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条山野生观赏树种资源的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赏树种资源的多样性是植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研究野生观赏树种资源的组成、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策略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方法]采用线路调查法,对中条山野生观赏树种及其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分布特点、观赏特性等进行实地调查,经专家初选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中条山有野生观赏树种380种(包括亚种、变种及变型),隶属63科128属,种类、生活型、分布、观赏及应用多样性丰富;专家初步评定筛选出90种重要观赏树种,并分乔木、灌木、藤本进行综合定量评级,结果分别划分为3个等级:分值4.5为Ⅰ级,乔木9种、灌木6种、藤本4种;3.5分值≤4.5为Ⅱ级,乔木9种、灌木11种、藤本6种;分值≤3.5为Ⅲ级,乔木20种、灌木20种、藤本5种。[结论]Ⅰ级树种可以在适生范围内优先大量开发利用;Ⅱ级树种可以在适生范围内适度开发利用;Ⅲ级树种可以在适生范围内选择性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自石油危机以来,很多科学家热衷于从灌木中挖掘有用的东西,不少具有重大价值的野生灌木树种被相继发现。很多国家对野生灌木、小乔木深寄希望美国为寻求新的能源植物,曾系统筛选了各种野生植物,从中发现了一批具有战略价值的灌木树种,并已建立了试验开发基地,霍霍巴就是其中之一。霍霍巴适生于沙漠,每桶霍霍巴油价值3300美元,被称为“振兴沙漠经济的树种”。另一种野生灌木续随子,能产生物石油,适生于半干旱瘠地,美国西部如加以  相似文献   

3.
康保县位于典型的干旱草原区,由于过去过度放牧与开垦农田,造成严重沙化。这里气候严寒,风大,干旱,造林十分困难,造林成败的关键问题是适地适树。为此,该研究通过立地条件调查,划分了17个立地类型,并选择了适生的6个乔木树种与多个灌木树种,例如樟子松、榆树、云杉、白桦、落叶松、柠条以及果树型的灌木种沙棘、花红、欧李、枸杞、刺梨等。  相似文献   

4.
采用植物平均生长指数、频度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浙江省桐乡市主要平原绿化树种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桐乡市绿化乔木和灌木树种分别有41种和25种,使用频度最高的乔木树种是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女贞(Ligustrum lucidum),使用频度最高的灌木树种是夹竹桃(Nerium oleander)和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平均生长指数大于80的乔木和灌木树种分别有31种和22种;使用频率较高、生长较好的乔木树种为樟、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等20种;使用频率较高且生长较好的灌木树种为夹竹桃、红叶石楠、金边黄杨和海桐;女贞、雪松、龙柏、杜鹃、金叶女贞等树种使用频率较高但生长较差,建议适当减少这些树种的使用比例,增加使用生长好的适生适地树种。  相似文献   

5.
三北地区灌木种类繁多,灌木具备适生范围广,适应性强,根系繁茂,耐寒耐旱、耐瘠薄、抗盐碱、水湿、易成活,经济效益显著,营造成本低等许多特殊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是三北地区大面积困难地段造林的先锋树种。其在三北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桑是石灰岩地区的适生灌木树种,喜光、耐干旱、瘠薄,生长迅速,枝叶皆有用。为了绿化钙质页岩山地。我们把它引种到立地环境十分恶劣的钙质页岩发育的薄层粗骨土,进行引种技术研究并示范,获得成功,认为马桑是钙质页岩造林绿化的优选树种。  相似文献   

7.
在对云南 7种豆科灌木树种分布和适生环境生态习性了解的基础上 ,测定了这 7个树种叶片的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氨基酸等的含量 ,并进行了动物饲喂试验。结果表明 :7种豆科灌木树种叶片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谷物类饲料 ,其叶片粗蛋白含量高于 13% ,且微量元素、氨基酸含量丰富 ,钙磷比适宜 ,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7种豆科灌木的叶粉按 5 %比例用于 0~ 30日龄肉用仔鸡日粮中对雏鸡的健康无不良影响 ,可直接用于鸡的日粮当中。其中 ,多花 艹抗 子梢、波叶山蚂蝗、毛叶猪屎豆、毛叶秧青和白花羊蹄甲叶粉的蛋白质利用率较高 ,表明其蛋白质品质较佳 ,具有较好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西部黄土丘陵适地适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内蒙古西部黄土丘陵区现有栽培的成片的或四旁绿化、散生的乔灌木树种,结合立地条件类型的实地生长情况的调查分析,并比较在同一立地条件类型中,不同乔灌木树种的生长差别以及某一乔灌木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的生长差别,从而确定出每一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类型中的恰当位置,确定出各立地条件类型上适地适树的造林树种、配置及树种按排。确定适生的及可引种的树种共32种,其中乔木树种25种,灌木树种7种。  相似文献   

