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沙塘鳢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沙塘鳢野生数量不多而且分散,加之个体较小,天然产量不高,所以商品鱼主要依靠天然水域捕捞。近年来,沙塘鳢因肉质鲜美,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市场售价节节攀升,具有较高开发价值。本刊特邀请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叶建生老师撰写沙塘鳢池塘养殖技术,敬请读者朋友们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国沙塘鳢属鱼类的整理和一新种的叙述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本文应用沙塘鳢属鱼类的外形特征、头部感觉管孔的有无及感觉乳突之排列方式作为分类依据,对采自中国各河川800余尾沙塘鳢属鱼类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还对比产于日本和韩国的种类,解决了中国沙塘鳢属长期混淆不清的分类问题.中国沙塘鳢属鱼类有4种(其中有一新种),即河川沙塘鳢O.optamophila(Gǖnther),海丰沙塘鳢O.haifengensis Chen.,鸭绿沙塘鳢(新种)O.yaluensis Wu,Wu et Xie sp.nov.和暗色沙塘鳢0.obseura(Temm.et Schl.)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沙塘鳢属鱼类的外形特征、头部感觉管孔的有无及感觉乳突之排列方式作为分类依据,对采自中国各河川800余尾沙塘鳢属鱼类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还对比产于日本和韩国的种类,解决了中国沙塘鳢属长期混淆不清的分类问题.中国沙塘鳢属鱼类有4种(其中有一新种),即河川沙塘鳢O.optamophila(Gǖnther),海丰沙塘鳢O.haifengensis Chen.,鸭绿沙塘鳢(新种)O.yaluensis Wu,Wu et Xie sp.nov.和暗色沙塘鳢0.obseura(Temm.et Schl.)  相似文献   

4.
沙塘鳢主要摄食虾和小型底层鱼类.兼食水生昆虫幼虫和螺等底柄动物.鱼苗阶段(体长3厘米以下)以投喂水蚤、丰年虫、水蚯蚓为主。沙塘鳢主养模式饵料解决困难.成活率低.出池规格较少,风险太高。在常规鱼种的产量、出池规格及管理技术不变的前提下。套养沙塘鳢.每亩可收获沙塘鳢20~35公斤.亩增收达1900元左右。江苏省涟水县水产工作站在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中.推广鱼种池套养沙塘鳢的养殖模式.取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郑国平 《农技服务》2012,29(1):67-68
从沙塘鳢的生活习性、养殖条件、饲料投喂、水质调控、日常管理及疾病防治几个方面介绍了沙塘鳢的主养技术。  相似文献   

6.
倪引良  陈建 《新农村》2010,(4):31-31
沙塘鳢属鲈形目,塘鳢科,沙塘鳢属,是长江中下游一带河湖之中的一种小型经济鱼类,个体虽小,但含肉率高,肉质细嫩可口,肌间刺少,营养丰富,别具风味,深受人们喜食。开展池塘沙塘鳢、青虾、花白鲢的科学混养,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7.
沙塘鳢属于鲈形目塘鳢科,又称浦鱼、土布鱼、虎头鲨、虎头呆子,是我国内陆水域常见的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市场价格较高,养殖效益较好,目前已成为江浙沪一带养殖的特色名优品种之一。市场前景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沙塘鳢天然捕捞量越来越少,但需求量却  相似文献   

8.
太湖沙塘鳢生长与摄食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塘鳢是太湖沿岸区一种常见的小型鱼类,本文对其生长与摄食习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沙塘鳢对太湖经济鱼类危害不大,反而能抑制野杂鱼的过量繁殖,而且它生长快,肉质好,应作为优质鱼加以保护,同时提出了沙塘鳢的起捕规格及其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水质条件也越来越差,沙塘鳢的生存条件不断的恶化。为了保障市场的供应,需要开展沙塘鳢的人工养殖,本文就如何高效养殖沙塘鳢展开讨论,并从沙塘鳢的生活习性、养殖条件等几个角度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河川沙塘鳢为鲈形目、虾虎鱼亚目、塘鳢科、沙塘鳢属的小型经济鱼类,中国特有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历来为人们所喜食,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供不应求。现有沙塘鳢人工养殖方式主要以池塘混养为主,受制于人工养殖技术没有更加成熟,苗种多采集野外,养殖过程中的饲养管理及消毒等还不完善,因此,养殖的规模一般较小,鱼的规格及产量难以保证。生态环保型河川沙塘鳢工厂化养殖技术方法科学,能有效提高养殖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1.
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研究和保护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开展鄱阳湖地区沙塘鳢属鱼类规模化养殖等工作,简要概述了沙塘鳢属鱼类的基础生物学、生化组成、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提出了一些意见,旨在为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保护以及科学选育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沙塘鳢属于鲈形目塘鳢科.又称浦鱼、土布鱼、虎头鲨、虎头呆子.是我国内陆水域常见的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市场价格较高,养殖效益较好,目前已成为江浙沪一带养殖的特色名优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江苏常熟河川沙塘鳢个体大小不一的2个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性。[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个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从77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3个引物,对2个群体共24个样品进行扩增,获得27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9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0.37%。结果表明,大沙塘鳢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略高于小沙塘鳢。大小沙塘鳢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2194,群体间的Nei’s遗传分化系数为0.1904。利用MEGA3.0软件构建沙塘鳢24个个体的UPGMA系统树,显示出较明显的分支。[结论]江苏常熟河川沙塘鳢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2个群体的遗传分化已经达到种群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闵敏  唐玉东 《农家致富》2012,(24):38-39
沙塘鳢属鲈形目,塘鳢科,沙塘鳢属,俗称浦鱼、土布鱼、虎头鲨、虎头呆子。在我国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钱塘江、闽江等水系,在江浙沪地区历来被视为名贵鱼,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沙塘鳢喜生活于河沟及湖泊近岸多水草、瓦砾、石隙、泥沙的底层。江苏地区1龄鱼即达性成熟,  相似文献   

