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下烤烟叶片中N、P、K、Ca、Mg、B、Cu、Fe、Mn、Zn 10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及其与干物质积累间的相关性,于2015~2016年连续2年以南阳市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材,设置3种不同的施肥方式(T1:沟灌常规施肥,T2:水肥一体化,T3:水肥一体化+黄腐酸钾)在田间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烟叶中10种矿质元素含量高低表现为NCaKPMgMnFeZnBCu;水肥一体化处理矿质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常规处理。不同施肥方式下叶片内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表现为N、Ca、Mn、Zn,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60~80 d达到峰值;K、Cu、Fe含量在生育期内呈逐渐下降趋势,Mg元素含量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B、P含量在生育期内变化差异不明显;叶片内N、P、K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这3种元素彼此间存在增效作用;Fe与N、Ca、Mg、Mn 4种元素含量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Fe与这4种元素间均存在拮抗作用。元素含量与干物质积累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N、P、K在40~70 d内均与干物质积累呈显著正相关。因此与常规处理相比,水肥一体化能提高烟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积累,促进后期落黄成熟,提高干物质积累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文心兰的矿质营养特性,以文心兰(Oncidium Gower Ramsey‘Gold 3’)为试材,通过2009~2011年定期对各生育阶段兰株进行跟踪取样调查,初步研究了植株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及其对矿质元素吸收、分配特性。结果表明,兰株总干物质量为苗期2.42 g/株,初花期15.04 g/株,盛花期50.57 g/株,叶片所占比例最大。其中,兰株对钾的需求量较大,各时期叶片K的分配率最高,N、Ca主要分配在叶片,P、Mg和S主要分配在叶片与假鳞茎。苗期N、P、K比例为:1∶0.41∶1.57,初花期N、P、K比例为:1∶0.27∶1.45,盛花期N、P、K比例为:1∶0.31∶1.62。生产一枝花平均需要干物质4.18 g,养分N 89.76、P 10.91、K 70.44、Ca 8.33、Mg 7.43、S 7.31 mg。  相似文献   

3.
对比研究冬枣果实发育期内结果枝叶和营养枝叶片矿质元素动态变化的差异性,可为制定冬枣不同类型叶片的营养诊断标准提供理论依据。以沾化冬枣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了沾化冬枣不同果实发育阶段(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硬核期、完熟期)结果枝叶和营养枝叶中矿质元素N、P、K、Ca、Mg、Na的含量动态变化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冬枣果实发育过程中,自始花期至完熟期叶片N、P含量呈下降趋势,K含量呈逐渐增高趋势,而Ca及Mg含量则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叶片Na含量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变化较小,只有在完熟期呈现突然增高现象。在上述各生长发育阶段内,结果枝叶K含量多大于营养枝叶,而N、P、Ca、Mg、Na含量则呈相反的变化规律。方差分析表明,在盛花期至末花期内,两种类型叶片Ca、Mg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N含量只有在盛花期存在显著差异,而两种类型叶片K和Na含量在各果实发育阶段内均无显著差异。叶片元素含量比值分析表明,冬枣叶片N/P在盛花期至完熟期逐渐增高,其值均大于16,可知该阶段冬枣叶片生长主要受P元素限制;K/Na、Ca/Na、Mg/Na在果实发育期内的变化规律与K、Ca、Mg元素变化规律基本类似,在完熟期这3个比值均较前期明显降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冬枣叶片中N/P主要由P含量决定,Ca/Na、Mg/Na分别由Ca与Na、Mg与Na共同决定,而在营养枝叶中K/Na主要由Na含量决定。综上,盛花期至末花期(6—7月)是冬枣矿质元素相对稳定时期,可作为冬枣结果枝叶和营养枝叶营养诊断的适宜时期,同时冬枣结果枝叶该时期可适当施加适量Ca、Mg肥料,从而保证冬枣的果实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4.
基质栽培甜瓜矿质营养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温室基质栽培的网纹甜瓜'甜甜1号'为试材,探讨了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和矿质元素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温室内基质栽培网纹甜瓜的生育期为100天,采收时植株总生物量为136g时,单株矿质元素的需求总量为11 09g。营养生长期和结果中期是植株干物质积累的两个重要时期(营养生长期1.27gplant-1d-1、结果中期2.19gplant-1d-1),应增施肥料,以满足植株快速生长的需要。甜瓜对矿质元素N、P、K、Ca、Mg需求的比例,营养生长期为41∶4∶32∶19∶4,结果中期为28∶5∶37∶25∶6。甜瓜的P需求量在结果前期最大(15 55mgplant-1d-1),N、K、Ca、Mg的需求量在结果中期最大,N为52.58mgplantd、K为82.33mgplant-1d-1、Ca为54.59mgplant-1d-1、Mg为12.42mgplant-1d-1。  相似文献   

5.
