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 在中壤和重壤土上生产苜蓿是最经济的,因为降雨量能充分满足苜蓿的需水量(56到83毫米/公顷·吨)。不过,苜蓿在灌溉的轻壤土上也能繁茂生长。为了提高苜蓿产量,增加草丛持久性,钾是必需的。钾肥可降低缺水对苜蓿产量的不利影响。但是,施钾量和灌水量对抗病耐寒的苜蓿品种的产量和持久性的相互影响尚无报道。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同时评价灌溉、钾肥、收获制度和品种选择对苜蓿产量、牧草品质和草丛和持久性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
灌溉量对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游客苜蓿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灌溉量对苜蓿鲜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 485 m3/hm2灌溉量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变幅最小,土壤平均含水量较高,可以满足苜蓿正常生长发育;不同灌溉处理对苜蓿植株高度产生不同影响,其中2 485 m3/hm2灌溉量处理植株生长最高,达127.82cm。1491 m3/hm2灌溉量处理植株生长高度最低,为105.58 cm。在苜蓿的各生育时期,盛花期刈割可获得较高的鲜草产量,其中,1 988 m3/hm2灌溉量处理的鲜草产量最高,比2485 m3/hm2灌溉量处理增产1.21%,比1 491 m3/hm2灌溉量处理增产24.48%;种子产量随灌水量减少而增加,1491 m3/hm2灌溉量处理的种子千粒质量最大,为2.172 g,种子产量最高,为764.03 kg/hm2,种子发芽率也最高,为85.27%。因此,可根据生产目的不同,调节灌水量,促进苜蓿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3.
<正> 1974—1976美国在田间试验中,研究了灌溉水分对 Txop 品种苜蓿(Medicagosotifad)的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试验安排在碱化土壤中,pH8.2—8.4。  相似文献   

4.
再生水灌溉对苜蓿、白三叶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广再生水在牧草灌溉方面的安全利用,在沧州污水处理厂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3年再生水灌溉对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2种豆科(Leguminosa)牧草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来水灌溉相比,再生水灌溉初期对苜蓿、白三叶生长高度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增加其产量;再生水的3年灌溉对苜蓿、白三叶植株体内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再生水灌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2种牧草植株体内矿质元素的含量;本试验通过再生水的3年灌溉并未发现氯随着再生水灌溉的输入对苜蓿、白三叶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再生水灌溉的苜蓿植株体内3种重金属含量与自来水灌溉相比无显著差异,且均未超过饲料卫生标准,初步说明短期再生水灌溉不会引起苜蓿和白三叶植株体内重金属的累积。  相似文献   

5.
甘肃引黄灌区根据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通常在每年固定时期给水灌溉。本试验研究了甘肃引黄灌区不同灌溉次数(2,3,4次)和磷酸二铵施用量(0,180,360,540kg/hm2)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旨在寻找该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的合理灌溉次数和最佳施肥量。通过两年的研究发现,灌溉次数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灌溉次数增加反而降低种子产量,2次灌溉对紫花苜蓿种子生产较为适宜,两年的平均值分别为686和891kg/hm2;种子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施用360kg/hm2肥量条件产量最高,两年的平均值分别为631和786kg/hm2;灌溉次数和施肥量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在2次和3次灌溉条件下,施肥量增加显著提高种子产量;在4次灌溉条件下,随着施肥量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2013年,2次灌溉、360kg/hm2施肥量条件下的种子产量最高,为757kg/hm2;在2014年,2次灌溉、540kg/hm2施肥量条件下的种子产量最高,为1019kg/hm2;苜蓿种子产量与单位面积生殖枝数、结荚花序数呈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03和0.835;2次灌溉、360kg/hm2磷酸二铵施肥条件为该地区较为经济、高效的灌溉和施肥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设置了3种灌溉梯度,分别为3 750(W_1)、4 500(W_2)和5 250 m~3·hm-2(W3),且在灌溉量为4 500m~3·hm~(-2)(W2)的条件下,设置了3种灌溉定额分配模式,即刈割前、后的灌水量分别为35%+65%(Q_1)、50%+50%(Q_2)、65%+35%(Q_3),探讨不同灌溉定额及分配对滴灌条件下建植当年苜蓿(Medicago sativa)生产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建植当年各生长性状指标中,叶茎比、茎粗对苜蓿干草产量提高及营养品质改善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生长速度及株高。当灌溉量达到4 500m~3·hm~(-2)时有利于苜蓿建植当年干草产量的提高及营养品质的改善。Q_1灌溉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滴灌苜蓿建植当年干草产量及粗蛋白含量(P0.05),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进而提高苜蓿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7.
从苜蓿种子前期处理、影响苜蓿种子产量的因素(气候条件、密度、灌溉、施肥、授粉、生长调节剂、杂草防治)以及种子后期收获处理等3方面论述了我国苜蓿种子生产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苜蓿种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 鹰嘴紫云英是一种适应性很广泛的多年生根茎型豆科牧草。它在酸性或碱性土壤上的适应能力比苜蓿强。不会引起放牧家畜的臌胀病。据研究表明,鹰嘴紫云英产量和质量都很好。在蒙大拿州灌溉条件下进行的刈割试验指出:鹰嘴紫云英产量和苜蓿、百脉根及小冠花产草量差不多。据报道,鹰嘴紫云英蛋白质含量等于或高于苜蓿、红三叶、杂三叶和红豆草。  相似文献   

