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模式和特点。语料的分析研究表明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来自人体和客观世界的互动,来自人的感觉器官,即: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和食物的色、香、味、质的密切互动,还和各种食物的享用处所有着密切的联系。实证的研究还表明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具有如下认知特点:转喻在其转隐喻连续体中具有重要的认知作用,较大的概括性使"吃"作为源语域得到更多的凸显,较高的使用频率使"吃"具有更多的隐喻和转喻,对食物的体验面越广,"吃"的隐喻性用法也越多,概念隐喻具有更强的认知力,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从认知的角度来理解隐喻产生的心理基础,并根据隐喻的心理运作机制来确定具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快乐情感的概念隐喻作为研究对象,从认知模式和表达方式入手,对汉、维语中快乐情感概念隐喻认知的共性和个性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快乐情感隐喻的实质,也为汉、维双语学习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隐喻投射机制,在减轻语言运用者负担的同时,大大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日常生活用语中到处充满了这种隐喻性的表达,正如王文斌所说的一旦生活离开了隐喻,那人们将患上失语症[1]。这也证实了,隐喻不只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感知和概念化方式。本文从认知隐喻的角度出发,简要分析了汉字大的隐喻语义系统。  相似文献   

5.
人们理解隐喻的模式不外乎实体隐喻模式和容器隐喻模式两种。鉴于隐喻的广泛存在,隐喻的认知功能是显著的。隐喻的运用和理解离不开语境,本文的最后一部分讨论了隐喻和语境的关系。突出了语境在隐喻认知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习语是人类语言的精华,其意义的隐喻本质是具有理据性、概念性和系统性的。习语是通过概念投射方式、建立习语的字面义与隐喻义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其特定的意义。本文研究表明,英语中存在的hot习语的意义的形成不是任意或偶然的,而是和hot的本意有着某种联系,是概念迁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依据语言学家莱克夫的定义,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语言是概念隐喻的外在表现形式。[1]与隐喻相关的术语包括源域、目标域、映衬等。隐喻中很多文化现象,汉维隐喻的翻译其实就是文化传真的过程。由于文化不同,在翻译要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以达到忠实原语的等效翻译。汉维的隐喻相关文献有很多,集中体现在动物、植物的隐喻对比研究、人体器官词语的隐喻认知研究,其他隐喻研究等。本文以隐喻为理论基础,研究汉维风在隐喻运用中的相似点和不同的。分析汉维翻译中风隐喻采取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认知语境是一种概念化了的知识结构状态,它对话语意义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概念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被认为是一种认知机制或认知模式,它是对日常隐喻语言的概括和总结,它具有概括性、系统性和生成性等特点。隐喻映射是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一种本体对应的关系,而映射过程中认知语境对"蕴涵"选择的限定功能确证了概念隐喻及其表达式的生成及其理解过程是在认知语境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同时认知语境对概念隐喻及其表达式的理解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9.
隐喻无处不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隐喻是通过一个事物来理解另一个事物的认知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经济学中大量的隐喻现象,说明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和普遍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隐喻、语法隐喻概念的简述,从认知的角度阐述了语法隐喻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普遍性及不可或缺性.对语法隐喻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已不再停留在语言学本身,而是从多元化角度展开的研究,构建了不同的隐喻理论。隐喻的产生是通过人类通从一个概念域的事物的解释和经历到另一个一个概念事物域事物的方式,是特情况下的心理符合。满足人们的想象、推理和日常思维的要求,并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隐喻的特点为系统性和普遍性,形成于人认知中,在认知成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认知的结果,有助于认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隐喻不仅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工具,而且在情感概念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现代认知隐喻理论的框架下基于一定的语料对英汉两种语言中5种基本情感隐喻——爱情、快乐、伤悲、愤怒和恐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英汉两种语言情感隐喻表达式背后的概念隐喻在类指层面上存在许多相同之处;在特指层面上存在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大量存在于商务新闻中。本文从中英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探讨商务新闻概念隐喻的英、汉互译,认为隐喻翻译与文化有很大关系,隐喻中的文化共性一般采用直译的方式,隐喻中的文化差异或文化空缺一般采用意译、非隐喻化方式、或者转用目标语中的隐喻表达方式来翻译。  相似文献   

14.
通过符号空间的拼接、叠加或整合,多模态隐喻得以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建立映射关系,构建整体意义,提供认知线索。理想化认知模型在两域映射关系建立及特征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理想化认知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多模态隐喻的特征及识解机制,阐释了在多模态隐喻的识解过程中理想化认知模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分为部分隐喻的“普遍现象”和具有文化特征的隐喻。文化因素在隐喻理解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谋生叫糊口;工作叫饭碗;受雇叫混饭;靠积蓄过日子叫吃老本;混得好的叫吃得开;  相似文献   

17.
比喻就是用具体的、形象的、熟悉的、近在眼前的事物来描绘,证明抽象的、陌生的、遥远的事物。而认知性比喻不仅是生活点缀的装饰品,更是一种发现和创造。  相似文献   

18.
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观、突显观和注意观(三观),本质上都是基于体验哲学的“体验和认知”(体认),事件图式本质上都是体验图式,通过“三观”的不同配置来实现.本文从认知角度分析了语法隐喻,认为“三观”是它的认知基础,也是通过“三观”的不同配置来实现.“体认”使得语法隐喻成为可能,解释了语法之所以为隐喻的认知理据.进一步说明认知是功能的基础以及隐喻性思维的普遍性,功能语言学从根本上还是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原则.  相似文献   

19.
对亚洲、美洲的一些居民而言,白蚁就是最美的滋补品;而在哥伦比亚的首都波哥大,卖油炒蚂蚁的摊点沿街可见;澳大利亚的土著民族,最喜欢品尝一种吸吮桉树汁液的蚂蚁。亚洲的马来西亚人爱吃蝗虫,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人们喜欢油炸蝴蝶,泰国的某些居民则对蟑螂拌酱很感兴趣。非洲的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和博茨瓦纳等国家的居民,常常是把蟋蟀、知了当成盘中佳肴。  相似文献   

20.
从三个方面说明如何分析隐喻含义,即说明一系列词类含义的词汇规则,在不同的语用语境中分析隐喻含义的逻辑技巧以及语篇的理论.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了相关的材料:表位置变化的动词;有形物体作为人的表语时的隐喻含义转换;借助于语篇结构的隐喻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