9.
火炬树是水土保持及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也是营造防风固沙林的好树种,又是美化“四旁”称城市园林化的观赏树种,应该大力发展。火炬树又称鹿角漆树,是漆树科漆树属的落叶乔木或灌木,我国1959年从北美洲引进。火炬树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耐寒,耐盐碱,适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黄土地区的阳坡、河谷、沙滩及沼泽地边缘,也能生长在干旱、石砾多的山  相似文献   

10.
云南7种豆科灌木的生态习性及饲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云南7种豆科灌木树种分布和适生环境生态习性了解的基础上,测定了这7个树种叶片的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氨基酸等的含量,并进行了动物饲喂试验。结果表明:7种豆科灌木树种叶片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谷物类饲料,其叶片粗蛋白含量高于13%,且微量元素、氨基酸含量丰富,钙磷比适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7种豆科灌木的叶粉按5%比例用于0—30日龄肉用仔鸡日粮中对雏鸡的健康无不良影响,可直接用于鸡的日粮当中。其中,多莸子梢、波叶山蚂蝗、毛叶猪屎豆、毛叶秧青和白花羊蹄甲叶粉的蛋白质利用率较高,表明其蛋白质品质较佳,具有较好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扬州市城区多条道路的绿化带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扬州市道路绿地系统常用的乔木树种有18科,27属,32种;灌木18科,21属,24种,出现频度最高的乔木、灌木分别为香樟40%,石楠65%。常绿、落叶树种的数量配比为17:33,其中乔木的常绿、落叶树种数量配比为13:50。乔木与灌木种类配比为4:3。同时还总结出扬州市城区道路绿化带中绿化树种较少,没有形成特色道路景观,没有充分考虑行车视线以及灌木高矮差别较大等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太行山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灌草植物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软系统归纳集成法确定了太行山主要灌、草生态功能的评价指标与权重,对太行山分布的灌草品种进行了生态功能评价、优劣排序和聚类分析,优选出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建设中可广泛应用的7种灌木、7种草本,分别总结了它们的适宜立地类型和育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在科尔沁沙地用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Lam.)、灌木状经营的桃叶卫矛(Euonymus bungeanus Maxim.)4种常见饲料灌木开展造林试验,并对各树种的叶水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桃叶卫矛的造林成活率最高,最低的是小叶锦鸡儿,桃叶卫矛和小叶锦鸡儿越冬表现较好,但胡枝子和紫穗槐存在较严重的回枝现象;桃叶卫矛的适口性最好;4种树种在各生长季水势变化规律不同,胡枝子的水势在整个生长季节变化比较平稳。  相似文献   