试验于2010~2011年连续2年以济源市4个早实核桃品种香玲、鲁光、中林1号、薄丰为试材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采样时期叶片中N、 P、 K、 Ca、 Mg、 Fe、 Cu、 Mn、 Zn 9种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早实核桃叶片中9种元素的含量在年周期内呈规律性变化,含量高低依次为 Ca>N>Mg>P>K,Fe>Mn>Zn>Cu。不同品种各元素的含量变幅最大为127.69~169.53 mg/kg(Mn),最小为2.1~92.26 g/kg(K)。不同早实核桃品种叶片内矿质元素含量的年变化趋势表现为N、 P、 K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最高含量为展叶期(4月20日)分别为36.79、 5.54、 2.93 g/kg,最低在落叶前期(9月28日),分别为17.45、 2.66、 1.86 g/kg;Ca、 Mg、 Fe、 Mn 4元素含量的变化总体上表现为前期低后期高;Cu、Zn含量的变化有差异但差异不明显。总的来看, 5~7月份,即新梢速长期(5月20日)至硬核期(7月20日)是核桃树养分稳定的时期, 叶片中N、 P、 K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N、 P与Ca、 Mg、 Mn、 Cu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可以认为N、 P、 K之间存在增效作用,Ca、 Mg、 Mn、 Cu 对N、 P 和 K 均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元素含量与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N、 P、 K在新梢速长期均与产量达(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9、 0.843和0.895。因此, 利用叶片进行营养诊断最佳,采样时间以新梢速长期(5月20日前后)为宜。  相似文献   

6.
5-氨基乙酰丙酸(ALA)为高等植物中叶绿素等卟啉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前体,在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逆性及提高产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ALA对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品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原味1号品种为试验材料,向绿熟期番茄果实表面涂抹不同浓度(0、50、100、200、300 mg·L-1)ALA溶液,筛选出促进设施栽培番茄成熟及品质形成的最佳ALA施用浓度,并进一步研究其对设施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硬度、可溶性固形物以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ALA通过降低果实硬度促进了果实的成熟,并通过提高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了果实品质。另外,在坐果后40 d,200 mg·L-1ALA处理的K、Ca和Fe元素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1.82%、56.25%和12.86%,但P、Mg和Cu元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9.92%、21.74%和25.0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K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Cu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果实硬度与K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成熟期番茄果实中P含量与Cu含量呈正相关,与Mn、K和Ca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李营养累积、分布及叶片养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鑫  张丽娟  刘威生  杨建民  马峙英 《土壤》2007,39(6):982-986
基于保障生态和果品安全以及合理实施果园养分管理的前提,对大石早生李树体各部位营养元素积累、分布以及各营养元素的周年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营养元素在各个器官的相对含量,除K、Zn在果实中含量最高外,N、P、Ca、Mg均以叶片中含量为最高,以叶片做营养诊断是适宜的.②大石早生李树体营养元素N、P、K、Ca、Mg、Fe、Zn的元素比值为10.00:1.26:6.42:12.57:2.46:1.87:0.14.⑧100 kg鲜果的养分吸收量分别为:N 772.47g,P74.25 g,K 730.33g,Ca874.16 g,Mg 169.82 g,Fe 66.05 g,Zn 7.53 g,N:P:K的比例为1.00:0.10:0.95.④N、P、K、Ca、Mg、Fe、Zn、Mn、Cu的含量随物侯期呈规律性变化.生长季初期,N、P、K、Zn、Cu的含量迅速下降,Fe、Mn、Ca、Mg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中期这9种元素总体变化幅度较小;后期Fe,Cu.N、P、K的含量呈下降趋势,Mn、Zn、Ca,Mg依然上升.