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肝片吸虫病 该病多发生在夏、秋季,6-9月份为高发季节。羊吃了附着有囊蚴(虫卵→毛蚴→钻入椎实螺体内→胞蚴→雷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囊蚴)的水草而感染,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羊均能感染,羔羊和绵羊的病死率高。常呈地方性流行,在低洼和沼泽地带放牧的羊群发病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该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炎和胆管炎,并继发中毒和营养障碍,常引起牛羊的大批死亡.该病多发生在夏秋两季,6~10月为高发季节.该病多发生在夏秋两季,6~9月份为高发季节.羊吃了附着有囊蚴(虫卵→毛蚴→钻入椎实螺体内→胞蚴→雷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囊蚴)的水草而感染,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羊均能感染,羔羊和绵羊的病死率高.常呈地方性流行,在低洼和沼泽地带放牧的羊群发病较严重.  相似文献   

3.
(一)羊常见吸虫病1.片形吸虫病。片形吸虫病是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又称肝蛭病,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所引起的。片形吸虫在羊胆管内寄生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温暖、有适量水分条件下,虫卵孵化成毛蚴。毛蚴在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发育成胞蚴、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很快变成囊蚴,粘附于草上或游于水中。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6,(6):6-9
为了找到青海地区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的主要中间宿主,并对椎实螺(Lymnaeidae snails)体内的蚴虫进行虫种鉴定。对青海部分地区的椎实螺进行压片镜检,结果发现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内无肝片吸虫蚴虫感染。狭萝卜螺(Radix lagotis)体内发现雷蚴,雷蚴为肝片吸虫的蚴虫,但是感染率较低为10%。青海萝卜螺(Radix cucnnorica)体内发现了雷蚴和尾蚴,并在养殖青海萝卜螺的水中青菜叶子上收集到囊蚴,经初步鉴定均为肝片吸虫的蚴虫,感染率较高为41.89%。主要中间宿主螺为青海萝卜螺。提取蚴虫体内DNA,通过PCR扩增18S rRNA片段并测序。将测序用DNAMAN软件进行比对后发现,与Gen Bank中发布的大片吸虫(Fasciola gigantica)和肝片吸虫的18S rRNA的序列进行比对其相似度分别为99.12%和92.03%。可以进一步确定所收集的蚴虫为肝片吸虫的蚴虫。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牛源肝片形吸虫卵人工培养囊蚴,口服或三胃注射感染牛,羊,兔等动物,对临床和病理的变化,囊蚴成活率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证明在成都地区牛源肝片吸虫囊蚴人工感染牛,羊,兔获得成功,囊蚴成活率分别为29.4%,11.65%,8%,幼虫和成虫对肝脏等组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病畜表现精神食欲差,后期出现拉稀等症状,是导致牛,羊,兔瘦弱和部分病畜早死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病原体为肝片吸虫。成虫寄生在羊的胆管和胆囊内,虫卵要可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排出体外。卵在水中孵出毛蚴后,钻入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发育成尾蚴,离开螺体随处漂流,附着在水草上变成囊蚴,羊吞食含有囊蚴的水草而感染。囊蚴进入消化道。在十二指肠形成幼虫,脱囊而出,穿过肠壁,进入腹腔,经肝包膜至肝实质后进入胆管,发育为成虫。  相似文献   

7.
1肝片吸虫病 1.1病原与流行特点 该病是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内,引起慢性或急性肝炎、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及营养障碍等病症的寄生虫病。肝片吸虫成虫在胆管内产生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并与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适宜条件下经10~25天孵化出毛蚴,遇到中间宿主椎实螺,则侵入其体内,经过几个发育阶段最后形成尾蚴。尾蚴自螺体逸出附着于水生植物上或水面上形成囊蚴,羊吃草或饮水时吞食囊蚴而感染该病。每年的春季、夏末、秋初发病。  相似文献   

8.
<正>羊肝片吸虫是寄生在羊的胆管里,能引起肝脏肿大和肝硬化,并继发中毒和营养障碍的一种寄生虫病。这种寄生虫由于其成虫产卵后经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发育成许多尾蚴被吸附在水草上,再脱去尾部形成囊蚴,羊在吃草或饮水时吞食了囊蚴而受感染。肝片吸虫病又名肝蛭病,是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1发病情况体型消瘦、腹泻,发病后用抗生素和腹泻药治  相似文献   