9.
<正> 饲料生产集约化和植物蛋白产量的增加与较广泛地栽培苜蓿密切相关。和苏联很多地区一样,在摩尔达维亚可以保证每公顷苜蓿收获可消化蛋白质10—14公担,而在灌溉条件下,可收获18—20公担,据苏联研究人员的试验,5年内,从每公顷苜蓿平均可收获可消化蛋白质14.4公担,象赖氨酸、色氨酸那样  相似文献   

10.
9个苜蓿品种引种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畜牧业发展的要求,选育出适宜哈密地区两县一市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2005~2007年对引自国内外的9种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引种对比试验,通过物候期、株高、产量、干鲜比、茎叶比等各个指标的观测得出:甘农三号苜蓿、新牧一号杂花苜蓿、敖汉苜蓿产量较高,美国金皇后苜蓿、三得利苜蓿、美国WL232苜蓿次之,中牧一号苜蓿最低;三得利和美国WL232苜蓿茎叶比较高,甘农三号苜蓿最低;综合评价:9个苜蓿品种中,甘农三号苜蓿、新牧一号杂花苜蓿、敖汉苜蓿、美国金皇后苜蓿、三得利苜蓿、美国WL232苜蓿的综合性状好,产量高且稳定,草质好,适宜哈密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成自勇  张自和 《草地学报》2006,14(3):295-297
以“生态灌溉”的思路研究秦王川干旱灌区苜蓿草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及其生态灌溉调控模式;苜蓿在水盐等逆境胁迫下的生理生态特征、生育阶段水分生产函数及生态灌溉制度;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对灌区苜蓿(Medicago sativa)种植结构及经济效益进行优化配置;构建灌溉水-光合作用-生物产量转化效益及土壤水盐-牧草作物-灌区生态系统协调优化的生态灌溉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长春地区中等土壤肥力自然条件下,对四年生美国苜蓿王的生长发育观察。本试验通过测定美国苜蓿王牧草在不同时期的地上营养成分含量和干物质产量,分析了其地上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长春地区,美国苜蓿王一年可刈割三茬,干草产量为21090.6kg/hm^2,最佳刈割期为初花期。  相似文献   

13.
在海河平原区对国审的14个紫花苜蓿品种分别在雨养和灌溉(春季浇一次返青水)条件下连续4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中苜1号、保定苜蓿和中苜2号产量最高,标杆较低,雨养和灌溉处理下表现基本一致。(2)雨养处理下不同品种的质量等级间差异较小,灌溉处理下不同品种的质量等级间差异较大。(3)不同品种刈割时株高总体上表现为:雨养处理,赛特、德宝最高,公农3号最低;灌溉处理,德宝、三得利、中苜1号、维多利亚最高,龙牧806、公农3号最低。叶茎比在雨养和灌溉两个处理下均表现为公农3号最高,德宝最低。冬前株高与秋眠级有关,灌溉对其没有显著影响。(4)在海河平原区,除特殊年份外,返青期灌溉均不能显著增加苜蓿产草量,在当地针对适宜的苜蓿品种可以采用纯雨养的栽培管理方式。综合考虑产量、品质等农艺性状,中苜1号和保定苜蓿适合在海河平原区推广,并且可以采用纯雨养的栽培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牧草之王,在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苜蓿的增产空间巨大,通过对苜蓿进行合理的生产管理,可以增产1倍,甚至2倍,本文从苗床准备、播种、施肥、灌溉、杂草防除方面对国内外苜蓿生产管理技术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我国苜蓿种子丰产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从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丰产产量构成因素和影响因子(气候条件、地形、密度、灌溉、肥料、授粉、生长调节剂、杂草、收获时间等)方面论述了我国苜蓿种子丰产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牧草之王,在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苜蓿的增产空间巨大,通过对苜蓿进行合理的生产管理,可以增产1倍,甚至2倍,本文从苗床准备、播种、施肥、灌溉、杂草防除方面对国内外苜蓿生产管理技术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在青海省海西州寒旱地区,以紫花苜蓿为材料,开展了不同补充灌溉水平下的大田试验,测定了牧草产量、生长特性、水分及光能利用效率等,以揭示高寒地区灌溉对紫花苜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寒地区,补充灌溉能改善苜蓿的生长。随灌水水平的提高,苜蓿的干物质和粗蛋白产量、水分和光能利用效率、叶茎比等均提高,灌水量60mm/次、灌水时期为苗期、分枝期和开花期处理下苜蓿的年干物质产量最高,达6205kg/hm~2。因此,在青海省海西州高寒地区紫花苜蓿草地管理中,可采取灌水量60mm/次、年内全生育期灌水3次的补充灌溉模式,在这种灌溉模式下的紫花苜蓿草地可表现出较优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在长春地区中等土壤肥力自然条件下,对四年生美国苜蓿王的生长发育观察。本试 验通过测定美国苜蓿王牧草在不同时期的地上营养成分含量和干物质产量,分析了其地上营 养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长春地区,美国苜蓿王一年可刈割三茬,干草产量为21090.6 kg/hm2,最佳刈割期为初花期。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漫灌、喷灌、滴灌3种主要灌溉方式,其中滴灌设有不同间距及滴头流量。通过对不同灌溉方式对苜蓿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的研究,找出最佳的灌溉制度,以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苜蓿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为苜蓿的产业化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陈谷 《中国乳业》2021,(8):28-33
紫花苜蓿可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生长,但是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不同,地区间种植技术、收割管理、品种选择、生长季节、灌溉方式、病虫害防治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为如此多样化的苜蓿产业制定统一的生产计划非常困难。然而,指导苜蓿生长的重要原则和限制苜蓿产量的因素是相同的,本文就限制苜蓿产量及质量的一些关键限制因素进行了梳理,供业内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