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生态环境因子划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简述生态环境因子划分标准,尝试确立一种新的划分方案,论述扰动因子研究内容,讨论最佳生态原则。根据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特点及对生物的作用,环境因子首先可划分为时刻存在作用因子和间断发生作用因子。前者研究的核心是其固有的规律性和限制性及其时对生物的作用,后者研究的核心是其发生的时间强度和频次及其对生物的作用。三条最佳生态原则分别是间断发生作用因子发生时间、强度和频次的限制原则,它可为经营管理生态系统提供具体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在蔬菜田对不同生物防治技术组合对叶菜害虫的控制作用及其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防治技术组合对菜心和芥蓝害虫的防治效果比以化学农药为主的防治效果更好,能显著增加田间天敌密度,并能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生物防治作用物研发与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生态康复型农田绿色控害技术研究"和"新种植模式下生物防治主打型控害技术研究"的科研产出为主体,围绕我国生物防治产品创制、技术研发、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系统归纳了十年来生物防治作用物研发与应用方面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4.
毒死蜱与氟虫腈复配对环境生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毒死蜱与氟虫腈及其复配对靶标生物小菜蛾和二化螟的室内活性,对非靶标生物意大利蜜蜂、家蚕、斑马鱼的毒性。试验结果为毒死蜱对小菜蛾,二化螟,蜜蜂,斑马鱼,家蚕的LC50分别为586.2,45.97,2.482,0.723,1.749mg/L;氟虫腈对上述生物的LC50分别为0.121 4,1.038,0.025 1,0.180,2.325mg/L;复配后对上述生物的LC50分别为0.5256,5.626,1.983,0.535,1.528mg/L。复配后对小菜蛾、二化螟的共毒系数为230.6、153.3,对蜜蜂、斑马鱼、家蚕的共毒系数为11.6、103.8、117.3。  相似文献   

5.
在杀虫剂应用中,粘着剂可加强其有效成分的粘着和持效,还有某些次生效应。本文报道了合成胶乳对两种除虫菊酯的粘着性、生物效应、持效性及残留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喜旱莲子草主要生物防治作用物资源的分类概况,优势和潜力生防作用物的种类及其控制作用的应用局限,潜力生防作用物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概述。针对当前喜旱本文对喜旱莲子草主要生物防治作用物资源的分类概况,优势和潜力生防作用物的种类及其控制作用的应用局限,潜力生防作用物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概述。针对当前喜旱莲子草生物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协同防病作用(Synergistic disease prevention,SDP)在生物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防木霉种类多样,作用机制复杂,其不同抑菌因素之间,及其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之间往往存在协同作用。本文在讨论木霉具有的竞争、重寄生、抗生、诱导系统抗性等多种生防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阐述了木霉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包括微生物、化学药剂、营养物质等的SDP作用及其机制。生防木霉的SDP作用已有部分研究进展,其田间应用呈现出复杂性和有效性。建议对木霉SDP作用的微生物代谢机制、分子机制及其环境互作关系开展深入研究,为今后相关生物防治策略及技术优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丁伟  周亦红 《植物医生》1998,11(3):44-45
杀虫剂光敏化作用的研究及应用展望农药丁伟周亦红邓新平(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重庆400716)随着人们对杀虫剂生态经济效益的重视,杀虫剂与环境中非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已成为农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非生物因子有光、热、空气和介质的理化性质等,其中以...  相似文献   

9.
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来生物的入侵给我国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分布、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化感作用及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罗克昌 《江西植保》2003,26(1):32-32,31
综述生物合理性农药的特点、机理及使用技术,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推进无公害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水生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当前杀菌剂市场的主要种类之一,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 (SDHIs) 杀菌剂的广泛应用导致其易进入水体环境,威胁水生生物的安全。大量研究表明,该类药剂中大部分品种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较高,部分甚至达到剧毒级,并且在较低浓度下即可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效应,不同程度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进而导致水生生态系统的失衡。文章综述了SDHIs杀菌剂对水体环境的污染状况及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该类杀菌剂的水生生态毒理学研究重点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减少SDHIs杀菌剂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寡糖诱导植物防卫反应的信号转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寡糖作为一种生物类激发子,可以诱导植物产生防卫反应,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从而抵御病原物的入侵。本文就寡糖的种类、特点及诱导植物防卫反应信号转导等方面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3.
李鸣  张晓莹 《植物医生》2002,15(1):14-14
近年来 ,随着全国各大城市发展无公害生产力度的不断加大 ,无公害的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各种栽培技术措施中 ,生物杀虫剂的应用技术作为无公害栽培技术的核心 ,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目前 ,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生物杀虫剂主要有苏云金芽孢杆菌(BT)、阿维菌素、烟·参碱(烟碱、苦参碱)等 ,如何提高它们的防治效果呢?1.明确作用机理选择适宜菌剂。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必须经昆虫口器摄入经消化道感染而杀死寄主 ,一般只对咀嚼式口器害虫有效 ,而无法作用于将口针插入植物韧皮部吸食汁液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苏云金芽孢杆菌的…  相似文献   

