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消费升级为研究重点探讨数字经济时代居民消费行为转变,同时构建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多种方法分析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总体上,数字经济的发展能促进居民消费总量扩大和消费结构提升进而实现消费升级;具体来看,居民消费升级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对现有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数字经济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条路径推动居民消费升级。政府应该重视数字化技术对现有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作用,同时依靠乡村振兴计划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数字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农业碳排放的作用机制,为实现中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双碳”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文章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西藏、港、澳、台)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与农业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及其区域差异,并进一步检验数字经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农业碳排放的作用渠道与传导效应。【结果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碳排放均产生了正向作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显著抑制了农业碳排放,但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式降低农业碳排放;受地理区域异质性因素的影响,数字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与农业碳排放之间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结论 】应从数字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等多维度入手,发挥数字经济的功能性作用,落实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综合降低农业碳排放,以期实现中国农业低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对我国居民消费与收入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居于消费与收入的主要理论观点,本篇论文主要基于凯恩斯的绝对消费理论和曼昆的短期消费理论模型,然后收集2002-2019年的居民消费和居民收入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相应的计量模型进行估计,同时运用单整检验、EG两步法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CM)构建了中国2002-2019年的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期与短期函数关系,研究得出在长期均衡模型中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这个数据反映出居民消费的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还有待提高,后续政策重点应放在如何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文章立足于结构性减税背景,阐述商品税、财产税与所得税的经济效应,考察我国税制结构调整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固定效应下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税制结构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方向及实际效果,并分析居民消费的空间自相关性及税制结构的空间外溢性。研究表明,商品税和财产税调整的替代作用正向刺激了居民提高当期消费,所得税调整并未改变收入效应挤出居民消费的事实,而居民消费在相邻省份间存在高度空间正向自相关,同时商品税、财产税改革措施能够外溢至邻省刺激消费支出。  相似文献   

5.
为厘清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农村居民福祉的效应及作用机制,本研究在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农村居民福祉指数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与农村居民福祉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提升农村居民福祉0.074个单位,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就业机会和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来增进农村居民福祉。3)数字经济对农村居民福祉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个体异质性,表现为对低学历和高年龄组农村居民福祉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因此,应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老年和低人力资本等弱势群体的数字技术运用能力,促进各类数字化服务更便捷地融入农村居民日常,为增进农村居民福祉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统计数据对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表明中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熊子怡  张科  何宜庆 《世界农业》2022,(10):111-123
发展数字经济能否促进乡村振兴以实现共同富裕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要素流通机制在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并基于2011—2019年中国城市层面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户籍制度改革和交通基础设施等要素流通机制有助于强化这一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主要表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和要素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的地区。本文研究不仅有助于厘清数字经济、要素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作用机理,也为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测算我国2004-2016年低碳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测算出各省份低碳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基础上,利用DID(diffelence in difference)模型检验碳排放交易制度对低碳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政策效应.通过模型检验的结果分析,得出碳排放交易制度对发展低碳经济起到正向作用的结论,其中主要是由于碳排放交易制度提高了技术效率,从而促进低碳经济增长.但是,由于碳排放交易制度在我国的推行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作用较小.并且在对政策效应进行时间趋势检验时发现,政策效应呈现出倒"U"型结构,由此说明政策效应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减弱.该文提出应从扩大碳排放交易范围、规范政府行为以及综合多种减排方式等方面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可以丰富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的研究内容,充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证据,为加快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进程提供启示。【方法】基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视角,运用 2012—2021 年全国 31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和最小二乘法(OLS)探究数字经济对农民增 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民增收的非线性溢出特征,最后借助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民增收的异质性。【结果】(1)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经过工具变量法、改变样本容量等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其中数字经济对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产生显著促进效应,对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2)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以及高级化水平,助推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3)数字经济的增收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且该效应在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节作用下得到进一步强化。(4)数字经济会长期带动农民收入增长;数字经济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民增收的影响效应呈“倒 U 型”,其中中等收入阶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数字经济发展对中、西部农民增收的推动力明显强于东部地区。【结论】数字经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关键要素,基于此,提出加强数字经济建设力度、创新数字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融合发展机制、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促进区域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结构统筹联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最大的拉动力。居民消费状况对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表现也越来越突出。该文运用协整理论,实证分析了福建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并针对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当前数字经济下消费潜力评估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未充分考虑评估指标间关联关系,存在效率低、过于依赖专家主观经验等问题,影响消费潜力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方法/过程]基于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消费潜力相关数据,采用Apriori算法筛选评估指标,融合DEMATEL和ANP分析指标间依赖关系、计算组合权重,构建包含用户价值、营销传播效果、市场影响能力三维度的数字经济下消费潜力多模态评估模型。[结果/结论]以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3月至9月期间6个真龙卷烟产品营销活动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3月、4月、5月、6月营销活动综合得分分别为0.53、0.52、0.51、0.48,消费潜力总体评估结果为“中等”水平,8、9月营销活动优于3~6月,综合得分为0.57、0.63,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总体来看市场影响能力、用户价值、营销传播效果方面对消费潜力的影响依次降低。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程度较高,验证了消费潜力多模态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12.
