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鲤是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通过杂交定向选育创建的一个鲤鱼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容易繁殖,肉质好、含肉率高、适宜各种水体养殖和市场俏销等优点。1987年5月,浠水县水产良种场在黄冈地区水产局奚绍礽总工程师的指导下,率先从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建鲤夏花鱼种进行试养。1989年又承担了地区水产局下达的“建鲤试养试验课题”任务,进行建鲤主养、混养等试验,现将引种、繁殖和主养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建鲤遗传改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单养和混养法,对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后代选育群体和未选育群体;建鲤和黄河鲤(C.carpio),建鲤和荷包红鲤(C.Carpio Var,wuyuanensis)的杂交种,亲本黄河鲤和荷包红鲤自后代6个试验组进行生长对比,结果表明,建鲤选育效果明显,品质提高;建鲤与黄河鲤杂交具有杂种优势,生长快且生长性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建鲤生物工程育种技术及其品种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常规育种技术,培育优良品种。作者详细介绍了建鲤生物工程育种技术及建鲤的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4.
建鲤是农业部推广的优良品种之一。为了考察建鲤在我地区的适应程度,验证其优良经济性状,1991年在本所试验场和灯塔县柳条寨乡朱官台村进行养殖试验,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场养殖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郑亘林  吕迅 《水产科学》1993,12(4):11-15
1992年我们在营口县岳家堡岳呈祥养鱼场选3口池塘,总面积21亩,进行建鲤养殖高产试验,设计指标亩净产750kg、1000kg、1500kg,经过149天的饲养,三口塘的亩净产分别为1472.3kg、2003.5kg、2095.6kg,都超指标完成了计划产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建鲤线粒体DNA的遗传多态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16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建鲤mtDNA进行酶解分析,结果表明:建鲤的mtDNA分子大小约为16.6kb;除Bgl Ⅱ无切点,ClaⅠ、PstⅠ、SalⅠ和XhoⅠ有一个切点外,其余11种酶都有2个或2个以上酶切位点,其中DraⅠ、PvuⅡ检出mtDNA多态,将建鲤mtDNA分为两种不同的单倍型;计算建鲤种内(群体内)mtDNA多态值π=0.00164。建鲤在分子水平显示出的遗传多样性,可能是建鲤能够适应全国各地的环境条件和养殖方式,并得以大规模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 建鲤群体产量比其它鲤鱼品种高29.4~60.1%。经我们试养.一般池塘亩产鲤鱼(不包括混养的鲢、鲫等)由以前的650 kg左右提高到900 kg左右,单产高的池塘净产1200 kg以上。汉沽农场畜牧水产公司渔场于1991年春引进该品种,经过两年多的饲养管理和摸索,对于其饲喂技术有以下体会。 1 饵料的质量渔场的鱼池由7名职工承包,每人18~32亩不等,均有小型环模颗粒饵料机配套,饵料全部按自己的配方制作。去年因一职工过多考虑降低饵料成本.生长后期配方欠佳,营养不全,造成一个鱼种池发生瘦脊病,两个成鱼池在冬季结冰前出现死亡现象(混  相似文献   

8.
建鲤繁殖技术研究李建平,张卫平,张鹿子,刘影爽,冯英俊,聂连云(河北省石家庄市水产良种场,鹿泉市050224)石家庄市水产良种场1989年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建鲤乌仔,经过1989、1990年培育从10万尾后备亲鱼中挑选了2860...  相似文献   

9.
10.
建鲤绿肝病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专刊>= <栏目>=研究简报 <图片>=N <表格>=N <连载>= <来源>= <中图分类号>= <主题分类>= <行业分类>= <本刊专题>= <本刊编号>= <基金项目>= <注释>=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 <备注1>= <备注2>= <备注3>= <正文>=  相似文献   

11.
不同年龄不同世代建鲤子代生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鱼分别为1、3、5龄,是三个不同的世代,1龄鱼是本试验中最新的世代,5龄鱼为最老的世代,试验结果是1龄建鲤雄鱼繁殖的子代较5龄雄鱼繁殖的子代生长快,3龄的较5龄生长快,表明选育有进展,生长速度一代比一代快。  相似文献   

