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培育小麦冬前壮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冬前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针对生产实际,提出了冬前苗情诊断方法、冬前壮苗标准及冬前看苗管理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苗期(冬前)田间管理,包括播种后到返青之前这一段的田间管理。管理的重点是在全苗、匀苗的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在冬麦区要注意协调幼苗生长与养分储藏的关系,确保安全越冬,以便为早春生长发育奠定基础。今年有些地区的冬小麦由于晚播,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积温不足,土壤湿度偏大,幼苗发育不良,有些已形成弱苗,对以后成穗数量有不利影响。苗期田间管理,特别是针对今年特殊年份,除及时查苗补种外,应根据不同地区、苗情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因土壤肥力和墒情不足引起的弱苗,应加强管理,早管早促,先追肥后浇水,及时中耕松土,促…  相似文献   

3.
小麦要取得优质高产,必须有全、匀、齐的壮苗为基础和安全越冬作保证.冬前壮苗的标准为叶片肥厚葱绿、分蘖粗壮、根系发达、苗子墩实,冬前主茎叶6~8个,平均单株分蘖5~7个,次生根10条以上.为确保2010年小麦一播全苗,培育壮苗和安全越冬,应采取以下技术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冬前小麦若受到不良气候条件和人为栽培管理的影响,部分麦田会出现分蘖少、麦苗黄弱等生长不良现象,无法达到单株分蘖5~6个、三叶大蘖3个的壮苗要求,以弱苗状态进入越冬期。因此,加强小麦年后管理,促进弱苗转化升级,是确保小麦丰产丰收的关键。一、冬前弱苗形成原因1.晚播弱苗秋季降雨少,小麦播种期间土壤干旱,需造墒才能播种。由于水源和浇水器械的限制,导致造墒和播种进度不一,未能适时播种的地块,冬前小麦生长积  相似文献   

5.
《种业导刊》2012,(11):16-16
目前,北部和西北冬小麦播种基本结束,黄淮北部冬小麦播种进入扫尾阶段,黄淮南部正处于播种高峰期,长江中下游、西南冬小麦播种正全面展开。适期播种的冬小麦,从出苗到越冬为冬前时期,一般经历50-60d,是小麦营养器官分化建成为主的时期。冬前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苗全、苗匀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冬前管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冬前小麦冬前田间管理以促为主,培育壮苗,为小麦安全越冬奠定基础。主要措施如下。1查苗补种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对缺苗断垄的麦田要及早补种,坚决杜绝10cm以上的缺苗和断垄现象。若麦苗长到3~4叶期时,仍有缺苗和断垄现象,则可以结合疏苗和间苗进行一次移栽补苗。2中耕松土在小麦苗期进行适时中耕,具有增温、保墒、除草、破板结等作用。针对今年多数地块苗情较弱、杂草多、板结重等现象,各地一定要将冬前中耕划锄作为麦田管理的重要技术措施来抓,尤其是小麦出苗后遇雨、冬灌或其他原因造成土壤板结的地块,更要及时进行划锄,以促进根系和…  相似文献   

7.
李琳 《种业导刊》2014,(3):16-16
<正>春季麦田管理应抓早抓好,根据年前的苗情长相,结合小麦春季生育特点和土壤、气候等条件,做到因苗制宜,分类管理,促进平衡生长,夺取小麦全面丰收。1壮苗管理壮苗是实现小麦丰收的基础。对壮苗的管理主要是提高年前分蘖质量,控制春季分蘖,提高成穗率,培育壮秆大穗。要"促控结合,先控后促"。  相似文献   

8.
<正>小麦播种前科学整地是实现小麦一播全苗的基础,做到科学整地就是针对不同作物的茬口、土壤质地情况、当地生态气候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不同的整地方法,达到理想的播种状态。越冬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在保苗的基础上,促根增蘖,使弱苗转壮。壮苗稳长,确保麦苗安全越冬,为来年穗多、穗大打下良好的基础。1小麦播前整地要点小麦的根系比较发达,其中70%集中在距地表10~30厘米的耕层内,播前做好精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麦无两旺。”麦苗冬前旺长能使生育期提前,养分积累减少,抗寒力下降,不利于安全越冬。根据旺长原因,小麦冬前旺苗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播种过早形成的旺苗幼苗叶片狭长、垂披,分蘖不足,主茎和一部分大蘖冬前幼穗分化即进入二棱期;这类旺苗往往先旺后弱,在冬季遇到-10℃、持续5 h左右的低温时,就会发生冻害。管理措施:适时镇压。通过镇压可抑制主茎和大蘖生长,控制徒长。镇压时要注意选择  相似文献   

10.
春季麦田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宇 《种业导刊》2009,(4):27-28
1因苗制宜 1.1一类苗麦田 一类苗麦田返青期总茎数一般为70万株/667m^2,麦苗青绿,叶色正常,根系和分蘖生长良好,属于壮苗麦田。这类麦田应控促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3月中、下旬,小麦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控制无效分蘖过多滋生,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提高植株生育后期根系活力和光合效率,延缓植株衰老,实现增粒增重。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已近尾声,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正进入高峰。冬小麦自播种到越冬前2个月时间,是出苗、长叶、生根、增蘖的重要时期。针对部分地区前茬作物收获推迟导致小麦播期偏晚,一些田块播量偏大、苗情复杂的情况,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提出以"保苗长叶、促根增蘖、促弱  相似文献   

