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退耕还林工程既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五个重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笔者通过多年调查,特提出适合本地区立地类型的两个退耕还林模式:即中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模式和中低山丘陵区林草栽值模式.  相似文献   

2.
宁南黄土丘陵区林草复合退耕还林模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丘陵区是宁夏退耕还林还草的主要区域,而林草复合模式是黄土丘陵区最为普遍的一种退耕模式。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综述了宁南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过程中林草复合模式的造林整地、林分配置、树种选择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不仅可以有效维护国家粮油安全,而且可以巩固和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对鄂中低山丘陵区油茶造林地选择、良种壮苗、细致整地、科学栽植、冬季防冻、抚育管理关键技术的总结,加快鄂中低山丘陵区油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2000年以来,辽西北地区的建平、喀左大规模的组织了退耕还林栽果项目,至2003年末,已在较好的坡耕地上组织退耕栽果10500hm2,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林果资源。但是,林果行间间作技术农民一时难以系统掌握,问作类型、模式等间作关键技术点对于农民来讲是一个新课题。优化间作模式在辽西北低山丘陵区加以推广,能在短时间内让林果农得到更多实惠,获得更大利益,使林果农在退耕还林栽果中损失不增,收入不减。  相似文献   

5.
<正>老爷岭山地丘陵区地形复杂,岭高坡陡,山川纵横。老爷岭山地丘陵区气温温和、半湿润。气候南北差异不大,雨量比张广才岭林区偏小,年平均气温3.4℃,极端最高气温34.7℃~37.3℃,极端最低气温-29.4℃~-44.1℃,≥10℃年活动积温2 848℃,无霜期131 d。1立地条件特征模式区位于黑龙江省穆棱市,属于典型的低山丘陵区。有低山丘陵、丘陵漫岗、谷盆地3种地貌类型。坡度大于10度的退耕还林地块可依据"坡  相似文献   

6.
柳让  马桂珍 《现代农业》2009,(12):35-36
辽宁省建平县充分利用西辽河开发和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支持,大力发展具有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特色的林下经济,在10000亩幼龄南果梨行间间作马铃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践证明,幼龄南果梨间作马铃薯是辽西半干旱低山丘陵区一种效益显著且切实可行的间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李翠霞 《河北农业》2011,(12):13-14
平山县地处石家庄西部浅山丘陵区,在近年来的种植结构调整中,我们探索出了“浅山丘陵区大豆——玉米一年两作栽培新模式”,亩纯收益达2135元。该模式适应性广,生长势强,品质优,无公害,技术操作简便,群众易接受,是发展浅山丘陵区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适宜在冀西山区及等同类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以康保全县及其3个自然区为研究尺度,在遥感图像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对研究区1993年至2008年退耕还林还草的总体特征、分区特征、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6年来耕地大面积减少,但仍为基质景观,林地、草地面积持续增加;三个自然区在保持各自基质景观优势的基础上,耕地、林地、草地所占面积比例有趋均衡倾向;在时空分布上,1993~2001年间,退耕还林还草集中在北部低山丘陵区和东部缓坡丘陵区,在2001~2008年间,退耕还林还草集中分布在南部波状平原区和东部缓坡丘陵区.该县要进一步加大牧草地面积,保持退耕成果,调整耕地和林地结构,建立起既符合生态本底又有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以牧为主、牧林农相结合的土地利用格局.  相似文献   

9.
湖南不同地区早稻施钾效应及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施钾对早稻的产量及经济效应的影响,并建立湖南省早稻土壤速效钾的丰缺指标,2005-2008年在湖南省双季稻主产区按湘北、湘中-湘东及湘南3个区域共布置110个钾肥早稻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施钾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应,增产及增收效果均表现为:湘南中低山、丘陵区>湘北环洞庭湖平原、低山丘陵区>湘东-湘中丘陵、中低山区.研究还表明土壤速效钾对施钾增产效应及经济效益有显著影响,施钾增产幅度及经济回报均随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提高而降低.最后建立了湖南省早稻种植体系这3个区域土壤速效钾"低"、"中"、"高"丰缺指标.  相似文献   

