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随镇江市农业科技代表团再度赴日本考察农业科技。稻鸭共作技术虽然不是这次赴日考察的重点,但日本全国稻鸭协会的会长万田正治先生是这次我们赴日考察的邀请人之一。日本全国稻鸭协会的另一位会长古野隆雄先生和夫人古野久美子也从福岗赶来鹿儿岛与我们相见。这已是我们和万田先生,古野先生的第四次相会了,稻鸭共作的共同事业,使我们成了好朋友。从万田先生,古野先生处了解到日本稻鸭共作的一些新进展、新情况,现介绍如下。作为日本对稻鸭共作研究得最多的鹿儿岛大学,近年来在鹿儿岛县网挂川流域的沟边町竹子地区开展了多学科多部门的…  相似文献   

2.
2月,第18届日本全国稻鸭共作研讨会在日本静冈召开。日本稻鸭共作协会的会长万田正治先生,为照顾生病在床中的夫人,决定辞去会长职务,并表示将继续为稻鸭共作的发展尽心尽力。万田先生对日本乃至中国、亚洲的稻鸭共作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万田夫人不光是支持万田先生稻鸭共作的研究,而且为稻鸭共作特别是《合鸭通讯》的编辑出版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向万田夫妇表示深深的敬意。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稻鸭共作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志强  沈晓昆 《中国家禽》2001,23(22):37-37
日本流行的稻鸭共作技术始于1991年,日本鹿儿岛市桂川町的有机农户首先进行稻鸭共作试验,并获得了成功。随后,鹿儿岛大学农学部家畜管理研究室开始对稻鸭共作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仅用了10年时间,稻鸭共作技术就从其发源地九洲地区开始,逐渐扩大,遍及日本全国各地。目前,全日本采用稻鸭共作技术的农户已超过1万户,并成立了日本全国合鸭水稻协会。1稻鸭共作技术的五大效果1.1除草根据鸭的特性,它喜欢吃禾本科以外的植物和水面浮生杂草,但有时也吃幼嫩的禾本科植物。同时,鸭在稻田里的活动过程中,它的嘴…  相似文献   

4.
日本稻鸭共作技术及生态农牧业考察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日本全国稻鸭协会、日本鹿儿岛大学的邀请,镇江市稻鸭共作赴日考察团一行6人于2002年7月11日至7月19日,到日本稻鸭共作的发源地和研究中心--日本九洲地区的鹿儿岛大学、福冈、冈山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稻鸭共作技术链接亚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日本福岗县的古野隆雄、鹿儿岛大学万田正治救授共同致力于稻鸭共作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遂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并于1992年成立全国稻鸭共作协会,至今参会农户达1万多个,召开全国专题研讨会14次,正式出版发行《合鸭通讯》刊物;日本政府也将稻鸭共作技术列为政府认可的12项环保型持续农业项目之一大力推广,对从事者给予12年无息货款。稻鸭共作的大米价格也高出未养鸭稻米价格的20%-30%。  相似文献   

6.
一 世界的稻鸭共作 第五次日韩农民稻鸭共作交流于2005年7月20-24日在日本鹿儿岛举行。韩国代表团有23名代表赴日,参加交流会的人超过了80人,气氛十分热烈。韩国代表团作了《韩国的稻鸭共作现状》的报告,日本方面则作了《农民与企业携手确立稻鸭共作一体化经营》的报告。  相似文献   

7.
2008年2月22日到2月23日,第十八届日本全国稻鸭共作研讨会在日本富士山麓的静冈县富士宫市的日本国立中央青少年活动之家举行。参会者有200多人。从大会会场的所在地,就可以看到雄伟的富士山景色。日本全国稻鸭共作研讨会从1998年起。每年召开一次,至今已召开了18届。  相似文献   

8.
在为期二天的研讨会期间,日本稻鸭共作创始人古野隆雄、日本岗山大学教授岸田芳朗和国内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主要稻作区的水稻专家。围绕“稻鸭共作”种养技术、稻米品质、土壤养分等多个方面,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探讨。此外,与会专家学者还参观考察了丹阳“稻鸭共作”基地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最大的水稻生产、水禽生产大国,近年来稻鸭共作技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南北稻区的多个省市都开展了稻鸭共作的应用和推广。本文作者长期从事稻鸭共作技术的研究,他介绍了日本“稻鸭共作”的先进技术,并对我国“稻鸭共作”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稻鸭共作起源于中国、完善在日本、推广在亚洲。中国有比日本更好的稻鸭共作的推广基础与条件,理所当然地得到了更快的发展。中日农业科技持续合作交流,是镇江稻鸭共作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013年7月12—18日,应国家稻鸭共作基地的邀请。日本全国稻鸭共作协会会长岸田芳朗来江苏镇江交流。8月12~16日,应河南省濮阳市外国专家局的邀请,日本全国稻鸭协会会长、日本商科大学岸田芳朗教授、日本农文协张安明博士、国家稻鸭共作引智力示范推广基地首席专家沈晓昆一行三人,来到产粮大省河南范县、原阳县进行讲课、考察与交流。  相似文献   

