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婺源概况 婺源是江泽民同志的祖籍之地,朱熹、詹天佑故里.婺源是中国茶叶之乡,全国首批无公害茶生产、出口示范基地县.婺源是中国最美的乡村之一,全国文化与生态旅游示范县,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县.  相似文献   

2.
1婺源茶叶的历史地位 茶叶自古以来就是婺源传统的特色产业,追溯历史,婺源产茶始于汉而盛于唐."唐载茶经"说明了婺源产茶历史与规模;"宋称绝品"则说明婺源茶叶的天然品质被人们认同和推崇;"明清入贡"是婺源茶叶政治地位的升华;"中外驰名"表明婺源茶叶走出国门,被世界公认,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  相似文献   

3.
婺源是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产茶历史悠久.总结了婺源茶产业"十三五"发展情况,结合产业实际,提出了加强茶叶管理、品牌创建、拓宽营销渠道、强化主体培育、深化茶旅融合等促进婺源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婺源绿茶一直以生产出口原料为主,对内销市场开发不够,导致现有品牌小而散,各品牌各自分散运营,未能使婺源绿茶赢得更大的市场品牌效应,缺乏整体意识和统一品牌运作,使得婺源绿茶在茶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借2015年"婺源绿茶"品牌成为江西省茶叶品牌整合"四绿一红"重点扶持品牌的东风,在"十三五"期间通过做好品牌管理、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宣传推介、发展茶旅结合以及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全面提升婺源绿茶品牌在国内的影响力,实现婺源绿茶品牌综合实力进入全国茶叶品牌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5.
晓起茶产于婺源东北部的晓起村,是婺源的历史传统名茶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历史,其产地生态良好,茶文化底蕴深厚,有"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的美誉。制作毛峰茶有杀青、揉捻、初烘、复烘等工序。  相似文献   

6.
“婺绿”是婺源绿茶的简称。它源于唐朝之尖有悠久的生产历史。由于婺源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其品质(特别是内涵品质)在中国绿茶中首屈一指。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称“婺绿”是中国绿茶中品质之最优者”。多少年来,它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赞绝。  相似文献   

7.
婺源县茶产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面积2 967平方公里,人口36万。2014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80亿元,财政总收入11.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 578元。婺源境内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厚重,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是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中国十大特色产茶县,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中  相似文献   

8.
茶叶博览园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分院位于婺源北部,处于旅游热线上,婺源分院以茶叶和旅游为骨干专业.  相似文献   

9.
茶乡茶韵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发现、利用可追溯到4 OOO多年前的神农时代,其间经历了从食用、药用到饮用的漫长过程. 婺源初始产茶,应在汉晋到南朝时期.从那时起,茶就成了历史的一部分,和世代先民岁月相依,兴衰与共.大自然也似乎格外亲睐这片土地;山高林密,水丰土肥,温和湿润,雾薄风轻.正是因为山灵秀,这里的茶才叶绿汤清,香高味醇;正是因为茶农的智慧和创造,这里的茶才名品不绝,历久弥新.婺源也因此有"茶乡"的美誉.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是婺源茶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7月1日,该县正式启用了“婺源绿茶”原产地证明商标,从这天开始,该县要求全县茶叶企业统一使用“婺源绿茶”商标,其主打品牌"婺源茗眉"于同年10月1日上市.从此,"中国茶叶之乡"婺源县告别了无统一商标,无主打品牌的历史,进入了一个以统一品牌为抓手,全面振兴茶业经济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婺源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更趋于合理,茶业经济突破了2亿大关.  相似文献   

12.
婺源是中国茶叶之乡,产茶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茶叶是婺源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发展地域经济的助推器,茶业经济见证了婺源经济社会发展史。笔者从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和潜在优势分析人手,对婺源茶产业持续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瑛 《蚕桑茶叶通讯》2006,(2):33-33,36
婺源处于赣、浙、皖三省的金三角地带,这颗璀璨的明珠孕育了大批文人墨客圣人贤士.温和的气候,清新的空气,繁茂的植被,优美的风景,使婺源成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县.  相似文献   

14.
<正>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茶业是婺源县的传统特色支柱产业,婺源绿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曾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和1999年昆明世博会金奖,是中国名牌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3年,该县审时度势提出了把婺源打造成为中国有机茶第一县的战略目标,建立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标准为核心、品牌为引领、市场为导  相似文献   

15.
婺源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婺源是中国绿茶之乡,茶产业是婺源的传统特色产业.2006年,全县茶园总面积9 180hm.,茶叶总产量5 800t,茶业总产值3.08亿元.笔者运用战略性分析模式--SWOT法,分析与评价婺源县茶产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并据此提出新形势下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婺源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一个“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的典型江南山区县。全县国土面积2947 km2,人口33万,其中农业人口28万,2005年GDP23·1亿元,农业总产值4·32亿元,其中生态农业产值3·2亿元。全县茶园面积13·27万亩,年产茶6000 t,茶业系列产值2·16亿元。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灵,是朱熹故里,詹天佑桑梓,江泽民同志的祖籍地。婺源既有“书乡”之称,又有“茶乡”之誉。是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第一批外销茶出口基地县,全国第一批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是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婺源茶业资源的调查,从婺源茶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茶业经济对婺源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加快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分析入手,阐述了茶产业的全民性、社会经济性和发展潜力性。根据婺源的地理、生态、品质和产业基础优势,提出了打造"中国有机茶第一县"的构想,并在对产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婺源茶产业转型升级和做强做大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江西是个好地方,自古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茶叶是江西主要农产品之一。全省有180多个乡镇生产茶叶,形成了以赣东北的婺源、浮梁、上饶,赣西北的修水、庐山、武宁、铜鼓,  相似文献   

19.
茶与婺源的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婺源产茶始于汉,盛于唐,兴于今。婺源茶业不但见证了婺源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轨迹,而且在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婺源地处赣东北 ,与皖、浙两省交界。自然条件优越 ,水、热、土、气等综合资源不仅适宜茶树生长 ,而且孕育了婺源茶叶“香高、味醇、汤清、叶绿”的独特品质 ,为世人所赞赏 ,成为世界著名的绿茶产区。改革开放以来 ,婺源茶业发展迅速 ,已成为全国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县 ,被命名为中国绿茶之乡。1 婺源茶业发展现状婺源现有茶园 13.2 7万亩 ,茶叶年产量 5 0 0 0t,茶叶农业总产值 6 6 0 0万元 ,出口创汇 5 0 0万美元 ,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出口创汇均居全省第一。目前 ,婺源茶叶生产形成六大特点。1 1 生态优势得到发挥  我县由于自然环境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