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黑河流域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黑河流域水资源行政管理现状及有关问题分析,探讨了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意义、作用和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模糊物元分析方法,结合欧氏贴近度的概念,按照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效率合理性指标建立水资源调配评判指标。对黑河流域5种可能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行进分析,选出最佳配置方案。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选出的方案在流域实施后,能满足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持生态环境的良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模糊物元分析方法,结合欧氏贴近度的概念,按照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效率合理性指标建立水资源调配评判指标。对黑河流域五种可能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行进分析,选出最佳配置方案。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选出的方案在流域实施后,能满足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持生态环境的良好。  相似文献   

4.
干旱地区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水资源极度贫乏,二是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干旱内陆地区要实现绿洲持续发展,必须走节水增效的生态型绿洲之路。从河西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特点出发,分析论证了河西地区实施节水灌溉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三大流域: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的绿洲可持续发展模式,可供水管理者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自2000-2003年间,在国务院和水利部的正确领导下,黄委会及所属黑河流域管理局,会同流域内有关省区,通过了黑河水量调度和实施流域近期治理规划,于2003年如期完成了国务院确定的分水目标2001年己全面完成了年度调水任务,实现了黑河水量调度的又一重大突破针对当前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现状,对黑河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体制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西部开发重大工程——黑河流域治理和调水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中游节水,增泄下游水量改善生态环境。水价是促进节水的最重要经济手段。结合《黑河中下游节水措施和合理水价研究》课题,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为核心,在深入调查研究黑河中游水价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水价制定方法及其不足之处,指出了制定合理水价的必要性,提出了实行两部制水价是符合黑河中游水价现状的合理水价,并将其运用到黑河中游水价制定,最后对两部制水价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以黑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和谐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协调流域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优化水土资源配置为目标,建立地表水过度开发区“水-经济-生态”系统和谐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线性隶属度方法将不同和谐程度划分5个等级。根据黑河流域“水-经济-生态”三者协调发展目标并结合未来规划,确定可以反映水资源现状、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农业灌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状况等的14项评价指标,为流域和谐性评价提供依据。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计算黑河流域不同水平年不同情景模式下的体系综合和谐度,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情景下整体和谐度虽均呈现上升趋势,但2020年和谐度均低于0.4,均达不到一般和谐;2030年情景Ⅰ、Ⅱ和谐度小于0.6,而情景Ⅲ、Ⅳ和谐度大于0.6,情景Ⅲ、Ⅳ和谐程度明显优于情景Ⅰ、Ⅱ,达到和谐等级。情景Ⅲ、Ⅳ通过继续调整政策,将地表水开发利用率控制在阈值75.0%以内,到2030年地表水开发利用率分别为70.7%、68.3%,比2015年分别降低了60.57%、62.97%,使得黑河流域退出地表水过度开发区。为确保黑河流域未来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者协调、共同发展,针对该流域地表水资...  相似文献   

8.
黑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如何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探讨通过采取提高流域经济社会及生态用水效率、增强干流骨干水利枢纽工程保障能力、强化水功能区管理等对策措施,实现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9.
准确评估可用水资源量对水资源规划管理、维护生态完整性和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流域下垫面特征的概率Budyko方程和降尺度后的CMIP5气候模式数据,预估了4个典型流域未来水文气象变量及其可用水资源比率的分布和不确定性。结果表明:4个典型流域(黑河流域、滦河山区、汉江丹江口以上流域和赣江栋背以上流域)未来潜在蒸散发量均显著增加,而降水的增加趋势不明显;流域可用水资源比率值随着湿润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可用水资源比率的不确定性从高到低依次是滦河山区、赣江栋背以上流域、汉江丹江口以上流域和黑河流域;不同的排放情景对4个典型流域可用水资源比率的分布及其不确定性影响较小;在加入相同的下垫面因素(植被覆盖指数)后,干旱区域(黑河流域)比湿润区域(赣江栋背以上流域)可用水资源比率的预估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10.
针对黑河流域甘州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基于甘州区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用水需求,以生活、牲畜、工业、农业和生态用水的经济效益最大和水资源消耗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多目标水资源合理配置线性规划模型,旨在为甘州区可供水资源进行配置提出该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1.
依据内陆河流域不同区域在水资源条件、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水资源利用途径等方面的差异性,以及时序上水资源的利用规律,提出了旨在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水资源优化分配方法。通过在黑河流域的实例应用,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投影寻踪技术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对流域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4个子系统出发,结合投影寻踪技术,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2000年处于V1级,2010年,2020年分别位于V2和V3级,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呈良好变化趋势;该模型方法可靠,分析结果合理,评价结果可以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最后,提出了促进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水资源演变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第二大内陆河,为了解决近几十年来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合理问题,利用翔实的资料系统分析了近50年来黑河流域中游地区水资源演变特征,并采用均衡法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山地表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相对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减少和增加趋势,由于随着中游地区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和水利化程度的日臻完善,地下水补给量明显减少,由20世纪50年代末36.5×108m3/a减少到90年代末23.3×108m3/a,由此引起了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泉水资源大幅度衰减等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玛纳斯河(玛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玛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流域水资源系统特征,引入多目标水资源配置模型,并采用基于欧氏距离的交互式模型求解方法,计算了各水平年规划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并根据目标满意度及目标总体协调度对配置结果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可为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提供决策参考,以提高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黑河流域调水对中游生态影响的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了黑河流域调水和综合治理实施背景的基础上,针对黑河流域调水和近期综合治理以来对中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前后对比和有无对比的方法,进行生态影响后评价.  相似文献   

16.
黑河流域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项水工程都和生态密切相关,水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从1950s以来,黑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这些蓄、引水工程一方面调节黑河水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适应人类对水资源利用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蒸发、渗漏损失,对中、下游水资源的自然分配和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通过对水工程与环境的思考,提出了对黑河流域水开发的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蒸散发是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农业绿洲水分消耗的主要途径,准确估算该地区的实际蒸散发量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对于科学指导当地农业灌溉、优化水资源配置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Budyko理论及其改进的傅抱璞经验模型估算黑河流域中游地区2006-2015年的实际蒸散发量,利用Mann-Kendall方法分析实际蒸散发序列的趋势特征和...  相似文献   

18.
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建立蒲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蒲河流域现状年的水资源承载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能力一般,水资源已开发到一定程度,水污染问题对水资源现状亦有影响,但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该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见本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9.
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法的黑河中游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黑河流域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基于物元可拓评价方法,引入最大贴进度法作为改进的可拓方法,并采用熵值法确定其权重系数,对黑河中游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和评价,然后就不同的治理方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目前黑河中游的水资源开发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属Ⅱ级水平,即承载力水平相对较低。对比各项治理方案,其评价特征值由现状年的2.451 7(Ⅱ级水平)调整至1.094 0(Ⅰ级水平)。影响黑河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用水量。因而,可采取提高黑河中游地区的农业用水水平并对其灌区面积加以限制、调整当地产业结构的方法,以提高其水资源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20.
流域水资源与环境经济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丽云 《节水灌溉》2007,(3):44-46,49
如何保护流域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针对我国流域资源与环境的特点,要使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水资源与环境系统优化问题.以淮河流域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作出分析,经过政策模拟对比,提出了符合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方案.研究表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是制约流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协调发挥两者的作用,才能保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