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晚播小麦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3年在临汾市乔李村采用大田调查与小区试验相结合的4因素3水平正交法,研究晚播小麦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结果,4种限制因素的效应次序为:施氮时期及比例>施纯氮肥量>基本苗>播期。3年大田调查,晚播小麦在合理施肥的条件下,亩产仍可达到500kg。因此,晚播小麦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施氮时期及比例,而不是冬前积温。 相似文献
3.
晚稻是翁源县城乡居民食用粮的主要来源,抓好晚稻生产意义重大。通过分析翁源县的地理气候条件、农民栽培管理水平、病虫害及居民消费习惯等限制因素,从改土、选种、栽培管理、病虫综防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5.
6.
通过近几年对乌苏市主要限制玉米产量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今后玉米高产措施,只有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力度,增加农业生产综合技术的普及率和利用率,才能克服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挖掘玉米生产的增产潜力,才能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昌县玉米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建昌县玉米生产现状的调查研究,剖析了影响玉米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栽培管理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凌源市玉米生产现状的调查研究,剖析了影响玉米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栽培管理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玉米产量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控制的复杂系统.通过对三江平原玉米产量主要限制因素的分析提出对策,为确保黑龙江省玉米稳产增产提供重要保障.本研究提出三江平原地区玉米产量主要限制因素,包括品种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3大类,通过解决和改善玉米产量主要限制因素,从而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0.
11.
李智慧 《新农村(黑龙江)》2014,(6):80-80
本文从绥化市北林区目前农业生产中存在问题最多、盲目性最大、也是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几项关键技术入手,研究、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的生产应用,从而形成了一套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的栽培技术。该项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我区玉米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三峡库区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探讨三峡库区玉米产业带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制定三峡库区玉米产业带发展玉米生产的对策。【方法】广泛调查、分析、总结。【结果】三峡库区玉米产业带包括三省一市的26个县(市、区),常年种植面积60万hm2左右。该区域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灾害频繁,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弱,加上农民科技意识淡薄,玉米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到位率低,导致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结论】发展该产业带玉米生产的主要对策是:转变观念,高度认识玉米产业在该区域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稳定面积,努力提高单产;加速品种更新换代,合理品种布局;规范耕作制度,努力增加群体密度;及时和加强田间管理;狠抓杂交种子质量;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主要从自然、生物、品种选育应用等方面阐述了临沧市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分析了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育种对策,为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杂交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一、生产现状 非洲的稻谷种植面积,从19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增加了60%左右。从1979—1981年到1986年,继续有所扩大,增加了10.1%。1987年,全洲稻谷种植面积为552.3万公顷,又比1986年增加1.3%。西非是非洲主要的稻米生产地区,种植面积在同期也不断地增加。1979—1981年到1987年,增加17.5%。1987年,该地区稻谷种植面积为295.5万公顷,占全洲稻米种植面积的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