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苏钟猪     
《农家致富》2011,(7):39
以太湖猪和长白猪为亲本培育的优质瘦肉型猪,2010年通过江苏省新品种审定,适合全国各地养殖。全身被毛白色,平均窝产仔数14头左右,肥育猪平均日增重650克左右,饲料报酬3.1∶1,胴体瘦肉率55%~56%;以苏钟猪为母本的二元杂优猪,育肥性能好,平均日增重750克左右,饲料报酬3∶1,胴体瘦肉率60%左右,肉质风味和地方猪相仿,品质好,对饲料要求不苛刻;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2.
荣昌猪与新荣昌猪Ⅰ系遗传变异的RAPD标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60个随机引物对荣昌猪与新荣昌猪Ⅰ系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其中35个引物可扩增出清晰的RAPD带型,1个引物A1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荣昌猪和新荣昌猪Ⅰ系群内平均相似系数分别为0.787,0.80;平均遗传距离为0.213,0.198,两品系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795;平均遗传距离为0.206,两品系内及品系间都存在着DNA分子水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提高肥育猪的出栏率.应抓好以下科学饲养管理措施: 1.充分利用杂种优势不同品种杂交所得到的杂种猪.比纯种亲本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在生长肥育过程中.具有好喂养、生长快、抗病力强、育肥周期短等特点。大量试验证实.采用二元杂交猪.比纯种猪提高日增重15%~20%.三元杂交猪比纯种猪提高25%左右。  相似文献   

4.
以人源小卫星探针33.15分析了通城猪和湖北白猪Ⅲ系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通城猪平均10.58条带,湖北白猪Ⅲ系平均16.5条带。DNA指纹图谱相似系数通城猪为0.797,湖北白猪Ⅲ系为0.723。湖北白猪Ⅲ系2条特征带为2.7kb和4.2kb。  相似文献   

5.
苏太猪     
江原 《农友》2002,(11):11-11
苏太猪是江苏省苏州市苏太猪育种中心培育的中国瘦肉型猪新品种。其特点是:①肉质肥瘦适度。苏太猪肉内脂肪4%以上。肉色鲜红,细嫩多汁,味道鲜美,适合中国人的口味。价格比普通猪肉高20%。②繁殖力高。初产母猪平均胎产子11.6头,经产母猪平均胎产子14.5头,保持了太湖猪高繁殖性能的优点,是当今国内外产子数最多的瘦肉型猪种。③耐粗饲性能好。食谱广,  相似文献   

6.
生猪无公害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品种选择 1.1二元杂交猪我国过去特别是在农村,主要选择以地方猪种为母本,以引进品种为父本的二元杂交繁育体系生产的二元杂交猪.它的日增重比血缘不清的杂种猪及地方猪高20%左右,节省混合料10%,瘦肉率提高5%-10%。各地普遍反映较好的是杜本一代二元杂交猪。  相似文献   

7.
猪的超数排卵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建立了有效的猪超数排卵技术,探讨了影响猪超数排卵效果的若干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初情期后青年母猪的平均超排的效率为50%,超排的效猪的平均排卵数为27±6.3,平均采卵数为18.5±9.4,卵子回收率为68.5%.  相似文献   

8.
于1993年末引入英系大约克夏猪进行饲养观察,选种选配,扩群繁殖和杂交利用等试验,表明其生产性能良好,母猪平均年产11.16头,活产仔数10.92头,20日龄活仔数9.86头,20日龄窝重46.32公斤,生长猪平均日增重804克,料重比2.53:1.90公斤体重屠宰,平均膘厚2.14厘米,胴体瘦肉率61.29%,与长白杜洛克杂交,杂交优势明显,种猪群由45头扩大到94头,推广种猪1710头,取得了  相似文献   

9.
《饲料博览》2004,(5):49-49
当前市场上瘦肉型猪最受欢迎,其中从国外引进的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备受青睐。长白猪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之一。具有代表性的是丹麦长白猪,现主要饲养在浙江省杭州市种猪试验场、余杭县和天津市宁河原种猪场。长白猪全身白色,体躯呈流线型,耳向前平伸,背腰比其它猪都长,乳头7~8对。在我国较好的饲养条件下,6月龄公母猪体重分别为85 kg和83 kg,成年公猪体重为246.2 kg,成年母猪为218.7 kg。长白猪引入我国后,一般公猪体重达130 kg左右、母猪体重达120 kg以上开始配种。产仔数初产平均为10.5头,经产11.2头左右。长白猪具有生长快,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对450头体重18kg的三元杂交商品瘦肉型猪,应用旺龙牌777猪用超级料精,进行为期120天的育肥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在商品瘦肉型猪的直线育肥期使用旺龙牌777猪用超级料精,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每头猪可获纯利润达223.55元;可使猪的平均日增重达834g/头、日;料肉比为3.03:1。  相似文献   

