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108只268日龄漯河麻种鸡按羽毛颜色深浅分为3组,每组36只,在38~41周龄期间对3种羽色种鸡的产蛋率、种蛋合格率、周平均体重,39和40周龄内的日均蛋重等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了解漯河麻鸡中不同羽色(浅麻羽鸡、中麻羽鸡和深麻羽鸡)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漯河麻鸡中不同羽色间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将108只268日龄漯河麻种鸡按羽毛颜色深浅分为3组,每组36只,在38~41周龄期间对3种羽色种鸡的产蛋率、种蛋合格率、周平均体重,39和40周龄内的日均蛋重等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了解漯河麻鸡中不同羽色(浅麻羽鸡、中麻羽鸡和深麻羽鸡)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漯河麻鸡中不同羽色间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漯河麻鸡是河南兴农牧业公司培育的优质肉鸡,已经在10多个省区推广,其品种标准尚不完善.为了探索其育成期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为养殖者提供指导,试验研究了育成期漯河麻鸡适宜的体重发育标准和喂料量标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漯河麻鸡是河南省畜牧行业首个获农业部认定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利用漯河麻鸡优良的品种资源,综述了漯河麻鸡的产地和形成历史、种质特征、生物学特性、漯河麻鸡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分别用安卡麻公鸡、安卡红公鸡与南宁麻母鸡杂交,其子代红麻鸡及黄麻鸡同原品系黑麻子代性能比较,11周龄公母混合鸡平均体重红麻鸡为2.424kg、黄麻鸡为2.476kg、黑麻鸡为2.169kg;料肉比红麻鸡为2.36、黄麻鸡为2.31、黑麻鸡为2.63;平均成活率红麻鸡为97.3%、黄麻鸡为94.7%、黑麻鸡为96.7%。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南宁麻与安卡麻种鸡杂交商品代麻鸡进行林下散养试验,并进行效果观测,发现在新疆进行林下散养商品代麻鸡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鸡种与饲养方式对屠宰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我国肉鸡业生产面临巨大挑战,为充分发挥中国肉鸡的优势,探明饲养方式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开展了笼养、平养、放养三种方式对我国优质鸡屠宰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与分组试验以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培育的三种青脚麻鸡为素材,饲养至84日龄,其分组情况见表1。2.试验日粮试验鸡0-6周使用扬州大江畜禽饲料公司的大江牌510饲料、7-12周使用511饲料,其营养水平见表2。3.测定项目85日龄每组随机抽取12公、12母屠宰,测定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4.统计方…  相似文献   

8.
崇仁麻鸡是江西优良的地方品种,是我国难得的矮小型鸡的“基因库”。2002年被江西省列为首批无公害农产品(崇仁麻鸡)生产基地。目前,全县崇仁麻鸡年孵化量达4 000万羽。为了探索提高崇仁麻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方法,我们做了2项试验,现将实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高原地区黄羽肉鸡、青脚麻鸡和黑麻鸡的生产性能,选取1日龄黄羽肉鸡、青脚麻鸡和黑麻鸡各3 000只,相同条件下饲养17周后出栏,测定每周的增重和生长速度。结果显示,黄羽肉鸡、青脚麻鸡和黑麻鸡统一管理条件下饲养17周,累计料重比分别为2.03∶1、2.77∶1、2.91∶1;1~17周龄黄羽肉鸡的累计成活率为96.3%,明显高于青脚麻鸡的累计成活率(90.3%)和黑麻鸡的累计成活率(90.2%),青脚麻鸡和黑麻鸡成活率无明显差异;黄羽肉鸡、青脚麻鸡和黑麻鸡的出壳重差别不显著,饲养17周3个品种的相对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黄羽肉鸡的绝对生长速度高于青脚麻鸡和黑麻鸡。试验结果表明,黄羽肉鸡的增重、各阶段的料重比和生长速度等生产性能优于青脚麻鸡和黑麻鸡。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第一个“食品名城”,地处中原腹地的漯河畜牧资源之丰富,畜产品生产规模、类型之繁多,加工能力之强大,不言而喻。而漯河麻鸡,则像是其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并逐渐成为一个佼佼者,堪称鸡窝里的“金凤凰”!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清远麻鸡的多重杂交遗传潜能,突破父母代制种模式的单一,适应市场需求,研究观测了清远麻鸡(♂)与矮小隐性白羽蛋鸡(♀)杂交F1代的羽色、体尺及生产性能指标,重点探讨了杂交F1代羽色的遗传以及生产性能的改良。结果显示:杂交F1代初生时以麻色为主,占比71.58%,杂交F1代的成年公鸡和母鸡均出现了羽色分化或变异;杂交F1代母鸡体重和体型均比其母本矮小隐性白羽蛋鸡更大;F1代公鸡体重小于其父本清远麻公鸡。清远麻鸡与矮小隐性白羽蛋鸡的杂交F1代母鸡具有较好的杂交性能,通过进一步的横交固定选育,有望培育出替代清远麻鸡纯种的父母代亲本。  相似文献   

12.
以清远麻鸡为父本,隐性白羽鸡为母本进行杂交,测定其后代的繁殖性能、蛋的品质、体尺测量及饲料报酬等,并对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一代无论是繁殖性能还是饲料报酬等均优于清远麻鸡,而肉质风味则酷似清远麻鸡,并且保持了清远麻鸡的外貌特征。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沃柑次果、落果发酵饲料替代部分日粮对富凤麻鸡养分表观消化率、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240羽80日龄的健康富凤麻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鸡。对照组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使用10%、20%、30%沃柑次果、落果发酵饲料替代基础日粮。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4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富凤麻鸡对干物质、蛋白质、粗脂肪、钙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富凤麻鸡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富凤麻鸡胸肌红度提高了14.99%(P<0.05);各试验组富凤麻鸡胸肌黄度分别提高了4.69%、6.40%、3.84%(P<0.05)。研究表明,沃柑次果、落果发酵饲料替代部分日粮对富凤麻鸡养分表观消化率、生长性能和肉品质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且最适替代量为20%。  相似文献   

