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处理金太阳杏果实,分析茶多酚处理对金太阳杏贮藏过程中几个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0.1%和0.2%茶多酚处理能明显减缓杏果实贮藏期POD、CAT活性的降低,0.4%茶多酚处理对抗氧化酶活性下降的减缓作用不太明显,而0.6%茶多酚处理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POD、CAT活性的降低;茶多酚处理对杏果实贮藏期SOD活性的影响不明显.由此认为,较低浓度的茶多酚处理对杏果实在贮藏期抗氧化酶系统有一定的激活作用,有利于杏果实的贮藏;而较高浓度的茶多酚处理对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的减缓作用不明显,反而加速了部分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从而加速果实的衰老.  相似文献   

2.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了绿茶中提取、纯化的茶多酚对人胚肺细胞和猴肾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当细胞培养液中茶多酚浓度分别为500μg和600μg作用12小时后,大约有50%的人胚肺细胞和猴肾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随着细胞培养液中茶多酚浓度的提高和茶多酚对细胞作用时间的延长,茶多酚对这两种细胞的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茶多酚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饲料中分别加入含量为0.8、1.6、2.4、3.2和4.0 mg/g的茶多酚,观察和统计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茶多酚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饲喂茶多酚后斜纹夜蛾幼虫体长及体重显著低于未饲喂茶多酚的个体。饲喂0.8、1.6、2.4、3.2和4.0 mg/g茶多酚饲料后第10和15天时,体长增长率分别为21.80%、11.19%、1.13%、-5.09%、-12.17%和12.82%、30.53%、25.84%、20.48%、11.04%;体重增长率分别为76.34%、45.15%、32.81%、-0.80%、-5.09%和81.66%、51.06%、59.97%、35.98%、1.18%。同时,茶多酚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毒杀作用,饲喂茶多酚含量分别为0.8、1.6、2.4、3.2和4.0 mg/g(茶多酚/人工饲料)饲喂后第15天时斜纹夜蛾幼虫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21.38±2.54)%、(31.42±2.32)%、(42.65±3.45)%、(45.97±2.35)%和(61.65±3.53)%,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LC50为3.12 mg/g,随茶多酚剂量的增加,斜纹夜蛾幼虫的死亡率增高。饲喂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后,未死亡斜纹夜蛾幼虫所有个体均不能正常化蛹,种群数量降低。【结论】茶多酚对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毒杀效果,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
孙海燕  罗兵  吴佳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51-11752,11767
[目的]为解决干旱问题提供资料,并为茶多酚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黄瓜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对黄瓜幼苗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降低了黄瓜幼苗中可溶性糖、蛋白质的含量和GS活性。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均能增加干旱胁迫下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提高GS的活性,促进氨的同化。低浓度(0~20μg/ml)茶多酚处理,可溶性糖含量随浓度的增加而增高。20μg/ml茶多酚浓度的处理效果最好,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GS活性分别比CK2(干旱胁迫)提高了15.67%、40.63%、27.98%。茶多酚可以促进干旱胁迫下硝酸还原酶的活性,20μg/ml的处理效果最佳,活力增强了114.94%。[结论]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处理均能增强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20μg/ml为喷叶最佳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5.
阮妙芸  张根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371-4373
[目的]研究茶多酚对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方法]以玉米、大米淀粉等5种淀粉和茶多酚类提取物为材料,研究茶多酚类抑制剂浓度、抑制剂组成、淀粉类底物等因素对茶多酚抑制淀粉酶的影响。[结果]茶多酚类提取物对猪胰a-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以0.6 mg/ml浓度的抑制作用(86.2%);各单体因素中以EGC单体的抑酶效果最好(22.5%),但是混合物(TPS)的抑酶效果(28.3%)要高于各单体;各底物因素中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抑酶效果最为显著(43.6%);茶多酚类混合物对葡萄糖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小于a-淀粉酶;加入葡萄糖苷酶(AMG)在反应120 min测定酶抑制率,要明显小于未加AMG条件下的抑制率。[结论]茶多酚作为功能食品或食品添加剂影响人体餐后血糖指数(GI),对糖尿病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土壤中的铝元素对茶树的生长发育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效应,而硅则是许多植物生长发育的有益元素。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研究硅铝配施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铝肥施用浓度为1.34 g.kg-1和硅肥施用浓度为0.10 g.kg-1时,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交互效应最高,平均含量分别为25.50%和3.18%;当铝肥施用浓度为1.34 g.kg-1和硅肥施用浓度为0.40 g.kg-1时,茶叶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交互效应最高,达到理论最高值,平均含量分别为2.46%和2.79%。  相似文献   

7.
茶鲜叶、绿茶和茶多酚在体外模拟胃液pH条件下对NO2-有很强的清除作用,清除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升高.在各处理茶多酚浓度为0.01%~0.16%范围内,其清除率分别超过81.0%,91.7%和77.3%,茶鲜叶和绿茶提取液的清除效果优于同浓度的纯茶多酚.在不同pH条件下,纯茶多酚对NO2-的清除率呈"凹形"曲线变化,在pH 4~5之间清除率较低,而鲜叶及绿茶提取液对NO2-的清除率受pH变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土壤中的铝元素对茶树的生长发育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效应,而硅则是许多植物生长发育的有益元素。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研究硅铝配施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铝肥施用浓度为1.34 g.kg-1和硅肥施用浓度为0.10 g.kg-1时,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交互效应最高,平均含量分别为25.50%和3.18%;当铝肥施用浓度为1.34 g.kg-1和硅肥施用浓度为0.40 g.kg-1时,茶叶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交互效应最高,达到理论最高值,平均含量分别为2.46%和2.79%。  相似文献   

