是临安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临安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全市形成了"东竹西果、南桑北菜"的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蚕桑产业已成为天目溪、昌化溪流域蚕桑主产区乡镇的农业主导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从蚕种生产到丝绸产品加工贸易的全程生产体系,蚕桑业发展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生产服务体系.2003年临安市被列为全省蚕桑发展的优势区域以及首批"蚕桑西进"工程建设的重点县(市),这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临安蚕桑产业带来了更好的机遇.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实施"蚕桑西进"工程,着力打造优质茧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后期浙江蚕桑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十一五"前期,在蚕桑西进和优化改造两项工程带动下,浙江蚕桑产业稳定发展,蚕桑新品种应用逐年推进,桑树综合开发进展良好,蚕茧产业化水平有所提高."十一五"后期,浙江蚕桑产业要围绕"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扶持政策,创新蚕茧收购体制机制,加强蚕桑基地建设,推进科技进步,促进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蚕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运行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蚕桑业是临安市重点扶持发展的八大农业产业之一,临安已被列为浙江省蚕桑发展和实施"蚕桑西进"的重点县市之一.随着蚕桑业的稳步发展和"蚕桑西进"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加快了茧丝产业化建设步伐.2003年4月筹建成立了临安市茧丝产业协会,在茧丝产业协会的组织引导下,各蚕桑重点乡镇相继建立村级蚕桑合作社.实践证明,专业合作社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在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推进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方面,已体现出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新生事物,在实际筹建和筹建后的运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结合工作实践,就蚕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运行方式,谈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秋蚕生产是淳安县蚕桑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占全年蚕茧总量的一半以上,提高秋茧生产的质量效益,对提高全年蚕桑生产经济效益至关重要.为此,该县从1997年起在秋蚕生产中摸索了一些提高秋茧质量效益的配套措施,也为该县蚕茧质量的全面提升找到了科学依据.通过调整布局、更换品种和狠抓技术关键,秋茧质量逐年提高,促进了该县蚕茧质量连续7年名列浙江省前茅,"千岛湖"牌蚕茧2003年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产品,进一步推动了该县蚕桑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玉芳 《中国蚕业》2008,29(4):94-95
通过加强各级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园区建设、优化桑蚕品种、强化技术服务、推广配套技术和建立村级蚕桑专业合作社,河桥镇在浙江省实施的“蚕桑西进”工程中成效显著,建成临安市首个“万亩”蚕桑乡镇;2004-2007年的蚕桑生产与“西进工程”前的2003年相比,蚕种饲养量平均增加3900张以上,产茧量平均增加180t以上,农民蚕茧收入平均增加859万元以上,户均蚕茧收入平均增加1847元,养蚕农户4年共增收7392元,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2011年我国蚕桑生产的基本情况,提出2012年要继续稳定蚕桑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蚕茧收购时要以质论价、优质优价,杜绝"毛脚茧"的上市,防止收购鲜茧时"打白条",做好2012年蚕茧收烘工作,促进蚕桑生产持续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强蚕病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淳安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蚕桑是该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自1996年成立贸工农一体化的茧丝绸总公司以来,蚕桑生产得到稳定持续快速发展.1998年以来,全县蚕茧产量平均年增幅为15.8%,2004年蚕茧产量达5026t."千岛湖"牌蚕茧质量综合指标连续多年名列浙江省前茅,2003年被认定为省名牌产品.蚕茧产质量的提高跟蚕病得到有效防治分不开.养蚕要高产,防病是关键.只有在无病或少发病的基础上,才能提高蚕茧产质量,增加经济效益.而要做到无病夺高产,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笔者长期在农村基层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根据生产中的一些实际情况及体会,将蚕病综合防治的措施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多年以来,蚕桑生产被作为一种家庭副业来对待.蚕桑经营规模偏小,经济效益不高,专业从事蚕桑生产的农户少,蚕桑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不大.据统计2001年杭州市全市共有桑园面积8952 hm2,种桑养蚕农户84457户,全年饲养蚕种239569张,生产蚕茧10772 t,蚕茧产值9878.6万元.平均户拥有桑园面积1060 m2,户均年饲养蚕种2.8张,户均蚕桑收入为1169.7元.这几年来,随着全省"蚕桑两进"工程的实施,杭州市蚕桑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蚕桑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效益化经营"的格局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4.
蚕桑是淳安县的高效生态农业之一,也是该县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两年来,在完善茧丝绸行业贸工农一体化管理体制,推进以"公司 农户"为基本模式的蚕桑产业化建设同时,依托桑品种进步,大力发展大田连片种桑;大力推广方格蔟,提高茧丝品质;依托浙江省蚕桑西进,推动现代蚕业示范园区建设,打响了"千岛湖"品牌茧丝,拉长了蚕桑产业链,茧丝绸加工业得到发展.2004年该县蚕茧产量首次突破5000t,在全省排名跃居第4位,蚕茧产值首次超亿元,全县茧丝绸行业首只终端产品--蚕丝被面市,全省唯一的蚕桑科技创新中心落户淳安实施.千岛湖牌茧丝参展省农博会获金奖,千岛湖牌蚕茧为中国著名畅销品牌、省名牌产品,千岛湖牌白厂丝为名牌产品.淳安县将在2007年达到桑园6780hm2、产茧1万t、蚕桑产值2.5亿元、缫丝业实现产值3亿元、茧丝绸行业实现产值超10亿元的目标,实现蚕桑产业更大、更广、更强、更优.  相似文献   

