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6 毫秒
1.
吴茱萸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无害化治理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为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是名贵的中药材品种之一。别名有吴萸、吴椒、米辣子、茶辣、臭泡子、石虎等。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广西等省(区).余庆县已将吴茱萸药材的生产开发作为全县中药产业化建设的主要品种,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33hm^2,为了规范吴茱萸  相似文献   

2.
以江西峡江县近3年引进吴茱萸试种的经验,总结出吴茱萸的栽培技术及采收加工要点。  相似文献   

3.
中华吴茱萸别名吴萸、茶辣、辣子。分大花、中花、小花三种,以江西产中花为国内最佳。吴茱萸以幼果入药,有温中散寒、开郁止痛、降逆、止呕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吴茱萸提取液有镇痛、杀虫、抑菌以及收缩子宫的作用。一般栽后三年进入稳产期,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可达200公  相似文献   

4.
吴茱萸又名吴萸、茶辣、辣子,分大花、中花、小花3种,国内以江西生产的中花品种为最佳。吴茱萸以幼果入药,有温中散寒、开郁止痛、降逆、止呕等功效。吴茱萸种后3年进入稳产期,每667平方米产200公斤左右。目前市场价每公斤约40元,667平方米产值可达万元。为退耕还林、绿化荒山、农村致富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5.
吴茱萸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以果实入药,为我国传统中药之一。主产于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西、陕西和浙江等省区。于冬季或早春种植,定植2~3年可采收,每株可产果1~3kg,4~5年进入盛果期,每株可产果5kg。植株寿命10~20年,是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的药材。近年来吴茱萸市场价格一直稳定在30~40元/kg,是山区农户增收的一条门路,有条件的地区应适当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以干燥近成熟果实入药,是传统的中药材。但野生资源少,为零星分布,商品吴茱萸主要靠人工栽培生产。在总结了桂林市的吴茱萸种植示范基地的种植经验上,论述了吴茱萸低产原因和高产栽培技术,以及采收加工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正> 吴茱萸为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是名贵的中药材品种之一。别名有吴萸、吴椒、米辣子、茶辣、臭泡子、石虎等。主产于西南三省及陕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广西等省(区)。 (一)主要病虫发生特点 吴茱萸主要虫害有褐天牛、凤蝶、小地老虎、黄地老虎、红腊蚧、矢尖蚧  相似文献   

8.
在八省通衢、举世闻名的药都江西省樟树市,一个原本在农村围着灶台转的农家妇女,不甘于命运的平庸,历经艰辛,和吴茱萸种植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创建了药都吴茱萸良种种植基地,药农种植圈里都流传着她种植吴茱萸致富的故事,她就是药都金土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药通网樟树办事处主任——饶建红。  相似文献   

9.
<正> 吴茱萸为常用中药。以果实供药用,具有温中、散寒、燥湿、流肝、理气止痛等功效。由于其用途广泛,近年来价格一直比较稳定,目前的市场价还稳中有升。种植吴茱萸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地整地。吴茱萸喜温暖气候和向阳的环境,怕涝、怕阴湿。它对土壤要求不严,  相似文献   

10.
采用HPLC法同时精密测定江西省吴茱萸规范化种植基地的吴茱萸果实在不同采收时期果实内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3种有效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吴茱萸果实中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在不同采收时期存在较大差异,呈现出在采收初期含量快速增加,随后开始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确定江西省吴茱萸果实的最佳采收期为8月初。  相似文献   

11.
吴茱萸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以果实入药,为我国传统中药之一。主产于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西、陕西和浙江等省区。于冬季或早春种植,定植2~3年可采收,每株可产  相似文献   

12.
吴茱萸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3种成分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吴茱萸(FRUCTUS EVODIAE)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对吴茱萸药材中绿原酸、金丝桃苷和吴茱萸碱进行同时测定。[方法]HPLC条件为:Hypersil C18色谱柱(25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不同产地的吴茱萸药材指纹图谱共有19个共有峰,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RSD值小于2.50%,相对峰面积RSD值为2.10%。整体来看,江西栽培的吴茱萸药材中绿原酸、金丝桃苷和吴茱萸碱含量要高于贵州、云南等地吴茱萸药材。[结论]该研究首次建立了吴茱萸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了吴茱萸药材中的绿原酸、金丝桃苷和吴茱萸碱含量,为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吴茱萸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贵州栽培小花吴茱萸药材中有效成分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测定研究,为贵州小花吴茱萸的质量评价及GAP标准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栽培小花吴茱萸中活性成分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黔产栽培小花吴茱萸的内在质量达到了<中国药典>中昊茱萸药材规定的标准.黔产栽培小花吴茱萸可作为商品来源替代野生小花吴茱萸.  相似文献   

