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蛋鸭正常饲料中添加1 000 mg/kg 锌,对蛋鸭的产蛋性能和鸭蛋品质均无影响;添加2 000 mg/kg 锌以上,可显著影响蛋鸭的产蛋性能,使蛋重减轻,蛋壳变薄和蛋黄蛋白比上升,但不影响蛋形指数和蛋白哈夫单位。添加1 000~3 000 mg/kg 锌可使蛋黄、蛋白和蛋壳的锌含量分别提高17.01%~102.56%,18.03%~135.55%和12.23%~129.62%。  相似文献   

2.
一、确保场地安静安全产蛋鸭反应十分灵敏,胆小易惊,如遇突然惊吓,其产蛋量会迅速下降10%~20%,有的甚至连续3~4天产薄壳蛋、软壳蛋。因此,饲养产蛋鸭的场所要尽量避开嘈杂之地,鸭舍四周要砌不低于1.5米高的围墙,防止夜间动物突袭而引起惊群。  相似文献   

3.
夏季不同复合添加剂对蛋鸭产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产蛋性能无差异的130 d商品蛋鸭28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抗热应激剂1、2、3组),每组70只,每组设7个重复,每重复10只,于2007年6月在湖北省荆州地区进行了夏季不同复合添加剂对圈养蛋鸭产蛋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气温为24~30 ℃、平均温湿指数(THI)为74~83时,圈养蛋鸭产蛋性能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P>0.05);夏季额外添加100 mg·kg-1的VC和100 mg·kg-1的VE、0.3%的KCl和0.5%的中草药,对130 d到180d的蛋鸭的产蛋性能有较好的效果(P<0.01).  相似文献   

4.
晓含 《农村新技术》2005,(11):20-20
一般饲养条件下,进入冬季蛋鸭便停止产蛋。现介绍使蛋鸭冬季照样产蛋的饲养方法。1.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鸭舍要保持安静,禁止陌生人进入,还要防止猪、狗、猫的惊吓和侵扰。2.饲料配合要合理多样:蛋鸭饲粮的配制要做到营养全面,多喂精饲  相似文献   

5.
产蛋鸭夜间管理措施的好坏与它的产蛋息息相关。为了使鸭多产蛋、产大蛋,蛋鸭的夜间管理应满足以下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6.
《中国畜禽种业》2008,4(4):55-55
鸭在一年中有两个产蛋高峰期,一是在3月~5月,二是在8月~10月,其中以春季产蛋高峰更为突出。因此,搞好这两个时期尤其是春天产蛋鸭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蛋鸭产蛋下降综合症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鸭产蛋下降综合症是近年来在农村蛋鸭养殖生产中出现的以产蛋数量下降、软壳蛋、大小不均、蛋壳形状异常的产蛋现象。有的蛋鸭群还出现采食量下降.甚至造成死亡的临床现象。本人根据多年来的临床诊疗经验,总结其发病原因。主要从有以下两个方面说明。  相似文献   

