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覆土后管理大棚蘑菇覆土15天左右就可出头潮菇,即进入出菇阶段。对有疣疱霉等病害发生历史的菇房,可用药预防。用药前1天停水,每平方米用1~2克施保功药剂配成1000倍药液喷洒  相似文献   

2.
一是严格处理菇棚。在菇棚启用前用蘑菇祛病王进行喷洒,密闭2天后,地面按每平方米250克的用量撒石灰粉。二是在发菌期间喷药预防。每5天左右喷1次金星消毒液50倍液或菌绝杀200倍液等,注意药物不要直接喷洒在菇床或菌袋上。三是严格处理覆土材料。菌墙或畦式栽培取土时,应先将土晒干、压碎,喷洒蘑菇祛病王60倍  相似文献   

3.
<正> 采用室内框架式栽培平菇,在菇床正反两面同时产菇,可在不增加单位面积培养料,不改变培养料配方和菌种播量的基础上,平均每平方米菇床产菇16公斤,且提早7天左右出菇。 1 菇床框架结构的设置 在室内用毛竹等搭建框架,框架上固定菇床底板,一般框架高2米,设3层菇床,层间距离60~65厘米;双边管理的菇床宽110厘米,单边管理的菇床宽55厘米;菇床底板用薄木板钉制,每根木条之间相距1.5~2厘米。  相似文献   

4.
双孢菇又名白蘑菇,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双孢菇培养料床覆土15天左右,有2/3菌丝长出土表,即可进行喷水催菇,进入出菇管理阶段,此期要注意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正> 1.病毒病。病毒病是辣椒、番茄、豆类等蔬菜夏季易感染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期间可用高锰酸钾800~1000倍液、磷酸三钠500~800倍液或磷酸二氢钾500~1000倍液、83增抗剂5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防治,每隔7~10天交替用药喷洒1次,连喷2~3次,可钝化病菌,控制蔓延。2.炭疽病。茄果类蔬  相似文献   

6.
蘑菇主要常见的病虫害有 :褐腐病、褐斑病、软腐病、干腐病、斑点病、生理性病害、菇螨、菇蚊、菇蝇等。病虫害防治应首先做好菇房消毒 ,堆料和“二次发酵”要过关 ;其次 ,料进床后病虫初发期适时下药进行防治 ,用药最好在覆土时 ,出菇前期间进行或菇采后采取局部用药 ,即“点治” ,严禁在出菇高峰时喷药 ,药剂需选择高效、安全、低残留的农药。1真菌性病害1 1褐腐病 ,又称白腐病、湿泡病、疣孢霉病等症状 :病菌只感染蘑菇子实体 ,不感染菌丝体。蘑菇的发育阶段不同 ,病症也不同。子实体未分化时被感染 ,会形成如“硬皮马勃状”不规则组织块…  相似文献   

7.
《当代农业》2013,(24):31-31
一、控制环境温度尽量将环境温度维持在生长范围内。杏鲍菇的生长温度为6~250C.在6~15℃菇体生长迟缓,但菇体组织细密、色泽美观,可培育出优质菇.二、控制环境湿度环境湿度不宜太高,在6-15℃的温度下。每天向菇棚内喷水1~2次即可.采用覆土方式栽培的不需每天都喷水.可根据外界气温变化灵活掌握.维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即可。  相似文献   

8.
一、防治蔬菜病害 在预防番茄疫病时,用0.1%的糖水喷洒茎叶,可减少番茄疫病的发生.用1千克糖加0.5千克尿素对水100千克,在晴天中午均匀喷雾,每隔6天喷1次,连喷3~5次,对黄瓜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1000倍的白糖溶液加400倍的病毒A加30毫克/千克赤霉素加600倍硼砂溶液,混匀后喷雾,每7天喷1次,连喷3次,可防治黄瓜病毒病.  相似文献   

9.
三十烷醇用三十烷醇乳粉浸块或喷洒香菇菌块(棒),一般增产25%左右。浸块即在出菇前或采菇后以0.5mg/L溶液浸泡栽培块或菌棒12~23小时。喷洒即以0.5mg/L  相似文献   

10.
更正     
秦旭 《农村科技》2004,(5):39-39
双孢菇又名白蘑菇,是世界上第一大宗食用菌,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双孢菇料床覆土15天左右,有2/3菌丝长出土表,即可进行喷水催菇,进入出菇管理阶段,此期要注意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清洁菇场 菇房在栽植前要进行彻底清扫,并用敌百虫或敌敌畏800倍稀释喷杀1次。室外种植,要清除栽培场地周围的杂草,并用敌百虫200~300倍稀释液喷洒土壤和场地周围。  相似文献   

