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控制措施光照时间在鸡生长期不宜延长,产蛋期不宜缩短。生长期一般每天8小时光照,不宜超过11小时。产蛋期一般以14~16小时,不宜超过17小时。增加光照必须和鸡的体成熟、性成熟相一致,并且给予足量的全价饲料。鸡一般以白光为主,雏鸡可用红光。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1999,(9)
光照是养鸡生产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光照时间、强度、颜色等对鸡的活动、代谢、生长发育及生产力的发挥均有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光照控制技术,将会明显提高蛋鸡的生产能力和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1.时间控制光照时间的长短与鸡的性成熟日龄密切相关。育成期光照时间过短将延迟性成熟,过长则提早性成熟,过早成熟的鸡开产早,开产时蛋小,产蛋率低,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短。如在鸡产蛋高峰时突然缩短光照,会降低产蛋率,增加死亡率,即使恢复原来光照,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把产蛋量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因此,在生产中应注意掌握一个原则,即鸡的生长期光照时间不宜延长,产蛋期则不能缩短。生长期一般每天8小时,不宜超过11小时;产蛋期14~16小时,不宜超过17小时,增加光照必须与鸡的体成熟、性成熟相  相似文献   

3.
养鸡高产5法     
1.对雏鸡进行截翅,可使鸡平均增重5%~8%,产蛋量提高8%~20%,出肉率提高10%左右.一般雏鸡长到15日时即可截翅. 2.饲养蛋鸡,采取1周龄内雏鸡每天光照20~23小时,2~20周龄内每天光照8小时,可长期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4.
<正> 蛋鸡脱肛在开产时就会发生,并能延续于整个产蛋期。由于大多数养殖户弄不清脱肛的原因,使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现笔者介绍导致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供参考。 1.开产前光照时间过长育成鸡的光照应控制在9小时以内,开产后逐渐把光照时间延长到14~16小时。而有些养鸡户在蛋鸡开产前就采用产蛋鸡  相似文献   

5.
王楠  侯怡 《新农业》2007,(9):40-40
光照时间和强度对鸡生殖系统的发育起着关键性作用,育成期和产蛋期对光照的要求不同,从而影响卵巢和睾丸的发育。光照时间与强度  相似文献   

