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隐孢子虫属的种类较多,目前兽医学上公认的有:寄生于小肠的有微小隐孢子虫,寄生于30日龄以内的小牛;牛隐孢子虫,寄生于老年牛和成年母牛;猪隐孢子虫,寄生于猪;犬隐孢子虫,寄生于犬;猫隐孢子虫,寄生于猫;火鸡隐孢子虫和贝氏隐孢子虫,寄生于鸟类;赖氏隐孢子虫,寄生于豚鼠体内。寄生于胃内的有:鼠隐孢子虫,寄生于鼠;蛇隐孢子虫,寄生于蛇;安氏隐饱子虫,寄生于奶牛的皱胃。寄生于人的重要种类是人隐饱子虫。常见的人兽共患隐孢子虫,且经常感  相似文献   

2.
寄生于羊的隐孢子虫主要对羔羊致病,轻者消瘦、阻碍生长,重者引发腹泻,甚至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寄生于绵羊和山羊的隐孢子虫中,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人隐孢子虫(C. hominis)、猪隐孢子虫(C. suis)和隐孢子虫鹿基因型(Cervinegenotype)为人兽共患虫种和基因型[1].  相似文献   

3.
隐孢子虫最早由Tyzzer(1907)发现于小白鼠胃腺内而定名,属真球虫目,隐孢科,已报道的有19个种。但Tzipori 等根据不同宿主间可交互感染而认为隐孢子虫仅一种。而Levine 等则认为应归并为4个种,即寄生于热带鱼的鼻隐孢子虫、寄生于爬行类的响尾蛇隐孢子虫、寄生于鸟类的火鸡隐孢子虫及寄生于哺乳类的鼠隐孢子虫。Vpton 等认为寄生于哺乳类的应有两个种,即鼠隐孢子虫及  相似文献   

4.
正隐孢子虫病是一种世界性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引起哺乳动物产生严重腹泻,并伴有厌食、生长停滞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1病原及生活史在我国,寄生于羊体内的隐孢子虫有2种,分别为小鼠隐孢子虫和小隐孢子虫,分类上均属于隐孢子虫科隐孢子虫属。前者寄生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后者寄生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隐孢子虫为单宿主生活  相似文献   

5.
南宁市石埠某鸭场鸭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是一种寄生性原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其虫体形态与发育和球虫相似。隐孢子虫宿主种类广泛,可以寄生于240多种动物体内。隐孢子虫有效种目前已达16种,另有40多个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常见寄生虫病种类较多,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有的甚至危及奶牛的生命。隐孢子虫是寄生于奶牛体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1])。1985年首次发现了犊牛感染隐孢子虫。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科隐孢子虫属的多种隐孢子虫寄生于肠黏膜上皮细胞和胃黏膜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其病原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可广泛寄生于人类、禽类、哺乳类和两栖类等240多种动物~([2])。本病多发生于犊牛,以严重腹泻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河南地区鸭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孢子虫病是重要的人兽共患原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隐孢子虫(Crptosporidium)宿主种类广泛,可以寄生于240多种动物,隐孢子虫有效种目前已达到16个,另有40多个基因型.其中已确定的禽类有效种有3个,即贝氏隐孢子虫(C.baileyi)、火鸡隐孢子虫(C.meleagridis)和鸡隐孢子虫(C.galli),还可能存在新的有效种和基因型,至少存在有2个未命名种(分别寄生于鹌鹑和鸵鸟[1])和3个新基因型(从黑鸭分离到的鸭基因型和加拿大鹅分离到的两个鹅基因型)[2].……  相似文献   

8.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是一种引起人兽共患病的机会性原虫,能感染包括人在内的240多种动物,引起动物机体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目前已鉴定出16个有效种,40多个基因型。感染禽类的隐孢子虫主要有3个种:贝氏隐孢子虫(C.baileyi)、火鸡隐孢子虫(C.meleagridis)和鸡隐孢子虫(C.galli)。其中C.baileyi为感染鸡的优势虫种,主要寄生在鸡的喉头、气管、法氏囊、泄殖腔等部位;C.meleagridis主要寄生于小肠,属于人兽共患病原;  相似文献   