12.
从查苗补缺、匀密补稀,浇灌"分蘖水",早追三叶肥、促根增蘖,适时化学除草,防治病虫害及科学浇好越冬水几个方面介绍了黄淮海麦区干旱天气小麦苗期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庄兆金 《种子科技》2001,19(2):94-95
MNF,即模拟菜园自生麦苗栽培法,播期虽比常规精量播种提早15-20d,但通过冬前肥水猛攻,培育出基本符合n叶与n-3叶节位分蘖同伸关系的极多蘖冬前壮苗,再辅之以垅沟保护,麦苗可以安全越冬,从而发挥小麦个体生长优势,提高种子单粒生产能力,即繁育系数。  相似文献   

14.
陈玉蓉  王培 《作物杂志》1993,9(1):27-27
由小麦花药离体培养而产生的小麦单倍体试管苗,一般在高温潮湿的夏季长期生长在试管里,其单倍体植株茎秆纤细嫩弱、分蘖少、叶色淡绿、根系生长不好,即使秋季移栽到大田里仍很难成活。为此,我们做了两季壮苗越夏的试验,结果如下: 一、促壮苗生根我们将小麦单倍体植株转移在附加NAA或IAA的壮苗培养基以后,有的单倍体植株不生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多年的小区高产栽培试验和高产攻关,研究了小麦返青开始期的早、晚对穗数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返青开始期早晚,年后幼苗阶段时间长短、积温多少,对春季分蘖生长,冬前分蘖素质和成穗数均有显著影响。因此,应根据不同年份,采取以促为主、促控结合、前控后促3种不同的田间管理技术,以获得穗足、不倒和高产。  相似文献   

16.
正1苗情特点1.1群体适宜当前农田平均总茎数1 027.5万/hm2,比越冬前增加75.0万/hm2;大蘖525.0万/hm~2,比越冬前增加67.5万/hm2。其中总茎数、大蘖与常年同期略低,群体整体较适宜。1.2个体转壮小麦平均单株叶片,比冬前增加0.4片叶,比2015年同期少1.0片叶;单株分蘖2.5个,比冬前考察时增加0.4个,比2015年同期少0.8个;单株次生根2.92条,比冬前考察时增加0.70条,比2015年同期少1.00~2.00条。  相似文献   

17.
<正>油菜大田移栽或直播间苗后,在冬季是发根长叶、壮大营养体的时期,田间管理得好,芽苗长得快,根茎粗,叶片多,养分积累得多,来年春发早,有效分枝多,结的角粒数也多,产量也高。因此,及时加强油菜冬管,是夺取油菜丰产的重要基础。一、油菜越冬管理期的管理目标。一是建立发达根系。油菜越冬时是"上闲下忙",地上部长势弱,营养物质重要供给根部而利于促根,因而要抓住这个良好时期,为建立强大根群提供足够营养物质的有利条件,尽快促长。二是加速迟苗生长。冬前弱苗在这个时期的生长比其他苗要快,可充分利用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加强管理,促  相似文献   

18.
CHA 杂种小麦生育特点及农艺因子调控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艳敏  李晋生 《作物学报》1998,24(6):990-996
1991-1994年度对杂种小麦叶蘖生长,根系生育,分蘖成穗,幼穗分化,籽粒灌浆,干物质积累分配等的系统深入研究结果表明,CHA杂种有诸多方面的优势;分蘖发生相对较早,且根多蘖壮,与主茎差距小,成穗相对较整齐;初生根生长快,扎得深,次生根条数多且根系粗壮,根干重及深层根比率高,生理活性强,籽粒灌浆快,增期早,强度大,持纽时间长,粒重优势突出;播期,密度,供水等农艺措施对根,茎,叶蘖的生长,干物质积  相似文献   

19.
栽培条件对小麦穗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多年的小区试验、高产攻关与高产示范,对小麦的穗数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充足氮素供应的条件下,土壤中的磷素含量,若在24mg/kg以上,施用磷肥对促蘖增穗不起作用或虽有一定效果,但产量差异不显著;若在10mg/kg以上,增施磷肥能显著促进分蘖生长、穗数增加和产量提高。小麦于越冬、返青期追肥浇水,能够巩固冬前分蘖,增加春季分蘖,提高分蘖成穗数。但越冬、返青期浇水不宜过早或过晚,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积温,年前达60℃左右为浇越冬水的适宜时间;年后达80℃左右为浇返青水的适时日期。年前施肥较多,年后生长势较强的麦田,返青、起身期应采取控制措施,以免群体过大,造成倒伏,根据麦苗发展趋势于拔节前后进行肥水管理,但一般不应晚于旗叶露尖。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稻茬小麦壮苗培育和高产栽培途径,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研究了耕翻(PR)、旋耕(RR)和免耕(NT)3种耕作方式对冬前麦苗主茎和分蘖生长生理和成熟期单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耕翻方式下越冬始期茎蘖数分别比旋耕和免耕方式下高1.5%,12.8%,差异显著(P<0.05);单株叶面积和干质量分别达到94 cm2和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