9.
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动物的肝脏和胆管的一种寄生虫病,也是反刍动物的主要寄生虫病,严重时导致羊只死亡。临床上检出虫体即可诊断,使用氯氰碘柳胺钠等药能收到较好的疗效,驱虫时采用肌肉注射或灌服给药的方式以保证药量。防控该病在于定期驱虫、消灭螺蛳、避免羊群接触肝片吸虫的囊蚴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肝片形吸虫病也叫肝蛭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引起,以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为特征。牛肝片形吸虫呈地方陛流行,多发生于低洼潮湿地区。夏、秋季节,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有利于本病的传播,因为大量肝片形吸虫尾蚴游出螺体,随雨后水涨,广泛附于草叶上形成囊蚴感染牛,致使本病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11.
肝片吸虫(Fasciola hapatica)病,是由于家畜采食了含有囊蚴的水草而感染的一种寄生虫病。进入消化道的囊蚴,其被膜迅速溶解,蚴虫则进入宿主动物肝脏、胆管中发育生长,引起急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发全身性中毒和营养不良。如不及时治疗常引起患畜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山羊肝片吸虫俗称羊木耳虫,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内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及营养吸收障碍等病症的寄生虫病,外部环境和季节对本病的流行有很大的影响.在低洼,潮湿沼泽地带,淡水螺孳生地,流行较为严重.羊感染后,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病是幼虫寄生阶段,感染大量囊蚴于肝脏,此时肝区压痛明显,排黏液性血便,几天内死亡.慢性病主要是成虫寄生阶段,表现消瘦、贫血、颌水肿、便秘、下痢衰竭死亡.现将一起山羊肝片吸虫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肝片吸虫(Fasciola hapatica)病,是由于家畜采食了含有囊蚴的水草而感染的一种寄生虫病。进入消化道的囊蚴,其被膜迅速溶解,蚴虫则进入宿主动物肝脏、胆管中发育生长,引起急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发全身性中毒和营养不良。如不及时治疗常引起患畜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牛羊肝片吸虫是一种形似柳叶状的深棕色吸虫,寄生于牛羊肝脏中,多见于在河边、渠边、低洼潮湿地区放牧的牛羊,舍饲牛羊很少感染。1病因肝片吸虫中间宿主是一种形似蚕虫大小的椎实螺,牛羊摄入带有椎实螺的牧草或饮用含有椎实螺的水而感染。感染性囊蚴随着水草而进入消化道,孵化后又随血液循环而进入肝脏,定居于肝  相似文献   

15.
肝片形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实质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牛羊大批死亡,给畜牧业经济带来很大损失.毛毕吸虫病是由分体科的毛毕属的包氏毛毕吸虫寄生于鸭、鹅及野生水禽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寄生并产卵引起肠黏膜发炎,影响肠道吸收功能,严重感染时呈现消瘦、发育受阻等症状.肝片形吸虫病及包氏毛毕吸虫病均属人畜共患病,肝片形吸虫、包氏毛毕吸虫的中间宿主同属椎实螺,椎实螺有小土蜗、静水椎实螺、斯氏萝卜螺、耳萝卜螺4种,在我国分布甚广,它们生活并大量繁殖于田园、沟渠、池塘、沼泽等地.当病畜病禽排出的虫卵随粪便于水中,孵出毛蚴游于水中并钻入椎实螺体内生长发育,椎实螺受肝片形吸虫及毛毕吸虫幼虫感染,其受感染率可以反映出当地患肝片形吸虫病和毛毕吸虫病的严重程度.为此,笔者对高安市郊农村椎实螺感染肝片形吸虫、毛毕吸虫幼虫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旨为防治牛羊患肝片形吸虫病和鸭鹅患毛毕吸虫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广西肝片形吸虫中间宿主的种类为小土蜗螺和斯氏萝卜螺。对不同剂量毛蚴感染中间宿主椎实螺的存活率,椎实螺的繁殖及其对干旱的抵抗力;尾蚴的逸出时间、数量;囊蚴对终宿主山羊羔的感染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7.
羊肝片形吸虫又称肝蛭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引起的一种蠕虫病,多呈地方性流行,第4期幼虫钻出肠壁向肝脏移行期危害最为严重,常常导致羊大量死亡。慢性和隐性症状的患羊可因消瘦,发育不良及毛、乳产量呈显著降低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 流行情况 由于1998年以来,我县连年夏季雨多秋涝,致使肝片形吸虫的中间宿主——椎实螺(小土螺)的孳生繁殖增多,增加了感染宿主的机会。我县肝蛭病的发生曾一度危害着当地养羊业的发展。发病季节多在每年的11~12月,感染严重的病羊引起危性死亡,慢性的可以持续消瘦,一直维持到来年夏天青…  相似文献   

18.
羊肝片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反刍兽类甚至人类的蠕虫病,又名肝蛭病,是我国范围最广、影响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此病主要受外界环境和季节的影响,流行于潮湿多雨的年份和地区。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是椎实螺,其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内,排放出虫卵,虫卵随着胆汁流入肠道,最后随着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弱酸性、温度处于  相似文献   

19.
藏羊肝片吸虫病,又称羊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羊肝脏、胆管中而诱发的蠕虫病.此病的发生,多数呈地方性流行.尤其,多见低洼、潮湿等放牧地,而且,雨季发病病例更多.由此,根据此病流行,应提前做好预控措施.文章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此病的症状、流行,防控等等一一做要点阐述,同时针对性提出了注意药物灭螺、加强羊群管理、粪便发酵处理、定期组织驱虫等综合性防病措施,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肝片吸虫病牛、羊、猪、马、人都可感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寄生虫病。1肝片吸虫生活史肝片吸虫在牛、羊胆管内寄生产卵,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温暖、潮湿条件下,虫卵发育成毛蚴,当毛蚴游于水中遇中间宿主──椎实螺时,可在椎实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后很快变成囊蚴,囊蚴可粘附于草上或游于水中,当牛、羊吃草或饮水时即被感染。囊蚴穿过牛、羊肠壁进入血管,经门静脉到肝脏,并进入肝脏、胆管发育为成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