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农丰抗棉6号(原系97-52)来源于91-28∥269/植480,1999~2000年参加山东省中熟品种区域试验,两年皮棉、霜前皮棉平均每公顷1336.5kg和1243.5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12增产12.76%和14.1%,均居第一位;2000年参加区试的同时参加生产试验,皮棉、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中棉所12增产14.2%和16.3%,于2001年4月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邯 2 4 1是邯郸市农科院以冀棉 2 1为母本 ,与中棉所 1 4,中棉所 1 6和 85- 1 - 5多父本杂交育成。 1 999年 3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 996~ 1 997年参加河北省夏棉区试 ,两年平均霜前皮棉每公顷 595.5kg,比对照中棉所 1 6增产2 8.4% ,增产极显著 ,居第一位。 1 998年参加河北省夏棉生产试验 ,霜前皮棉产量 91 3.5kg,比对照中棉所 1 6增产 1 9.0 % ,居第一位。 1 998年在馆陶马固村示范 2 0公顷 ,平均产量 1 2 2 5.5kg。在新疆农一师五团和农七师试种也表现相当出色 ,其中 1 31团 7连枯萎病重病地种植 ,皮棉产量每公顷…  相似文献   

3.
陕 40 80系陕西省棉花研究所用冀 2 32做母本、中 1 64做父本杂交 ,在枯黄萎病混生病圃连续种植 ,露地直播与地膜覆盖 ,水、旱地交替选择而成。 2 0 0 0年 1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  1 998~ 1 999年参加陕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 8点次平均霜前皮棉产量每公顷1 32 0 kg,对照中棉所 1 9为 949.5kg,比中棉所 1 9增产 39.0 %。 1 999年生产试验 4点次平均 ,霜前皮棉每公顷 1 650 kg,中棉所 1 9为 1 354.5kg,比对照中棉所 1 9增产 2 1 .8%。2 纤维品质 纤维色泽洁白 ,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 …  相似文献   

4.
早熟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湘棉37于202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夏播生育期102.9 d,单株结铃17.9个,铃重5.5 g,衣分40.9%;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2 mm,断裂比强度34.8 c N·tex-1,马克隆值5.0;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适于轻简化栽培和机械采收。2020年湖南省棉花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中,湘棉37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13.4 kg、86.8 kg和86.8 kg,分别比对照省工棉2号增产2.6%、0.7%和0.7%;2021年湖南省棉花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中,湘棉37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73.5 kg、111.4 kg和110.4 kg,分别比对照湘棉早1号增产9.5%、9.4%和9.0%。主要介绍了湘棉3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宛棉 6号 (原名宛棉 0 73)系南阳市农科所以优质高产的豫棉 1号为母本 ,和高抗枯萎病的丰产品种中棉所 1 2为父本杂交 ,其后代在严重的枯黄萎病混生的老棉田上 ,经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培育而成。 1 993~ 1 996年参加南阳市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 ,2 0 0 0年 1 2月由河南省南阳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并命名 ,报省农作物品审委备案。适宜豫南和长江中下游两熟棉区种植。1丰产性本所品比试验平均公顷子、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为 3461 .0 kg、1 389kg和 1 2 2 7.95 kg,分别比对照豫棉 8号增产 5 .5 %、1 6.2 3%和 1 5 .96% ,南阳市棉花品种区试 ,平…  相似文献   

6.
川棉 45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于 1 984年以 77- 98与江苏棉 1号杂交后连续与江苏棉 1号回交 ,选择出抗病虫抗螨均好的“1 0 9- 2”品系与中棉所 1 2杂交 ,然后经过多年系统选择培育而成 ,2 0 0 0年 7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特征特性1 .1丰产性1 997和 1 998年在四川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 ,川棉 45每公顷子棉产量分别达 3 1 46 kg和 3 2 4 6 .5 kg,比对照分别增产 8.4%和 1 0 .45 % ,每公顷皮棉产量分别达 1 3 6 2 .9kg和 1 44 5 .9kg,比对照分别增产8.1 4%和 1 2 .47% ,每公顷白花皮棉产量分别达1…  相似文献   