15.
目前,蚕茧供求暂时产生一定的矛盾,国家对蚕茧价格进行了调整,这是市场经济调节的需要。这次蚕茧价格调低后,有的蚕户挖掉一些桑头改种其他作物,蚕桑生产又出现走下坡趋势。各级政府和专业部门正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稳定蚕桑生产,防止蚕桑生产大起大落,这是明智的做法。我认为稳定蚕桑生产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提高蚕茧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产量提高了,蚕茧价格调低  相似文献   

16.
淳安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蚕桑生产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自1996年成立贸工农一体化的茧丝绸总公司以来,淳安县蚕桑生产紧紧围绕"调整结构、扩大规模、增加总量、提高质量"这一主题,强化技术服务,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蚕茧品牌战略,着力建设现代蚕业示范园区,不断探索栽桑养蚕新技术、新设施,不断引进推广优良桑、蚕品种,大力推广蚕桑生产实用技术.实现了我县蚕桑产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千岛湖"牌蚕茧质量综合指标连续7年名列浙江省前茅,2000年在杭州市农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03年被认定为省名牌产品.抓住省"蚕桑西进"这一机遇,2004年又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蚕桑产值达1.35个亿,蚕茧产量跃居浙江省第四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淳安县临歧镇近几年蚕桑生产现状的分析,找出了蚕桑生产持续下滑的原因,提出了成立蚕茧专业合作社,推行“十天养蚕法”,建立蚕桑休闲观光示范园区,调整养蚕布局,继续推广方格蔟自动化上蔟技术等措施;以提高蚕茧质量与效益,减缓临歧镇蚕桑生产持续下滑.  相似文献   

18.
△自省在广州"南湖"召开会议后,肇庆地区行署于11月下旬在肇庆市召开调整蚕茧收购政策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副县长、农业、外贸副局长、重点蚕区区长、丝绸县公司经理、蚕茧站站长,技术员共六十七人,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主任毛铿祖同志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行署副专员吴家仿同志出席了会议,作了总结发言.到会同志一致对新的蚕茧收购政策表示拥护,认为要乘今年蚕茧收购政策的大好时机,推动蚕桑  相似文献   

19.
面对影响蚕桑生产发展的诸多因素,如皋市通过调优养蚕布局,规避自然风险,提高蚕茧产量;调优桑、蚕品种布局,提高蚕茧质量;调优蚕桑区域布局,提高规模效益,全面提升蚕桑生产抵抗各种风险的能力,促进了如皋市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海安市坚持把发展蚕桑产业作为实现产业富民、绿色发展的有效抓手,聚力推动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海安市蚕桑产业一直以来有着丰厚的发展基础,曾经连续28年蚕茧产量位居全省第一、3年居全国首位,海安被评为"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海安桑蚕茧"被国家检验检疫总局授予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海安桑蚕茧"、"鑫缘"、"苏豪"白厂丝、真丝服饰和床上用品畅销海内外,蚕茧质量和经济效益等多项指标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