10.
代士良  马礼  刘云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19-8121
研究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关系,可为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合理利用土地提供科学依据。以位于冀北高原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康保县为例,对其3个综合农业区相互毗邻的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土样采集,通过土样的化验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为退耕还林地〈撂荒地〈耕地〈退耕还草地〈天然草地;土壤全氮含量为退耕还林地〈退耕还草地〈撂荒地〈天然草地〈耕地;土壤速效氮含量为退耕还林地〈耕地〈退耕还草地〈天然草地〈撂荒地;土壤速效磷含量为天然草地〈退耕还林地〈退耕还草地〈耕地〈撂荒地;土壤速效钾含量为退耕还林地〈耕地〈退耕还草地〈天然草地〈撂荒地。综合可知,3个不同农业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北部低山丘陵区〈中南部波状平原区〈东部缓坡丘陵区;土壤全氮含量为北部低山丘陵区〈中南部波状平原区〈东部缓坡丘陵区;土壤速效氮的含量为北部低山丘陵区〈中南部波状平原区〈东部缓坡丘陵区;土壤速效磷含量为北部低山丘陵区〈东部缓坡丘陵区〈中南部波状平原区;土壤速效钾在3个农业区含量相当。对比分析不同农业区土壤养分状况,为合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当地经济效益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马振刚  李黎黎  马礼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534-14536,14558
以河北省康保县为研究对象在对1993、2001、2008年3期遥感影像解译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3个时期的9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转移矩阵及时空格局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6年来康保县旱耕地为最大的转出源,草地、林地为最大的转入源,水浇地面积增幅大;2001年以前退耕还林还草集中在北部低山和东部缓坡丘陵区,2001年以后集中在南部波状平原和东部缓坡丘陵区。虽然该县退耕还林还草效果较显著,但距离形成以牧为主、牧农林相结合的土地利用结构,恢复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主的植被覆被景观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2.
浅山丘陵区立地条件差,尚有大面积未绿化区域,因此浅山丘陵区绿化潜力相当大。内丘县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浅山丘陵区“三仁”抗旱造林模式。即,在浅山丘陵区结合容器苗造林种植酸枣、仁用山杏、柏树,打造药材“三仁”基地。截至目前已打造“三仁”基地万余亩,取得了很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以期为太行山浅山丘陵地区的造林绿化工作提供参考。以期为太行山浅山丘陵地区的造林绿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低山丘陵区土地整理的模式,利用MAPGIS软件综合处理研究区大量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基础数据,针对低山丘陵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及特点,从多方面说明土地整的迫切性。依据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的目标,划定3个土地开发整理区,确定开发整理的方向及重点。研究得出土地整理是改善用地结构、协调人地矛盾的有效途径。土地整理应以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为核心,集约利用土地,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黄土丘陵区柠条特征特性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先锋树种——柠条的特征特性,并从培育壮苗、整地、造林、后期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其造林技术,以期为黄土丘陵区的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种丘陵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庐县位于浙西北部属中低山丘陵区,总面积1825km2,中低山地和丘陵面积约占86.3%,山地资源非常丰富。利用低丘缓坡山地资源,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既符合我省提出的“生态立省,绿色浙江”的要求,也是山区农民发展效益农业,增效增收的有效途径。桐庐万强农庄有限公司,按照农业  相似文献   

16.
浅山丘陵区立地条件差,尚有大面积未绿化区域,因而绿化潜力较大。内丘县根据自身实际探索,总结出一套浅山丘陵区"三仁"抗旱造林模式,即在浅山丘陵区结合容器苗造林种植酸枣、仁用山杏、柏树,打造药材"三仁"基地。截至目前,已打造"三仁"基地逾666.67 hm~2,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期为太行山浅山丘陵地区的造林绿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低山丘陵区大多为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过渡性提供着独特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使低山丘陵区在旅游业方面具有极大的魅力,尤其是资源环境优势较大的乡村地区。为了避免低山丘陵区旅游资源的低效益雷同幵发,符合低山丘陵区大多为欠发达区的经济背景,乡村游憩景观布局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成都市蒲江县万民村的实际调查,根据乡村聚落生态优化原则以及低山丘陵区的特点对万民村的游憩景观布局提出策略,最后完成万民村景观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18.
吕世华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1):F003-F003
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是四川省和重庆市农业的主体区域,随着三峡工程、退耕还林生态工程的实施及人地矛盾的进一步加剧,区域内稻田资源的高效利用显得十分重要。四川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合作,长期致  相似文献   

19.
<正>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近年来,该县充分利用国家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果品——南果梨生产,形成较具规模的产业。但是,由于梨树前期尚未结果,林间空闲较大,充分利用林间开发具有辽西北低山丘陵区特色的林下经济,是实  相似文献   

20.
冀西低山丘陵区属半干旱区,植被生长困难,水土流失严重。通过工程整地措施,营造以核桃、板栗和紫穗槐为主的水保经济林,生态、经济效益显著,是冀西低山丘陵区进行土地综合治理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模式,也是农民创收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