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盐城市东部为沿海农业区,这一带盐碱地经半个世纪的改良后,已形成较为肥沃的砂性土壤,境内的步凤、伍佑等镇种植榨菜已有近20年的历史,本世纪之初,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的快速发展,榨菜的种植面积已从2000年的600余亩,发展到2006年的5000多亩,单季亩均效益也明显提高,榨菜产业带已初露端睨。回顾步凤镇兆顺、三龙、正丰等6个村几年来栽培示范和生产实践,现将榨菜栽培技术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浙江省余姚市是中国榨菜之乡,种植榨菜已有数十年历史,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鲜菜头5亿公斤以上,加工企业百余家,年产值达12亿元。榨菜生产和加工已成为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但是近几年来烂头、烂根现象频发,造成产量严重损失,甚至绝收,榨菜种植户很是头疼。为调整农户的施肥习惯,减少榨菜烂头、烂根现象,提升榨菜种植效益,提升公司镁立硼复合肥在宁波地区的销售,扩大云天化在农户心中的认知度,开展镁立硼的实验示范。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市昌平区常年种植草莓面积6 000亩。为进一步提高草莓种植户收入,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从2013年开始进行在草莓中套种西瓜试验示范并获得成功,目前已发展到3 000亩左右。生产上,草莓在8月底至9月初定植,12月初采收,至翌年5~6月结束;西瓜在1月中旬至2月初播种育苗,2月中旬至3月初定植,5月中下旬采收第1茬,6月  相似文献   

4.
随效益农业发展,素有榨菜之乡之称的余姚市,榨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常年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是余姚市重要的农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我省榨菜产区大范围发生白锈病。一般年份发病率为10-30%,严重年份发病率可达50%以上;尤其是2002年榨菜白锈病在我省的慈溪、余姚和上虞等产区大爆发。为有效防治榨菜白锈病,作者于2001-2003年对榨菜白锈病的诊断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迪轩 《农技服务》2006,(11):14-14
榨菜又名茎用芥菜,一般在9月底~10月初育苗,11月上中旬移栽到稻田里,翌年3月底~4月上旬收获,然后栽插早稻,这种稻田套种一季榨菜的栽培模式,可亩产榨菜(包括茎、叶)4000多公斤。采用浙江盐脱水粗加工工艺制成坛装榨菜,剔除所有成本后,亩可增收1700元左右,种植榨菜后的稻田,因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01,(8)
位于宁绍平原的余姚市泗门镇从1998年冬开始,把长期种植在棉区旱地的榨菜移到稻区试种,获得成功,三年间累计推广面积50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平均亩产3423千克,亩产值961元,净收入681元,而且榨菜瘤茎病斑少,空心率低,品质优于棉区旱地种植的,效益显著高于种植油菜。稻板榨菜收获后种植早稻可不施或少施肥料,早稻还可增产12.3%。2000年,余姚全市稻区冬季种植榨菜面积达到了1.2万亩。稻板榨菜的推广为加快稻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现将  相似文献   

7.
余姚是“中国榨菜之乡”,榨菜种植面积约15.6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为进一步提高余姚榨菜的产量和品质,我们选用了“丰山牌”榨菜专用肥,于2001年9月开始在余姚市小曹娥镇曹一村的240亩榨菜地上进行肥效试验。榨菜专用肥的核心物质是高效微生物态氮(MMN),它是高效有机天然生物肥料,是浙江大学最新研制的,2001年1月12日浙江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达县九岭乡庞家村是一个有2000余人的大村.该村家家户户都要种上两三亩榨菜,收割后,洗净,晾干,腌制,远销成都、广州等地。被来往客商称为川东榨菜第一村。2004年,该村共种植榨菜1300余亩.各路订单纷至沓来.早已订购一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外地企业入驻资阳市雁江区,参与榨菜原料的收购,使在市场上原来处于滞销状态的榨菜,由往年的1kg价格不足0.20元,上升到现在的0.30元。如2008年鲁冰花食品有限公司在东峰镇的双龙村、谭家村、金龙村签订1000亩榨菜种植协议,以0.30元/kg的保护价收购,使农民种植榨菜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全区种植面积由原来的几千亩规模跃上万亩台阶。尤其是榨菜收获后,适期早播的春玉米长势和产量表现均特别突出。  相似文献   

10.
沿浦镇种榨菜有30年历史,常年种植3000~4000亩,是苍南县榨菜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榨菜是我镇主要冬季作物,利用冬季种植榨菜,不仅可改良土壤结构,增肥地力,提高粮食单产,而且效益十分可观,一般亩产1800~2500kg,鲜销价格如在0.6元/kg,亩产值可达1000~1500元,高产田块可达2000元.同时推行榨菜、稻、稻种植模式,也是发展效益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优化种植业结构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经多年种植结构调整,我站探索示范推广的榨菜、毛豆、上海“金丝芥”等10种1年3茬或4茬亩收入3110~5660元的高效栽培新模式,比原来以棉花、榨菜等旧模式收入2060~3352元,亩增收1050~2308元,增收率为51%~68.9%。  相似文献   

