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在利益诉求多元化的环境下,国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变得日益复杂,不可避免地受到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性。科层制下,自上而下的组织结构直接影响政策的传递,在执行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政策冲突、政策阻滞、寻租和腐败等问题。扶贫政策在基层的落地、落实情况,直接影响到国家扶贫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能否实现我国共同富裕、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美好愿望。在这种政策环境下,扶贫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关系运作、施政伦理、数字扶贫、精英捕获、弱者吸纳等问题。相较于扶贫本身,科层制运行的作用逻辑和效果,实际上更值得社会关注。科层制带来的任务压力、时间压力、政策冲突、政策阻滞等可能会直接带来组织失灵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网格化管理是社会治理方式的大胆尝试,在创新社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宜昌市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在全面开展网格化社会治理中先行先试,积累了丰富经验。以宜昌市点军区牛扎坪村为例,针对其近年来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深入探索,一方面分析了该村网格化管理的现状以及凸显的优势,另一方面从多个层面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社区网格化治理的社区治理模式,从开始被提出就寄予了很高的厚望,经过一批批学者的研究与改进,此模式已基本成型并在试点地区收获了不错的实践效果。本文试图对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对策等多个角度进行综述,以期对深入研究社区网格化治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然而部分贫困地区在产业扶贫遴选布局、培育扶持、经营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共性问题,影响了产业扶贫的总体成效和长远效果,也不利于可持续脱贫的实现。以新疆深度贫困县S县为研究区域,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产业扶贫实施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农户视角评价S县产业扶贫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S县产业扶贫过程中存在农户参与扶贫项目的自主性不高、技能培训的精准性与实效性不强、新型经营主体益贫性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以来中央关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新部署、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的新要求,值得每个城市深入思考与探索。本文积极适应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新常态,以宜春市袁州区灵泉街道灵泉社区为例,深入调研、分析典型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现状,查找制约中小城市网格化管理发展的问题症结,寻找实现从网格化管理向网格化治理转变、提升中小城市网格化治理水平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网络化管理的含义,以云南双柏烟区为例,论述了在推进烟叶的精益生产过程中,不断发展积极创新,完善企业化的基础信息,并做到了科学合理的划分生产网络,主要突出了更加先进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初步的烟叶精益生产管理方式,以网络化管理为中心的方式,极大地推进了云南地区现代化烟草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 农村现代化”。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目前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 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 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为走好城乡融合之路,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乡村振 兴促进法》、《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相关文件。本文针对N 市 S 县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准确把握城乡融合的政策体系,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探究。找寻适合N 市S 县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促使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与体制机制落实到乡村振兴的现实要求上来。  相似文献   

8.
S县QL村的乡村治理现代化当下仍存在很多困难,具体表现为社会治理主体缺乏多样性、村民自治推进乏力、治理资源供给匮乏;其主要的原因是农民自主参与意识薄弱、多元主体作用不强、制度供给不足等。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资源进行创新性激活、加强基层党组织机制建设、加大力度宣传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部署,为做好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明确了基本方向。本文以T市S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S镇农村基层治理现状进行实地调研,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及访谈当地村民、村干部等方法获得了详细的调研资料。研究表明,S镇基层社会治理总体情况较好,但是与面临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群众更加个性化、更加差异化的需求相比,在治理人才缺乏,素养不高,缺乏资金保障,建设滞后,群众缺乏参与,制约治理,监督成效不显,缺乏抓手。针对存在的矛盾问题,对创新S镇基层治理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对策,重点在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新格局,强化投入保障、提升资金和人才支持,创建网格化管理机制、促进基层治理精细化,健全权力监督体系、促进基层工作落实四个方面下功夫,期望为进一步提高农村治理水平和能力,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校园安全是敏感且极为重要的区域安全命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与社会发展切合度逐渐弱化,如何将源于网络网格概念的网格化管理引入校园安全管理是一个问题,本文结合当前校园安全隐患和管理弊端,提出了功能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和行政单位网格化管理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效优化管理,是校园安全管理新途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于乡村治理建设模式的探索经历了多个阶段,虽然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政策侧重点存在差异,但从政策内容的演变过程来看,存在“多方参与共治”的发展趋势。S村在历史契机和各方因素的推动下,形成了乡村精英、农村合作社、村民主体多方参与的治理格局,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治理逻辑是乡村精英通过合作社来激发和凝聚乡村的内生动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社会资本的积累。这些社会资本一经产生便直接再投入到整个治理过程中去,促进村庄治理,形成循环。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与合作社也可以形成良好的合作,共同致力于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疆鄯善县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引起自然生态破坏和鄯善县南盆地灌区周边的咸水向灌区倒灌的现象,通过探求将要引发鄯善县山南超采区环境突变的警戒地下水位,研究了地下水开发利用“红线”水位的制定方法.根据自然植被和地下水埋深的关系,通过确定植被生态需水位的方法,确定出鄯善自然生态区下降型关键控制承位(埋深)“红线”标准的阈值为6 m.利用水均衡法和Modflow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鄯善县未来水位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预测,预计到2017年3月,南盆地最低地下水位为-135.07 m,这一水位可以定为防止咸水倒灌的地下水开采“红线”水位.考虑到鄯善县经济发展对地下水需水量的客观需求,在不发生极端干旱的年份,未来5~10 a,在现状年(2010年)开采量34 093万m3/a的基础上将逐年减小开采总量,最终在“红线”水位出现之前,将鄯善县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在22 000万m3/a这一控制性开采总量的“红线”以下.  相似文献   