8.
陈茂春 《新农村》2005,(4):15-15
农村有些养鸭户饲养蛋鸭,一般都养上三四年,甚至一直养到自然老死,舍不得淘汰。殊不知,久养老蛋鸭,每天要消耗150克左右的饲料,但产蛋很少,甚至不产蛋,使整个鸭群经济效益降低。那么,蛋鸭养到何时淘汰最适宜呢?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高邮鸭产蛋期日粮适宜的能蛋值,选择280日龄健康状况良好的高邮鸭蛋鸭270只进行为期66d的饲养试验,研究不同能蛋值日粮对高邮鸭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能蛋值对高邮鸭蛋鸭采食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高能高蛋白日粮的采食量低于其他组。日粮能量、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1.30MJ/kg和17.07%时其蛋重、料蛋比和产蛋数均最高。日粮能蛋值对蛋品质指标的影响不大。日粮蛋白质对鸭蛋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较大,日粮能蛋比值在0.62~0.66MJ/kg时能获得较高的氨基酸含量。结论:高邮鸭产蛋期的日粮能量、蛋白质含量分别以11.30MJ/kg和17.07%为宜,能获得较好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从开产到淘汰的母鸭称为产蛋鸭,根据蛋鸭的周龄、产蛋率及生理特点,大致可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在每一饲养阶段供给不同的营养和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使养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在一般的饲养条件下,一进入冬季,蛋鸭便停止产蛋。怎样使蛋鸭冬季照常产蛋呢?这是养鸭户普遍关心的问题。现介绍一种使蛋鸭冬季照样产蛋的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种非EDSV引起的鸭传染性减蛋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自1999年5月以来,浙江省许多产蛋鸭发生了一种以产蛋率锐减为特征的新疾病,其中某地区67户养鸭专业户,共饲养蛋鸭15.7万羽,陆续进入产蛋高峰期后,有2375 羽鸭群的产蛋率突然下降,由原来的91.2%减到52.7%,同时伴有畸形蛋、沙壳蛋,蛋质低劣,蛋清稀薄,除少部分病鸭伴有烦躁不安和吵棚外,鸭群的精神体态基本正常,采食量略有下降,一般不引起死亡。起初养鸭户都误认为是当地饲料厂供应的饲料所致,后来发现该病具有传染性,疫病主要沿河流自上而下蔓延。在此后1个多月时间内,共有49户养鸭户12.3 万羽蛋鸭相继发病,产蛋率下降幅度为20%~80%,使用各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提高饲料营养也不起作用。该病发病急,传播迅速,通常在2~3天内产蛋率由80%~90%以上下降到30% ~40%,有的甚至更低,产蛋率越高,感染后下降幅度往往越大。病鸭从产蛋下降到康复需3 -7周时间,恢复后不能达到标准产蛋曲线,产蛋周期缩短。剖检病鸭主要表现为生殖器官病变,卵巢卵泡减少、萎缩,输卵管蛋白分泌部缩小,蛋白分泌腺减少,子宫萎缩,有的严重病例可见卵黄性腹膜炎,肝、心、肾和肺有斑点出血。该病的临床症状类似于减蛋综合征( EDS)[1],但是,用减蛋综合征灭活苗免疫预防不能有效保护。作者对病鸭体作无菌检查并分离了病毒(命名为YH99株),用0.2 μm滤器过滤后,经人工感染易感蛋鸭能成功诱导典型发病,再从病鸭中回收到同样病毒。将YH99株与鸡源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AV127)[2~4]和鸭源减蛋综合征病毒[3](EDSV-JE 1,由上海市畜牧兽医站周锦萍提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13.
(一)产蛋各期钙需要量1个鸭蛋壳含钙2.9~3.02克,蛋鸭对钙的利用率约为65%,因此产1个蛋需钙4.8~5.12克,合理补钙能减少蛋的破损率。如果饲料中钙不足,就会动用骨骼中的钙形成蛋壳,骨骼中的钙被动用形成蛋壳的时间越长,蛋壳强度越差。不但会出现软壳蛋或无壳蛋,而且会促进吃料,  相似文献   

14.
《中国畜禽种业》2008,4(6):53-53
农村一些养鸭户饲养蛋鸭,动辄养上三四年,有的甚至一直养到自然老死。 鸭农明知老鸭产蛋率低,可仍舍不得淘汰。岂不知久养老蛋鸭,不仅每天要消耗150克左右的饲料,且产蛋很少,甚至不产蛋,使整个鸭群经济效益降低。那么,产蛋鸭到底养多久才比较合算呢?按鸭的最佳产蛋日龄,从出壳到120日龄左右开产,第一个产蛋年的产蛋率最高,圈养鸭年产蛋重量可达20千克。  相似文献   

