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栽插株数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茎蘖动态、产量以及其它农艺性状指标的影响,寻找适宜当地主栽水稻品种的栽插株数,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栽插株数的增加,"秀水1 2 3"、"秋优金丰"两个品种的产量都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每穴栽插株数常规稻品种"秀水1 2 3"以4~5株为宜,杂交稻品种"秋优金丰"以3~4株为宜。  相似文献   

2.
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是降低水稻种子生产成本、加速杂交稻推广的有效途径之一。试验选用杂交粳稻"秋优金丰"亲本-R44和秋丰A为材料,对两亲本的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进行观察,开展了一系列杂交粳稻"秋优金丰"相关制种技术和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机插秧、割叶处理、适宜的肥水,以及"920"农药对制种亲本的穗位差和花期的调节等处理有利于杂交制种产量的提高。这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水稻条纹叶枯痫的发生与水稻品种有极大关系,为确保粮食生产.笔者进行了不同水稻品种抗条纹叶枯病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稻中“花优14”、“秋优金丰”、“寒优湘晴”有较好抗性,常规稻中“南粳42”、“秀水123”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安徽淮南大棚酥瓜品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星莹  韦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559-14560
[目的]筛选适合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大棚种植的酥瓜品种。[方法]对5个酥瓜品种"南龙""代楼""青皮""田牛"及"圆酥瓜"进行大棚栽培,并对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南龙"酥瓜综合性状最佳,产量及品质均超过其他品种;"青皮"酥瓜果实含糖量高,口感好,生育期较短,但产量较低;"田牛"酥瓜商品性一般;"代楼"和"圆酥瓜"长势中等。[结论]"南龙"适宜在潘集地区大棚种植和大面积推广,"青皮"适合早熟栽培,"田牛"不宜大面积推广,"代楼"和"圆酥瓜"可通过改进栽培方法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浙江省“十三五”期间审定的水稻品种(组合)基本特性进行统计分析。近5 a来,浙江省审定粳型常规稻18个、常规早籼稻14个、籼型杂交稻24个、籼粳杂交稻28个、功能稻7个和不育系23个。进一步分析这114个品种的育成单位及其产量品质特性,结果表明,参与水稻品种选育(引进)主体绝大部分是浙江本省育种单位,科企合作进展迅速。各类型水稻品种区试产量总体稳定,籼粳杂交稻、常规早籼稻、粳型常规稻和籼型杂交稻省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614.0、548.9、615.8和668.5 kg,但米质表现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审定品种的抗病性表现一般,对稻瘟病表现中抗及以上的审定品种仅51.2%。  相似文献   

6.
"秀水114"是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本文介绍了"秀水114"在南湖区种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稻鳝综合种养模式下,比较分析6个水稻品种(早熟品种3个、中晚熟品种3个)生育进程、茎蘖动态、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稻米的品质.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中青角22全生育期最短,沪早香软1号全生育期最长,中晚熟品种中沪软1212全生育最短,秋优金丰全生育期最长;早熟品种松早香1号、中晚熟品种秋优金丰的株高和穗长优势明显;早熟品种松早香1号、中晚熟品种秋优金丰分蘖力最高,早熟品种松早香1号、中晚熟品种沪软1212的有效穗数最高;早熟品种沪早香软1号、中晚熟品种沪软1212的成穗率最高;早熟品种松早香1号、中晚熟品种秋优金丰产量优势显著,且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趋势一致;稻米的碾磨品质以秋优金丰最佳;外观品质中早熟品种松早香1号、中晚熟品种秋优金丰的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均低于同类品种;稻米营养及食味品质中通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蛋白质分析早熟品种青角22、中晚熟品种南粳46食味品质最佳.适合稻鳝种养结合的品种中,秋优金丰以产量及外观品质占优,南粳46以食味品质占优;如需早熟品种,综合评价产量和品质,则松早香1号为佳.  相似文献   

8.
《浙江农业科学》2010,(4):716-716
<正>连作常规晚粳稻宁82、春江063,单季常规晚粳稻秀水134、秀水12、浙粳37,连作杂交晚籼稻协优702、协优2226、培两优612、钱优2号、协优中1号、九优9号,单季杂交晚籼稻川香优3203、川农优527,单季常规晚籼稻黄华占,单季籼粳杂交稻甬优12、甬优13,单季杂交  相似文献   

9.
以常规稻郑稻19和杂交稻信旱优2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直播播种量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总结了豫南稻区直播稻生产适宜密度品种差异性一般规律.结果显示,在豫南稻区主推麦茬直播品种中,常规粳稻郑稻19最佳播种量为59.6 kg/hm2,杂交粳稻信旱优26最佳播种量为46.2 kg/hm2,经济播种量区间为37.8~46.2 kg/hm2.杂交稻适宜种植密度较低,常规稻适宜种植密度较高,同属性品种栽培要素不同时产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苏种 《农家致富》2013,(10):24-25
一、武粳152004年江苏审定,编号:苏审稻200418。品种来源:原名"优粳5356",属早熟晚粳稻品种,由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以早丰9号/春江03//武运粳7号杂交,于1999年育成。适应范围:该品种产量水平较高,抗性好,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推进浦东新区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对10个糯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病虫害发生情况、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了考查分析,结果表明,"申糯3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具有抗病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但植株根系扎根较浅,遇风雨易倒折;"天彩2号"、"天糯1号"和"沪玉糯3号"品质优、抗病性好,但产量偏低;"脆甜糯6号"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好,但果穗露尖感官性较差。  相似文献   