数字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了福建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对福建省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推动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文章从数字经济赋能深远海养殖高质量的机理、表现、问题与对策分析,研究数字经济赋能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的机理、表现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数字经济赋能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机理表现在数字经济促进深远海养殖创新发展、降低深远海养殖交易成本、提升深远海养殖生产与管理效率、提高深远海养殖质量水平。数字经济赋能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数字经济助推深远海养殖提质增效、促进深远海养殖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空间。但是,数字经济赋能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仍存在结构失衡、体系困境、人才瓶颈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赋能效果。因此,应强化政府职能,强化政策支持,激发深远海养殖行业活力,推动深远海养殖结构合理化发展;加快数字基础建设,夯实深远海养殖体系基础;加强人才培养,打牢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要克服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以消费为主导,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论述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制约我国扩大消费实践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首先,论证建立以消费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次,分别分析现行分配制度、经济发展模式和供给结构对扩大消费的制约作用;最后,将扩大消费的对策放在限制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完善消费品供给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稳定物价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正处在由投资驱动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的质量型发展模式转变的阶段,以知识资本为基础的创新驱动模式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在总结经济增长质量、知识资本、创新驱动等研究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从知识资本视角下对省际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以经济基础、教育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4个维度,以区域生产总值(GDP)、固定投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教育投入、教育水平、研究与发展(RD)投入、专利成果、技术交易、能源效率、污染处理等15个指标,采用2000-2017年统计数据对省际经济增长质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稳中向好,如结构持续优化、知识逐步积累、创新快速发展、效能逐步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如投资规模与结构需进一步优化、知识创新应用实效需提升、绿色发展需强化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扩展性支出系统对中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但整体上尚未摆脱以生存性为主的消费模式;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食品、教育和居住方面。要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必须发展经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快改革,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选取1990-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时间序列数据及截面数据的基础上,利STATA 11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对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就如何促进我国农村居民合理消费,以此拉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将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引入钢铁工业系统,在对钢铁工业园区的能流、物流、货币流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基于系统结构、功能、生态效率、经济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能值综合评价体系,定量分析钢铁工业园区的结构功能特征、生态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生态工业园建设、制定正确的系统管理调控措施和发展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以中国某钢铁工业园区为案例进行能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园区采取物质循环、能量梯级利用产业链后各项指标都优于传统生产链.  相似文献   

18.
陈强强  孙小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441-2442,2462
以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为研究对象,初步测算了甘肃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较、分析了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特征;同时,根据此变化特征,将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展变化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并对各阶段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和恩格尔系数波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居民生活状况整体上符合恩格尔系数变化规律.但是利用恩格系数分析居民生活水平状况还应与其他因素相结合才能得到较准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基于耦合理论,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了河南省2005—2014年间能源、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河南省经济和生态环境子系统以及系统整体的综合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由于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能源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在2005—2010年间急剧上升,而在2010年以后下降幅度明显;河南省能源、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两相关协调度不断上升,在2014年均达到0.75以上,实现了良好地协调发展,但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关系仍属于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