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桑树材料冬芽组织培养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相同激素浓度组成的培养基,在培养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本研究室保存的种质资源中七个材料的冬芽进行了比较培养试验,从中筛选出生长、增殖、生根效果好且不易感染的材料贵毛十九,这为以后桑树快繁,转基因等以组培为手段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桑树冬芽组织培养品种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树组织培养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历史.也有很多利用桑不同部位为外植体建立离体培养体系的报道:其中利用桑冬芽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成不定芽,并培养成新植株的技术为快速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易行的途径。在生物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外源基因的导入等都必须在组织培养的基础上进行,桑冬芽组织培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的目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较系统地研究不同桑品种的桑冬芽组织培养的差异性,为利用桑冬芽快速繁殖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进步,人们尝试在低温或超低温条件下长期保存植物的器官与组织,应用培养技术再生个体,以节省品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类型的桑树特异种质资源的冬芽为材料,分别在含有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及添加量的培养基中培养诱导桑树再生植株,考察桑树特异种质资源利用冬芽培养再生植株的可行性,筛选适宜的生长调节剂及其用量。结果表明:供试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在不添加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中外植体停止生长,添加生长激素TDZ能较好地诱导和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与生长,但会抑制生长芽的再生长,而添加细胞分裂素6-BA能促进冬芽的再生,且添加3.0 mg/L 6-BA的培养基中冬芽再生率显著高于添加1.0 mg/L 6-BA的培养基;8份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在含3.0 mg/L 6-BA的改良培养基中培养,新疆药桑和小花叶皮桑的丛生芽诱导率最高,其冬芽的再生率均为66.7%,滇桑次之,再生率为55.5%,天目山桑和斯里兰卡的再生率分别为40.0%和25.0%;5份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再生组培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1个月后,只有滇桑和新疆药桑分别诱导出再生根系(诱导率为分别为20.0%、14.3%)后移栽成活。研究结果初步显示,离体组织再生培养是保存和利用天然22倍体新疆药桑、渐危种滇桑等珍稀桑树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在日本、中国以及其他几个亚洲国家中,桑树是一种养蚕业的重要木本饲料作物。在日本的几个种苗基地保存了大约1千种桑树品种或栽培品种。但是,保存桑树资源需要大量的劳动和庞大的空间,这样,要开发一个能取代传统方法的新的保存法是十分重要的。超低温保存可能是一种利用最小的空间和最少的劳力进行种质长期保存的有用方法。从田间生长的桑树上取下的冬芽预冷后存放在液氮(LN,-196℃)中,通过分生组织培养长出再生桑树(Yakuwa和Oka,1988)。我们也报道了冬芽预冷之前经部分脱水,随后以每天降低5℃的速度预冷到-30℃,这样就可改善-196℃下保存的冬芽的芽梢复苏率(Niino等,1991)。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桑品种春芽未成熟叶诱导不定芽及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激素浓度对冬芽快繁的研究表明,“桐乡青”具有较高的不定芽诱导率为60%,“剑持”最低为40%,而生根率与此相反,这说明不同的桑种对激素的不同反应;不同培养基的培养结果表明B_5培养基不宜用于桑树的快繁.通过适当的培养方法可提高桑树的快繁能力,为桑树的快繁及遗传改良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桑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在茧丝、生态、食品等行业都具有重要地位。传统的桑树研究采用杂交和多倍体育种方法,周期长,且很难定向选育。为此,本文通过注射冬芽的方法,将携带β-葡萄糖苷酸酶(GUS)和卡那霉素(Kan)报告基因的重组根癌农杆菌接种转化72C002果桑冬芽。从GUS染色结果、特异性片段的PCR检测和卡那霉素抗性筛选的培养初步证明了外源报告基因GUS可能已转入桑树,这为今后进一步的桑树转基因技术,及其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探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桑树冬芽内源激素的测定及其含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谈建中  楼程富 《蚕业科学》1995,21(3):193-194
桑树冬芽内源激素的测定及其含量变化谈建中,楼程富(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浙江农业大学)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调控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桑树方面,八寻等抽提、分析了休眠期冬芽内的生长抑制物质[1,2],并确认了ABA的存在及其生理...  相似文献   