6.
应用生物化学分析方法,试验研究了260日龄白来航产蛋鸡在不同光照环境中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血清清蛋白、GPT和AKP活性以17小时光照组最高,分别比14小时光照组高20.62%,59.41%和23.04%,而血清非蛋白氮降低27.0%。血钙含量以16小时光照组较高,比14小时光照组高26.57%.提示:不同光照管理对鸡体物质代谢、水盐代谢有一定的影响.本试验为制定合理的光照制度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忌喂料不加限制蛋鸡进入育成期要限制喂料,即使在产蛋期也不能喂得过饱。许多养鸡户误认为:“鸡吃不饱拿啥下蛋”,让鸡自由采食,尽量多吃,这样不仅造成鸡体过肥,产蛋率下降,而且大大增加了饲料投入,成本过高。二忌光照管理不科学科学合理的光照是提高产蛋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养鸡户由于条件所限或认识不够,光照管理不合理,有的从雏鸡孵出至产蛋期,一直保持较长时间的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三个品种、两种光照制度和两种饲养制度,测定不同处理对产蛋率的影响及其三因子互作效应。产蛋期采用两种舍饲温度,测定不同舍温对互作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产蛋率有显著影响,罗曼白鸡的产蛋率显著高于西赛克斯和伊莎褐鸡,鸡只生长期恒定光照的产蛋率显著高于逐渐减光的产蛋率,而生长期适度限制饲养与自由采食和产蛋期15℃与22℃舍温的产蛋率没有显著差异。全群鸡三因子互作效应表现在品种X光照、品种X光照X饲养具有显著性,但在不同舍温下互作效应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光照节律调控鸡繁殖性能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光照是生物体重要的环境因子。现代家禽生产普遍采用人工光照。禽类视觉敏感,光照对禽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光照是温度、湿度和通风因素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此外,鸡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动物,光照对其繁殖生理的影响和相关作用机制研究也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文章就禽类对光照的感知,光照节律对鸡性成熟和繁殖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概述了非自然光照节律、光照不应性和种蛋孵化期光照技术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理解光照节律对鸡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禽类的光感受器如眼球(视网膜)、丘脑深部和松果体,能够将光信号转变为生物信号,并依靠神经内分泌系统,尤其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影响鸡的生殖系统发育和繁殖行为。育成期鸡群性腺发育很快,并对光照时间长短反应敏感。光照时长过短或者过长,可能导致鸡只生长受阻或者性成熟提前;每天维持恒定8或9 h的光照时长,可保证体况和体重在性成熟时达标,充分发挥繁殖潜力。产蛋期光照节律主要包括光照刺激时间和光照时长。光照刺激能促进鸡性成熟,但必须在恰当的阶段实施才能有效发挥其促进适时和整齐开产的作用。对于黄羽种鸡光照刺激时间的研究鲜有报道,生产中多参照蛋鸡的光照方案,或适当推延。进入产蛋期的鸡群,光照节律则由恒定短光照转变为恒定长光照,光照时长的选择也是提高鸡繁殖力的关键控制点之一。母鸡产蛋期需要较长的光照时长以维持其高产,但肉种鸡与蛋鸡在体况、饲喂方式和生理特点等不同,如光照不应性等生理特征。因此,肉种鸡的光照时长短于蛋鸡或蛋种鸡,一般为14或15h,而蛋鸡或蛋种鸡为16或17h。种公鸡性早熟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精液稀释和存储,以及种公鸡隔代利用等技术的应用发展,种公鸡光照调控技术研究也逐步开展。种公鸡性成熟后采取与母鸡同样的光照时长可能会降低精液品质,提示在公母分饲的条件下有必要对公鸡和母鸡进行有区别的光照节律管理。与常规24h光照节律不同,非自然光照节律的光照制度可以提高蛋重,但可能降低产蛋数。非自然光照周期不符合欧盟规定动物福利标准,与饲养人员的正常作息时间不一致,在实际生产中并未广泛应用,但是研究非自然光照周期对了解家禽的生物节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海兰褐鸡因其性情温和及存活率高而被广泛应用于平养系统中去。为达到它的生产潜能.需要为鸡群提供尽可能好的平养环境。 一、生长期 海兰褐鸡应该生长在光照程序和光照强度都调整适度的鸡舍里.一般来说平养的光照程序跟笼养相似.但光照强度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人工强制换羽是指采用人工措施,以缩短换羽时间和延长产蛋期为目的的一项生产技术.是一项减少开支,经济效益显著的有效措施。其方法是: 1.饥饿法这是最常用、操作简便且效果明显的传统强制换羽法。其原理是:通过停水、断料、缩短光照时间.给鸡只造成强烈刺激,导致鸡内分泌失调.卵泡发育停止以至萎缩,引起停产和换羽。应用时根据鸡种、年龄、产蛋率、体质状况及季节不同而决定停水天数(一般2—5天),断料天数(一般8~14天),同时减少光照刺激时间。具体实施要依鸡体重失重率而定。如失重率低于20%,换羽效果不理想,失重率大于30%则死亡率增高。当体重下降到目标体重时恢复供料。开始时饲喂育成料,但到鸡只开产后,应换成产蛋料。  相似文献   

