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大蒜秋播覆膜效益好鉴于春播对大蒜的蒜头与蒜薹产量的限制,在冀东地区改春播为秋插势在必行。近几年来,我们通过采取科学的栽培手段。在冀东地区秋播大蒜获得成功,且具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使得蒜头亩产1000~1200公斤,蒜薹200~300公斤,较春播收益明显...  相似文献   

2.
秋种大蒜     
于俊芳 《蔬菜》1989,(4):21-21
华北大部分地区都习惯春种大蒜,其实北纬38度以南的地区都可以种秋,秋种大蒜,除蒜头产量高于春栽外,更主要的是蒜薹亩产一般可达250~300公斤,是春栽产薹量的4~5倍,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成倍增长。春种大蒜蒜薹产量高的原因之一是秋栽  相似文献   

3.
龙启炎 《长江蔬菜》2013,(21):18-18
大蒜是城乡人民喜爱的一种大众化蔬菜,既可作菜和调味品,又有一定的医疗保健功能。大蒜以鳞茎(蒜头)、花茎(蒜薹)和幼株(青蒜)为主要产品。本文介绍的大蒜新品种优美以青蒜为主要产品,不但产量高,生长速度快,而且辛辣味浓,品质好。我们过去推广的大蒜品种都是以鳞茎(蒜头)作为无性繁殖器官,用种量大、成本高,而大蒜新品种优美是用植物学的种子作繁殖器官,用种量少、成本低,省工省力,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巨型大蒜     
巨型大蒜是我国农民向大繁同志育成的大蒜新品种。茎秆粗壮,叶长1米;蒜苔挺拔,重达0.38公斤以上;蒜头由3—4层蒜瓣密集而成,球状,单个重最大达1.9公斤,被誉为“蒜中之王”。亩产  相似文献   

5.
乐都地膜大蒜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乐都川水地区,研究"3414"配方施肥设计对大蒜蒜薹、蒜头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乐都川水地区随着化肥施肥量的增加,大蒜蒜薹和蒜头的产量逐渐增加,但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大蒜蒜薹和蒜头的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不断降低;氮、磷、钾肥中,对大蒜蒜头产量的促进作用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氮、磷、钾两两配合后均可提高大蒜蒜头产量,对大蒜蒜头产量的促进作用顺序为:磷钾>氮钾>氮磷。收获蒜头时,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氮、磷、钾配合施用量为纯N 32.84 kg/667 m2、P2O514.12 kg/667 m2、K2O 10.16 kg/667 m2,此时大蒜蒜头产量为2 852.22 kg/667 m2。  相似文献   

6.
临沂是山东省大蒜主产区之一,大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万hm2(45万亩)左右,其中"中国大蒜之乡"兰陵县(原苍山县)大蒜常年种植面积约2万hm2(30万亩).2019年临沂市年产蒜头91.44万t,蒜薹90万t,年产值达82亿元.当地大蒜种植采用传统的露地栽培模式,5月下旬收获蒜薹,6月下旬收获鲜蒜头.苍山大蒜蒜薹具有...  相似文献   

7.
为丰富内江地区紫皮大蒜产品类型、解决田家紫皮大蒜产品单一问题,分别从四川各地引进9个紫皮大蒜新品种,并从大蒜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采收期及品质特征方面开展适应性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正月早、迟蒜、二季早3个品种在蒜薹产量、品质方面表现优秀,可在内江地区形成早、中、晚蒜薹采收生产;LBS大蒜辛辣味突出,同时具有相对不错的产量表现,因此适宜发展为蒜头专用特色品种.  相似文献   

8.
宋锁鱼 《蔬菜》1989,(4):13-14
蔡家坡大蒜是陕西名特产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平均亩产蒜薹400公斤,蒜头750公斤,高产田蒜头可达1000公斤。一、主要植物学特征及习性  相似文献   

