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向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26-15228
乡村景观研究是景观科学和景观规划研究的前沿领域,景观分类和评价既是景观结构和功能研究的基础,又是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前提条件。以乌川湖村为例,对项目区进行景观类型分类和景观制图,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该村乡村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乌川湖村分为3个景观类10个景观单元;评价的结果是:奇特美感度最高的为人工水域景观;景观多样性最高的为自然森林景观;通达度最高的为农田景观;此3类为以保护为前提,可适当开发的景观;而道路景观、居民点景观、工程景观,为急需整改的景观。  相似文献   

2.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焦点问题是景观结构、景观动态与景观功能.综述了景观格局、景观动态、景观异质性、景观尺度与景观功能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最新应用领域,展望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动态景观的相关概念,动态景观在行使景观功能的同时,能够合理安排景观序列,让游览者产生类似"空间故事情节"的景观效果,即以动态的方式阐释一种景观文化。以及动态景观的3种表现形式、动态景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基于旅游视角的农业景观吸引力及其测评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业景观的旅游价值正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简析农业景观的内涵特征和美学特性的基础上,阐明了农业景观吸引力的作用机理,构建了"景观拉力-需求推力-阻力"吸引力结构系统,并从景观美景度、环境友好度、景观可达度、景观感知度等4个方面探讨了农业景观吸引力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分析了铁路景观的构成,从性质上将铁路景观分为铁路内部景观和外部景观两部分,并经过分析总结,探索性地提出铁路景观因子的构成及内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城市景观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城市景观元素与景观分类的分析,结合景观生态学知识、城市景观特征和他人相关理论,总结出城市景观多样化评价指标,并以苏州为例,提出能促进城市景观多样化发展的措施与方法,以帮助构建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乌鲁木齐市景观成因的基础上,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其城市景观进行了分类,在大尺度上将其景观分为背景景观、轮廓景观、建筑与人文景观、园林与绿色景观四大类,对这四大景观进行特点分析,总结了乌鲁木齐市五大景观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升乡村景观品质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形成良好居住环境的关键。面对新时代中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需求,乡村景观亟需通过规划设计来突出地域特征、展现地域风貌特色。本文探索了面向多尺度乡村空间的景观特征识别与评价方法,以期为营建地域化乡村景观提供新思路。  方法  文章探讨了景观特征评估工具在乡村景观风貌识别与营建中的实践应用。以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为例,首先,在传统LCA工具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尺度乡村景观特征评价的工作框架;其次借助地理信息分析平台进行了国土—区域—场地多尺度视角下的乡村景观特征分类识别与描述;最后,构建了基于具体发展目标的景观决策评价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景观发展策略。  结果  通过分析获取了研究区域的景观特征分类图,并根据分类及决策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思路,完成了从国土空间到场地、从景观特征区到景观特征要素的多尺度、多层级乡村景观分类与决策协同的实践探索。  结论  相较于传统的乡村景观质量评价,研究中的多类型、多尺度的景观特征评估强调了对乡村景观自身特性及多样性组合方式的关注,不仅能够更好地衔接国土空间一体化发展,更在进行地域化的乡村风貌特色识别与区分时具有明显优势,为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了全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运用1997年二类调查数据,借助二歧指示种分类(TW INSPAN)方法,在ArcInfo的支持下,采用统一网格样点采样法,对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的森林景观的分类与演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W INSPAN通过15次划分,把整个金沟岭森林划分为7种经营景观类型,演替阶段从低到高依次为:人工纯林景观、榆杂林景观、杨桦林景观、阔叶混交林景观、针阔混交林景观、云冷落针叶混交林景观、阔叶红松林景观。同时,也说明TW INSPAN不仅可以有效地进行景观分类,还能反映景观类型在某一时空的梯度关系。  相似文献   

10.
森林景观格局是森林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作者以1988年影像为1:10000的航片,2004年的影像为1:10000航片与1:5000卫片的叠加片分析所得的数据为基础资料,利用GIS技术,选取风景游憩林景观斑块特征指数、景观异质性指数、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系统地分析了森林景观格局,以期为风景游憩林构建和景观规划提供现实指导.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寿宁南山风景区景观类型的数目未发生变化,但各景观类型的特征值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景观异质性的分析发现,景观的多样性指数、破碎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上升态势,而优势度指数有所下降.不同类型的景观斑块其变化特征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大学校园的发展,植物在校园景观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中选择大学校园植物生活型结构、景观时序、观赏特性的多样性以及植物与大学校园硬质景观、生态环境的和谐性等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指标的量化,对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进行了实例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中,丰富的植物种类,和谐的校园植物景观的配置是影响植物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大学环境作为科研、教育基地的重要载体,一直在高校发展历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对于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评价,尤其是对新建成的校区景观的回访与分析却刚刚起步。通过对南京11所新老校区景观进行差异性比较,从校园景观文化表达、景观布局差异、景观功能差异、景观元素和环境设施差异以及环境感知度等5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完善校园景观建设,探讨"以人为本"的未来校园景观建设与改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我国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的发展历程,以徐州高校为例,运用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方法等理论,分析和评价了徐州高校校园典型区域的植物景观,总结了徐州市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的特点,并对徐州高校校园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刘娜  吕伯峰  王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675-6679
明确了校园主题景观所包含内容,进而分析校园景观主题提炼的3个主要因素:地域文化因素、校园特色文化因素及可持续发展因素。以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园景观(方庭、院落)改造项目为例,论述了校园主题景观设计的方法,即如何分析利用基地条件,如何对主题景观要素进行提炼。通过对比与统一的设计手法,在5个校园主题院落景观中塑造具有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校园主题环境,以期为后续的校园景观改造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学校园特色景观的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哈尔滨市几所大学校园景观的实地调研,得出现代大学校园景观特色存在的问题;并在对大学校园文化特征、空间特征、景观特征进行分析后,归纳出大学校园特色景观的含义,最后提出现代大学校园特色景观营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地域文化对校园景观文化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为使校园地域文化景观效果最大化,针对校园景观设计的创新要求,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长安校区为例,通过文献查阅、调查和分析,提炼出了长安校区地域文化,借助设计实例详细阐述了长安校区融合地域文化的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我国现代高校校园建设历程以及国外高校新校区环境建设情况,分析了新校区建设中存在的误区,从景观环境、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3方面探讨了如何优化高校校园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8.
唐勇钢  任丽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61-6663
分析了大学校园景观的构成,指出了目前我国大学校园存在的问题,认为高等学校校园景观设计应遵循统一延续性原则、生态性原则、人本化原则、人文性原则,并以沈阳建筑大学的校园景观设计为典型案例加以分析。强调渗透校园精神的景观设计方法应该要结合本土生态创建环境风格,注重历史环境的保护与纪念性环境的创造,并与此同时融入现代精神。  相似文献   

19.
陈长征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255-9257
阐述了景观化校园的概念、意义及作用,以校园入口区景观设计为切点说明了景观化校园的设计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从主要服务人群入手对校园环境进行分析,并首次将功能景观引入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把大学校园划分为7个不同的功能区,根据不同功能区的植物功能景观要求,来营造不同特色的大学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