13.
杨韵龙  张馨菡 《农学学报》2021,11(5):97-100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许多发达国家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普遍做法.四川省安岳县是西部典型的农业大县,运用实地走访、书面调研等方法,深入探究了安岳县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旨在以安岳县为例,研究产业融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对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  相似文献   

14.
构建面向乡村振兴的县域空间区划体系,配之适宜的空间管制措施是实现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县域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与乡村发展、农民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规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多尺度、多角度和多类型构建面向乡村振兴的空间区划体系。研究表明,县域空间区划体系可以从县域功能分区、村域振兴分类和村庄发展分型三个层次构建。针对县域范围内各区域功能差异,划分为牵引区、本体区、保障区和协同区;基于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和区位条件等,将本体区划分为工业发展类、种养发展类、旅游发展类、林业发展类和渔业发展类等村域发展类型;基于村庄的自然状况、社会经济、生产生活和景观特征等,将村庄的发展型态划分为极核发展型、乡城转换型、特色发展型和转移发展型。结合各分区分类分型模式提出产业带动、生态保护、区域协调、多元发展和分型优化的管制措施与发展路径。将该区划体系应用于依兰县,可以较好地反映依兰县乡村发展的空间格局,规范县域空间发展秩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5.
江西南丰蜜橘园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结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南丰县橘园进行为期9个月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南丰蜜橘园生态系统内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数为100种,其中害虫50种,天敌42种,中性虫8种,分别占整个群落的50%、42%和8%。物种丰富度22~43,生态优势度0.1155~0.8131,多样性指数0.5961~2.72629,均匀度指数0.1929~0.7324。群落特征指数都有明显的时间变化,7月15日到10月10日期间,生态优势度低,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高,群落结构较合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广东省连南县为例,介绍了"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简称"双到")的扶贫瞄准机制,即根据贫困户的发展意愿和特点,制定发展规划,明确贫困户对应的帮扶责任人和考评标准。通过此项目的实施,广东省有效地提高了贫困户收入,降低了贫困发生率和多维贫困;提高了农民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活跃了农村经济。"双到"扶贫项目是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缩小贫富差距的一个案例,为实现低保和扶贫的衔接、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动态贫困瞄准、扶贫任务的"官员问责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公民参与社区公共安全治理体现了社会职能的自主特性,同时也为相应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合理性根据和合法性基础。从实际效果来讲,社会资本对于这种参与具有基础动力的作用,而当前的问题主要在于社会资本的存量不足以及分布不平衡等制约瓶颈。这种情况不仅可能造成“小群体”利益聚集的安全隐患,诱发新的不稳定因素,实际上也直接削弱了公民参与社区公共安全治理的积极性。因此,合理投资和有效使用社会资本,完善社会资本应该具有的公共精神、信任、规范,以及网络等正向职能,成为建构公民参与社区公共安全治理机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智慧技术赋能到职业教育治理全流程中,有利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治理目标、治理框架、治理协同、治理工具4 个方面入手,搭建智慧赋能驱动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致力于解决教育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思维落后、劳逸不均、协同失效、技术失范、基建不足等现实问题,符合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部署,将会实现智慧教育治理更高阶效能治理,更有效地服务于职业院校智慧治理。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城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城市社区特点又保留农村社区特征的"过渡型社区".失地农民、流动人口等"过渡型人群"共存于这一特殊的空间形态之下,产生了一系列治理难题.促进社区的有效治理,有赖于培育丰富的社会资本.传统强关系破碎、人口流动性提高、居民异质性增强和缺乏信息沟通桥都会影响"过渡型社区"社会资本的存量和质量,为此必须重构社区的社会资本.发掘和培育"过渡型社区"的社会资本,需要通过政府、社区组织、社区居民等多方的努力,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培养居民间的信任关系,提高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参与热情,增进失地农民和流动人口的互助合作,从而促进社区的善治,推动"过渡型社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和县在蔬菜种植方面保持着较高的比较优势和区域集中度,但同时较低的产业进入退出壁垒和产品差异程度等市场结构方面的缺陷导致了规模经济无法在其中有效发挥作用。农户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较低且与蔬菜企业的利益联结较为松散,当农资价格上升时,农户进行蔬菜种植的市场绩效将会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因此,主要有三种措施来加强农民和市场间的紧密程度:第一,培养和扶持蔬菜生产合作社、生产基地等协作形式的发展;第二,建立健全实用高效的产品质量监控体系;第三,建立健全人才培育、技术推广服务和创新的长效实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