12.
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是家禽生长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境条件之一,光照通过视网膜和下丘脑影响家禽生长发育,后备鸡影响鸡群性成熟发育,产蛋期影响生产成绩的稳定性。人工控制光照或补充照明是现代养鸡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大措施之一,合理的光照制度是家禽高产、稳产重要条件之一。鸡群活动受光照时间影响,可以通过调节光照时间长短和开启时间,使鸡群生产规律符合生产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一、忌惊群惊群、炸群会产生应激,使鸡产软皮蛋、无黄小蛋,并影响产蛋率。二、忌断喙断喙一般雏鸡在6~9日龄时进行,对没能按时断喙或断喙太轻又长出新喙的雏鸡,应在育成期补断或修喙,忌在产蛋期断喙。三、忌断水有资料表明,蛋鸡在产蛋期断水24小时,产蛋率可由80%下降到30%,而要使其恢复到原来的产蛋水平,大约需要1个月的时间。因此,在鸡产蛋期必须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四、忌频繁变换日粮配方  相似文献   

14.
草雏鸡的饲养。适时饮水和开食雏鸡入舍后1~2小时即可饮水。初饮时.可在水中加入5%葡萄糖和电解质多维.以增强鸡的体质.便于胎粪排出.水温一般要接近舍温(160℃~200℃)。雏鸡一般在出壳24小时后开食.最初时可喂给碎米.3日龄后改喂全价颗粒料。  相似文献   

15.
合理利用光照.可使养鸡者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养鸡者应将鸡的光照如同饲料、饮水一样.合理调节使用。如合理利用人工光照或人工遮光.改变光照强度、改变光照时间和改变光照色度等.有效地控制鸡的生长发育、休产、换羽、就巢.调节鸡的性成熟.防止和减少鸡的啄食癣现象发生等.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和养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光照与饲料、饮水等一样都是鸡生长和产蛋不可缺少的因素。光线对鸡的影响有质和量之分,质是光的照度与波长(颜色),量是光照时间的长短及其变化。 一、光的照度和波长对鸡的影响 1.照度 美国许多公司对培育春孵种用新母鸡,于开产前11或12周开始采用昏暗光照,即以每天1英尺烛光光照8小时,为期8周,第8周末光照立即增加到每天15小时,以刺激新母鸡的繁殖性能。这种母鸡达到产蛋高峰比常规光照制度培育出的母鸡早2~6周,产蛋量高2~6%,通常在一个产蛋周期可多产蛋5~9枚,每打蛋可节省饲料1/3磅多。  相似文献   

17.
秋季饲料充足,成年蛋鸡已停产换羽,而新鸡陆续开产,在此季节应加强饲养管理以利提高产蛋率。 1.淘汰老弱母鸡一般产蛋鸡饲养1~2年最好,超过2年以上的母鸡最好予以淘汰。鸡体素质差,产蛋率低的,应及时挑选出来,分圈饲养,增加光照,每天保持16小时以上,多喂高能量饲料如玉米、米糠等,促使母鸡增膘,及时上市处理出售。当新鸡开始产蛋时,则应新、老鸡分开饲养,新鸡也逐渐由产前饲养过渡到产蛋期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1.育雏期在育雏期前3天采用23小时光照,以后根据雏鸡体重和体质状况,灵活掌握递减光照时间的速度。正常情况下,每周减3小时,直到自然光照或育成期的固定光照。鸡群体重较小、体质较弱时,  相似文献   

19.
鸡的生产性能不仅由遗传基础所决定的,环境因素也很重要。生长期适宜的光照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育雏期适宜光照可以使蛋鸡熟悉环境;育成期适宜光照可以推迟性成熟,从而在产蛋期达到较高的产蛋率,维持较高的产蛋高峰。因此控制光照条件,是养鸡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孵化期的环境刺激影响家禽的行为和健康,除了打开孵化器时能见到一些光,商业肉鸡通常在完全避光的条件下孵化。试验旨在研究在孵化期提供不同的光照时间对肉雏鸡的影响。选择入孵蛋664枚,分别给予连续光照(24L:0D)、不提供光照(0L:24D)和12小时光照(12L:120),光照强度均为550lx。出壳时测定506只雏鸡的不同参数。结果显示,各个光照组雏鸡的孵化率、死亡率、生长、饲料消耗、基因转化率、步态评分、总体摄食行为和总体活动行为都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