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花椒种植过程中存在的施肥不合理现象,采用L9(34)正交方法,设置10个不同配方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方施肥条件下花椒树株高、地径、平均新梢抽生数、出皮率、千粒重、含水量、果皮干重及果皮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配方施肥对花椒树生长的影响不同,施肥量为尿素230.7 g/株、磷酸二胺521.7 g/株、硫...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九龙坡花椒种植区土壤养分状况及该区地形因子、土壤肥力因子与花椒产量的关系,为科学合理制定花椒高效施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田间调查研究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九龙坡花椒种植区低、中、高产区的海拔、坡度及土壤pH、有机质、大量微量元素含量和交换性能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花椒产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九龙坡花椒普遍种植于200~500 m海拔范围,高产区集中在300 m左右的海拔;从低产区到高产区坡度略有增加,但未达显著水平。土壤均属酸性土,pH<6.5。土壤肥力总体属高水平范围,但各养分因子差异很大,其中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效磷、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含量丰富,分别为27.2 cmol(+)·kg-1、35.2 mg·kg-1、3 289.8 mg·kg-1、271.8 mg·kg-1、48.6 mg·kg-1、62.1 mg·kg-1、1.5 mg·kg-1、4.5 mg·kg-1;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交换性酸属适中水平,分别为19.1 mg·kg-1、114.9 mg·kg-1、107.0 mg·kg-1、8.1 cmol(+)·kg-1;水溶性硼缺乏,为0.28 mg·kg-1。相关分析表明花椒产量与有效钙、CEC、pH、有效锰、水溶性硼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钙、CEC、交换性酸、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锌是影响花椒产量的主要因子,逐步回归分析构建了有效钙(X6)与花椒产量(Y)的最优回归线性方程:Y=11.693+0.003X6。综上所述,九龙坡花椒种植区土壤养分失衡较为严重,施肥应注重养分的平衡,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治理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3.
徐中华  吴小江  李山 《南方农业》2015,(3):57-58,60
通过水稻再生稻不同种植密度,不同的促芽肥和发苗肥施用时间的栽培试验,探索最佳的种植密度、促芽肥施用时间以及发苗肥施用时间搭配模式。同时,综合分析产量,得出结论:密度为1.2万~1.8万窝,促芽肥在水稻中稻齐穗后15~20 d施用,发苗肥在收获后3~5 d施用较为适宜,能够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硼对甜菜生产发育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施肥和密度对春小麦产量根系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春小麦是宁夏半干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增施肥料和合理密植是提高春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该基研究是为了探索合理施肥量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密植和施肥可有效地达到2250kg/hm^2产量水平,需施N90kg/hm^2,P2O5135kg/hm62,密度500粒/,^2;合理施肥可改善作物性状;  相似文献   

6.
密度和留叶枝对棉株产量的空间分布和熟相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山东临清、夏津和惠民的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与整枝处理下棉花产量分布、库源比例和熟相, 探讨种植密度和留叶枝对棉株产量空间分布和熟相的影响。结果表明, 产量在棉株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是, 去叶枝棉株的产量全部来自果枝, 留叶枝棉株的产量主要来自果枝(85%), 叶枝所占份额较低(15%); 无论去叶枝还是留叶枝, 产量主要分布在下中层(72%)和内围(74%), 上层(28%)和外围(26%)产量分布较少。密度和整枝对棉花产量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 但两者的互作效应不显著。密度主要影响产量在棉株上的内外分布, 随密度升高, 产量向内围集中; 而整枝则主要影响产量在棉株上的垂直分布, 留叶枝使产量上下分布更加分散。整枝对棉花熟相影响不大; 但密度显著影响熟相和库源比例, 低密度下库源比例大、轻度早衰, 高密度下库源比例小、轻度晚熟, 中等密度(5.25株·m-2)下库源比例适宜, 熟相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肥方式是实现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施肥方法组合对春播鲜食糯玉米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旨在建立实现鲜食糯玉米高产、优质及轻简施肥的栽培技术体系。【方法】田间试验于2021、2022年在江苏南通进行,供试品种为江苏省主推鲜食糯玉米品种“苏玉糯11号”。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密度水平:4.5×104 (D1)、5.25×104 (D2)、6.0×104 (D3)、6.75×104 (D4)、7.5×104 (D5)株/hm2;副区为施肥模式,在总施氮(N)量225 kg/hm2条件下,设置常规基施普通复合肥N 75 kg/hm2+6叶期追施尿素N 150 kg/hm2 (CF)、缓释型复合肥一次性基施(SF-b)和6叶期一次性追施(SF-t) 3种施肥方式。在玉米吐丝期和鲜食期,测定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在鲜食期测定鲜果穗产量和鲜...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与小麦、水稻共称为三大粮食作物,其本身有着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产量也相对较高,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种植.实践经验和相关研究发现,玉米种植密度会对其产量和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想要实现玉米优质高产,需要做好种植密度的合理把控.基于此,以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为例,分析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并就如...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冬小麦区14个站点近25a(1990?2015)农业气象站冬小麦观测资料、气象资料和土壤资料,利用DSSAT作物生长模型,模拟研究改变土壤养分条件、播期、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缩小冬小麦产量差和提高N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探索冬小麦高产高效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不同冬小麦站点的潜在产量区域间差异较大,其范围在7617~14242kg·hm-2。