9.
土壤中的铝元素对茶树的生长发育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效应,而硅则是许多植物生长发育的有益元素.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研究硅铝配施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铝肥施用浓度为1.34 g·kg-1和硅肥施用浓度为0.10 g·kg-1时,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交互效应最高,平均含量分别为25.50%和3.18%;当铝肥施用浓度为1.34 g·kg-1和硅肥施用浓度为0.40 g·kg-1时,茶叶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交互效应最高,达到理论最高值,平均含量分别为2.46%和2.79%.  相似文献   

10.
以绿茶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浸提溶剂、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等因素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酚的影响行为。结果表明,与蒸馏水相比,乙醇作为浸提溶剂提高了茶多酚的提取率。随着乙醇浓度升高,茶多酚提取率先升高后降低,以85%乙醇时最大(11.52%)。随着浸提时间延长,茶多酚提取率先升高后降低,以浸提90 min时最大(10.79%)。随着浸提温度升高,茶多酚提取率先升高后降低,以70℃时最大。可见,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酚的适宜条件为:浸提溶剂为85%乙醇,浸提时间为90 min,浸提温度为70℃,茶多酚提取率为11.27%。说明此种方法成本低、效率高,对茶工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茶树催发素对春茶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茶树催发素在浙江杭州,余杭,建德,安吉,湖南祁阳,湖北宜昌等地对46个茶树云品种进行了叶面喷施,证明茶树催发素对提早春茶开采作用显著。一般能提早春茶采5-7d,发芽密度提高27.5%-52.4%,新梢速度快19.4%-39.4%,1芽1叶梢长增加11.9%-47.1%,明前茶鲜叶增产114.6%,春茶鲜叶增产12%-15%。  相似文献   

12.
据史料记载,徽州商帮始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茶叶贸易是徽州商人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地区的茶文化资源伴随着茶叶外销而传播至世界。徽商文化深受儒学影响,其中讲道义、重诚信、行善缘等方面都与茶文化有着共通之处,促进徽商精神与茶文化的交融。茶和天下,徽茶千年,徽茶的优良品质得益于当地的气候、环境,徽茶文化的传播光大得益于徽商的诚信和拼博精神。  相似文献   

13.
茶树品种、部位和嫩度对茶多糖含量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福鼎大白茶、白毫早等7个代表性茶树品种以及新梢不同部位的叶片和茎梗多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多糖含量,多糖中性糖、糖醛酸、蛋白质含量以及清除·OH和·O2的能力存在明显差异,说明茶多糖特性和生物活性存在品种多样性。随着鲜叶的老化,多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多糖中性糖、蛋白质、糖醛酸含量和清除·OH和·O2的能力以第2叶多糖为最强。与叶片相比,茎梗中多糖含量较低,并且茎梗越老,含量越低,茎梗多糖中中性糖、蛋白质和糖醛酸含量较高,但清除·OH和·O2的效果最差。提示一方面茶叶中的活性多糖主要集中在叶片,而且在生育期旺盛部位积累最多,另一方面茎梗多糖与叶片多糖可能在糖基组成或结构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董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99-1200
[目的]研究低档绿茶中茶色素的提取并确定其最优提取工艺。[方法]用有机溶剂提取法从茶叶中提取茶色素,以茶色素产率为指标,对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溶液pH值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以优化工艺条件。通过溶解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分析该茶色素对光、热的稳定性。[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将浸提的茶汁调pH值至6.5~7.0,用95%乙醇提取10 min,得茶色素产率为6.89%。茶色素为水溶性、醇溶性物质,但在1%醋酸溶液中的溶解度较纯水小,在0.5%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纯水大。该茶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作棕黄色色素,中性条件下可作黄棕色色素,碱性条件下可作棕红色色素,并且其颜色稳定。茶色素水溶液对光比较稳定且有很强的耐热性。[结论]茶色素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15.
周增志  周斌星  王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117-5119
以普洱茶为材料,采用水提醇沉法,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固液比、醇沉次数、醇沉时间5个因素对普洱茶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60 m in,固液比1∶20,醇沉时间60 m in,醇沉1次。  相似文献   

16.
郭亚杰  唐颖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303-8304
[目的]找出富硒茶叶与健康的关系。[方法]用自感健康问卷调查法对富硒茶叶与人体健康的影响做一个初步分析。[结果]茶叶中含硒量不同地区居民在饮茶习惯上并无明显差别,而他们的自感健康状况却有区别;高硒地区健康状况最好,中硒次之,低硒最差。[结论]不同地区健康状况的差异,是由于饮茶摄入硒量的高低造成的,而与饮荼习惯本身无关。  相似文献   

17.
茶树品种对茶饼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云南省选育和推广的4个茶树品种进行室内离体接种抗病性鉴定和田间品种抗病性调查,结果表明:4个品种均不同程度的感染茶饼病,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存在着一定差异(云抗10号<佛香3号<佛香2号<佛香1号),但按照抗性分级标准分别属于高抗和中抗品种;室内离体接种不同浓度孢子发病情况试验表明:最适的接种孢子浓度为10×10下每视野50~60个孢子。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在碱性介质中,抗氧化性物质能强烈地抑制鲁米诺-Na Cl O的化学发光的原理,利用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评价茶叶抗氧化性能的方法。在最优的浓度条件下,测定结果表明:碧螺春的抗氧化性能优于茉莉花茶。  相似文献   

19.
赵丛丛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565-7566,7594
[目的]优化碎茶末中茶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碎绿茶末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碎绿茶末中的茶多糖提取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茶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试验表明,提取碎茶末中茶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0 g/ml,提取温度为85℃,提取时间为100 min,提取3次,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率为93.82%。[结论]研究可为碎茶末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茶文化距离等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文化距离对贸易拓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以期对茶文化距离对茶叶贸易拓展影响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