15.
<正>一、产蛋鸭的特点在饲养管理良好的情况下,母鸭在26周龄产蛋率达到5%,一般在28~30周龄产蛋率达到15%,一般在33~35周龄产蛋率达到90%或90%以上,进入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可持续1~3个月,一般平均为1.5个月,也有个别的达到4个月。因此,进入产蛋期的母鸭代谢很旺盛,觅食能力很强。产蛋鸭的另一个特点是性情温顺,在鸭舍内安静地休息,睡觉,不到处乱跑乱叫;生活和产蛋的规  相似文献   

16.
产蛋中期的饲养管理 产蛋中期(301~400日龄),重点是确保蛋鸭高产,力争使产蛋高峰期维持到400日龄以后。为此,日粮营养浓度应比产蛋前期略高,每只鸭每天添加鱼粉,或饲喂蛋白质含量为20%的配合料,每日每只采食150克,还要适当多喂些青饲料和钙。每天光照稳定在16小时。合温维持在5~10℃,如超过或低于这个标准,应进行调整。日常操作程序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7.
<正>(续第3期第1 6页)蛋鸭一般在150日龄时产蛋率达50%,到200日龄时达90%。进入产蛋高峰期的蛋鸭体力消耗大,对环境变化敏感,应给予蛋鸭充足的营养物质并采用适宜的管理措施,尽量延长蛋鸭的产蛋高峰期,提高经济效益。1.饲料在产蛋高峰期要提高蛋鸭饲料质量,保证产蛋鸭的营养需要,合理供给,避免减产和换羽。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要适量增加,能量水平要适度。适宜饲喂粗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09,26(3):100-100
<正>1产蛋鸭的环境要求产蛋鸭的圈舍应干燥卫生,通风良好,其适宜的环境温度为5~27℃,最佳温度为13~20℃,每日光照时间14~16 h为佳,光照强度3W/m~2左右即可。除正常光照时间外,还应在舍内彻夜保持弱光照明,以便于夜间饮水和产蛋。产蛋期间的饲养密度应以5~6只/m~2为宜。  相似文献   

19.
刘万珍 《农家参谋》2014,(10):19-19
<正>秋天气候适宜是蛋鸭产蛋的大好季节。但是上一年孵出的秋鸭,经过大半年的产蛋,身体已经疲劳,管理上稍有不慎,就会停产换毛。同时,早春孵出的蛋鸭大多于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开始产蛋,加之一些蛋鸭散放饲养,常因晚秋所能寻觅的食物不多,而造成营养不足,产蛋减少。为使蛋鸭多产蛋,在秋季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日粮,合理饲喂。秋季应加喂适  相似文献   

20.
旨在探讨单笼饲养、双笼饲养、散养和网上平养四种养殖模式对蛋鸭(Anas platyrhynchos)产蛋性能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191羽优质蛋鸭品种山麻鸭被分成单笼、双笼、网上平养、散养四组,记录其产蛋率和日耗料量,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产蛋性能的影响。同时,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在不同养殖模式下山麻鸭下丘脑、垂体、卵巢、肾上腺等组织中产蛋相关基因的表达,筛选出其中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双笼饲养的山麻鸭产蛋性能和饲料转化率最低,单笼饲养的产蛋性能最佳。产蛋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检测发现,在不同饲养模式下,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CRH)基因在下丘脑和垂体组织中,阿黑皮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 POMC)基因在垂体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在双笼饲养模式下,黑素皮质素受体(melanocortin 2 receptor, MC2R)基因在山麻鸭垂体中的表达量最高,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 PRLR)基因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而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4,BMP4)基因在卵巢中表达量最低。结果提示,(1)双笼饲养会导致蛋鸭的产蛋性能下降; (2)双笼饲养的蛋鸭可能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诱使垂体中MC2R基因高表达,进而调控HPA轴激素分泌,抑制HPG轴的活性,使得卵巢中的PRLR及BMP4等产蛋相关基因异常表达,两个信号通路交互作用,最终影响了蛋鸭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