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明确"甬优4550"作为连作晚稻种植的适宜播种期,特进行了不同播种期对其生育期、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甬优4550"生育期短,在7月10日播种仍能实现安全齐穗,适宜作为连作晚稻种植。为实现适龄移栽并发挥出"甬优4550"的产量优势,该品种宜在6月15~30日播种,以秧龄30d左右、人工移栽为宜。  相似文献   

2.
对5个单季杂交晚稻品种在移栽种植条件下进行不同播种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杭州地区5个参试品种的适宜播期弹性均较大,5月5日至6月24日均可播种,其中甬优12以5月1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其余4个品种均以5月2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所有参试品种早播早种均能提早收获,生产上提倡适当早播,最好在6月4日前播种,甬优12和浙优18可在11月中上旬成熟,甬优538、春优84和嘉优5号可在11月上旬成熟,以减少对后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13年平湖市单季杂交晚稻新品种展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3年平湖市单季杂交晚稻新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稻甬优538熟期适中,产量最高,比较适应在平湖市大面积推广。甬优12、浙优18作为超级稻品种,从田间长势、丰产性看,高产潜力大,但需要早播,才能发挥品种的高产水平,建议移栽稻播种期在5月中旬,直播稻播种期在5月中下旬。甬优8号作为粳型杂交稻,熟期早,季节宽,容易栽培。春优84作为新品种,丰产性好,需要进一步试种示范。  相似文献   

4.
选择热粳优35(粳杂)、甬优1540(籼粳杂交)、扬两优6号(籼杂,对照品种)3种水稻,考察不同播种期对其秧苗素质、生育进程、产量的影响,比较粳稻和籼稻的差别,探索在京山县适宜种植的粳稻品种和最佳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所设定的3个高产播种期(4月25日、5月5日、5月15日)内,籼粳杂交品种甬优1540的产量高于对照品种籼杂扬两优6号和粳杂品种热粳优35。以产量为考察指标,适宜在京山县种植的粳稻品种为甬优1540(籼粳杂交),其适宜播种期为4月25日至5月15日。  相似文献   

5.
不同杂交晚稻新品种产量水平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春优84、甬优538杂交晚稻新品种具有产量较高、熟期早于甬优12的特点,产量分别达11 326.5、11 323.5 kg/hm2,居8个杂交晚稻参试品种之首,适于作为绍兴地区单季晚稻主要搭配品种之一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不同杂交晚稻新品种产量水平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春优84、甬优538杂交晚稻新品种具有产量较高、熟期早于甬优12的特点,产量分别达11 326.5、11 323.5 kg/hm2,居8个杂交晚稻参试品种之首,适于作为绍兴地区单季晚稻主要搭配品种之一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播种期对钱优系列杂交籼稻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杂交籼稻组合钱优1号、钱优0506、钱优0508为试验材料,以协优46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播种期(6月10日、6月15日、6月20日、6月25日播种)对钱优系列杂交籼稻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钱优1号和钱优0508在6月20日播种产量最高,钱优0506于6月15日左右播种较为适宜,其产量分别可以达到559.7、537.4和552.3 kg/667m2.  相似文献   

8.
以杂交粳稻春优84为材料,通过播种期(5月10日、5月20日、5月30日、6月9日、6月19日)、秧龄(20,25,30,35,40 d)和氮肥(1500,1875,2250,2625,3000 kg N·hm-2 5个氮素水平)多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期、移栽秧龄和氮素施用量对春优84各生育期干物质累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 春优84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生育进程相应推迟,生育期缩短,在5月10日播期产量最高,随着播种期推迟减产幅度加大;春优84在20 d秧龄产量最高,秧龄超过25 d产量显著下降,秧龄增加会降低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导致产量降低。春优84的秧龄弹性较大,可作为连作晚稻种植的潜力;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春优84成熟期干物质在穗部的分配比例,施氮量过多导致穗部干物质分配比例下降,产量降低。春优84在金华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10—20日,适期早播有利于产量提高,移栽秧龄以20~25 d为宜,超过25 d产量减产明显,最佳施氮量为2625 kg N·hm-2,过量施氮容易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确定杂交稻新组合甬优12和浙优18的适宜播种期.[方法]以水稻品种新组合甬优12和浙优18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时期进行播种,重点考查水稻的颖花退化和产量指标.[结果]试验得出,随着播种期延迟,甬优12和浙优18的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推迟,全生育期缩短,同时颖花退化率出现先升后降的波动变化.不同播种期影响水稻的有效穗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子,在该试验范围内,甬优12和浙优18的产量均以5月10日播种最高,其次为5月25日播种,播种期过迟出现结实率下降、产量骤减.[结论]水稻品种甬优12和浙优18在浙江衢州地区的最适宜播种时间为5月中旬前后.  相似文献   

