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因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现就泥鳅的池塘养殖、病害防治,以及捕捞、运输等技术要点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台湾泥鳅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病害少,近几年养殖热情高涨,但也出现了种苗退化、病害等影响,严重制约了台湾泥鳅的养殖发展,本文介绍目前台湾泥鳅的养殖现状,就管理对策以及病害防治方面对台湾泥鳅养殖管理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台湾泥鳅养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简要地介绍了泥鳅的育苗技术和饵料的选择,重点研究了池塘网围养殖、水泥池养殖、流水式网箱养殖、稻田养殖4种泥鳅的养殖方式,并探讨了各自的优缺点,以期为科学养殖泥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著名的滋补食品之一。民间用泥鳅可入药治疗很多疾病,如用泥鳅治疗肝炎、皮肤瘙痒、腹水等疾病。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适宜在坑塘、稻田、河沟、庭院养殖,所以掌握养殖方法,对于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很有益处。1鱼苗的培育泥鳅善于钻洞逃逸,因而鱼池面积要小些,以30~50平方米为宜。最好是土池,底泥稍厚一些,水泥池底要铺一些腐殖质或10~15厘米肥泥。进出水口要安装好拦鱼设施,水深保持20厘米。要挖鱼溜,面  相似文献   

5.
2008年,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徐亮毕业后留在了成都,并应聘到某水产养殖场负责泥鳅养殖方面的工作。徐亮通过半年的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水产养殖经验,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决定——回乡、养泥鳅、卖泥鳅。  相似文献   

6.
泥鳅养殖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地介绍了泥鳅的育苗技术和饵料的选择,重点研究了池塘网围养殖、水泥池养殖、流水式网箱养殖、稻田养殖4种泥鳅的养殖方式,并探讨了各自的优缺点,以期为科学养殖泥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导致养殖环境恶化,泥鳅疾病的暴发和流行,从而出现了以肝胆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即泥鳅肝胆综合症,给泥鳅养殖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泥鳅肝胆综合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流行病学、预防方法和治疗方法五个方面对泥鳅肝胆综合症的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水泥池养殖泥鳅占地少、投资小、见效快。可以利用野生泥鳅或购买人工繁殖泥鳅苗进行养殖,技术操作简单、明确,容易掌握,产量为5-6kg/m^2,净收入30-35元/m^2。能够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9.
<正>台湾泥鳅,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是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水中人参"之称。由于泥鳅自然资源逐渐减少,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而台湾泥鳅生命力较强,容易开展人工养殖,且投资不大、方法简便、节省劳力、效益较高,开展台湾泥鳅人工养殖有着广阔的前景。安化县是山区,山泉水资源十分丰富,为了积累山泉水池塘泥鳅高产养殖的经验,笔者于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在安化县马路镇  相似文献   

10.
泥鳅全身光滑无鳞,粘液丰富,体长形,特殊的形态,可使其在稻田里自由活动不受损伤,活水提温也有助稻田生长。利用稻田养殖泥鳅,不占用大的水面资源,节红养殖成本。另外,泥鳅的粪便残饵可以变废为宝,为稻田增肥,减少用肥量。因此,稻田养殖  相似文献   

11.
泥鳅原生态养殖,主要有稻田、慈菇田、荸荠田、茭白田、藕田等几种养殖模式。这些水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同时农作物也能起到很好的遮阳作用,水田深度也符合泥鳅的生长需要。一般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0.2kg鳅种,养殖半年可收取0.5kg成泥鳅,农作物与泥鳅二者可兼得。1水田整理养鳅所选水田要求水源充足。放鳅前,  相似文献   

12.
本实从湖北武汉引泥鳅苗500 kg,于2012年7月-2013年9月在甘肃省成县陈院特种水产繁育场内进行试养。试验证明,和其他常规鱼相比,泥鳅具有抗病力强、耐低氧、易养殖、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以为泥鳅的人工饲养提供理论依据为目的,采用室内静态暴露养殖试验,测定2g/L和3g/L两种养殖密度下,不同沼液和沼渣浓度下的泥鳅体重增长率。结果表明,在试验所涉及的沼液和沼渣浓度中泥鳅的增长率均高于对照组;养殖密度为2g/L,使用3%沼液和3%沼渣时,泥鳅增长率开始出现正值;养殖密度为3g/L,使用5%沼液时,泥鳅增长率开始出现正值,使用沼渣则一直未出现正值。低养殖密度下,使用沼液和沼渣对泥鳅的生长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稻田泥鳅养殖技术是以水田为基础、种植优质稻为中心、养殖生态泥鳅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水稻、泥鳅产品为目标的"稻鳅共育"生态种养结合绿色生产方式。具有明显的省肥省药省工、节本增收和保护环境的多重功效,达到优质安全与高产的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实现增收节支30 000元/hm2以上,达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效果,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泥鳅是鲤形目,鳅科、花鳅属的鱼类。泥鳅的适应性强,能在多种水体中养殖,耐低氧,能够进行肠呼吸,病害少,食性杂,繁殖简单,运输方便,养殖成本低。现将本人多年来积累的养殖方法介绍如下:1池塘养鳅池塘选址应找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点,即使在枯水季节也应能够满足鳅池的用水;土质应为中性或微酸性的粘质土壤。专养鳅池面积100~300m2,池深80~100cm,水深30~50cm。鳅秋放养前15d生石灰清塘,10cm水深,每1m2用生石灰100g。通常鳅种下塘时间是每年的3月中旬,水温10℃左右,选择晴朗的中午进行,…  相似文献   

16.
杨草 《饲料研究》1995,(8):33-33
泥鳅的人工养殖目前水产养殖中不少名特小产品由过去天然生产进入了人工养殖,泥鳅被人们视为高蛋白、低脂肪类型的高档营养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据测定:每100克鳅肉含蛋白质18.4克,脂肪2.7克,灰分1.6克。同时,泥鳅还具有补中益气、壮阳利水等药...  相似文献   

17.
泥鳅的养殖技术辽宁省昌图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李晓坤泥鳅是一种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除食用外,还有其特殊的药用功能。泥鳅体表粘液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解渴,利尿、消肿、通乳等功效。对于肝炎,痔疮,泻痢,皮肤疡痒,跌打损伤,消除老...  相似文献   

18.
泥鳅是一种分布广、群体数量大的小型鱼类,属于底层温水性鱼,常见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水沟、稻田等浅水水域。泥鳅肉质细嫩,味道清爽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药用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几年不仅国内需求量猛增,而且在国际上韩日和欧美市场十分紧俏,因此普及提高泥鳅人工繁殖和无公害养殖技术,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泥鳅养殖,对实现农业增效、渔民增收、增加外汇收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稻田养殖泥鳅优点多。第一是不破坏稻田原生态系统及不增加使用水资源。第二是泥鳅可直接吃掉水中的部分有害昆虫,可以防治虫害,节省农药,减少粮食污染。  相似文献   

20.
由浙江海洋学院承担的“泥鳅繁育关键技术及舟山野生泥鳅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项目,经过2年多科研试验,泥鳅工厂化养殖成活率已达91%,亩产值5万余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