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3 毫秒
1.
黄鳝养殖法     
黄鳝的生活、繁殖习性黄鳝的适应能力强,在各类淡水水体中都能生存,以池塘、河川、水田、沟渠、水库等静水流域中数量较多。喜集群穴居,昼伏夜出。洞穴深邃,约为体长的2.5~3.8倍,结构复杂弯曲分叉,在距水面10~25厘米处,开有供呼吸的洞口。洞穴和底栖生活使黄鳝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黄鳝的呼吸机理和多年的生产实践,介绍了黄鳝苗种短途运输、中途运输和长途运输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鱼池设置网箱养殖黄鳝,能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具有投资少、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是目前增加池塘养殖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一、黄鳝的主要生物学特性黄鳝为底栖性鱼类,多生活在湖泊、塘堰、河道、沟渠、稻田及池沼中的底部,其适应能力较强,但以腐殖质较多的泥底、偏酸性水域最为适宜。黄鳝性喜穴居生活,通常昼伏夜出,冬季有“蛰伏”习性,当水温下降到10℃以下时便进入洞穴冬眠,立春水温回升到10℃以上时又出穴活动和觅食。黄鳝生存的水温范围4℃~40℃,最适生长水温为15℃~28℃。黄鳝能用口腔咽腔及表皮直接呼吸空气,对低溶解氧的耐受…  相似文献   

4.
pH值对黄鳝生存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黄鳝是一种分布较广的淡水鱼类,其营养价值很高,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了增加黄鳝的市场供应,许多地区已开展了人工养殖。有关黄鳝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物学、人工繁殖、养殖技术等方面,而对其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子,如pH值、溶氧、盐度等对其生存和生长的影响还未见报道。笔者力求探讨黄鳝适宜的pH值及其对黄鳝的影响。为黄鳝的人工养殖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加快黄鳝生长速度之浅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商品鳝具有通畅的销售市场和较高的销售价格,丰厚的利润促使黄鳝养殖在各地兴起。然而,技术缺乏、养殖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造成了许多养殖户效益低下甚至亏损。现将本人在多年从事黄鳝养殖和技术指导中掌握的技术,结合日均增重1克以上操作实践经验模式,浅谈如何加快黄鳝生长速度要点如下,供参考:一、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1.隐蔽栖息介质。介质,均要为黄鳝提供以下条件:①便于黄鳝自由活动、“立柱”出水呼吸和自由摄食;②营造和保持适宜温度条件;③阴暗避光和隐蔽避外界干扰;④可以分散群体密度。就以上原则,有土养殖采用…  相似文献   

6.
几种鱼药对黄鳝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鳝属合鳃目、合鳃科的底栖鱼类,它周身无鳞、多粘液,能用咽腔和表皮呼吸。同时,由于体表直接接触水体,所以也容易受水体中化学物质的影响。为探讨常用消毒药物对黄鳝成活率的影响,我们配制了不同浓度的几种化学药品,研究其对黄鳝存活的影响,以便在养殖生产中参考。1材料和方法试验用黄鳝为市场上购得的同一批规格相近、健康活泼的黄鳝。预先在自来水中暂养2-3天,使其适应试验环境。并剔除不活泼的个体,之后再进行试验。不活泼个体剔除率为1.5%。试验在室内进行,试验水温用250瓦红外灯调节为15℃±1℃。暂养和试验用黄鳝均置…  相似文献   

7.
在野生环境中,黄鳝常栖居于浅水泥土,这是由于泥土能提供稳定的温热条件和黑暗的生活环境。在生产中,以竹筒、砖瓦、水草等作鱼巢代替泥土可以满足黄鳝的生活条件,进行无土养殖。相对有土养殖而言,黄鳝无土养殖具有建池成本低、观察管理方便、驯食配合饲料容易、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和效益较高等优点。目前无土养殖基本上采用流水养殖模式,但在水资源紧缺的地方,流水无土养殖模式又难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李桂芬  韩向敏 《内陆水产》2004,29(10):30-31
黄鳝俗称鳝鱼、田鳝或田鳗,是温热带的淡水底栖生活鱼类,它的适应性强,在我国分布很广,除青藏高原以外.全国各水系,各种水体均有分布,尤其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各省更为普遍。特别是近几年来,黄鳝养殖生产迅速发展,生产数量比较大,黄鳝的加工和开发利用,正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湖南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贯穿湖南境内的四大水系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大量的水产品,黄鳝便是其中之一;近年来,湖南省科技界把黄鳝的人工繁殖及人工养殖作为重点攻关课题,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仍然需要从事水产事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特别是在黄鳝的人工养殖中,人们曾一度走进了黄鳝病害少的误区,从而轻视了对黄鳝病害的研究及防治,一定程度地影响了黄鳝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作者将黄鳝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列举如下。1普通常见疾病及防治1.1梅花斑疾病此病在长江流域常发生在7月中旬。症状:黄鳝背部…  相似文献   

10.
黄鳝的养殖弱点笔者在自家庭院里和实验室里饲养黄鳝数年,对其生活习性和摄食方式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记录,发现黄鳝在养殖上存在着明显的弱点:那就是它的食性。黄鳝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而且食谱很窄,摄食方式也很特别:对于投给的食物总是先小心地用前鼻孔嗅一嗅,如果...  相似文献   

