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遗传学角度看,近交使基因纯合,而纯合则使基因互补种类减少,显性和上位效应也减弱;再加上平时不显现的隐性有害基因纯合得以表现,故而产生衰退现象.从生理角度看,可能是隐性有害基因纯合后使某种生理功能缺损,如内分泌激素不平衡,或者未能产生某些身体不可缺少的酶等.虽然引起近交衰退的原因很复杂,至今还不十分清楚,但是近交衰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旨在探讨高度近交陆川猪的遗传稳定性。本试验采集20头近交和6头非近交陆川猪的耳组织样品进行个体基因组重测序,通过扫描全基因组SNPs分析近交陆川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基于基因组纯合度挖掘近交陆川猪群体中特异的纯合区域(region of homozygosity, ROHs)及相关基因。结果表明,近交陆川猪群体的观察杂合度(0.373)小于期望杂合度(0.491),推测其发生了选择或者近交;系统进化树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发现,近交陆川猪群体在近交过程中分化成为两个近交家系,且230、236、239、132、130及126号个体亲缘关系最近;在近交群体中,基因组纯合度和基因组长纯合片段比例的均值分别为59.64%和0.12,都极显著高于非近交群体53.18%和0.05(P0.01),说明该近交陆川猪群体已达到高度近交;近交群体和非近交群体中分别有1 250和633个ROHs,重叠分析结果显示,特异存在于近交群体中的阳性纯合区域(positive region of homozygosity, pROHs)有224个,其中由于近交产生的纯合突变可能影响参与激素合成过程、胰液分泌、膜脂代谢过程、IgA产生的肠道免疫网络及纹肌细胞分化等相关的1 322个基因。结果提示,近交陆川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低、基因组纯合度高且已达到高度近交,说明该群体的遗传稳定性高。此外,近交陆川猪群体在近交过程中产生的纯合突变可能与机体的免疫、生长等生产性状相关。  相似文献   

3.
词汇     
基因库有性生殖生物的某一群体中,能进行生殖的个体所含有的总的遗传信息。基因频率在某个群体中,某一个等位基因的数目与这个基因可能出现的等位基因总数的比值。显性塞因、隐性基因在二倍体生物中,在纯合状态和杂合状态时显示不同表型的基因。杂合状态时表型显示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在缺乏显性基因,而隐性基因纯合时,呈现突变类型,这种基因称为隐性  相似文献   

4.
<正> 近交和选择是为配合杂交进行纯种猪群选育的基本手段。在育种猪群中,常因近交程度的增加而导致繁殖力(如每窝的活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生长速度和生存率的减退。不过在选择进程中还要求纯种猪群有一定程度的近交。这是因为:一方面近交具有暴露群体内有害隐性基因的作用,通过选择淘汰可改造净化群体的遗传素质;另一方面近交还可在每一群体中分别纯合不同位点的优良基因,通过杂交配合可进一步发挥近交和选择应产生的效应。本文试图应用北京花猪Ⅰ系的育种数据资料,分析研讨育种过程中近交和选择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旨在探讨高度近交陆川猪的遗传稳定性。本试验采集20头近交和6头非近交陆川猪的耳组织样品进行个体基因组重测序,通过扫描全基因组SNPs分析近交陆川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基于基因组纯合度挖掘近交陆川猪群体中特异的纯合区域(region of homozygosity,ROHs)及相关基因。结果表明,近交陆川猪群体的观察杂合度(0.373)小于期望杂合度(0.491),推测其发生了选择或者近交;系统进化树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发现,近交陆川猪群体在近交过程中分化成为两个近交家系,且230、236、239、132、130及126号个体亲缘关系最近;在近交群体中,基因组纯合度和基因组长纯合片段比例的均值分别为59.64%和0.12,都极显著高于非近交群体53.18%和0.05(P<0.01),说明该近交陆川猪群体已达到高度近交;近交群体和非近交群体中分别有1 250和633个ROHs,重叠分析结果显示,特异存在于近交群体中的阳性纯合区域(positive region of homozygosity,pROHs)有224个,其中由于近交产生的纯合突变可能影响参与激素合成过程、胰液分泌、膜脂代谢过程、IgA产生的肠道免疫网络及纹肌细胞分化等相关的1 322个基因。结果提示,近交陆川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低、基因组纯合度高且已达到高度近交,说明该群体的遗传稳定性高。此外,近交陆川猪群体在近交过程中产生的纯合突变可能与机体的免疫、生长等生产性状相关。  相似文献   