本结果既丰富了国内李营养理论,同时又为制定合理的施肥措施及建立绿色优质果品科技示范基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砧木对富士苹果矿质元素含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砧木作为果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树体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 运转和利用,而且对地上部树体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形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以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砧木与苹果叶营养元素、 果实矿质营养和品质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砧木类型影响苹果叶片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矮化砧苹果叶片的P、 K、 Ca和Cu含量均高于乔化砧,分别比乔化砧高20.00%、 13.50%、 9.09% 和 32.72%;但其他矿质元素含量均低于乔化砧。除Ca和B元素外,矮化砧苹果果实的N、 P、 K、 Mg、 Fe、 Mn和Cu含量均高于乔化砧,分别比乔化砧高39.46%、 46.30%、 19.13%、 9.68%、 32.41%、 18.96% 和 68.31%。与乔化砧相比,矮化砧富士苹果具有较高的单果重、 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比乔化砧高5.53%、 5.25% 和 6.82%。相关分析表明,苹果叶片大量元素 N、 P、 K和Ca与果实部分营养元素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叶片K和果实N的相关系数高达0.9001;而叶片微量元素Fe、 Mn、 Zn和B与果实矿质元素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另外,富士苹果果实的Ca含量仅为叶片Ca含量的1.58%,是所测矿质元素中相对含量最低的,这可能是套袋苹果易发生苦痘病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
定位试验研究咖啡-荔枝混农林系统中N、P、K不同用量及配比咖啡营养状况结果表明,缺N对小粒咖啡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K,而P的影响较小;喷施微量元素B、Zn可明显增加咖啡产量。N、P、K肥配比为1∶0.5∶1,咖啡产量随N、P、K用量的增加而提高,鲜果产量为15~30t/hm2。建议思茅地区小粒咖啡营养诊断指标为N25~30g/kg,P1.0~1.5g/kg,K15~25g/kg,Ca10~12g/kg,Mg2.5~5.0g/kg,Zn10~15mg/kg和B40~50mg/kg;N、P2O5和K2O平衡施肥年最佳用量为N50~100g/株、P2O525~50g/株和K2O50~100g/株。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对库尔勒香梨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条件下,对20年树龄库尔勒香梨设置不同氮、磷、钾的施肥处理,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香梨中7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果实中元素Ca、Mg、Fe、Na的含量相对较高,Zn、Cu、Mn的含量相对较低。与不施肥的处理相比,施肥能明显提高香梨Ca、Mg、Fe、Zn、Cu、Mn、Na的含量。香梨中Ca含量的施肥效应P>N>K,Mg、Fe、Zn、Cu含量的施肥效应N>K>P,Mn含量的施肥效应K>N>P,Na含量的施肥效应N>P>K。  相似文献   

11.
合理施用肥料是提升果实品质的重要途径。以6年生‘冀早红’杏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设置4个氮磷钾配比(T1,N∶P2O5∶K2O=2∶1∶2;T2,N∶P2O5∶K2O=2∶1∶3;T3,N∶P2O5∶K2O=2∶1∶4;T4,N∶P2O5∶K2O=1∶1∶3)处理,研究其对果实膨大期叶片光合性能、果实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叶片光合能力先增后减,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逐渐增加,果实质地先升后降;减少氮肥投入,叶片光合能力下降,果实品质变差。与其他处理相比,T2处理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最低,气孔导度及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合能力最强;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内聚性、弹性及咀嚼性均最高,黏附性最低,口感酸甜、果肉紧实、汁液多,果实品质最佳;收获后0~60 cm土层中硝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9.36和128.72 mg/kg。综合考虑认为,杏适宜的氮磷钾配比为2∶1∶3,在此条件下杏果实膨大期叶片光合能力强,果实品质好,收获后土壤地力维持在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2.
豫西地区红富士苹果叶片营养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22个有代表性果园苹果叶片矿质营养分析,采用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对豫西红富士苹果进行了叶片营养诊断。结果表明,豫西红富士苹果叶片N、P、K、Fe、Mn、Cu、Zn的适宜含量分别为:22.54±3.00 g/kg、2.42±0.28 g/kg、9.31±1.40 g/kg、104.47±15.03 mg/kg、33.89±5.77 mg/kg、3.38±0.39 mg/kg、29.71±4.91 mg/kg,N:P:K的适宜比例为1:0.08~0.14:0.31~0.55。DRIS诊断参数确定为N/P、K/N、K/P、Cu/N、P/Mn、Cu/P、P/Zn、K/Fe、K/Cu、Zn/N和K/Zn,这11种比例关系的变异程度均表现出低产园(变异系数范围为20.44%~40.82%)明显高于高产园(变异系数范围为8.69%~23.95%);高产园和低产园的营养不平衡指数(NII)分别为39和88。对Fe、Mn和Zn元素需求强度较大的果园分别占供试果园的86%、82%和50%。相对于高产园,低产园元素间关系较不平衡;总体而言,豫西红富士苹果园需求强度较大的元素是Fe、Mn或Zn,其次是N或P。  相似文献   

13.