9.
大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蒜,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栽培为一年生或二年生。一般用蒜瓣繁殖,大蒜幼苗期和蒜头生长期喜湿润。蒜头、蒜苗、蒜薹均作蔬菜,蒜头中含有大蒜素可作药用。由于大蒜的经济价值高,近几年,大蒜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为了更好地提高种植大蒜的经济效益,现把大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兖州市漕河镇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大蒜、南瓜、冬瓜的间作套种模式。667平方米产蒜头2 000公斤、蒜薹500公斤(两项产值4 000元),南瓜3000公斤(产值l000元),冬瓜5000公斤(产值2000元),总产值7000元左右。现将其种植模式、品种选择、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地区大蒜秋播增薹栽培呼和浩特地区春播大蒜蒜薹不能形成产量。笔者于1995年至1997年,先后进行4次试验,以期提高蒜薹产量。结果表明,采用露地秋播保护越冬的栽培方式,大蒜抽薹率可达95%,每667m2蒜薹产量在220kg左右,蒜头产量约600...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蒜蒜头和蒜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皮大蒜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蒜头、蒜薹产量、产值及其商品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与蒜头单位面积产量呈正相关,密度与蒜头直径、单株蒜头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密度越大,蒜头直径、单株蒜头质量越小;紫皮大蒜合理的667 m2种植量为2.5万株。  相似文献   

13.
白河早大蒜     
黄书汉 《长江蔬菜》2000,(10):30-30
特征特性 白河早大蒜是白河县的地方品种,1989年开始提纯复壮后,现已在全县广泛种植。该品种高产、早熟,蒜头形如常规大蒜,个体瓣大小中等,每个6~8瓣不等;叶色青绿,薹粗中等,每500 g蒜薹20~25根;蒜头辣味适中,加工蒜粉比一般蒜高15%~20%,保健功能强。成熟早(3月27日始收蒜薹,4月9日蒜薹收完,4月25~30日收挖蒜头),产量高,适应性强,不择土壤和气候(如果采取设施栽培,抽薹时间还将提前)。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度我国大蒜(蒜薹)产销出现极不正常的现象,蒜头在连续4年提价后一落千丈;蒜薹在畸低的收购价格下,却卖出了高价.认真总结,找出根源,对今后的大蒜产销工作必然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变化及栽培措施不当等,致使大蒜的二次生长及洋葱型大蒜等异常生理现象发生严重,大蒜瓣数增加,蒜头变小,裂瓣现象严重,蒜头、蒜薹产量及商品品质急剧下降,尤其是发生洋葱型大蒜的地块可减产50%~70%,甚至绝产,极大阻碍着大蒜产品的加工出口、内销和农民增收。下面将大蒜异常生长的控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兖州市漕河镇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大蒜、南瓜、冬瓜的间作套种模式。667平方米产蒜头2000公斤、蒜薹500公斤(两项产值4000元),南瓜3000公斤(产值1000元),冬瓜5000公斤(产值2000元),总产值7000元左右。现将其种植模式、品种选择、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套种模式 大蒜于9月20日播种,畦宽1.8米,畦背宽50厘米,5月中旬收获:南瓜和冬瓜3月20日前后在……  相似文献   

17.
成蒜早大蒜是从地方良种二水早中经多代选育而成的早中熟大蒜新品种,株高58.75cm,单株叶片数14片,叶色深绿,单薹重14.44g,鳞瓣数10.7个,从播处到采收119天,一般667m^3蒜薹产量400-450kg,蒜头产量300-350kg。  相似文献   

18.
大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茎叶生长旺盛,根系发达,蒜薹及蒜头产量分别较露地增产23.5%和28.7%,且收获的蒜头大、不散瓣。我市炮车镇133.3hm~2(2000亩)地膜覆盖示范田蒜头增产15%~  相似文献   

19.
异地换种对大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中牟蒜区常年主栽品种为试材,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在壤土地栽种不同换种年限、不同土质来源的异地蒜种,研究异地换种,特别是换种年限和土质来源对大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大蒜异地换种提供科学依据和具体指导。结果表明:不同土质来源的蒜种是影响大蒜生长和产量的关键因素;换种1a、来自粘土的蒜种处理(T4)表现最好,蒜薹和蒜头增产幅度分别达61.01%和22.85%;从大蒜植株生长势、蒜薹单重、蒜头单重、蒜头横径和大蒜产量上分析可知,大蒜异地换种以每3a换种1次为宜,粘土来源的蒜种优于砂土来源的蒜种,显著优于壤土来源的当地蒜种。  相似文献   

20.
大蒜各器官的生长发育与二次生长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长江蔬菜》2011,(22):47-49
以成蒜早4号蒜薹为材料,通过解剖测量不同时期蒜薹、蒜薹尾、二次生长、蒜头等器官的生长变化,分析各生物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蒜二次生长的迅速生长呈现2个阶段,分别与蒜薹尾和蒜薹的迅速生长阶段相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