10.
以籼粳杂交晚稻甬优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超秧龄移栽条件下,连作晚稻甬优9号的生育期、群体茎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超秧龄移栽对甬优9号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以秧龄39 d影响较小,其产量为566.9 kg/667m2,比35 d秧龄移栽时减产4.07%,且以每穗实粒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甬优9号作连作晚稻移栽秧龄最晚不宜超过40 d。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播种期处理对4个杂交晚粳稻品种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与品种的齐穂期呈正相关、与全生育期呈负相关,其中对甬优12、浙优18的影响最大;与品种株高呈负相关,其中对甬优12、浙优18、春优84的影响较明显;与每穂总粒、结实率呈负相关,其中对浙优18、甬优12、甬优538的穂粒及甬优12、浙优18的结实率影响显著;与甬优12、浙优18、春优84的产量呈显著负相关,迟播减产明显;与品种总叶龄、穂数、千粒重的相关性不显著。甬优538表现高产稳产、播种期弹性较大,浙优18、甬优12稳产性欠佳,适宜5月底前早播,春优84稳产性中等,适宜6月上旬前播种。  相似文献   

12.
“甬优12”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熟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甬优12"表现为强根、壮秆、厚叶、大穗,具有高产性、稳产性,是象山县主推的杂交晚稻良种之一。笔者介绍了"甬优12"在象山县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杂交水稻在不同播种期的生育期、颖花数、有效分蘖数、千粒重等因子和产量变化关系,我们进行了杂交水稻甬优12和浙优18的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甬优12和浙优18的各个主要生育时期出现不同程度推迟;7月、8月和9月份的高温干旱天气,对处于孕穗和抽穗期的甬优12和浙优18影响很大,造成大量的颖花退化;不同播种期处理影响水稻的生育期及颖花退化,对有效分蘖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子亦产生影响,并最终引起产量变化。  相似文献   

14.
"甬优15号"是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育成的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2011年在金华婺城区示范种植,表现为穗大粒多、千粒重高、产量高、米质优。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介绍了"甬优15号"在婺城区手插种植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并总结出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熟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甬优11号",表现为强根、壮秆、厚叶、大穗,具有高产性、稳产性,是象山县杂交晚稻主栽品种之一.本文介绍了"甬优11号"在象山试种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以及育秧技术和机插大田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以甬优1540为试材,研究不同移栽期、不同秧龄、不同播种量对钵苗机插杂交连作晚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杂交连作晚稻生产中,钵苗机插移栽越早,成熟度越高,产量越高;秧龄弹性较大,但长秧龄更易获得高产;播种量对产量影响不明显,生产上以18.7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7.
单季稻甬优17密肥因子数学模型及其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季杂交晚稻甬优17的秧龄、移栽密度、纯氮用量3个因素,布置田间试验,以产量为目标函数,研究建立甬优17产量回归数学模型,经对模型的解析,获得本试验条件下秧龄为26~30 d、667 m2移栽密度11 000~12 000丛,667 m2纯氮用量14~15 kg的优化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华主席的亲切关怀下,杂交水稻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为了探讨杂交水稻“南优二号”的适宜播种期、移栽期和秧龄,我们于1976年进行了分期播种、移栽试验。播种期:自6月15日到6月30日,每5天播一期,采用水育大秧。每亩秧田播种量40斤。移栽期:从7月15日到8月5日,每7天栽一期,同一栽期移栽4个播期的秧苗,共15个小区,(因秧苗不足,缺6月20日播,8月5日栽的小区)。移栽后的管理与一般大田相同,现根据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进行嘉禾优555播种期和移栽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期移栽的产量较高,超龄移栽,产量较低。在金华地区嘉禾优555作连作晚稻规模机插种植时,应选择分期播种,早播条件下,以秧龄25~30 d移栽为宜;迟播条件下,以秧龄20~25 d移栽为宜,为保证安全齐穂,移栽期以7月25日前为宜。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合衢州区域推广种植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进一步提高单季晚稻产量,②2013年开展籼粳杂交稻新品种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甬优538、甬优1512、甬优15的产量分别为11 250.00、10 847.85、10 275.60 kg/hm2,可在衢州区域作单季晚稻推广应用;浙优18、甬优12、春优84、甬优15产量分别为10 598.40、10 462.20、10 336.20 kg/hm2,可在衢州市单季晚稻中配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