14.
不同开产季节青脚麻鸡产蛋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脚麻鸡是地方土鸡,外型特征为青脚、麻羽。青脚麻鸡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生长快,成本低,获利高。关于青脚麻鸡的种质遗传和生长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是有关青脚麻鸡产蛋性能方面的研究却很少。试验选择重庆特驱家禽养殖公司的正常型和矮小型青脚麻鸡作为试验动物,测定  相似文献   

15.
南宁麻鸡又名良凤花鸡,系南宁农牧良凤有限公司培育的鸡种,通过在新疆天山北坡乌鲁木齐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二师某团)对该鸡引进饲养,并进行适应性观测,其具有繁殖力和适应性强、均匀度好、质量稳定、生产性能优良等特点,为在新疆地区饲养推广麻羽肉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2%、0.04%和0.06%水平的茶多酚对青脚麻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血脂的影响。试验选用15日龄健康青脚麻鸡1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试验期42 d。试验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一定浓度水平的茶多酚能有效提高青脚麻鸡生产性能(P<0.05),但饲料转化率不和日粮中茶多酚添加量成正比;茶多酚对青脚麻鸡胴体品质的影响效果在不同性别间和部位间差异不同,可以有效降低胸、腿肌剪切力,显著提高青脚麻鸡肉的嫩度(P<0.01);随茶多酚添加浓度增加能有效降低青脚麻鸡的腹脂率(P<0.05),同时对青脚麻鸡与脂肪代谢有关的血液生化指标TC、TG、HDL-C、LDL-C和GLU影响在其43日龄左右的生长中期效果显著。要达到显著效果,茶多酚的添加量不少于0.04%为宜。  相似文献   

17.
广西畜牧研究所培育的银香麻鸡(两个配套)、广西南宁市养鸡厂培育的良凤花鸡、广西大学动物科学院畜牧试验站培育的三黄鸡同群饲养、同时了栏,分别随机抽样进行屠宰测定和肉质,结果表明:良凤花鸡的屠宰成绩稍优于其它三组;肌肉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以三黄鸡最高,肌间脂肪含量以高脚麻鸡最高,胸肌肌节长度以矮脚麻鸡最长。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益生素、甜叶菊提取物对青脚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性能及血清尿素氮含量的影响。将160只青脚麻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A组日粮添加0.2%益生素;B组日粮添加0.2%甜叶菊提取物和0.2%益生素;C组日粮添加0.2%甜叶菊提取物;D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饲养试验时间为8周。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D组)相比,在生长性能方面,A、B组的体重在第6周和第8周时显著增加(P0.05);在屠宰性能方面,A、B组青脚麻鸡的宰前活重、屠宰率、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均显著增加(P0.05);在免疫器官指数方面,B组青脚麻鸡的法氏囊指数显著增加(P0.05);在血清尿素氮含量方面,A、B、C三组青脚麻鸡血清尿素氮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益生素可以改善青脚麻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并降低其体内血清尿素氮的含量,当与甜叶菊提取物一起添加时,还可提高其法氏囊指数。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能量水平对高温条件下麻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28日龄健康麻鸡12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半)。在气温为28~32℃条件下,Ⅰ组饲喂麻鸡常规营养水平饲粮,为对照组;Ⅱ组饲粮能量水平提高5%;Ⅲ组饲粮能量水平提高10%。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Ⅲ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嫩度显著低于Ⅰ组(P<0.05)。说明在高温环境下提高饲粮能量水平可以提高麻鸡生产性能,并能改善肉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饲粮中添加纳米铜、灵芝孢子粉与大豆异黄酮对育雏阶段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旨在为肉鸡生产中添加剂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选用1 200只1日龄清远麻鸡母鸡分成4组,对照组(CON)饲喂基础饲粮,3个处理组(NC、GLS及SI)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500 mg/kg纳米铜、600 mg/kg灵芝孢子粉和300 mg/kg大豆异黄酮预混剂。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试验期30天。试验结束后,采集试验鸡血浆、空肠黏膜样品,测定血液抗氧化相关生化指标及肠道免疫因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①饲粮添加纳米铜、灵芝孢子粉与大豆异黄酮对清远麻鸡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灵芝孢子粉显著提高了30日龄清远麻鸡的胸腺比例(P<0.05)。③纳米铜显著提高了清远麻鸡的空肠绒毛隐窝比(P<0.05)。④纳米铜、灵芝孢子粉与大豆异黄酮均显著增加了清远麻鸡血浆和空肠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P<0.05);纳米铜显著增加了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活性(P<0.05)、降低了空肠黏膜丙二醛(MDA)含量(P<0.05);大豆异黄酮显著降低血浆与空肠MDA含量(P<0.05)。⑤纳米铜组清远麻鸡空肠中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增加(P<0.05),灵芝孢子粉组清远麻鸡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空肠中干扰素-γ(IFN-γ)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纳米铜、灵芝孢子粉与大豆异黄酮对清远麻鸡肉仔鸡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均可改善抗氧化性能指标;纳米铜可提高空肠绒毛隐窝比,纳米铜与灵芝孢子粉可调节免疫因子分泌。其中纳米铜对抗氧化性能的调节作用最优,灵芝孢子粉对免疫功能调节作用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