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和完善,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程,取得了较好效果.采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方法评价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效果,将小流域生态足迹分为生物资源账户生态足迹、能源消费账户生态足迹、污染消纳账户生态足迹3部分,从而为建设生态清洁小...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理论,对2000-2014年新疆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协调系数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运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预测新疆2020年、2025年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万元GDP生态足迹。结果显示:2000-2014年新疆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1.699 3hm~2上升到2014年的4.100 5 hm~2,年均增幅为5.86%。新疆人均生态承载力基本保持在1.400 3~1.585 2 hm~2,且有逐年缓慢减小的趋势。人均生态足迹快速增长,人均生态承载力缓慢减小,造成生态赤字逐年扩大,人均赤字额由2000年的0.232 9 hm~2扩大到2014年的2.700 2 hm~2,赤字率由2000年的15.88%上升到2014年的192.82%。资源利用效益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协调度不断下降。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新疆人均生态足迹将上升到6.496 4 hm~2,2025年将达到9.586 4 hm~2。2020年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预计下降到1.294 7 hm~2,2025年为1.212 5 hm~2。万元GDP生态足迹2020年下降到0.649 9 hm~2,2025年预计为0.478 0 hm~2。基于此,提出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例,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是缓解新疆生态赤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对成都都市圈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对成都都市圈2009~2018年的生态足迹变化与生态盈亏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判断可持续发展状态,并对未来人口生产生活和城市发展方向提出了合理方案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潜在生态网络空间结构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内蒙古荒漠绿洲区为研究区,将复杂网络与潜在生态网络进行类比分析,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征,分析潜在生态网络的关联性、完整性和稳定性。结合相应生态因子,构建生态阻力面,提取潜在生态廊道1 103条、生态节点992个。潜在生态网络度分布符合幂律分布,因此,可将赋权网络适配到潜在生态网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荒漠绿洲区潜在生态网络连通性较差,聚类特征不明显;生态节点分布较为分散且破碎,完整性偏低;潜在生态网络内部能量流动情况较为单一,不够稳定。荒漠绿洲区内生态景观破碎化,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较为突出,整体生态环境亟待优化。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关于生态问题的科学理论,当前诸多因素制约着山西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对推进山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此,文章在对山西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量度区域可持续发展态势,本研究以海拉尔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使用生态足迹供需模型对其生态建设和流域可持续发展做出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较2000年人均生态足迹增加了1.69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增加了0.09hm2,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了0.084hm2;2000年生态盈余为1.73hm2,而2009年生态盈余快速降低到0.13hm2,加剧了海拉尔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综合运用生态足迹、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0~2010年的旅游生态足迹,研究旅游总收入与各种生态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属于资源消耗型,耕地和水域作为资源要素对旅游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耕地足迹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广东统计年鉴2005》的数据为依据,应用生态足迹方法,对广东省200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人均生态足迹为2.24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66hm2,生态超载强度系数为2.39,属于人均生态水平欠缺较高的地区。此外,综合人类发展指数(HDI),表明广东省正处在发展绿色经济迈入可持续发展象限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
水库建设与生态系统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建设和运行对流域内上下游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产生诸多负面影响,诸如改变流域水文气候,导致水温分层、泥沙淤积、水质恶化,切断河流廊道,阻隔鱼类洄游通道等;此外,传统的水库调度方式仅体现水库的工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忽视了其生态效益。通过详细探讨这些问题,据此提出生态水库的概念,并从规划、设计、施工及生态调度等方面探讨了生态水库的理论体系,即水库建设需与生态系统达到高度的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2005年至2009年中原城市群生态足迹的逐年变化情况以及2009年各市生态可持续性。结果表明,2005年至2009年中原城市群的人均生态足迹逐年递增,年均增幅到达4.76%,人均生态承载力历年来略有减少,五年内共减少0.005hm2;2009年中原城市群九市之间的生态足迹差异较大,前4位依次为济源、平顶山、焦作、洛阳,其余5个城市相差不大,九市中最大与最小人均生态足迹相差2.89倍。化石燃料用地是各城市人均生态足迹差异的主要原因;中原城市群的生态赤字普遍存在且有恶化趋势;针对这种情况,文章给出了相应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改善武夷山市大布小流域综合农场和鸭母洲河段岸线杂草丛生、沿岸线倾倒垃圾、局部河道渠化、硬质护岸、河道亲水性体验差、占用河滩开垦菜地等河流现状入手,浅析生态水系治理理念和措施:即从大布小流域的河水、河床、河滩、河岸等四个方面切入,以改善流域水生态、水质,维护自然弯曲岸线,营造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等为目标,采取生态护岸、生态缓冲带、河床修复措施,对改善小流域污染,促使水系恢复到较为自然的状态,提升水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可持续性,营造河道亲水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浅论生态恢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生态恢复是研究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的科学,现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目前,恢复已被用作一个概括性的术语,它包括了重建、改建、改造、再植等含义,一般泛指改良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使其重新有益于利用,并恢复其生物学潜力。生态恢复的原则包括自然法则、社会经济技术原则和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13.