12.
利用棉籽壳发酵后熟化技术,通过单袋横放覆土、横切1/2菌袋直立覆土、双排横放顶端覆土及单排墙式(对照)等出菇方式栽培平菇,研究不同出菇方式对平菇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出菇方式影响平菇子实体外形,单袋横放覆土和横切1/2菌袋直立覆土,子实体喇叭状,双排横放顶端覆土和单排墙式,子实体覆瓦状;试验组平菇产量均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13.
蘑菇白腐病是食用菌栽培中发生最为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秋季发病重于春季,种植户应加强防治.具体措施如下: 1.在菇床温、湿度不影响蘑菇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应经常开窗通风,降低房内温、湿度,将房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5%以下,温度保持在18℃以下.这样,既有利于蘑菇的生长,又不利于病菌的繁殖与侵染,可有效地减轻病害. 2.为预防病害的发生,在蘑菇出土前用1∶2∶230倍波尔多液均匀地喷洒菇床表面,也可按每10平方米的菇床用10克多菌灵或20克甲基托布津加水15千克喷洒菇床表面,能有效杀灭菇床表土病菌,大大降低病菌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家养兰花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害兰花的病虫害较多,如不及时防治,兰株将受严重损失.常见病害有病毒病、白绢病、叶斑病.宜从改善栽培条件,加强日常养护着手,进行预防.发病初期,病毒病用阿斯匹林1000倍液喷洒;白绢病用氯霉素针剂1支对1千克清水,淋浇病株,每日1次,连浇2次;叶斑病用青霉素2000倍液喷洒,2天1次,连喷3~4次,可有较好效果.主要虫害有介壳虫、蚜虫、红蜘蛛.  相似文献   

15.
一、防治蔬菜病害在预防番茄疫病时,用0.1%的糖水喷洒茎叶,可降低病害的发生;用1千克糖加0.5千克尿素加水100千克,在晴天中午均匀喷雾,每隔6天喷一次,连喷3—5次,对黄瓜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1000倍的白糖溶液加400倍的病毒A加30PPm赤霉  相似文献   

16.
1 栽培季节 反季节栽香菇从10月开始至3月份均可栽培。4月天暖后可裸地栽培。2 大棚消毒 任何蔬菜大棚均可栽香菇,栽前大棚要消毒,每立方米用硫磺15克,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硫,杀菌力强。门窗要关严,人要离开,以免中毒。还可用波尔多液、3%来苏儿、生石灰水喷洒,消毒地面及棚架设施。3 棚内除湿 出菇前菌丝生长阶段不宜潮湿,湿度大易引起杂菌感染。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0%左右。如棚内湿度大,可掀起部分棚膜通  相似文献   

17.
1、头潮菇太密,转潮困难:头潮菇多,个体小,甚至成丛的菇蕾将覆土掀起,造成大批小菇因脱离料面而死,难出二潮菇。这是因为菌棒过密或菌棒太长,料层过厚所致。解决方法:将菌棒间距拉大2~3㎝,菌棒间隙用土填实,菌棒太长的要把菌棒切成两段立放出菇或菌棒卧放出菇。  相似文献   

18.
高树铭 《农家致富》2005,(13):42-43
6.菌丝定植后怎么管理较好?从播种到覆土约需20天,这段时间主要是促菌丝生长,管理重点是防高温,尽量使室温维持在22~25℃,湿度65%。播种后的10天内,每天需揭报纸1~2次,以通风透气,10天后可揭去报纸,早晚开门窗,并逐步增加通风次数,注意防止杂菌。  相似文献   

19.
1.萘乙酸。萝卜播后25-30天和35~40天各喷1次00毫克/公斤的萘乙酸,防生长期间糠心。收获前10天再喷1次,可控制贮藏期早糠心。2.青鲜素(抑芽丹)。采收前7天,用25%的青鲜素水剂加水稀释70倍,每亩用药液4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贮藏2个月后的白萝卜无抽薹现象,且横断面保持新鲜。  相似文献   

20.
亚麻白粉病田间药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麻白粉病发生初期,及时进行喷药,隔一周后加喷一次,可抑制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粉尽1 000~2 000倍液.防病效果可达82%以上,原茎增产12%以上,种子增产14%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