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牡丹江市从1958年开始放养柞蚕,到20世纪末,全市累计放养柞蚕8万把,总产值8000万元。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和关心蚕业发展,2001年将蚕业列为13个重点产业化项目之一。2002年又列为四个特色产业之一。重点加以扶持,使牡丹江市蚕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柞蚕放养量达到全省的1/3以上,成为黑龙江省蚕业生产科研重点地区。2003年全市共放养柞蚕1600把,同比增长30%。全市平均单产达到600kg,同比增长20%,蚕业产值950万元,各项指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2.
春柞蚕塑料大棚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朝良  苏伦安 《蚕业科学》1994,20(2):128-129
春柞蚕塑料大棚育刘朝良,苏伦安(安徽农业大学)从柞蚕生产来看,春柞蚕存在着与农业生产争劳力以及大蚕期遇高温减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是提前放养春柞蚕。但在一般情况下要想提前放养是很困难的。一是没柞叶,二是小蚕期的气温太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  相似文献   

3.
王文航 《北方蚕业》2002,23(2):38-40
柞蚕生产是辽宁的传统产业,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目前,全省每年放养柞蚕利用蚕场53.3万hm2(其中人造蚕场13.3万hm2),蚕茧产量4万t,放养面积和蚕茧产量均居国内和世界首位,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0%和70%,在国内外蚕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赵云吉 《北方蚕业》2006,27(2):41-42
西丰县现有柞蚕场面积4万hm^2,每年放养柞蚕5000把左右,全省五家国有柞蚕母种繁育场,有三家在西丰,是我省柞蚕母种生产基地。目前全县已形成从柞蚕种繁育、原料茧生产、收购及绢纺、缫丝及深加工的柞蚕产业化链条。每年蚕业产业化收入1.3亿余元,每年安排就业7000余人。柞蚕生产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为了使这一主导产业持续稳步发展,全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加强蚕场管理力度,依法规范生态蚕场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在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试养柞蚕,柞树品种是麻栎,柞蚕品种是柞蚕101,饲养柞蚕经过催青、收蚁、小蚕放养、大蚕放养、熟蚕采茧全过程,全龄经过45d,公斤茧粒数101粒,平均茧重10.02g,平均蛹重9.8g。从试养的结果看,视气候及栎树生长情况,我区每年可养柞蚕4-6批,具有较好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6.
正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拥有丰富的柞树资源,放养柞蚕历史久远。五大连池市积极引导农民走特色路、打绿色牌,使蚕业经济迅速发展,今年共放养柞蚕617把,总产达到62万kg,创造产值2 200余万元。为有效引导农民发展养蚕业,该市举办柞蚕养殖技术培训班85期,培训养殖户1 500余人,对养殖户开展生产指导260余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春季,巴州区梓橦庙镇谢家湾村梓睿柞蚕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喻志国,在谢家湾村通过租赁流转了100hm~2(1500亩)柞林,建成生态柞园53hm~2(800亩),并专程从辽宁省西丰县聘请2名具有近20年柞蚕养殖经验、技术娴熟的养蚕能手,放养柞蚕种3斤,收获柞蚕茧650kg,蚕茧销售产值达4万元。摸清实情,是放养柞蚕权宜之计。"首先是不清楚这边的柞树与辽宁那边柞树品种的差异,也  相似文献   

8.
当前柞蚕业产权制度不合理,林蚕矛盾比较突出,制约了柞蚕场资源的利用水平。通过延长蚕场承包期限,适当控制春蚕放养规模,合理配置放养品种,推广放养新技术,做好病虫害防除工作,能够提高柞叶饲料收获系数。  相似文献   

9.
杨旭  姜雪丽 《北方蚕业》2010,31(1):37-40
丹东是全国的主要柞蚕茧生产基地,柞蚕放养面积和产茧量占全国的25%,全省的40%左右,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市有柞蚕场资源39.4万hm2,一则受人为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蚕场砂化和退化,蚕场生态环境发生逆向演替,二则经过三次大规模农业产业结构和行政区划调整,到2008年全市柞蚕场面积保留13.9万hm2。柞蚕蚕种场建场有五十多年,由于投入资金少,现有场房破损严重,繁种质量下降,蚕场基地存在问题较多,困境重重。丹东市果蚕管理总站对全市柞蚕场及柞蚕种场资源开展了调查,基本查清了全市柞蚕场和蚕种场资源情况和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
雷伍群  郑淑平  张德森 《北方蚕业》2010,31(1):34-34,36
河南柞蚕区一化二放生产中,柞蚕种质量难以保障,秋蚕放养不集中,饲料质量差,病虫害严重。提出了秋蚕放养技术及药物防治的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11.
说说柞蚕大棚土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鲁山县是全省著名一化性柞蚕放养区,全县柞蚕一直沿袭传统野外放养,因受外界不良条件的影响,致使全县稚蚕保苗率仅有40%左右,直接影响全县柞蚕的产量和效益,同时严重制约着全县柞蚕生产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稚蚕期保苗率?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一直是广大蚕业科技工作者冥思苦想的话题。从2002年起在县蚕业工作站有关科技人员具体指导下,瓦屋乡庙庄组村民张生娃率先在菜园地里搭建柞蚕大棚土坑育。  相似文献   

12.
鲁山县秋柞蚕放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广 《北方蚕业》2011,32(1):50-52
针对河南鲁山柞蚕主产区一年放养一季春蚕的生产现状,进行了"一化二放"秋柞蚕放养技术试验,科学总结了秋柞蚕放养的主要技术和成功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饲养成绩。  相似文献   