7.
1鲁棉研16号鲁棉研16号(GK 30)是杂交选育的携带转B t杀虫基因的常规抗虫棉品种,以中棉所12为母本,A系(GK-12初始系)为父本,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2000年获农业部棉花生产基金项目资助,2001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纳入科技部“成果转化基金”支持重大项目,2005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1产量表现在1998年山东省区域试验中,对照品种为中棉所19,正常治虫管理,参试品种二代棉铃虫不防治,三、四代棉铃虫正常防治,皮棉产量平均每公顷1261.5 kg,霜前皮棉1095.0 kg,分别比对照增产0.2%和减产5.9%;199…  相似文献   

8.
中棉所9C02为转cry1Ab/cry1Ac基因抗棉铃虫早熟常规棉品种,2019―2020年和2021年先后参加长江流域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生育期104 d,株高97.5 cm,第一果枝节位6.6,单株结铃12.6个,铃重5.1 g,衣分38.9%,霜前花率95.1%,耐枯萎病和黄萎病,抗棉铃虫,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Ⅲ型品种标准;2年区域试验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08.6 kg、81.1 kg和77.5 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8.8%、9.5%和8.9%。基于中棉所9C02在长江流域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主要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中棉所 45为双价转基因抗虫棉。 2 0 0 0年安阳县小面积试种 ,2 0 0 1年示范种植 1 5 hm2 ,2 0 0 2年60 hm2 ,2 0 0 3年发展到 1 0 0 0 hm2。该品种丰产性好 ,高抗棉铃虫 ,抗枯耐黄 ,易管理 ,经济效益高。1产量表现2 0 0 1年平均每公项霜前皮棉 1 2 94kg,比对照中棉所 1 9增产 1 3.1 %。 2 0 0 2年霜前皮棉平均每公顷 1 437kg,比对照新棉 33B增产 1 6.9% ,比 99B增产 8.7%。 2 0 0 3年在遭受前期干旱、后期阴雨连绵的自然灾害情况下 ,仍取得了每公顷皮棉 1 2 80kg的好收成 ,较大面积种植的 99B增产 1 0 %左右。2栽培技术要点2 .1适时精量…  相似文献   

10.
石彩17是于2021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早熟棕色棉品种。其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2016―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彩色棉组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结果平均666.7 m2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77.59 kg、156.76 kg和155.95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新彩棉20增产17.30%、16.95%和16.85%;纤维品质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彩色棉品种审定标准要求。主要介绍了石彩17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鄂杂棉12F1(原代号20-9)是湖北省黄冈市农科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棉新品种。2003-2004年通过湖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鄂杂棉12植株高大,松散塔形,茎秆粗壮,叶中等大,色较淡。全生育期长势强,后劲足,不早衰。1.1丰产性。2003-2004年湖北省杂交棉区试,两年平均每公顷子棉产量3617.1kg,皮棉产量1540.2kg,分别比对照鄂杂棉1号增产7.12%和10.78%。其中2003年每公顷子棉产量3540.6kg,皮棉产量1469.85kg,均居第1位,分别比对照鄂杂棉1号增产7.3%和9.9%,皮棉产量较对照及参试品种增产均达…  相似文献   

