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疾病,是造成犬及部分食肉目动物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高死亡率的疾病。犬瘟热病毒感染犬产生抗体的规律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幼犬在出生后约35 d就失去了母源抗体的保护,需要人工对其进行预防免疫,以获得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抗体。犬瘟热病毒在进入机体后,引起以胸腺依赖性的B2细胞所介导的体液免疫为主,初次免疫应答产生的Ig M稍多于Ig G,再次免疫应答时记忆性B细胞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在很短时间内使得特异性Ig G抗体达到较高水平,且在机体内维持很久的时间。通过掌握Ig M和Ig G抗体产生的量及变化规律,可以诊断疾病发生的过程,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犬瘟热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提出了预防方法及治疗措施,并讨论了一例门诊案例的诊断情况,以期为犬瘟热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景芝 《北京农业》2007,(24):57-59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 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一年四季都发生。其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临床症状多样,易继发其他细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和2次感染,死亡率高达80%。故临床上仅以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和眼部表现进行判断,有一定误诊率。采取对死亡病犬剖检观察,对未死亡的犬进行实验室诊断,可对犬瘟热进行确诊。对CD统计表明,患CD犬的数量占全年患传染病的犬只数量的30%,因此,CD是当前对宠物饲养业、经济动物养殖业和动物园观赏业危害极大的疾病。故在做好预防接种的前提下,提高对患病犬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水平,是减少CDV危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犬瘟热是犬的第一大传染病,死亡率较高,治疗难度较大。为了完善犬瘟热的诊断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本文从诊断和治疗入手,采用常规诊断法和试纸快速诊断法确诊,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从众多案例中挑选了5例较有代表性的病例加以总结,分析其中的发病原因、诊断依据、治疗方法、预防措施,最终得出结论:防治犬瘟热,采取定期预防、及时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方能达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犬瘟热的诊断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 《农技服务》2009,26(4):99-100
阐述了犬瘟热的流行规律、症状、诊断预防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犬瘟热(CD)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一种犬科动物高度接触性传病,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高达50%~100%,严重影响军警犬的发展,名优珍贵犬的品种保种以及民间护院防盗犬的生命安全。因此,预防和诊治本病越来越受到养犬爱好者的重视。笔者通过几年的临床实践,共收治犬瘟热90余例,治愈60余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冰冻切片对临床症状疑似犬瘟热的病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荧光抗体染色,确诊犬瘟热。应用犬瘟热高免血清结合抗生素进行治疗,病情逐渐得到了控制。概述了犬瘟热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组织病理学变化、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发性传染病,对种犬及貂、狐等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危害极大。文章综述了犬瘟热的诊断与预防。  相似文献   

9.
新疆石河子市犬瘟热的流行病学与防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吴洁  剡根强  侯宇成 《北京农业》2011,(12):101-102
采用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学及犬瘟热病毒抗原快速诊断方法,对2009年新缰石河子市临床病例诊断及犬瘟热病毒抗原诊断的犬瘟热病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发病犬以3~12月龄最多,纯种犬比杂种犬的发病率高,每年3-4月发病率最高,占全年发病犬的,未免疫或免疫1次的比免疫2次以上的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0.
犬瘟热具有较高的传染率和死亡率,对宠物养殖业和宠物饲养者有巨大威胁。本文首先介绍了犬瘟热的症状,包涵体检查、病毒分离、试纸诊断3种诊断方法,然后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对于加深对犬瘟热的了解,及时采取诊断和治疗措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Early detection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would provide clues to the underlying pathobiology of these diseases and would enable more effect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Recent advances in molecular neuroscience have begun to provide the tools to detect diseases like Alzheimer's disease, Parkinson's disease, and others early in their course and potentially even b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disease. These genetic, imaging, clinical, and biochemical tools are being validated in a number of studies. Early detection of these slowly progressive diseases offers the promise of presymptomatic diagnosis and, ultimately, of disease-modifying medications for use early in disease and during the presymptomatic period.  相似文献   

12.
两种定性检测方法检测围产期奶牛亚临床酮病的发病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奶牛酮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从贵南县2个奶牛场收集135头围产期和泌乳期奶牛的新鲜尿液和乳汁,用试剂法和粉剂法检测其中尿酮和乳酮的阳性变化。[结果]试剂法和粉剂法均可用于奶牛尿酮和乳酮的早期检测。粉剂法具有易配制和携带、使用简单方便等优点,更适用于现场的尿酮和乳酮的阳性检测。尿酮阳性率高而敏感,而乳酮阳性率低。产后尿酮阳性率(34.7%)明显高于产前。酮体阳性率从产后10 d开始明显增加,且集中在产后10~20 d。[结论]奶牛酮病的早期诊断应在产后10 d左右。  相似文献   