9.
隐孢子虫卵囊形态学观察及动物交叉感染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观察了从湖南6种动物分离出的隐孢子虫卵囊的光镜下形态,并以鸡源、牛源和猪源隐孢子虫卵囊人工感染实验动物作交叉感染性研究。结果鉴定出隐孢子虫3个种,即贝氏隐孢子虫(C.baileyi),寄生于鸡、鸭;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寄生于牛、山羊、猪、家兔和小鼠;鼠隐孢子虫(C.muris),寄生于牛。交叉感染结果表明,来自鸡的隐孢子虫可以感染雏鸡和雏鸭,而不能感染小鼠和家兔;来自牛的隐孢子虫可以感染小鼠和家兔而不能感染雏鸡,来自猪的隐孢子虫可以感染小鼠而对雏鸡无感染性。作者认为,哺乳类和鸟类的隐孢子虫可能在宿主纲的水平上具有宿主持异性。  相似文献   

10.
<正>隐孢子虫病是家禽、鸟类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隐孢子虫的宿主多达30余种,目前,隐孢子虫种已达20余种,寄生于禽类的隐孢子虫有3个虫种,即火鸡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meleagridis)、贝氏隐孢子虫(C.baileyi)和鸡隐孢子虫(C.galli)。我国发现的禽隐孢子虫有2种包括贝氏隐孢子虫(C.baileyi)和火鸡隐孢子虫,主要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导致产蛋率下降或鸡只死亡,当与其他传染病,免疫抑制性共同感染时,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四县山羊隐孢子虫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科隐孢子虫属的隐孢子虫 (Cryptosporidium)寄生于人和动物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系统器官而引起的一种以严重腹泻为主要特征的世界性人畜共患寄生性原虫病。自1 90 7年 Tyzzer首先在实验小鼠的胃腺中发现以来 ,国内外已有大量人体和动物感染的报道。但贵州地区山羊隐孢子虫的感染和致病情况目前尚未见报道。近年来贵州省由于山羊腹泻每年导致 2 0 %左右的羊死亡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已严重地影响养羊业的发展。为了及时查清贵州山羊腹泻的病因 ,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于 1 999年 1 2月至2 0 0 0年 4…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牛隐孢子虫病的调查及小鼠的人工感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隐孢子虫病是全世界流行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笔者对北京地区的牛隐孢子虫病进行了初步调查,在调查的5个牛场中有4个发现有隐孢子虫感染,其中二月龄、三月龄犊牛感染率最高(二月龄为19.5%,三月龄为17.4%),四、五月龄时逐步下降,一月龄犊牛感染率最低。人工感染试验证明牛隐孢子虫能够感染正常的和免疫力降低的小鼠。从而证明北京地区牛隐孢子虫不具有宿主特异性,它既能感染牛,又能感染小鼠。笔者还在电镜样品和组织切片中发现了隐孢子虫各发育阶段的虫体;被隐孢子虫寄生的肠绒毛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萎缩和上皮细胞的脱落,从而证明北京地区牛隐孢子虫具有一定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3.
正禽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科隐孢子虫属的贝氏隐孢子虫、火鸡隐孢子虫寄生于家禽的呼吸系统、消化道、法氏囊和泄殖腔内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隐孢子虫病呈全球性分布,能使鸡、鸭、鹅等多种家禽致病,是仪次于球虫病的高发性原虫病。近年来,由于禽场的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典型的禽隐孢子虫病病例在规模化禽场已很少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部分地区山羊隐孢子虫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科隐孢子虫属的隐孢子虫 (CryptosporidiumTyzzer 190 7)寄生于人和动物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系统器官而引起的一种以严重腹泻为主要特征的世界性人畜共患寄生性原虫病。自 190 7年Tyzzer首先在实验小白鼠的胃腺中发现以来 ,国内外已有大量人体和动物感染的报导。该病是目前世界 6大腹泻病之一。但贵州地区山羊隐孢子虫的感染和致病情况目前尚未见报导。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把贵州建成畜牧业大省 ,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 ,以解决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后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山…  相似文献   