“燕山早丰”板栗叶片DRIS营养诊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3个代表性栗园叶片矿质营养分析,采用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对迁西板栗 燕山早丰(Castanea mollissima cv. zaofeng)进行叶片营养诊断,旨在为迁西燕山早丰的营养诊断和平衡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迁西燕山早丰叶片N、P、K、Ca、Mg、Fe、Mn、Cu、B的适宜含量分别为 (1.9970.169)%、(0.1300.012)%、(0.5710.059)%、(1.2950.112)%、(0.6790.075)%、685.87576.159 mg/kg、593.780131.690 mg/kg、 12.7261.507 mg/kg、 43.4187.889 mg/kg。 2)初步制定了DRIS指数分级标准,提出了燕山早丰板栗园N、P、K、Ca、Mg、Fe、Mn、Cu、B的DRIS指数适宜范围分别为: -2.267 ~1.894、-2.157~ 2.108、-2.080~ 2.450、-1.719~1.224、-3.960~2.962、-1.807 ~1.510、 -3.002~4.079、 -0.826~0.943、 -2.127~2.773。3)不同地区代表性栗园的养分需求顺序不同,养分不平衡指数(NII)与板栗园产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迁西县西北和西南地区的板栗园普遍存在Mn缺乏的问题。4)相关分析显示,7月中旬叶片矿质元素间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是夏季追肥的理想时期,可避免因元素间拮抗作用导致的肥效损失。  相似文献   

14.
《土壤通报》2020,(2):398-403
以红花株系‘2-3’为材料,通过检测红花幼苗期、花蕾期、成熟期不同器官N、P、K、Na、Ca、Fe、Mn、Cu、Zn、Pb、Cd等矿质元素含量,探计了红花生长过程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及吸收后矿质元素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红花对矿质元素吸收、器官分配差异明显;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器官N、P、K含量不同,幼苗期叶中N含量最高,茎中P、K含量较高,从幼苗期到成熟期N、P、K向花和蕾转移,根、茎、叶N、P、K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花中K含量上升最快;N、P、K需求量高于Fe、Mn、Cu、Zn等元素,氮磷钾三元素比较,花蕾期累积能力为P> K> N,成熟期累积能力为P> N> K,Na在红花的根和茎中累积能力最强,Ca在叶中累积能力最强,Fe和Cu在幼苗期累积能力最强,Fe、Cu、Zn在花蕾期和成熟期均以花蕾和种子生长中心累积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云南省石屏、大姚、景东、永平、昌宁等5个产地生产的代表性核桃品种的品质,本研究对5个产地核桃仁中的矿质元素、蛋白质、粗脂肪、脂肪酸等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5个产地核桃仁中的磷(P)、钾(K)、钙(Ca)、镁(Mg)、铁(Fe)、锌(Zn)、铜(Cu)、锰(Mn)等8种矿质元素含量在14.26~6 780 mg/kg,其中P、 K、 Mg元素的含量较高,P和Zn含量变异系数较大;蛋白质含量为13%~19.87%,最高为永平核桃;粗脂肪含量为66.97%~72.44%,最高为景东核桃;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47%~11.3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3.92%~92.53%; 17种营养成分符合正态分布,与产地无显著相关性;Ca元素与蛋白质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硬脂酸与油酸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3种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 α-亚麻酸)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因子分析提取前3个公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达97.42%,对5个产地的核桃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排名依次为石屏、景东、大姚、永平、昌宁。本研究通过分析云南省5个产地主要代表性核桃品种的营养特征,为各地区核桃品种选育和深加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硒对烤烟生长、化学指标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浓度的硒(Se)对植物生长、化学指标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硒浓度对烤烟生长、化学指标及烤烟根、茎、叶中矿质元素N、P、K、Ca、Mg、Mn、Zn、Cu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硒(亚硒酸钠)4.4 mg·kg-1时,烟叶中烟碱、蛋白和还原糖等含量处于最适范围,根、茎、叶中矿质元素N、P、K、Ca、Mg、Mn、Zn、Cu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低硒处理(Se≤4.4 mg·kg-1)显著提高了烤烟各部位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尤其对N、K、Ca、Mg、Mn的影响最为显著,从而促进了烤烟的生长,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而高硒处理(Se≥11.1 mg·kg-1)则降低了烤烟各部位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尤其对N、P、K的影响最显著,从而抑制了烤烟的生长。