9.
10.
桑树离体材料耐盐性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爱太  王勇 《蚕业科学》1995,21(4):256-257
桑树离体材料耐盐性试验初报陈爱玉,王勇,倪国孚(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我国有相当大一部分土地受到盐碱危害。据统计,我国盐碱土耕地面积近667万hm2,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6%左右;此外,还有盐碱荒地约2000万hm2[1]。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以及...  相似文献   

11.
桑树顶芽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桑树顶芽的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进行研究,以确定其最佳HgC12溶液灭菌时间及启动培养基的激素组成及比例。结果表明:最佳HgC12溶液灭菌时间为10min,最佳启动培养基附加激素为6-BA1.5mg/L、2,4-D0.02mg/L、IBA0.1mg/L。  相似文献   

12.
富东镇是东台市的养蚕大镇,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大力调整,桑园面积每年都以30%以上的幅度递增,特别是2001年推广了桑树夏季苗移栽的新技术,蚕农拓桑的积极性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刻芽技术中切口的长度、深度及切口与所刻芽之间的距离对芽发育的影响。切口的长度与芽距为 2∶1时 ,刻芽效果较好 ;切口的长度每增加 10~ 15mm ,切口的深度应相应地减少一个水平 ;芽距每增加 5mm左右 ,切口深度也应增加一个水平。按切口长度为 2 0mm ,芽距为 10mm ,切口深度为轻伤木质部刻芽 ,当年夏秋季产叶量提高 36 9% ,全年产叶量提高 2 4 5 % ,第 2年春季产叶量提高 8 7%。  相似文献   

14.
桑树叶片不定芽的快速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用桑树冬芽未成熟叶和桑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均已成功地再生出完整植株。业已证实桑树叶片能够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由于桑树基因工程操作包含许多环节,又往往需要反复试验才能成功。因此,建立桑树叶片不定芽的快速诱导实验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用萌发桑种子在 MS 培养基上建立试管苗,取其叶片接入分化培养基后20天就得到了不定芽,为桑树基因工程研究的开展建立了良好的实验体系。材料与方法一、试管苗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蒙床裕 《四川蚕业》2000,28(4):42-42
<正> 实行桑树芽接法包括冬芽接(又名切皮芽接下同)和春芽接及其冬、春锯桩芽接,仍然是现阶段桑树嫁接中先进的科学方法。所谓嫁接,就是利用桑树的亲和力和愈合性,把一根桑树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株桑树的干或枝上,使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愈合成为一个新个体。被嫁接的干、枝称为砧木,用良桑嫁接的枝段或芽叶接穗或穗芽。  相似文献   

16.
桑树组培叶片不定芽诱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淑湘  孔令汶 《蚕业科学》1998,24(4):202-205
对组培桑树叶片上的不定芽原体进行了Co60γ射线辐照,秋水仙素、甲基磺酸乙酯处理;观察了诱变因素对叶片不定芽生长分化的影响及变异情况。Co60γ射线辐照,以1500R剂量处理变异率最高,为2031%,LD50值为1550R;秋水仙素处理,以浓度06%变异率较高为3826%,LD50值为054%(处理1d)。并对变异植株进行了大田移栽。  相似文献   

17.
以‘金丝小枣’、‘泗洪大枣’和酸枣枣头枝为试材,研究了基本培养基含0、25、75mmol/L NaCl对它们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效果的影响及多代转接培养后的耐盐性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中NaCl含量为25mmol/L对3种试材微茎段组培繁殖效果影响甚微,但NaCl含量达75mmol/L则产生显著抑制作用;抑制作用的主要表现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总体上对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显著大于对地上部分的影响;无论在何种培养阶段,3种试材的耐盐性均为酸枣>金丝小枣>泗洪大枣;随盐胁迫下培养代数增多,3种试材的耐盐性均表现出增强趋势,枣的提升幅度大于酸枣,耐盐性弱的泗洪大枣的提升幅度大于耐性强的金丝小枣。  相似文献   

18.
19.
20.
在桑树科眠期,用乙烯利、赤霉素、2,4-D及吲哚乙酸进行喷施处理,结果:用50-500ppm乙烯利处理试11品种,能明显提早萌牙开叶,使开花期提早4-8天,发芽数、发芽率及开花数均显著提高:用1-50ppm赤霉素单独处理及用10ppm与25ppm吲哚乙酸混合液处理育2品种,也能使发芽开花提甲2-6天,发芽数、发芽率及开花数均有提高:2,4-D处理无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