14.
贵州野生与栽培小花吴茱萸的质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重量法对贵州野生与栽培小花吴茱萸中有效成分吴茱萸碱与吴茱萸次碱的含量、药材浸膏量、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作对比测定研究,为黔产吴茱萸的质量评价及GAP标准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贵州野生与栽培小花吴茱萸的内在质量无明显差异,而且均达到了《中国药典》中吴茱萸药材规定的标准。栽培小花吴茱萸可作为商品来源替代野生小花吴茱萸。  相似文献   

15.
为制定吴茱萸的有效繁殖技术,扩大吴茱萸栽植种植面积,发展规模化种植,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发展,在贵州余庆县吴茱萸药材GAP生产基地开展吴茱萸繁殖技术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根蘖繁殖选择30~35 cm根茎粗作为繁殖对象最为理想;速效生根灵浸泡扦插枝对萌发新苗具有显著的功效,且在一定程度上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扦插枝萌发新苗的数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的种植模式对江香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江香薷在江西合理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以江西本地香薷为材料,进行了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江香薷农艺性状、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直播种植、移栽种植、覆膜种植下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覆膜种植可以促进香薷产量和品质,用工较少,适合在江西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赣鄱大地,鱼米飘香。江西历来是我国产粮大省。除了蜜桔、蔬菜等经济作物,省内大部分耕地以水稻种植为主,农民一年的口粮和经济收入都源自于此。在国内粮食产量、储量不断上涨,粮食市场价格不断承压的当下,多数江西农民集中精力种植一季中稻,抵挡价格下行。"两季"变"一季",水稻口感品质有所提高,但产量下降却难以避免。今天的稻农需要更具效费比的农资产品和更经济的种植  相似文献   

18.
吴芋是我国珍贵药材,资源少,经济价值高,具有适应性广,易于种植等特点。它主要用于出口及制药,为耐寒、喜温、喜光的植物,又名小花吴茱萸、米辣子、臭辣、曲药子等,为芸香料、吴茱萸属,以果实入药。生长习性吴芋宜在温暖地带的山坡疏林下及林缘空旷地生长。常栽培于山坡、丘陵、平坝、田园及房前屋后。对土壤和气候要求不严,山坡、平地、原野均适,以中性、微碱性土壤及砂土为宜。喜温耐寒,生长在-20℃可以越冬,45℃不至枯死。容易积水的土壤不宜栽培,如选择大田穴水田雪种植,需开33厘米深沟排水。南方各省、长江流域及黄河流域、华北、西北…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江西复杂地形下烟叶种植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或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基于江西省中南部40个烟叶种植县1959~2018年历史气象数据、2008~2012年烟叶产量数据、农民纯收入以及种植面积等数据资料,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3个方面,构建江西烟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基于GIS技术,采用加权综合法、层次分析法和自然断点分级法,开展烟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江西烟叶种植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整体处于中高等级,其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抚州市北部的东乡、临川、崇仁以及吉安市北部的新干、峡江、吉水等县区,上述地区需加强灾害防御;较高风险区主要位于赣州西部的崇义、遂川以及南部的龙南、定南、寻乌等县区,上述地区可适当增加烟叶种植面积。同时,设计了江西烟叶种植保险天气指数,得出了各类气象灾害不同程度受灾等级的保险气象指数阈值和保险系数,以期为江西烟叶种植决策和气象保险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江西复杂地形下烟叶种植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或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基于江西省中南部40个烟叶种植县1959~2018年历史气象数据、2008~2012年烟叶产量数据、农民纯收入以及种植面积等数据资料,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3个方面,构建江西烟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基于GIS技术,采用加权综合法、层次分析法和自然断点分级法,开展烟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江西烟叶种植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整体处于中高等级,其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抚州市北部的东乡、临川、崇仁以及吉安市北部的新干、峡江、吉水等县区,上述地区需加强灾害防御;较高风险区主要位于赣州西部的崇义、遂川以及南部的龙南、定南、寻乌等县区,上述地区可适当增加烟叶种植面积。同时,设计了江西烟叶种植保险天气指数,得出了各类气象灾害不同程度受灾等级的保险气象指数阈值和保险系数,以期为江西烟叶种植决策和气象保险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