不同农艺措施对产量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的增产潜力为53~3124kg·hm-2,对缩小产量差(缩差)的贡献率在8%以下,氮肥利用效率提高1.1~20.82kg·kg-1;播期提前的增产潜力为?327~2292kg·hm-2,其缩差贡献率为7%~17%,氮肥利用效率在?2.18~15.28kg·kg-1;增加种植密度的增产潜力为?255~699kg·hm-2,其缩差贡献率小于5%,氮肥利用效率在?1.7~4.66kg·kg-1;增施氮肥的增产潜力为0~4491kg·hm-2,其缩差贡献率为11%~33%,氮肥利用效率在?32.04~0kg·kg-1。表明增施氮肥和调整播期的增产潜力及缩差贡献率较大,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增加种植密度次之,但是增加土壤施氮量使氮肥利用效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在夏玉米季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并连续两年施用有机肥,旨在了解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群体物质累积和产量构成对有机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的响应,从而降低倒伏风险,确保稳产、高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高、中、低3个种植密度,分别为90 000株·hm-2、75 000株·hm-2和60 000株·hm-2,3个种植密度下设不同的有机肥施用量处理,其中高密度下设30 m3·hm-2一种施肥量,中密度下设30 m3·hm-2一种施肥量,低密度下设0 m3·hm-2、30 m3·hm-2和45 m3·hm-23种施肥量。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施用有机肥第1年,在中、低密度下对玉米干物质生产、群体生长速率和产量构成均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施用有机肥第2年,低密度下玉米群体衰老速率减缓,叶面积指数和棒三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在生育后期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花后群体生长速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且与中高密度无显著差异,群体花后生物量增加幅度最大,成熟期地上部总生物量显著提高甚至接近中高密度。低密度下施用有机肥后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大幅度提高,从而有效补偿了低密度下穗数的不足,最终低密度下施用45 m3·hm-2有机肥处理产量达10 838 kg·hm-2,与中、高密度下施用30 m3·hm-2有机肥处理的产量11 080 kg·hm-2和11 202 kg·hm-2基本持平且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通过适度降低密度并增施有机肥能够有效合理地调控群体花前花后生长,避免前期旺长和后期早衰,实现保穗保花增重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玉米作为肯尼亚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和生产对于减少饥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玉米的种植、分布、多年(1961—2014年)产量变化等方面对肯尼亚玉米的生产和现状进行了介绍,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和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分析了肯尼亚玉米生产的限制因素,指出水、肥、种子质量是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通过对田间不同施肥处理玉米产量与水、肥投入的分析,提出采用集水-排灌技术,对玉米季降水进行调控和再分配;增加化肥投入量,尤其是增加磷肥施用,保证玉米生长所需;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结构等技术,最终实现玉米增产的目标。为在肯尼亚推广不同水、肥管理和耕作技术,开展玉米旱作高产种植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在韩城市花椒林基地选取不同立地条件的花椒树作为研究对象,用Hemi-View植物冠层半球影像系统侧定了其冠层特性,分析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的花椒树冠层特性及其与光照的关系,以及研究在不同立地条件下花椒地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与冠层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南坡水平梯田花椒树的冠型参数(ELADP)、平均叶倾角(MLA) ,直射光立地系数(ISF),散射光立地系数(DSF)和综合光立地系数(GSF)均大于北坡水平梯田和平地,南坡水平梯田花椒截获太阳辐射能力最强,平地次之,北坡水平梯田最弱.3种立地条件下的花椒地土壤有机质、磷素不足,其中平地土壤有机质和磷素亏缺严重;氮素处于中等水平;钾素尤为丰富.因此,应加大有机肥和磷肥的投入,从而提高花椒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花椒精油是从花椒果壳、叶等部位所提取的植物精油,其独特的香气和麻味以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除了传统的调味用途外,还具有灭菌、杀虫、保鲜、药理等多种作用。为了给畜牧健康养殖、安全保鲜及花椒精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更多思路和支撑。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花椒精油的主要成分、提取方式、微胶囊制备工艺以及生物活性抗菌、保鲜、药理等研究现状。花椒精油优秀的广谱抗菌效应和保鲜作用结合花椒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可以更好地保留其生物活性,不仅可广泛地应用于食品调味、果蔬保鲜等方面,在我国畜牧业向全面无抗养殖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优良的植物来源保鲜剂和替代抗生素添加剂,在畜牧业杀虫灭菌、健康养殖、肉产品货架期保鲜等环节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Huajiao denotes the fruits of various species of Zanthoxylum in the plant family Rutaceare used for cooking. The two most commercially popular species are bungeanum (red huajiao) and schinifolium (green huajiao). Fresh huajiao has a very high content of essential oil, up to 11%, which is described as having fresh, spicy, floral, cooling, and green aroma not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essential oils by GC-MS using advanced peak deconvolution and data processing software, revealed many overlapping components. A total of 120 aroma compounds for each species has been found. In the essential oils, linalyl acetate (15%), linalool (13%), and limonene (12%) are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red huajiao, whereas linalool (29%), limonene (14%), and sabinene (13%) are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green huajiao. For estimation of the aroma contribution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a new concept, "aroma character impact value" (ACI), is introduced as the percentage of the ratio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an aroma component to its odor threshold value. Despite the differences in major components, both species have six common compounds of top aroma character impact: linalool, alpha-terpineol, myrcene, 1,8-cineole, limonene, and geraniol. The tingling sensation of huajiao is caused mainly by the alkylamide hydroxy-alpha-sanshool. The tingling compound decomposes easily under hydrolytic conditions or under UV light.