12.
榨菜是我镇主要冬季蔬菜,常年种植面积2万亩左右,总产量7万t,总产值2800余万元,但由于长期种植老品种,使之抗性下降,品质降低,为此,我们在2005年冬引进了不同的榨菜品种,采用不同栽培方式进行试验,以筛选出适宜我镇种植的榨菜新品种和栽培方式.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遵义气候特征,为该市引种榨菜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欧氏距离系数对比分析涪陵榨菜主产区与遵义全市立体气候的相似程度,找出适宜种植榨菜的区域。【结果】在赤水河谷一带、桐梓北部以及遵义市东北部局地海拔600 m以下区域,与涪陵榨菜主产区500 m以下的气候相似距离小于0.5,为榨菜引种的重点参考范围区,可规模化种植;遵义市西北部、中南部、桐梓北部海拔600~900 m区域,以及东北部和东南部海拔500~800 m区域,与涪陵区榨菜种植的500~800 m海拔气候相似距离小于0.5,为榨菜种植适宜区;在遵义市1 000 m以上区域,与涪陵榨菜分布上限区800 m的气候相似距离大于1,气候不相似且秋季茬口紧张,冬季受低温雪凝灾害影响风险偏大,引种要慎重。【结论】遵义市西部及西北部海拔800 m以下地区、东南部600 m以下,可以发展涪陵榨菜,尤其在遵义市西部500 m以下低热河谷地带,为最适宜种植区;中部及东部800~1 000 m地区不宜大面积种植;1 000 m以上区域不宜种植榨菜。在海拔500 m以上地区播种榨菜,建议播种时间比涪陵提前,保证越冬前有充足的热量条件壮苗。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密度对中间型大花生生物学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花生6 000穴/亩、8 000穴/亩、10 000穴/亩、12 000穴/亩和14 000穴/亩五个不同种植密度试验,重点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主茎高、总分枝数等生物学性状和单株结果数、双仁果率与双仁饱果率、产量等的影响,为选择符合青岛市种植的中间型大花生适宜种植密度提供借鉴。试验表明:密度在8 000~10 000穴/亩时能够兼顾高产与商品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记者从丰都县获悉,青菜头作为加工榨菜的原料,该县以做强"全国榨菜出口创汇基地"为目标,全县已建成青菜头种植基地18万亩,覆盖全县23个乡镇(街道),种植户6万余户,从事加工销售2000余人,种植区农户参与率达65%。现有榨菜龙头企业9家,企业出口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市第一。"特别是近几年来,丰都县榨菜产业通过扩建精加工车间,购置自动化、连续作业生产线,相继开发出口日韩等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榨菜生产中常见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榨菜又称茎瘤芥,学名茎用芥菜,为芥菜的一个变种。榨菜是我国特产,其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2000年浙江省榨菜栽培面积在40万亩左右,其中桐乡市达7.8万亩。榨菜已成为桐乡乃至浙江省农村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余缩一号是浙江余姚地区重点试验、示范、推广的榨菜新品种.2001年在小曹娥镇试验种植,第1年试种2亩,第2年试种10.8亩,其特点表现为生长整齐,瘤茎头形好,抗早衰,空心率低,丰产等.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17,(2)
<正>在浙江省余姚市小曹娥镇南新庵村,有一位叫吕定云的村民,她扎根田野,依靠自己的勤劳努力种植西兰花等蔬菜,创造出了不凡的业绩。她还热心帮扶村里的其他种植户解决种植上的难题,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50岁的吕定云原先在慈溪市城区做副食品生意。1993年是榨菜丰收大年,吕定云意识到种地也是能够致富的,便在慈溪市长河镇承包了2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土地,与丈夫一起开始种植榨菜和棉花。第二年,吕定云看到当地  相似文献   

19.
赣南榨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榨菜是一种美味蔬菜,产量高,效益好,也是世界三大腌菜之一(世界三大腌菜是中国涪陵榨菜、德国甜瓜酸甘蓝、欧洲酱黄瓜)。江西省赣州市年平均气温18℃~19.7℃,以6.2℃~8.7℃的元月最低,年降雨量1529~1749毫米,3~6月降雨要占全年55%~62%,无霜期280天,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宜种植榨菜。赣州市章贡区沙石镇1998年开始引种榨菜并试种成功,2000年栽培面积达100亩(1亩=1/15公顷),2001年200亩,2003年300亩。经过5年的试种与推广运用,我们总结了一套赣南榨菜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宁波榨菜最早起源于余姚,目前种植面积在1万hm~2左右,不同年份之间有所变化。近几年来,余姚和慈溪的很多榨菜加工企业到省外(湖南、江苏、安徽等地)去承包土地进行榨菜种植。余姚榨菜已有50多年的种植历史,余姚榨菜产业全产业链跻身2015年全省6条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之列。余姚榨菜全产业链涵盖从田间到餐桌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