11.
日本对鸭生理学行为学研究及其在稻鸭共作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作技术,起源于中国、完善在日本、发展在亚洲,被誉为亚洲共同的技术、卓越的环保农业技术。稻鸭共作,鸭是关键。日本的稻鸭共作农户、学者,围绕鸭的生理学、行为学,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为稻鸭共作技术中科学、合理利用鸭的役用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日本对鸭生  相似文献   

12.
通过高邮鸭和绍兴鸭的稻田放养试验,获得不同品种在稻鸭共作模式中适宜的放养密度,以及常规稻作、稻鸭共作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放养密度越小,收捕时鸭平均体重越大。放养密度越大,收捕时每公顷产鸭总重越大。稻鸭共作的经济效益比常规稻作的经济效益要多4~5倍。高邮鸭50 m~2/只的稻鸭共作的经济效益比40 m~2/只、60 m~2/只稻鸭共作经济效益好。绍兴鸭40 m~2/只的稻鸭共作的经济效益比50 m~2/只,60 m~2/只经济效益好。高邮鸭稻鸭共作的经济效益比绍兴鸭稻鸭共作的经济效益略高。  相似文献   

13.
<正>稻鸭共生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据查,1991年流行于日本,1999年推广到日本全国各地。2000年引入我国,目前在安徽、江苏、浙江和云南等省陆续实施。广东省较少有报道,笔者根据外省的实施经验,从去年开始,在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水寨镇的示范农场进行稻田养鸭试验,对稻鸭共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模式进行探索,获得初步成功。现把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稻鸭共作是以水田为基础,以水稻种植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  相似文献   

14.
2001年9月7日,在镇江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沈晓昆处长安排下,本刊采访了镇江市丹阳延陵镇“稻鸭共作”的情况。 稻鸭共作技术,是指将雏鸭放入栽插后的稻田里,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鸭的粪便供给水稻养分,同时利用鸭子不间断的活动对水稻起增氧和按摩作用,刺激水稻生长,稻和鸭构成了一个相互依赖、共同生长的复合生态农业体系,最终生产出无公害的鸭和水稻。 2000年,丹阳延陵镇稻鸭共作面积2公顷(一个点),首获成功;2001年扩大为300多亩(6个点),走访的两个点中,其中一个由于水稻抽穗,鸭子已经出田,另…  相似文献   

15.
稻鸭共作技术对水稻及其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鸭共作技术,源于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稻田养鸭,完善于日本,发展于亚洲。稻鸭共作是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农牧混合的生态型农业技术。本文就稻鸭共作技术的优点及其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稻田养鸭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但在现代农业中却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稻鸭共作是稻田养鸭的继承和发展,开辟了水稻、水禽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在生态农业中大有作为。从稻田养鸭发展到稻鸭共作,  相似文献   

17.
鸭、稻共作就是将雏鸭放入栽插后十天左右的秧苗田,让其在田间活动栖息,直到水稻抽穗为止(约80d左右)。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消灭秧田杂草和害虫,促进水稻生长。同时,鸭子粪便可作为肥料,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出无公害大米和优质鸭肉。鸭、稻共作是目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种新的饲养模式。现就鸭、稻共作实用技术介绍如下:1鸭、稻共作基地的设计1.1基地的环境要求用于实施鸭稻共作生产的田块必须远离工业污染,远离村镇,相对僻静,人为干扰少;水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  相似文献   

18.
稻鸭共作是利用鸭子具有除草、除虫、中耕浑水,刺激水稻生长及鸭粪肥田的作用,以水稻田的基础,采取家鸭野养为特点的生态化生产形式,它不仅能较大程度地减少稻、鸭的种养成本,而且更具有无害化生产的效果,确保了稻、鸭产品的质量和风味。  相似文献   

19.
通过10多年与日本持续不断的交流合作及国内农业科技人员的不断消化、吸收、创新、集成,“稻鸭共作”技术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已成为国内有机稻米生产的主要模式.本文仅就引起“稻鸭共作”发展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亚洲稻鸭共作得到了健康稳步的发展,本文概要介绍2007年国内稻鸭共作取得的进展,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