14.
以太行山片麻岩山区天然植被退化形成的荒草坡、基岩裸露的灌草坡及人工爆破整地形成的隔坡梯田台面和覆土梯田坡面4种立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植生袋、鱼鳞坑、营养钵、撒播等造林技术,在4种立地类型上进行乔灌草人工植被恢复技术试验示范,研究了不同立地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变化。物种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在灌木层中,荆条是天然退化山地的绝对优势种,多花胡枝子和荆条是人工整地梯田坡面的优势种,其他物种主要有酸枣、臭椿,灌木层生态优势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由大到小顺序均为梯田坡面、梯田台面、荒草坡、灌草坡;草本层主要物种有中华隐子草、狗尾草、早熟禾、碱蓬、地梢瓜等,物种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梯田台面、灌草坡、荒草坡、梯田坡面,而均匀度指数略有不同,其由大到小依次为梯田台面、荒草坡、灌草坡、梯田坡面,物种丰富度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灌草坡、梯田坡面、梯田台面、荒草坡,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灌木层,鲜有低矮乔木。不同造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简易植生袋坡面恢复技术措施在基岩裸露的陡坡上实施1a后,萌发生长的紫花地丁和二月兰的保存率低,恢复状况差,植生袋破损严重,坡面稳定性差,难以实现恢复效果;灌草坡鱼鳞坑造林技术实施1a后,金叶榆、侧柏、黄栌、榆叶梅和樱花的存活率分别为99%、99%、85%、67%和48%,其中金叶榆、侧柏和黄栌的生长状况明显优于榆叶梅和樱花;荒草坡面撒播植被恢复技术实施1a后,紫苜蓿存活状况较好,紫花地丁和二月兰存活状况差,二月兰几乎无一存活;梯田坡面营养钵造林技术实施1a后,沙地柏成活率不足5%;梯田台面客土经济林营造技术实施结果表明:山桃、山杏、苹果、核桃都可以在片麻岩梯田台面上较好生长,经过合理的培育管理,能够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毛乌素沙地立地质量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生物量(指地上部份)作为灌木林评价产地质量的指标,选出影响评价立地质量生物量的主要立地因子(沙丘流动程度,沙丘部位,沙丘大小等)和非立地因子(年龄,密度,平茬等),将质的数据,通过处理转为“量的数据“作为自变量,生物量作为因变量,建立数量化(Ⅰ)数学模型,编制出9个灌木种,柠条,毛条,花棒,踏郎,沙柳,紫穗槐,黑沙蒿数量化表,其相关系数,剩余标准进行综合评价,按生物量的高低进行排序,目的是到...  相似文献   

16.
物种多度分布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应用对数模型对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的物种多度进行预测与检验.结果表明: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内外的乔木和灌木物种多度都遵从对数级数分布.  相似文献   

17.
小陇山不同灌木林地改造模式林分树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多样性研究已经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而维持物种多样性是目前森林经营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本文运用点抽样方法研究了甘肃小陇山5种不同的灌木林地改造模式的树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带状割灌改造模式林分的树种较全面清理割灌模式丰富,Shannon-Wiener指数与Margalef指数较高,林分的树种多样性较高,林分内各树种分配较为均匀,带状割灌改造更有利于提高林分的树种多样性;在3种全面清理割灌改造模式中,改造日本落叶松模式虽然树种数与其它2种相同,但林分内树种分配均匀性差,集中性高。不同的改造模式对林分树种多样性的影响不同,这对提高和保持改造林分的物种多样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植被特征与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特征与植物多样研究表明:1)植物种类贫乏,有明显的重点科;并以的豆科Leguminosae、菊科Compositae、蔷薇科Rosaceae和禾本科Graminea等被子植物种类较大。2)对阴、阳坡不同海拔灌丛植被α多样性的的测度表明,各样地灌丛群落灌木和草本的物种多样性H与丰富度S、均匀度E成正相关关系,而与优势度D呈相反关系;植物群落物种α多样性指标在阴坡随海拔升高表现出明显的直线上升增加趋势,阳坡呈现出中间低两边高近似“U”型的海拔梯度格局;草本具有和灌木多样性指数相似的海拔梯度格局。3)低海拔梯度和高海拔梯度的灌丛植物种类和群落生境有较大的差异;随着海拔的升高,相似性减小,物种更替速率增大,灌丛群落的β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月至6月对孟加拉涝原地区两个不同的宗教部落(印度教和穆斯林教)的传统家园森林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包括印度教和穆斯林教社团对树种(乔木和灌木)的偏爱度、类似性、造林材料及来源、植树地点和间距。研究发现Mangifera indica作为乔木树种,Ocimum sanctum作为灌木树种为印度教社团最喜爱的树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和Lawsonia inermis分别为穆斯林社团最喜爱乔木树种和灌木树种。两中不同宗教社团选择乔木数种的相同性为86.57%,灌木树种为78.48%。两个宗教部落使用种子和苗木作为造林材料最多。乔木树种的造林材料主要来自家园(39%)灌木树种主要来自自然界(40%)。表3参27。  相似文献   

20.
楠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都江堰灵岩山楠木人工林纯林为基底,在林内选设标准地(20m×20m),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显示:楠木人工林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层现象明显,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大于灌木层,水麻和小竹叶菜分别为灌木层和草本层中的优势种群;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随楠木人工林种植密度的增大而下降;同时,不同楠木种植密度下草本层的各指数均高于灌木层,表明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高于灌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