14.
农业机械的生态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农机行业和产品存在的高消耗、高污染及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生态问题现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指出实施生态设计的必要性;提出了将某一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废气、废物和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都折算成相应的土地负载,以表示该产品的生态足迹;并对生态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解决农机行业和产品的生态问题,确保农机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镇河道的水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流除具有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就近供水、交通航运、泄洪滞涝等功能外,还具有生态环境功能。除因过于重视防洪而造成的河道渠化问题外,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工农业和生活污水的剧增,中小河道填埋的发生对城镇现有河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重了河道的水污染、频繁引发洪涝灾害。分析了城镇河道现存问题及其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在参考和总结国内外有关城镇河道整治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城镇河道生态环境建设中河道生态护坡和河岸植被缓冲带建设的作用,并探讨了生态护坡建设的不同形式。  相似文献   

16.
潘艳平 《湖南农机》2013,(7):189-190
资源型城市的过度开发以及开发初期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导致资源型城市面临地形地貌破坏、地表塌陷、裂缝、尾矿废石污染、地下水污染等各种生态问题。本文以湖南省冷水江市为例,对其城市的生态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修复措施,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克服以往在生态系统功能评价中不同研究对象,尤其是不同研究区域之间套用功能系数或打分评价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生态功能价值的等值换算方法,并以甘肃省靖远县永新乡退耕还林和荒山封育功能评价为例进行了实际运用。结果表明,当地退耕还林的林地生态价值大于农作物生态价值加农业产值的总价值。该方法不仅克服了上述缺陷,而且实现了在生态功能评价中不同生态功能与农作物产值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遇到了挑战。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我们需要认真处理好当代人利益与未来人利益的关系;我们需要在不违背自然辩证规律的的前提下,促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有更加客观和理性的看法,从而确保人类在时代发展的车轮下获得可持续生存和发展。本文就是从生态伦理角度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性、哲学性、伦理性,正确看待人类的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
非充分生态约束条件下水库生态调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影响水库原有防洪及供水目标前提下,为了降低水库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针对部分调度模型存在调度结果满足最小生态流量约束而不满足适宜生态流量约束的情况,提出了以最小生态流量约束调度结果为基础,逐步向适宜生态流量约束靠近的非充分生态约束流量求解方法,并引入松弛变量,建立了生态保证程度与发电量的关系,通过对比Kmin法和Kmax-1法的Tennant评价结果确定水库生态调度的最佳平衡点,以此作为非充分生态约束条件下的尼尔基水库生态调度模型。结果表明,生态流量约束值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宜直接选取最小生态流量约束的调度结果作为调度方案;新的调度模型可以有效解决此类生态调度问题,给决策者提供更合理的调度方式,6种生态约束条件下的生态保证程度分别可提高60%、80%、40%、60%、70%、70%,电量损失率仅为2.01%、1.13%、1.28%、1.47%、2.16%、2.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