13.
<正> 河南是我国柞蚕三大产区之一,茧丝优良,历史悠久,柞绸闻名中外。放养柞蚕是山区农民传统的骨干副业,也是当前发展外向型商品经济的重要项目。河南柞蚕发展潜力很大,现就几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挖掘柞坡潜力,提高柞蚕放养量 河南柞蚕的人工放养1921—1931年间称“黄金时代”,蚕坡面积1000万亩,养蚕农民十万余户,年产蚕茧1.55万吨,缫丝100多万公斤,织绸26万疋,远销英、法、美、俄、瑞士等国,价值白银  相似文献   

14.
省力化高效饲养是现代柞蚕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秋柞蚕生产中常用的二移五龄窝茧放养法需要将5龄幼虫集中移入窝茧场,为减轻5龄期集中移蚕的劳动强度,研究建立了一种省工省力的放养新方法,即一移四龄窝茧放养法。通过对秋柞蚕不同龄期食叶量的测算,确定4龄期幼虫集中窝茧所需窝茧场的面积占全龄用柞园面积的70%~75%较为合理;测算2种放养方法窝茧期蚕体质量相差接近7倍,4龄期幼虫集中窝茧比5龄期幼虫集中窝茧节省移蚕用工量近40%。一移四龄窝茧放养法与二移五龄窝茧放养法比较,收蚁结茧率和单蛾产茧量均略有提高,说明采用这种新的放养方法对柞蚕生命力无不良影响。采用一移四龄窝茧方式放养秋柞蚕具有省工省力的优势,适用于秋蚕期柞园捕食性害虫发生量较小的年份。  相似文献   

15.
<正>五龄柞蚕绢丝腺增长规律,苏联学者T.C.已有研究.而壮蚕期饲料对五龄柞蚕绢丝腺的增长也有一定关系.摸清柞树叶质对柞蚕绢丝腺增长的影响,以便改善饲养管理方法,这对一化性柞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现将部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柞蚕品种地方品种“方12号”.二、材料蚕放养方法(一)大眠场二年生老柞育:一至三龄蚕按河南普通方法放养,饲料为二年生老柞(河南俗称老梢),四龄蚕继续使用二年生老柞饲料喂养.当大眠蚕(四龄眠蚕)起身时,挑选同时期眠起的五龄蚕为材料.于五龄第2天8时.再将柞蚕移人当年生芽柞(河南俗称火芽)上放养.  相似文献   

16.
<正>柞蚕种茧是柞蚕生产的重要材料,种茧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蚕种场产卵量高低,更关系到蚕农养蚕过程中蚕茧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以及柞蚕产业的良性发展。现将优质柞蚕种茧培育技术介绍如下。1养蚕农户选择选择家庭劳动力充沛、养蚕技术好、责任心强、房屋多的农户作为原蚕放养对象。每户放养0.75~1.0kg为宜,以保证放养过程中,原蚕保苗率高,良叶饱食,体质强健,种茧保护科学。2蚕坡选择小蚕期(1~3龄)蚕坡选择背风向阳,坡势平  相似文献   

17.
<正>1背景技术河南省是我国一化性柞蚕主要放养区,占一化性蚕区放养量90%以上。柞蚕稚蚕在自然灾害(霜冻、大风、雨雪)和天敌危害条件下,减蚕率通常40%以上,有些年份,在稚蚕期全部遭损。我国目前柞蚕稚蚕保护育应用较多的是纸袋育,纸袋育在二化蚕区春季有一定推广应用,但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饲育中蚕儿体质下降,抗病力降低,叶沙不能分离,柞叶易被污染,稚蚕期易于感染病原,蚕儿饲育费工,只能饲育到2龄起蚕,柞叶浪  相似文献   

18.
姜斯圣  江平 《中国蚕业》2003,24(1):64-65
柞蚕是以食栎类及槲类树叶在山上放养的蚕,属野生半野生状态.故人们过去称之为野蚕或山蚕。柞蚕丝是纺织、化工、电力、国防、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尤其是柞蚕丝织品具有其它任何纤维所没有的天然淡黄色和珠宝光泽.而且具有强力大、耐酸碱、耐热、耐湿、绝缘等优良特性。目前国内外需求旺盛,价格坚挺.供不应求。皖东的柞蚕生产在历史上曾非常兴盛,起源之早、面积之大、产茧之多也是本省其它地区不可比的.新中国成立后也是安徽恢复柞蚕生产最早的地  相似文献   

19.
柞蚕多批次放养技术是乳山市率先提出的柞蚕放养模式,主要采取了种茧冷藏、分批出库、分批制种、种卵冷藏、分批放养技术并配套柞园修剪管理技术,使山东省柞蚕放养批次数由每年的2批次增加到6批次,放养卵量和产茧量均大幅增加,户均收入增加89.00%以上。实践表明,柞蚕多批次放养还具有可提高保苗率促进壮蚕生长发育、减少养蚕用工增加蚕农收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柞园资源、有利于开展专业规模经营等优势,适宜在山东省柞蚕重点生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是一化性柞蚕主产区,放养方法与其它地区不尽相同.在春柞蚕放养过程中,除稚蚕期利用很少老梢柞叶外,四、五龄壮蚕期历来采用火芽饲养.而蚕坡的轮伐直接影响柞树的生长,且存在着柞树有效产叶量低,养蚕劳动强度大,生态效益差等缺点,是柞蚕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依照柞树、柞蚕的生长发育协调一致满足蚕儿生理需要的原则,就河南柞蚕全龄老梢育技术,在此与同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