12.
鲤鱼棘头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1985-1987年在崇明县新民第三水产养殖场对鲤鱼棘头虫病的病原、症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结果。该病可引起鲤鱼自夏花至成鱼大批死亡,全场感染率在70%以上;发病严重的鱼池则感染率高达100%,死亡率高达60%.病鱼肠壁上形成肉芽肿结节,严重时能使内脏粘连,甚至体壁溃烂和穿孔。病原是崇明长棘吻虫(新种)Rhadinorhynchus chongmingnensis sp.nov.。扫描电镜观察,吻上布满细毛。有吻钩14纵行,每行29~32个吻钩,粘液腺8个。治疗方法为每天每公斤鱼拌饵投喂0.6毫升四氯化碳,连服6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鳜鱼、青鱼、草鱼、鲤、鲫、鲢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94,自引:6,他引:94  
鳜鱼、青鱼、草鱼、鲤、鲫、鲢肝脏蛋白酶活性低于肠蛋白酶。肠蛋白酶活性,鳜鱼最高,其余依次为青鱼、鲤、鲢、草鱼、鲫。鳜鱼、鲢的肠蛋白酶活性由前肠向后肠递减;而青鱼、鲤、草鱼的则由前肠向后肠递增;鲫则中肠活性最低。六种鱼不同组织的脂肪酶活性因鱼而异。青鱼、鳜鱼、鲤、鲢肝脏中脂肪酶活性低于肠脂肪酶活性(P<0.01);而草鱼和鲫肝脏中脂肪酶活性与肠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明显(P>0.05)。六种鱼肝脏中脂肪酶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鳜鱼>鲢>鲫>草鱼>青鱼>鲤;肠脂肪酶活性顺序为鳜鱼>鲢>青鱼>鲤>草鱼>鲫。脂肪酶活性与鱼类食性无明显相关性。不同组织间淀粉酶活性存在差异。鳜鱼的肝脏和肠均有较高淀粉酶活性,青鱼和鲫肝脏中淀粉酶活性低于肠中的;草鱼、鲤和鲢肝脏中淀粉酶活性高于肠中的,但差异不显著。六种鱼中鳜鱼的肝脏淀粉酶活性明显高于其它五种无胃鱼,它们的淀粉酶活性顺序依次为鳜鱼>鲢>鲤>草鱼>青鱼>鲫;肠淀粉酶活性顺序为鳜鱼>鲫>鲤>青鱼>鲢>草鱼。  相似文献   

14.
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的组织显微病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导了1986年以来,在上海郊县及江苏等省市引起异育银鲫大量死亡的疾病、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有报导,是一种新的暴发性鱼病。为此我们进行了病鱼组织显微病理变化的观察。现将该病暂定名为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病鱼体表充血、出血,病情严重时肛门红肿,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腔内有淡黄色或红色腹水,肠壁充血发炎;有的病鱼骨骼肌也充血,鳞片竖起。各组织器官都发生病变,其中尤以肝、脾、肾为严重;肝脏肿大,质地极度柔软,呈弥漫性坏死,肝细胞的胞浆内有被苏木素深染的丝状物;脾脏大片坏死解体成淡红色一片;肾小体坏死,以至解体,肾小管及造血细胞也多数发生病变,并有细胞管型.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鲤、荷包红鲤及其杂种血液学指标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黑龙江鲤、荷包红鲤及其杂交鲤幼鲤的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比溶及血糖、血清总蛋白、胆固醇和总脂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了二个亲本和杂交种在上述指标的差异。黑龙江鲤的血液各项指标均高于荷包红鲤。杂交鲤的血液指标红细胞数低于双亲,但胆固醇和总脂二项高于双亲而其它指标均低于黑龙江鲤而高于荷包红鲤,从脂类代谢方面反映了杂交鲤适应低温能力。这可能受黑龙江鲤的影响,表现出偏母本效应。  相似文献   

16.
滁州鲫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滁州鲫是安徽省滁州市城西水库中的一地方性天然种群。研究表明,滁州鲫具有2种不同的染色体组型。A型的染色体组型是3n=160=31m+21sm+45st+63t,总臂数=212;B型的染色体组型是3n=158=30m+26sm+42st+67t,总臂数=214。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省网箱鲤鱼单极虫病比较严重,影响水库网箱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及时提出防治措施是当务之急。防治措施一是把住放养关,严禁病鱼入箱;二是采用各种药物内服、外用进行治疗。经查明,黄壁庄水库网箱鲤鱼单极虫流行病与水库水温有密切关系,与水库水质无关。  相似文献   

18.
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的病理生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的腹水呈淡黄或红色,透明或混浊,pH 值6.5,多数发生凝固,李凡他氏蛋白质定性试验阳性,是由炎症引起的渗出液,主要是肝性腹水。病鱼血清的钠、氯、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都非常显著地低于健康鱼,白蛋白的含量不到健康鱼的1%。病鱼血清肌酐、LDH、GOT、GPT,AMY 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健康鱼。所有这些都表明病鱼的肝、肾、心、胰等发生了严重病变,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胰功能不全,最后导致尿毒症及肝昏迷而死。  相似文献   

19.
鲤和草鱼杂交中雄核发育子代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鱼类远缘杂交中,有可能自发产生雄核发育子代,但机率很小。stanley等(1976)对以色列镜鲤♀×草鱼♂杂交中雄核发育草鱼的研究,是至今为止通过杂交获得存活的雄核发育子代的唯一报道,国内未见同类报道,只有刘汉勤等(1987)用移核手段获得过泥鳅雄核发育纯合二倍体幼鱼。吴维新等在1978年开始进行的兴国红鲤与草鱼杂交试验中,曾发现过具有草鱼形态的“草鱼型杂种”,但都在  相似文献   

20.
草鱼出血病的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草鱼出血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鱼全身出血,鱼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都明显地低于健康鱼。病毒侵袭草鱼后,小血管的内皮广泛受损,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从而大量消耗了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引起广泛性出血。由于循环血量减少和小血管阻塞,导致大多数组织和器官缺氧而变性和坏死;尤其是造血组织的坏死,更加速病鱼死亡。此外,还在草鱼血液中首次发现嗜碱粒细胞,查明了草鱼出血病同草鱼肠炎病的肠道组织病变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