11.
杜洛克猪(SI系)生产性能的选育改良与杂交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专门化品系的选择理论与方法,对杜洛克猪进行了连续10年8个世代的遗传选育,选育结果表明杜洛克猪出生至90kg体重的日龄缩短8d,平均日增重增加62g,每千克体增重耗料减少0.24kg,平均背膘厚减少0.44cm,胴体瘦肉率提高3.62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分别为5.00%,8.86%,8.45%,27.50%和5.98%。选育后的SⅠ系猪表现出优良的杂交配合力,杂交商品猪的主要经济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江西地方猪种保种场种猪繁殖性能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江西6个地方猪种保种场1174窝母猪的繁殖产仔记录发现:保种场内江西地方猪种初配年龄和初产日龄明显偏迟(分别在9~11月龄和390~440日龄之间),以玉山猪最迟,达10.93月龄,地方猪平均产仔间隔在178~201d之间。但产仔性能以玉山猪最高,初产和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分别为11.98±2.86头和13.82±2.56头,接近国内高产猪种,瑞金花猪产仔数最低(初产为7.52±1.05头),但仔猪育成率最高(98.41%);断奶头数在6.3±8.8头之间,断奶窝重在62~110kg之间,杂交对产仔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刘金江 《新农村》2009,(2):19-19
1.选好猪种 猪种可分为瘦肉型、脂肪型和兼用型三大类。从国外引进的长白、大约克、汉普夏和杜洛克猪都属瘦肉型品种。这类猪养至90千克左右屠宰,胴体瘦肉率一般为58%~68%。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选用体重为15kg的三元杂交瘦肉型仔猪200头,平均分为4组,对4个浓缩饲料配方进行筛选。经120天的对比试验,结果找到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浓缩饲料配方(即C组配方);若应用本试验的C组配方的日粮饲喂(体重15kg ̄120kg)商品瘦肉型猪,则可使每头猪平均日增重达858.3g,料肉比达3.06:1,可获利润为222.20元/头。  相似文献   

15.
1.黑盆黑猪 山东胶州市育成的我国较早的瘦肉型猪。黑盆黑猪被毛全黑,体长,头脸长,比本地猪多1对肋骨。母猪窝产仔10头以上,育肥猪6月龄可达90千克左右,好饲养,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瘦肉率达53%左右。  相似文献   

16.
稀土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断奶仔猪,育成猪,肥育中猪的基础饲中添加0.1%稀土饲料添加剂,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提高22.90%,育成猪提高18.07%-20.27%,肥育中猪提高13.03%。各试验组饲料效率和经济效益均优于各对照组,生产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19头长梅杂种母猪(长白猪×梅山猪)和18头汉梅杂种母猪(汉普夏猪 ×梅山猪)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长梅和汉梅母猪的发情征兆不及地方猪种 明显.长梅和汉梅母猪发情持续期为4天左右,性欲维持2天左右;初配和第二 胎发情配种,情期受胎率分别为93.2%和97.l%;头胎和第二胎,窝平产仔数 分别为11.9头和14.3头,活产仔数分别为7.6头和13.4头; 40日龄断奶窝重分 别为58.00kg和103.02kg。梅山二元杂种母猪保持了梅山猪的高繁殖力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杨葆春  刘永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713-14714
[目的]为八眉猪的保护、选育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2头青海八眉猪为试验动物进行肥育试验,肥育结束后随机选择6头屠宰,测定其胴体和肉质性能,并与国内外其他品种进行比较。[结果]八眉猪肥育期平均日增重409.86g,低于杜洛克猪、荣昌猪和民猪;屠宰率70.19%,与国内外大部分品种相当;平均膘厚3.38cm,较二花脸猪和民猪薄;肌肉pH值6.43,与地方品种相当;肉色和肌肉大理石纹全部被评为3~4分(1~5分制),略低于民猪和内江猪;失水率18.86%,低于杜洛克猪;熟肉率66.12%,低于内江猪,高于民猪、二花脸猪和杜洛克猪;肌肉脂肪含量(7.16%)高于其他品种。[结论]应继续对青海八眉猪进行保种选育。  相似文献   

19.
“金枫”猪是由枫泾猪、长白猪、皮特兰猪杂交而成的商品瘦肉型猪“金枫”猪母系初产10.68头/胎,经产12.40头/胎,平均初生重1.202kg/头。泌乳性能强,21日龄窝重63.04kg。35日龄离奶头数10.68头,窝重86.62kg,发情明显,阴户红肿、阴道分泌物二个生理反应症状100%个体明显表现,一次配种受胎率86.49%。断奶后发情正常,6d之内发情配种的占82.22%,临产前4h就能挤  相似文献   

20.
麦饭石饲喂育肥猪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延边州种畜场选择21头健康、平均体重32kg的长白猪,分为两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进行了为期60天的添加和龙麦饭石饲喂育肥猪增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分别比对照组多增重3.6kg和6.6kg,提高饲料转化率11.43%和21.88%,说明和龙麦饭石对猪增重有明显的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建议在日粮中添加和龙麦饭石1.5-2.0%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