6.
近交衰退是指因近交而导致后代适合度(群体均值)下降的现象,其分子机理一直是进化生物学、物种保护及育种等领域的研究重点.群体遗传学认为近交衰退主要是由个体基因组的纯合度增加引起的,并形成显性理论和超显性理论两个经典理论.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在分子水平上对近交衰退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该文围绕全基因组信息在近交参数度量...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理论及其局限性大多的群体遗传学理论(Lerner,1958;Falconer,1960;Pirchner,1969)都把杂种优势视为和近交衰退相对的一种现象。在此狭义范围内,遗传理论用亲本品系中存在不同的纯合显性基因,或杂交群体中出现超显性,或两者一起来解释杂种优势。虽然,产生杂种优势的另一原因可能是杂交种中所出现的上位(或异位显性)的相互作用,但通常认为是微不足道的。  相似文献   

8.
近交(亲交)的遗传效果是使基因纯合。亲缘关系越近的个体间交配,基因纯合的概率越大。通过近交、可使优良基因集中于某些个体,从而获得优良的理想型种牛。从这一点看,近交是当前品系育种的有利手段。但是,近交又可使一些有害隐性基因纯合而暴露出来,以致产生近交退化现象,严重的影响奶牛的生产。我们知道,泌乳量的遗传力约为0.3,这样,它对遗传影响较敏感,近交对产奶量会产  相似文献   

9.
猪的繁殖性能在养猪生产中起着极为关键性的作用,在猪的育种中,人们一直在努力通过遗传改良来提高猪的繁殖性能.影响猪产仔数的因素比较多,其中血缘关系对猪的繁殖性能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多数群体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几乎所有性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近交衰退现象.其实,近交的效应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增加基因纯合的机会,会出现更多有利的纯合子个体,但不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另一方面,导致隐性有害基因的纯合,即使有几个基因座存在有害基因,近交衰退效应也将发生,除了出现疾病等有害现象外,有时也会使群体均值下降.  相似文献   