15.
延边地区兔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C. ryptosporidium parvum)寄生于人或多种动物的胃肠道上皮细胞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小型原虫病.动物感染后常见的临床体征为间歇性水泻、脱水和厌食,还可能有进行性消瘦和减重.人表现为持续性腹泻、伴有营养不良、腹痛、发热和呕吐.在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免疫损伤及免疫抑制的人畜中,已发现许多急性,有时为致死性的感染.如艾滋病患者,往往可导致死亡,死亡率高达75%.所以,隐孢子虫已被视为全世界腹泻性疾病中6种最常见的病原之一,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随着农村产业化的调整,延边地区养兔业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幼兔发生腹泻现象非常普遍,致死率较高,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地区兔隐孢子虫感染情况,为综合防治该病提供依据,进行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来源于地方鸡品种的隐孢子虫分离株致病特点,对收集到的河南固始鸡源隐孢子虫经鹌鹑传代纯化后,进行动物感染。结果:固始鸡源隐孢子虫分离株无论在正常还是免疫抑制情况下均不能感染小鼠,但能成功感染海兰雏鸡,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及法氏囊病变。剖检发现虫体主要寄生在法氏囊、气管和泄殖腔等部位。根据卵囊形态学及寄生部位等特点,本试验分离的隐孢子虫种类鉴定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增大感染剂量,可使雏鸡排卵囊高峰期提前,排卵囊量增大,持续期延长;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也可使高峰期提前,持续期延长,但会造成试验动物死亡率增高。雏鸡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增重减少均与感染剂量呈正相关,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加重此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采自犬养殖场、郑州郊区宠物市场、实验动物房、宠物医院以及郑州郊县农村的309份犬粪便样品进行了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同时用幼犬和SCID小鼠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隐孢子虫平均感染率为2.59%(8/309);犬养殖场、郑州郊县农村和实验动物房犬的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0.56%(1/179)、10.53%(2/19)、16.67%(5/30),而宠物市场、宠物医院的被调查犬未发现隐孢子虫感染。所查到的8份隐孢子虫阳性样品有6份来自1~3月龄的幼犬,表明幼犬更容易感染隐孢子虫。动物感染试验表明,犬源隐孢子虫不感染SCID小鼠和2月龄非免疫抑制幼犬,但能感染免疫抑制幼犬。组织切片用HE染色观察的结果显示,犬源隐孢子虫主要寄生在幼犬的十二指肠和空肠。根据卵囊形态大小和动物感染试验结果,将从犬分离的隐孢子虫初步鉴定为犬隐孢子虫。  相似文献   

18.
郑州市郊猪隐孢子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全球性的人畜共患病,宿主范围广泛,可寄生于46种脊椎动物,多寄生在消化道和呼吸道,引起腹泻和呼吸困难。文献报道,隐抱子虫在爱滋病病人中的感染率可高达48%左右,且腹泻症状也特别严重[1]。80年代以来,隐抱子虫病已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医学和兽医学界的关注。禽、兔、鼠、牛的隐抱子虫在国内许多省市已有发现,且部分地区已成为呼吸道病和腹泻病的重要病原之一[2-4]。然而猪的隐抱子虫病除蒋金书等(1992)[5]报道北京地区存在之外,尚未见国内其它地区报道,最近我们对郑州市郊8个猪场进行了隐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相似文献   

19.
对一群3月龄腹泻仔猪以常规组织病理学方法诊断出了小球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同时又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实了具有圆环病毒Ⅱ型(PCV2)感染。在有大量小球隐孢子虫寄生的肠道区域,其粘膜和粘膜下层存在大量被PCV2感染的细胞。小球隐孢子虫很少为断奶仔猪和生长猪的原发性肠道病原,而小球隐孢子虫和PCV2混合感染表明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时提高了猪对隐孢子虫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20.
隐孢子虫是个体较小的球虫类寄生虫,对人和其它多种脊椎动物都有严重的致病性.禽类隐孢子虫最早由Tyzzer于1929年报道,但当时并没有命名,因为该虫和寄生于鼠的C.muris相同.1955年,Slavin报道了一种寄生于火鸡体内的形态相似的寄生虫并命名为C.meleagridis.Current等于1986年在鸡体内分离到一种寄生虫,命名为C.baileyi.许多研究证明C.baileyi和C.meleagridis是2个单独虫种.不过,最近研究表明C.meleagridis与寄生于100多种哺乳动物的C.parvum接近.目前隐孢子虫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卵囊形态、SSUrRNA序列相似性、宿主特异性和寄生部位.C.baileyi和C.meleagridis从卵囊形态上可以明显地区分开,而C.meleagridis和C.Parvum却很难分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