土壤中不同硒浓度通过调控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化学指标,该研究结果为指导富硒烟叶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烟台红富士苹果园施肥方法不合理造成果树营养不平衡及果实产量增长慢、品质不均一的问题,推进果园合理平衡施肥,对苹果叶片进行营养诊断。基于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分析叶片N、P、K三元素的含量,通过DRIS图解法和DRIS指数法得出各元素的需肥顺序和营养不平衡指数(NII)。结果表明,烟台红富士苹果高产园需肥顺序为N>K>P,NII平均值为21.93;低产园需肥顺序为K>P>N,NII平均值为57.28。低产园存在严重的叶片营养不平衡问题。DRIS临界含量分级标准显示,N、P、K三元素平衡范围分别是23.39~26.81、2.13~2.37、8.43~12.26 g·kg-1。果园需肥顺序和DRIS临界含量分级标准可作为烟台红富士苹果平衡施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同一施肥量下注射施肥次数对薄壳山核桃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为薄壳山核桃科学施肥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13年生薄壳山核桃成年树‘马罕’为试材,在浙江金华进行田间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不注射对照、在树干基部距地面l5~25 cm处钻孔进行一次注射处理、多次(5次)注射处理,一次和多次注射处理的总施肥量相同。测定果实成熟期叶片和果实生物量及不同部位的养分含量,并调查果实外观和营养质量指标。用PLS-DA方法确定施肥处理对果实各指标差异的贡献。【结果】矿质元素在叶片中积累较多,其次是种仁,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积累较少。多次注射处理薄壳山核桃单果质量、单果径和核果高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了16.99%、7.52%和6.79%,较一次性注射处理分别提高了13.03%、4.50%和6.26%(P<0.05);种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及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均显著高于一次性注射处理(P<0.05);薄壳山核桃叶片Ca和Fe含量,种仁Mg、Mn、Cu和Zn含量,韧皮部Fe含量及木质部N和C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和一次注射处理(P<0.05);施肥处理对矿质元素在树体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粉蕉矿质营养元素的累积分配特征,以主栽品种广粉1号为试材,采用彻底刨根、分解取样的方法,研究了干物质的构成特点、各器官矿质元素含量和累积分配特性。结果表明:粉蕉植株总干质量为17.6 kg/plant,其中叶片占16.4%,假茎占32.8%,球茎占9.6%,果实占37.3%,果轴占1.1%,根占2.8%。平均每株累积吸收N 167.0g、P 19.3g、K 521.7g、Ca 118.3g、Mg 54.7g、S 16.6g、Fe 6650.5mg、Mn 16142.9mg、Cu 152.3mg、Zn 607.7mg、B 212.2mg、Mo 4.2mg,养分比例N:P:K:Ca:Mg:S为1:0.12:3.12:0.71:0.33:0.10。其中N、P、Ca和S主要向叶片、假茎和果实分配,K和Mg主要向假茎分配,Fe主要向叶片、根和球茎分配,Cu主要向假茎和果实分配,Zn和Mo主要向叶片、假茎和球茎分配,B和Mn主要向假茎和叶片分配。为获得60t/hm2的高产,粉蕉需要吸收N 385.6kg、P 44.6kg、K 1205.1kg、Ca 273.3kg、Mg 126.6kg、S 38.3kg、Fe 15.4kg、Mn 37.3kg、Cu 352.0g、Zn 1403.8g、B 490.1g、Mo 9.6g。  相似文献   

20.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水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水质化学元素分析表明降水经青海云杉林林冠层作用后各化学元素总含量呈增加趋势,增幅最大的元素为Zn,其含量高出降水5.580 mg/L,各化学元素含量从大到小为Zn>Ca>K>Mg>Fe>P>Mn>Cu>N;降水经灌木林冠层作用后各化学元素中Ca元素的增幅最大,高出降水含量1.737mg/L,各元素含量变化顺序为Ca>K>Mg>P>Fe>N>Mn>Cu>Zn;白大板流域径流中Mg、Ca、K的增加幅度较大,分别为158.16 mg/L,85.965 mg/L和9.266 mg/L;Fe、P、Cu的增幅较小,分别为0.335 mg/L,0.033 mg/L和0.013 2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