12.
为给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提供理论依据,在2011、2012年,对水稻不同品种的条纹叶枯病感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秀水”系列,“秀水128”自然发病最重,其次为“秀水1 2 3”、“秀水134”、“秀水114”,“秀水1 1 4”产量最高,“秀水128”最低;“JD”系列,“JD120”自然发病最重,其次为“JD56”,其它3个品种发病情况无显著差异;杂交稻,“寒优湘晴”自然发病最重,其次为“秋优金丰”、“花优14”,产量也是“花优14”最高,“寒优湘晴”最低;“镇稻8 8”表现为较为抗病;“旱优”系列发病都较轻.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秋优金丰"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水平,促进该品种在奉贤区的推广应用,开展了该品种直播不同用肥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用肥量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建议杂交稻"秋优金丰"在奉贤区直播生产中以用纯N23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以常规稻辽粳212和杂交稻辽优9906为试材,设置2.22、1.66和1.33万穴/667m~2 3个种植密度水平,分析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品种株型性状、病害发生程度和产量的影响,以确定最适宜的种植方式。结果表明:随着插秧密度增大,两个品种的发病率均增大;辽粳212在种植密度为2.22万穴/667m~2和1.33万穴/667m~2时产量均较高,而辽优9906同样在2.22万穴/667m~2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因此,常规稻品种辽粳212可以适当稀植,而杂交稻辽优9906适当密植,同时加大病害防治,可确保产量优势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5.
适于稻鱼共生系统的水稻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高产高效稻鱼共生系统的水稻品种,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2个杂交稻和常规稻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比较稻鱼共生条件下不同品种的株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一次性使用有机肥的稻鱼共生条件下,供试杂交稻品种相对于常规稻品种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其中,籼粳交杂交稻甬优5550、甬优7850和甬优8050,籼型杂交稻嘉丰优2号和深两优332,较耐倒伏,并且有较高的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产量较高,可作为稻鱼共生系统的推广应用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推进湖北省"籼改粳",明确3个不同类型粳稻在湖北省粳麦生产区的生态适应性,以甬优4949、鄂香2号等5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在机插条件下,设置4个播期,研究播期对3个类型粳稻产量、生育期、品质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3个类型粳稻随着播期推迟,其生育期缩短,各生育进程加快,产量不同程度下降,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利用率和日照时数利用率均呈下降趋势。根据3个粳麦生产区温光资源条件和小麦腾茬时间,初步确定了3个粳麦区适宜粳稻品种类型和播种期,襄阳适宜选用的粳稻品种类型为早熟中粳和生育期较短的中熟中粳;孝昌适宜选用的品种类型为早熟中粳和中熟中粳;江陵适宜选用的品种类型为早熟中粳、中熟中粳和早熟晚粳。  相似文献   

17.
进行温岭救灾用特早熟晚粳稻品种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产量表现均较好,宁82最迟播期为7月15日,秀水114最迟播期为7月20日,秀水103最迟播期为7月19日,秀水134最迟播期为7月15日。  相似文献   

18.
目前推广的多数籼粳杂交稻品种全生育期偏长,无法衔接冬播作物的直播茬口要求,培育早熟且高产、抗病的品种迫在眉睫。通过导入籼稻的早熟基因,培育出熟期早、高产抗病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浙优919。该品种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全生育期分别为146.5 d和147.0 d,比对照嘉优5号早熟2.4 d和1.2 d; 2 a区域试验667 m2平均产量692.06 kg,比对照增产7.24%;稻瘟病抗性强,穗茎瘟损失率平均3.92%,最高等级3级。2022年通过品种审定,适宜在浙江、上海、安徽、湖北、苏南等南方粳稻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品种直播稻适宜播种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直播条件下的适宜播种量。结果表明,常规稻武运粳24、杂交稻常优3号分别在播种量45.0、22.5 kg/hm~2条件下产量最高,主要原因是在相应播种量下单位颖花量最大,单株成穗率和每穗粒数之间最协调,使群体质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不同播期和播量对杂交稻“秋优金丰”直播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秋优金丰"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水平,促进该品种在奉贤区的推广应用,开展了该品种不同播期、播量对其直播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播期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而不同播量处理间产量无明显差异。综合考虑茬口、自然因素和农户播种习惯,建议杂交稻"秋优金丰"在奉贤区直播生产中,于6月4日播种、播量以2.25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