10.
正蜜蜂近亲交配(近交)是指血缘或亲缘关系相近的雌雄个体之间的交配。在遗传育种工作中,在选择某一性状表现最优良的个体时,希望使该优良性状的特性稳固遗传下来,往往采用近交的方式,以增加基因的纯合率来实现。但是,近交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使某一优良性状稳定遗传下来;另一方面由于近交,造成性等位基因纯合而产生二倍体雄蜂,二倍体雄蜂在幼虫阶段,往往会被工蜂弃掉,蜂群出现"插花子"现象(图1),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检测新疆褐牛近交群体的遗传相似性和群体的纯合度。利用13对微卫星引物对由2头新疆褐牛经40年完全封闭繁育出的55头新疆褐牛近交群体和25头对照组新疆褐牛的遗传结构特征进行了比对分析,以期开展对近交群体的鉴定研究。结果发现,新疆褐牛近交群体的纯合度为0.9064,多态信息含量为0.0873,可知该群体具有低多态性;对照组新疆褐牛的纯合度为0.4647,多态信息含量为0.4882。将该近交群体按毛色分为4个亚群:A、B、C和D,各亚群的遗传纯合度分别为0.9029、0.9632、0.9208和0.9551。结果表明受检测的新疆褐牛近交群体有较高的纯合度和很低的杂合性,已成为遗传纯度很高的近交群体。该封闭的近交新疆褐牛群体是中国牛品种中难得、宝贵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2.
蜜蜂近亲交配(近交)是指血缘或亲缘关系相近的雌雄个体之间的交配。在遗传育种工作中,在选择某一性状表现最优良的个体时,希望使该优良性状的特性稳固遗传下来,往往采用近交的方式,以增加基因的纯合率来实现。但是,近交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使某一优良性状稳定遗传下来;另一方面由于近交,造成性等位基因纯合而产生二倍体雄蜂,二倍体雄蜂在幼虫阶段,往往会被工蜂弃掉,蜂群出现“插花子”现象(图1),同时还带来生活力下降和生理机能减弱等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3.
近交具有促使等位基因纯合、降低群体均值的效应,具有固定优良性状、揭露有害基因、保持优良个体的血统、提高群体同质性的作用;在动物育种上,应很好把握近交的应用时机,准确衡量近交的程度,灵活运用近交的方法,严格控制近交的速度和时间,并采取多种措施防止近交衰退的发生,使近交的有利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估计了褐壳蛋鸡洛岛红(AA)和浅花苏赛克斯(BB)在正反反复选择(RRS)下的近交系数,分析了近交对选择标准饲料利用率及其相关性状和繁殖性状的影响。试验群体由两纯种及其正反交组合和相应的对照组组成。经过7个世代的RRS和近交试验,试验组AA和BB(括弧里为对照组1AA和1BB)用系谱材料计算出的平均累积近交系数分别为2.58%和3.23%(9.33和8.17%)或每代为0.43%(1.35%),用有效群体含量估计出的AA与BB的相应数值为2.91%与2.83%(5.84%与5.92%)或每代为0.42%(0.86%)。1%近交系数导致的孵化率和饲料利用率的近交衰退较严重(0.5%和0.4%),其次是产蛋性状(约0.3%),而体重和蛋重只有0.1%左右。在本研究中,通过连续7代的RRS与合适的留种率等措施,成功地将闭锁群体的近交系数控制在3%以下的低水平,消除或减轻了近交对饲料利用率等重要经济性状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26个微卫星基因座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保种场的五指山猪小群体58个样本进行了遗传学检测,用非变性(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微卫星的PCR扩增产物,统计了群体平均基因纯合率、等位基因数,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统计结果:全群平均基因纯合率为66.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平均观测杂合度为、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807、0.338、0.835;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1.92,此结果说明该群体虽然近交程度较高,但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详细分析了蜜蜂随机交配群体中各种近交方式下的遗传相关,模拟了各种近交系统后代的纯合过程和后代达到纯合状态的速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培育蜜蜂近交系时应选择哪些快速,高效的近交系统。  相似文献   

17.
近交可使基因趋于纯合,巩固有益性状;暴露不利性状,便于选留和淘汰。因而近交作为育种工作的重要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近交会使牛的繁殖力、适应性、生活力等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因近交使纯合体比率增加,杂合体比率减少,致杂合效应值降低,必然降低群体均值,导致生产性能的下降。奶牛产奶量为中等的遗传力,受近交影响比较敏感,但其影响程度如何,报道不多。本文对不同近交程度个体牛的产奶量进行了统计,以分析近亲繁殖对产奶量的影响,从而为在育种工作中确定适宜的近交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16,(4)
应用PCR方法,体外扩增了47头杜洛克猪的氟烷基因片段(659 bp),采用HhaⅠ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酶切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猪群中都呈现氟烷基因阳性,氟烷显性基因频率Hal N频率和隐性基因Haln频率分别为1和0,该群体已实现氟烷隐性基因淘汰,可大面积供种。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双侧翼标记进行 QTL定位的回归分析法最初是由 Haley和 Knott( 1992 )提出的 ,以下将该方法作一介绍。1 基本假定假定有二个近交群体 ,一个群体具有AQB/AQB基因型 ,另一个具有 aqb/aqb基因型 ,其中 A和 B是遗传标记座位 ,都有二个等位基因 ,分别用大小写字母表示 ,Q是数量性状基因座位 ,同样有二个等位基因 ( Q和q) ,且位于二个标记座位中间。二个群体杂交产生 F1代 ,F1代自交产生 F2 代 ,在 F2 代中分离出三种数量性状的基因型 ,QQ,Qq和qq,期望平均数分别用 ( m+ a) ,( m+ d)和 ( m- a)表示 ,m是中亲值 (二纯合子平均数 ) ,a…  相似文献   

20.
五指山猪小群体遗传学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26个微卫星基因座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保种场的五指山猪小群体58个样本进行了遗传学检测,用非变性(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微卫星的PCR扩增产物,统计了群体平均基因纯合率、等位基因数,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统计结果:全群平均基因纯合率为66.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平均观测杂合度为、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807、0.338、0.835;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1.92,此结果说明该群体虽然近交程度较高,但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