14.
植物源杀虫物质的作用特点   总被引:61,自引:1,他引:60  
马志卿  张兴 《植物保护》2000,26(2):37-39
随着人们对农药的重新评价和认识 ,农药的内涵从高效、高毒、高残留向高效、低毒、少残留 ,从广谱性向选择性 ,从短、平、快的单一效应向速效、持效、后效的多方位发展。对于理想杀虫剂应具备的特点初步可认为 :可有效控制靶标害虫种群 ;对非靶标生物比较安全 ;使用方便 ;在生产、加工、贮运过程中比较安全 ;在自然条件下易降解而不会明显影响环境质量 ;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这就是所谓的“生物合理性农药”(biorationalpesticides)。近 2 0年来 ,国内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天然产物特别是植物中寻找杀虫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不同放牧模式对高山草地蝗虫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调查牛放牧、羊放牧、牛羊混合放牧和休牧4种模式下高山草地植物群落特征、蝗虫群落组成和数量,分析蝗虫群落生物多样性特征,利用冗余分析方法分析植物群落与蝗虫群落的相关性,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放牧模式对蝗虫群落的影响路径.结果 显示,与休牧相比,牛放牧、...  相似文献   

16.
纳米银 (AgNPs) 因具有独特性质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由于化学合成纳米银的流程繁琐、高能耗及使用的溶剂毒性强、污染严重等,纳米银的绿色合成研究备受关注。纳米银的绿色合成是指以真菌、细菌培养上清液及植物提取液作为还原剂或稳定剂,将硝酸银中Ag+还原为纳米级别的单质银,具有稳定性高、低毒、绿色环保等优点。一些研究者在绿色合成纳米材料的基础上,研究了通过生物源合成的纳米银用于害虫防治的效果,以探索纳米材料替代传统化学杀虫剂的可能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利用不同生物材料合成纳米银的情况,报告了生物源合成的纳米银对媒介害虫和农业害虫的毒杀效果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简单介绍了生物源合成的纳米银对生物体和环境的暴露风险,并对其研究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五种伞形科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淡色库蚊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种伞形科植物蛇床、防风、当归、紫花前胡和白芷对淡色库蚊幼虫和成虫的生物活性,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样品乙醇提取物对蚊幼虫的杀伤作用,采用三角瓶法测定了样品乙醇提取物对蚊成虫的熏蒸作用。结果表明,5种伞形科中草药的乙醇粗提物对淡色库蚊幼虫和成虫的杀伤效应不同:蛇床子的乙醇粗提物对淡色库蚊幼虫的毒杀效果最佳(24h的LC90为49.886mg/L),白芷的乙醇粗提物对淡色库蚊成虫的熏蒸效果最佳(KT90为23.271min)。  相似文献   

18.
朱建国  杨学均 《昆虫天敌》1993,15(3):116-123
研究表明不同猎物种类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的捕食作用具有不同的影响.七星瓢虫捕食效率对桃纵卷叶蚜(Myzus tropicalis)密度的依赖性较大,对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的依赖性较小,七星瓢虫—苹果绵蚜系统中,七星瓢虫自身密度的干扰作用较大,七星瓢虫—蒿蚜系统中的干扰作用较小.研究天敌昆虫对其不同猎物的捕食作用,对于认识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以及正确指导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荧光增白剂对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君慧  杨红  彭建新  洪华珠 《中国生物防治》2002,18(3):144-144,F003
杆状病毒作为生物杀虫剂有许多优点,但因其毒力较低、杀虫速度缓慢、在太阳光下易受紫外线影响而活力迅速下降、宿主域狭窄等缺点,在大规模应用中受到极大的限制.为了提高杆状病毒的毒力,人们已经做了不少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戊唑醇的作用特点及其应用概况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甾醇类化合物是生物维持生命及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在真菌和细菌中 ,主要是合成麦角甾醇 ,它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对细胞膜的渗透性起重要作用。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已成为新型杀菌剂的重要靶标之一 ,其抑制剂由于活性高、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 ,而在应用初期受到普遍重视。从化学结构来看 ,目前已开发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品种主要是三唑类、咪唑类、吡啶类、吗啉类和哌嗪类等化合物。戊唑醇 (tebuconazole)是一种羟乙基三唑衍生物 ,属三唑类内吸杀菌剂。毒性分类属低毒杀菌剂。该化合物由德国拜耳公司于1986年最先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