11.
黄鳝俗称鳝鱼,在我国自然环境中分布广,生活在河流,湖泊,水库,沟渠,稻田等水域中。在自然条件下,黄鳝主要捕食水生昆虫、小鱼虾等动物性饵料,养殖条件下经过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黄鳝肉质爽滑,味道鲜美,以其较高的营养价值而深受消费者青睐。黄鳝市场价格高,社会消费量大,是目前具有很大养殖发展潜力的名特优水产品种。  相似文献   

12.
<正>黄鳝(Monopterus albus)属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俗称:鳝鱼、长鱼、蛇鱼。黄鳝体无鳞,在水中能竖直身体的前半部分,用口到水面呼吸,把空气储存于口腔及喉部,所以显得喉部肿大。黄鳝幼时为雌,  相似文献   

13.
黄鳝,俗称鳝鱼,属硬骨鱼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为温热带淡水底柄生活鱼类,是我国的重要的名优鱼类之一。黄鳝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泰国、日本等国家,尤以我国分布最广,在湖泊、河流、沟渠等水体中最为常见。黄鳝与其他淡水名优水产动物相比,具有肉质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食用和药用价值高,内脏与骨骼小.出肉率高,可在庭院养殖亦可规模化养殖,养殖场所无特别要求,易于饲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野生黄鳝种群密度小.活动范围广,生活环境良好,其致病因素少,发病率低。高密度集约化养殖黄鳝具有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但是近年来一些养殖户常为黄鳝疾病所困扰.尤其是黄鳝出血病,严重制约黄鳝养殖业的发展。今年7月,我公司养殖场出现了目前少有的黄鳝出血病病例,该病是恶性传染病,属败血型疾病。下面将病症及论断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病鳝症状及病理变化黄鳝患此病后不再潜伏于洞穴中.而是在水中上下留动或不停地按顺时针方向统圈翻动,人之则无力游动,横卧于水草之上呈假死状态。将此类黄鳝捕获观察,发…  相似文献   

15.
黄鳝又名鳝鱼,属合鳃目合鳃科。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欢迎。黄鳝为淡水底栖性鱼类,适应能力强,具有昼伏夜出和穴居的生活习性,其食性杂,饵料来源较广,适于人工养殖。河北省唐山市部分农村已开始利用庭院养殖黄鳝,大约经过5个月的养殖,每平方米可生产商品鱼匕公斤以上,获利可达150元,经济效益可观。现将黄鳝庭院养殖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一、养殖基础设施的修建1、养殖庭院的选择养殖黄鳝的庭院,应具有充足的水源和便利的排灌条件,水质清新无污染。黄鳝养殖池一般5-20平方米左右,土质保水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走出黄鳝养殖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鳝是人们喜爱的佳肴,市场上一直维持较高的价位。但是,多年来我国黄鳝养殖业一直徘徊不前,其主要原因则是人们对黄鳝的生活习性没有充分的了解,一些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认识广为流传。下面就一些习惯性错误提法作一简要剖析。一、黄鳝生命力很强,因此对养殖环境要求不...  相似文献   

17.
黄鳝、泥鳅生活力强,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饲料来源广,投资少,成本低,营养丰富,价值较高,易饲养管理。荷塘内养殖黄鳝、泥鳅,可使荷塘收入提高2~倍,方法如下:一、荷塘修建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方便;荷塘底部肥泥厚20~40厘米,并在泥中掺一些秸秆类或牛粪、猪粪、鸡粪等来增加有机质。塘的四周用砖、水泥砌成SO~7O厘米高的防进设施,上边应横放一砖,并挂一层水泥浆,无漏洞,以防黄鳝、泥鳅钻洞潜逃,进出水处要设不锈钢金属拦网,以防逃跑。塘内水深保持15厘米上下,4j于黄鳝头部伸出调外觅食和呼吸。春季在塘内下藕…  相似文献   

18.
黄鳝养殖近几年发展较快,但生产中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养殖户没把握好关键技术,导致黄鳝成活率低、产量低、效益不高甚至蚀本。笔者结合生产实际,提醒养殖户必须抓好以下几项措施,才能有效提高黄鳝养殖产量和效益。一、营造黄鳝良好生活环境适宜环境是黄鳝健康生活、快速生...  相似文献   

19.
我们根据黄鳝的生活和繁殖习性,模拟黄鳝的自然环境,在2006~2007年对黄鳝进行了仿自然繁育试验,获得初步成功,现将两年来黄鳝繁育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鳝是著名的淡水“三珍”之一,因其肉嫩味美、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素有六月黄鳝赛人参的美誉。国内外市场对鳝鱼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养殖黄鳝大有发展前景。 对黄鳝的生活习性有个初步的了解,才能搞好日常管理,提高黄鳝的增养殖。其生活习性有以下几点: 1 穴居性 黄鳝是营底栖生活,常在田埂、水沟、堤边、乱石缝中穴居,白天静卧于洞穴内,晚上出来觅食。黄鳝洞穴结构复杂,有时弯曲多叉,分为洞口、前洞、中洞和后洞四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