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文冠果、柿树、花椒在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的生理特性,利用盆栽试验人工浇水后持续自然耗水的方法,研究2年生文冠果、柿树、花椒在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15%~98%)下的生理响应,并结合大田栽植的生长状况和成活率对其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文冠果、柿树、花椒幼树叶片的相对含水量都呈下降趋势,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先升高后降低,脯氨酸质量分数、细胞膜相对透性逐渐上升,叶绿素逐渐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2)文冠果、柿树、花椒幼树光合作用由气孔限制转为非气孔限制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60%~70%、30%~40%、20%~30%;3)花椒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70%时耐旱能力较强,柿树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以下时耐旱能力更强,文冠果耐旱能力较差。结合大田生长表现可知,在山东丘陵区造林时花椒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贵州喀斯特花江峡谷水土保持经济植物花椒纯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探讨了单一种植花椒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随花椒年龄的增加,特别是花椒种植到盛产期后,土壤存在一定的退化。并针对这一情况,提出相应建议以维护花椒林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花椒是一种重要的食品调味剂,梯田埂坎栽植,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又可防止滑塌侵蚀。在栽植上,应根据不同梯田埂型选择合适的配置方式;根据不同树型和树龄,采用疏枝开心、短截等修剪方法;由于抗寒力差,应注意防止冻害。  相似文献   

18.
花椒恒温与控温热风干燥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干燥花椒的方法大多采用恒温或分阶段控制温度热风干燥.为了找出最优的热风干燥花椒的工艺,进行了这两种方法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恒温热风干燥和分阶段控制温度热风干燥的花椒,在品质上相差不大,但在干燥能耗和速率上,后者普遍优于前者;最优的花椒热风干燥工艺是:初始温度为35℃,180min后迅速升温至50℃,风速为1.4m/s,总干燥时间为300min.  相似文献   

19.
基于农田管理分区的制种玉米产量估算与限制因子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提升规模化农田不同管理分区的玉米产量,实现精准管理,该研究使用相关成分回归法(Correlated Component Regression,CCR),考虑地形因素(高程)、土壤理化性质(砂粒、粉粒、黏粒、容重、土壤含水率、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氮、电导率)11个因子,评估规模化农田和聚类分析得到的3个管理区(M1、M2和M3)内产量的限制因子,并在不同分区内建立产量估算模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未分区的情况下,产量限制因子为土壤粉粒、砂粒、土壤有机碳、土壤含水率、速效氮和全氮,经验证,产量估算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70,标准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 Error,nRMSE)为0.21。分区后,M1的产量限制因子为土壤粉粒、砂粒、黏粒、速效氮、电导率、全氮和全磷,M2的产量限制因子为土壤粉粒、砂粒和土壤含水率,M3的产量限制因子为高程、土壤砂粒、黏粒和电导率,产量估算模型的精度高(经验证,0.71相似文献   

20.
【目的】土壤养分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探讨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主产区林地土壤肥力因子及其对土壤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山核桃的栽植和可持续发展、土壤培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浙江省山核桃主产区,随机选择58个典型乡镇的山核桃林采集土样,测定了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12个肥力因子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它们对山核桃生长、感病等级、产量等级的影响以及丰缺临界区间。【结果】主成分分析前5个因素(PC1、PC2、PC3、PC4、PC5)的累计贡献率达78.49%。PC1的主要荷载为土壤pH、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PC2的主要荷载是微量元素和有效磷含量,PC3是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PC4和PC5分别是有效硼和速效钾含量。林分生长性状中,生长势等级与pH、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铜、有效锌显著负相关(P <0.01),干腐病感病等级与pH、有效钙、有效镁显著负相关(P <0.01),产量等级与pH、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磷、有效锌显著正相关(P <0.01)。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土壤pH、速效钾和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铜、有效锌是当前栽培措施水平下影响山核桃生长的关键土壤肥力因子。综合评价后发现,研究区现有约57%的山核桃林地土壤综合肥力低于平均水平。【结论】对山核桃林地土壤生产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土壤pH、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其次是微量元素和有效磷含量,有机质、速效钾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山核桃主产区的林地土壤关键指标丰缺范围:pH 5.19~5.70、速效钾87~129 mg/kg、有效钙817~1374 mg/kg、有效镁93~145 mg/kg、有效铜1.36~4.39 mg/kg、有效锌0.78~2.33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