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籽粒苋是一种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适应性强、营养成分高、易栽培的超富集植物,具有良好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潜力。笔者简述了籽粒苋的特性、栽培管理、利用价值,总结了近年来籽粒苋富集重金属镉、铯、铊等及与籽粒苋相关的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添加剂、微生物、动物、农艺措施)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籽粒苋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存在问题及今后提高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效率的方法,以期为籽粒苋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及安全利用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加强重视生态农业的宏观背景下,阐述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以及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形成的原因,介绍了当前我国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和重金属低富集品种筛选应用、种植结构调整、农艺措施调控等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安全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为我国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安全农业生产提供了理论和现实技术参考。最后,在我国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及安全利用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新兴的环境磁学技术监测农田重金属污染情况,抽样测定土壤表层体积磁化率及铅(Pb)、镉(Cd)、汞(Hg)、铬(Cr)、砷(As)等重金属含量,分析农田土壤磁化率与各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区域农田大面积的磁化率测量值、磁化率与各重金属含量间的数学关系,预测各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试验田1、2、3、4分别有71.83%、55.93%、78.87%、55.77%面积的土壤体积磁化率超过广州市地表磁化率平均值137.9×10~(-6);(2)土壤磁化率与Pb、Cd、Cr、As之间相关性较强,可采用线性拟合式预测各重金属分布,土壤磁化率与Hg之间相关性较弱,则采用线性插值法预测Hg分布;(3)对比广州市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背景值,整个区域面积都受Pb污染,部分区域受Hg、Cd污染,未见Cr、As明显污染,内梅罗土壤综合污染评价结果为轻度污染。综合分析可见,利用土壤表层体积磁化率监测及表征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的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4.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概括了我国及安徽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论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提出了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污染是当今土壤污染中污染面积最广、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重金属污染毒理机制和生物效应的复杂性及其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对重金属污染的研究一直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研究课题。该文在介绍当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基础上,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作综合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生物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问题日趋凸显,对人类的粮食安全、生存环境及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对土壤的重金属形态、迁移转化特征及微生物对抗重金属污染的机制进行了介绍,综述了当前利用微生物方法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几种途径,提出了微生物方法作为一种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当前的研究方向,旨在为应用微生物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余江  陈文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06-18107,18196
介绍了GIS和GIS引入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就GIS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应用方面作了详尽地阐述,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超积累植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修复是目前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修复技术。概述了超积累植物的特征及其生理机制,并介绍了利用超积累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及其应用前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及其生态的修复提出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田重金属污染趋势性预测和预报系统建立的理论:预测是建立在不同时段的、农田重金属污染数据基础之上的、对未来时段农田重金属的估计,预报是针对突发事件对农田重金属短时间影响的推测。系统建立的方法是:根据重金属在土壤中持续积累的特点,将持续积累模型转化为时间模型,避开根据重金属来源进行预测和预报的困难;以土壤背景值为重要参数,分别建立只有1个时段、2个时段和3个时段监测数据的预测方法,每次可取不同时段的监测数据之差或求算与背景值之差作为污染速率;在有4个时段以上监测数据的情况下,采用时间步长为3~5 a的简单移动平均数法再建立回归模型;具体预测和预报时,在区域内按需要可以建立点污染和污染等级预测和预报模型;在建立预测和预报模型前,首先需要建立农田重金属污染历史数据集。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是通用的,经过验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修复技术及各项修复技术的特点、相关研究的进展等,提出今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发展方向与措施,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从山东地区32个猪场发生多发性关节炎的仔猪体内分离到15株病原菌。通过对分离菌株的形态染色、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及种特异性基因的PCR扩增等方法鉴定菌株,结果显示4株分离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7株为猪链球菌,2株为化脓隐秘杆菌,1株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1株为猪丹毒杆菌。15株分离菌均对昆明小鼠有较强的致病力,且对先锋霉素类抗生素高度敏感,大多数菌株还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Ⅲ类、氟喹诺酮类、万古霉素、壮观霉素等抗生素高度敏感。该试验表明山东地区猪场仔猪多发性关节炎的病原菌主要是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可交替使用上述敏感抗生素防治该病。  相似文献   

12.
采用1957—2015年气象资料,对山西省春季降水、温度及降水温度变化趋势比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春季降水变化趋势存在空间上的差异,其中晋南主要表现为减少趋势,晋西北和晋中部分地区表现为增多趋势,并且这种趋势会随着气候变暖逐渐加强。全省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均表现为升高的趋势,其中温度升高幅度最大的2个区域分别为五台山地区和晋南的临汾、运城、晋城;晋西北的朔州、忻州、吕梁一带与晋中的太原及其他部分地区温度升幅相对较小。能够反映春季气候变化异常的降水温度变化趋势比的时空分布与降水的时空分布基本一致,仍为五台山地区和晋南最小,晋西北最大,说明未来山西地区气候变化将会变得更加不稳定。  相似文献   