13.
采用血清酸滴定法对配种后10~30d的20头梅花鹿和马鹿进行了早期妊娠诊断研究。受配25d以后,10头梅花鹿中8头有白色沉淀已受孕,2头空怀;10头马鹿中6头有沉淀已怀孕,2头未检测出,但1头怀孕,1头空怀,其余2头马鹿未做统计。表明,血清酸滴定法用于梅花鹿、马鹿的早孕诊断具有诊断时间早、方法简便、结果准确等优点,宜于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4.
动物早期妊娠诊断及早期胎儿性别鉴定是繁殖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奶牛早期妊娠诊断可及时消除配种后假孕、妊娠后假发情等不利因素,胎儿性别早期鉴定可提高母牛犊的出生比例.近年来,随着孕妇血浆/血清中的胎儿源性游离DNA及胎盘源性游离RNA的发现,使人的早期性别鉴定技术及产前早期诊断技术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也使胎盘特异性表达基因的无创伤性研究成为可能.这些均为单胎动物,特别是奶牛的早期妊娠诊断及早期性别鉴定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刘海芳  王凡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02-5503,5506
介绍了抗氧化酶、非酶参与的小分子抗氧化物质、其他酶蛋白等作为分子水平上的生物标志物,在水环境污染早期诊断和生态风险评价中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并展望了分子生物标志物在水污染环境早期诊断和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A safe, highly sensitive, specific, and economi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early detection of RNA and differentiation of Rift Valley fever (RVF) virus strains (isolates) in samples of organs from sick and suspected animals, virus-containing culture materials, and objects of veterinary inspection by means of two-round PCR and restriction analysis of PCR products with the use of a set of the restriction by endonucleases. The method can be included in the scheme of early diagnosis of disease and monitoring the spread of the virus. Restriction analysis allows revealing unique marker sites of amplificates of different RVF virus strains during their study, identification, and certifica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针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可视化检测技术,为生产现场进行家蚕血液型脓病早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BmNPV多角体蛋白基因po如为扩增靶标,分别设计5组内/外引物和5条环引物,根据扩增效率筛选最佳引物组合;优化LAMP反应条件,并进行LAMP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样本检测试验;使用羟基萘酚蓝(HNB)染色对结果进行比色观察,对简化样品处理的条件进行摸索.[结果]使用环引物后LAMP对BmNPV基因组DNA的最低检测浓度为7fg/μL,检测灵敏度得到有效提高,且反应时间缩短.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对靶标DNA扩增具有特异性,对样本的检出率高于常规PCR,其最低检测限是常规PCR的100倍.在反应前加入HNB,结果易判断且能减少交叉污染.感染家蚕血淋巴进行100℃煮沸处理后即可直接用于LAMP反应,既简化了操作步骤,又降低了检测成本.[结论]针对BmNPV建立的LAMP可视化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快捷、可靠的特点,适合用于生产现场的BmNPV感染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肉种鸡马立克氏病的动态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强毒株的1日龄肉种鸡,定期剖检,进行病理组织学和肿瘤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为目前复杂的禽肿瘤性疾病混合感染鉴别诊断及早期诊断提供病理学依据。结果表明,光镜下,感染后1周各组织器官主要为炎性变化或变化不明显;2周时,部分器官发现一种胞体较大,胞浆强嗜碱性,其细胞核只有极少或无详细结构的马立克氏病细胞,大部分组织器官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增生,增生程度日益加重,大脑有血管套现象;7周时,肌胃内动脉首先出现粥样硬化,在10~13周时,大脑等相继出现该变化。电镜下,肝脏肿瘤组织有大小不同的淋巴细胞和马立克氏病病毒,并见淋巴细胞的凋亡和核分裂相。本实验通过动态病理学研究发现,马立克氏病细胞和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MD肿瘤产生前早期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牛慢性氟中毒早期诊断指标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辽宁西部地区油松低价水土保持林早期诊断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目前低价林领域概念比较混乱、不规范、不统一的现状,从森林经营目标的角度定义了低价水土保持林,提出并建立了辽宁西部低价水土保持林生态效益综合因子的评价方法,并据此把辽宁西部水土保持林分为低效、中效、高效4个等级,提出了油松低价水土保持林的早期诊断思路与途径,建立了油松低价水土保持林生态因子的早期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