12.
聊棉19号于201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育期122 d,单株结铃20.8个,铃重6.0 g,霜前衣分41.7%;结铃吐絮集中,早熟性好,一次收花率超过90%。2016―2017年山东省中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聊棉19号2年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9.1%、10.7%;2018年生产试验中,聊棉19号666.7 m2籽棉、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12.1%、15.3%。聊棉19号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2 mm,断裂比强度30.1 c N·tex-1,马克隆值5.4;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主要介绍了聊棉19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轻简化栽培技术,为该品种在山东省的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赣棉115新品系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1984年从赣棉78-7品种中系统选育而来的。该品系主要优点除具备赣棉78-7高产、早熟优点外,主茎较硬,品质好,根系发达,耐旱性强,特别适宜于丘陵灌溉条件较差棉区种植。1987年在本所、都昌、彭泽,波阳四点耐旱棉新品系联合鉴定中,平均亩产籽棉220.05 kg,比对照(晋棉7号——全国四省耐旱棉统一对照种)增产50.3%,均居首位,皮棉平均亩产81.85 kg,比对照增产63.7%,三点第一,一点第二。1988年参加全国耐旱棉新品系大区(江西、河南、山东、山西)12点次联合试验。霜前皮棉平均58.03 kg/亩(全国联试统一按霜前皮棉计产),比对照(中12,下同)增产8.35%,列全国9个参试  相似文献   

14.
中棉所 41是中国棉花研究所选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 ,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虫性强等特点。 2 0 0 2年引进镇平试验、示范、表现突出。2 0 0 3年镇平生产试验及较大面积试种后 ,综合性状表现良好。1田间种植表现1 .1产量表现2 0 0 2年镇平县棉花品种比较试验 ,每公顷子棉产量 31 42 .5 kg,皮棉 1 2 75 .8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2 9增产 4.0 %和 2 .4% ,居 1 2个参试品种第 3、第 2位 ;2 0 0 2年在镇平县良种场示范的 6.67公顷中棉所 41 ,每公顷子棉 30 87kg,皮棉 1 2 4 1 kg,分别比中棉所 2 9增产 3.7%和 1 .9% ;2 0 0 3年镇平县棉花…  相似文献   

15.
鄂杂棉16F1(龙杂棉2号)是湖北省荆州市金龙发种业公司用X-99作母本,J68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花新品种。2003年通过湖北省棉花区域预备试验,2004-2005年通过湖北省棉花区域试验。2006年2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为鄂审棉2006001。1品种特性1.1丰产性。在2003年湖北省棉花区试预试中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276.05kg,居预试第一位,比对照鄂杂棉1号F1代增产7.92%;2004年参加湖北省区试,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587.3kg,也位居该组区试第一位,比对照鄂杂棉1号F1代增产11.68%;2005年参加湖北省区试皮棉平均每公顷1528.2kg,比对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棉花》2009,(5):F0004-F0004
该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棉2008011),原代号:MB4608。2005—2006年国家黄河流域春棉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及霜前皮棉亩产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10.4%、1.9%和0.6%。  相似文献   

17.
中棉所9B02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种植。其夏播生育期为103 d,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的Ⅱ型品种标准,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2019―2020年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组早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7.8%、10.8%和10.9%。介绍了中棉所9B0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栽培管理技术要点等,为其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中生棉15号于2022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2 d,株高119.9 cm,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2019―2020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中熟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中生棉15号2年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54.2 kg、105.7 kg和101.5 kg,分别比对照GK39增产9.0%、7.5%和9.6%。介绍了中生棉15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中棉15(原名中210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以6429×86—1杂交育成的丰产、优质、兼抗枯黄萎病棉花新品种。1989年5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一、产量水平。1985~1986年参加河南省常规区试,二年26个点平均结果:霜前皮棉产量81.4公斤,比对照豫棉1号增产4.1%,其中1986年13个试点平均,皮棉和  相似文献   

20.
李明  赵海 《中国棉花》2005,32(7):24
新陆早14号是新疆自育的第一个杂交棉品种。由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培育,2002年1月通过新疆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早熟性好,丰产性强,深受农民的欢迎。2002-2004年在北疆推广种植0.8万公顷,表现优异。1特征特性早熟性好,在北疆地区种植,生育期115天,霜前花率95%以上,衣分41.5%。株型较紧凑,II型果枝,株高60~70cm,叶片中等大小,色深绿,铃重5.8g。铃位分布较集中,宜密植,吐絮畅且集中,适宜机采。2产量表现1999-2000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第八轮区试,两年平均公顷霜前皮棉2130.2kg,比对照新陆早7号增产38.1%,比中棉所24增产39.2%,位列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