13.
以西藏贡觉县克西林沟泥石流为例,对该泥石流活动的3个分区(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的物质组成、几何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对其成因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气象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和频繁的地震活动构成了该地区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宏观地质条件;由古代冰川剥蚀作用形成的冰蚀地貌,为泥石流的汇水、物质来源及流动提供了必要条件;成土作用差,且沟坡陡峻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植被覆盖率低,为泥石流发生提供了生态环境条件;集中的大量降雨以及由于强烈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大量碎屑物成为泥石流的基本物质组成来源;盲目的人为活动加剧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及其危害程度。最后对该地区泥石流灾害的预防治理,从其成因的角度提出了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泉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特点和功能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把金泉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类,并简要介绍了自然旅游资源中的生物资源、水体资源、山岳资源和冰雪资源,分析了金泉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季节特点和美学价值。同时根据金泉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出6个功能景区,并针对各景区的功能特点,设计出各具特色的自然景点和人文景点,旨在为其日后的定位、开发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灌蓝莓CBF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21个高灌蓝莓品种为试材,克隆VcCBF基因,测序后分析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共克隆到123个非重复序列,发现120个SNP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发生频率为1/695bp,核苷酸多态性值(Pi)为0.01251。在120个SNP位点中,单态突变位点62个;简约信息位点58个,其中双突变55个,三突变3个。对其碱基替换方式进行分析发现,转换91个,颠换26个,转换与颠换的发生比率为3.5∶1。通过单倍型分析发现,21个蓝莓品种的VcCBF基因存在5种单倍型。  相似文献   

16.
牛源非典型分枝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牛群中非典型分枝杆菌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从52头结核(副结核)菌素变态反应阳性及可疑牛的142份巴结等材料和在屠宰场预备屠宰的200头猪(肉)牛(其中8头结核菌素变态反应阳性或可疑)的569份淋巴结材料中分离出20株分枝杆菌。经鉴定牛分枝杆菌3株,非典型分枝杆菌17株。非典型分枝杆菌进一步被鉴定为:瘰疠分枝杆菌5株,偶发分枝杆菌4株,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物4株,副结核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置典型样地,对闽东滨海湿地不同起源秋茄林重金属元素Zn、Cd、Cu的吸收、累积与分布特征进行测定、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秋茄天然林植株Zn、Cd、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21±0.039)、(1.30±0.111)和(30.07±0.042)mg.kg-1,依次是人工林的1.28、1.16、0.60倍;天然林表层(0-30 cm)土壤Zn、Cd、Cu的平均富集系数分别为0.767、0.339和1.464,依次是人工林的4.62、1.45、1.30倍;秋茄天然林Zn、Cd、Cu的现存累积量分别为304.33、21.78和396.86 mg.m-2,依次是人工林的4.78、2.06、1.58倍;而Zn、Cd、Cu在人工林林地土壤中的平均储量分别为9682.44、489.61和5287.46 mg.m-2,依次是天然林的1.10、1.18、1.54倍.  相似文献   

18.
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方法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的常规方法如水文学方法、微气象学法、植物生理学法和新兴方法如遥感法、BP神经网络法和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同时,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各自适用条件。最后,简要分析了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一些新方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病性鉴定及病菌致病力分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人工注射接种的方法鉴定了江苏省主要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病性,研究了稻曲病菌的致病力分化.结果表明:在198个品种中,盐稻1201、南京17113等44个品种对稻曲病表现为完全免疫(CI);淮66、常优008、淮68等34个品种表现为高抗(HR);寸三粒、香优953等29个品种表现为抗病(R);A2、芒小白万等37个品种表现为中抗(MR);香子糯、早插稻等31个品种为中感(MS);天丰优559、盐优1120等15个品种表现为感病(S);黄壳油占、小红粳、CVR4等8个品种表现为高感(HS).用46个单孢菌株分别对粤938、淮9508、武运粳3号3个已知不同抗性品种进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抗病性的品种对同一菌株的反应差异较大,不同菌株对同一品种的致病力有显著差异,致病力分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红树莓酵素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株,对自制红树莓发酵饮料进行稀释涂布和划线分离,共得到酵母菌5株,产酸菌1株。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5株酵母菌中F211和S1是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Z3和P21是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B31为盔形毕赤酵母(Pichia manshurica);产酸菌RS13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本研究结果将为红树莓酵素发酵剂的制备提供参考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