15.
选择将河蟹、小龙虾、沙塘鳢进行合理的混养,可以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在此类背景下,笔者决定结合实际探讨池塘河蟹、小龙虾、沙塘鳢进行生态高效混养的创新技术手法,希望引起更多养殖户和研究主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沙塘鳢和花白鲢高效套养,是在同一个池塘中,充分利用沙塘鳢和花白鲢的不同生物特性,进行生态养殖的技术。该模式下,沙塘鳢和花白鲢互利共生,环境生态友好,饲料和水体的利用率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显著增加。该养殖模式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当地的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别对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扫描电镜下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精子均由头部和尾部(即鞭毛)组成。2种尖塘鳢鱼类精子头部均为圆球形,而2种沙塘鳢精子头部则为前端略方的长椭圆形;在透射电镜下这4种虾虎鱼的精子均由头部、中段(即颈部)和尾部(即鞭毛)3部分组成。头部细胞核前端无顶体,细胞核后端的植入窝均较浅,中段不明显,包括中心粒复合体和袖套。云斑尖塘鳢和线纹尖塘鳢的袖套中含有6~8个呈环形单层排列的线粒体,河川沙塘鳢和鸭绿沙塘鳢的袖套中含有2~3个线粒体。这4种虾虎鱼类精子尾部的鞭毛细长,轴丝均为典型的"9+2"型结构,轴丝外侧具有较发达的侧鳍。  相似文献   

18.
沙塘鳢室内繁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沙塘鳢繁育技术,为规模化养殖提供基础。[方法]采用了人工繁殖和自然繁殖两种方法对沙塘鳢天然捕捞成熟个体进行室内繁殖研究。人工繁殖分别用催产剂HCG、催产合剂LRH-A2+DOM催产亲本;自然繁殖选择性腺成熟雌雄鱼按1.0∶1.2比例放入塑料箱中交配产卵,定期收集卵粒、统计产卵雌鱼数。[结果]注射HCG人工催产沙塘鳢雌鱼易发生流产现象,获得的受精卵在卵巢中分散粘附,孵化第2天卵粒开始发白、脱落,未孵化出鱼苗;催产合剂LRH-A2+DOM催产亲本未获得受精卵。自然繁殖组中沙塘鳢自然产卵率70%,受精卵在鱼巢上粘附规则,经孵化获得鱼苗,孵化率50%。[结论]沙塘鳢宜采取自然繁殖方式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19.
沙塘鳢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沙塘鳢又称呆子鱼、土布鱼、虎头鲨、桃巴痴,为淡水小型底层鱼类,沙塘鳢喜生活于河沟及湖泊近岸多水草、瓦砾、石隙、泥沙的底层。以虾、小鱼为主要食物。因其肉质鲜美、细嫩可口、少刺、营养丰富,为优质食用鱼类,是江苏地方的土著水产品,市场所售沙塘鳢成鱼大都靠捕捞为主,价格也较高,现在由于人们的消费水准特别是  相似文献   

20.
中国沙塘鳢属(Odontobutis)鱼类之一新种 (鲈形目:沙塘鳢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道采自长江中游,珠江水系及海南岛的水塘鳢属鱼类中有一种是新种,定名为:中华沙塘鳢Odontobutis sinensis Wu,Chen et Chong sp.nov。此新种眼后方无感觉管孔C,与仅产于的暗色水塘鳢Odontobutis obscura(Tamminck et Schlegel)想似,而与沙塘鳢属(Odontobutis)所有种类(其眼后方均有感觉管孔(C)易于区别。本新种与暗色沙塘鳢可以下列特征加以区别:第一背鳢具6鳍棘,胸鳍具14-15鳍条,纵列鳞39-42,横列鳞16-17,暗色沙塘鳢第一背鳍具7鳍棘,胸鳍具16鳍要,纵列鳞36-38,横列鳞13-15。新种模式标本与副模标本均存于上海水产大学鱼类研究室,其体长及采集地详见本文叙述,本文提供新种提供及讨论有相似种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