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本研究对阿萨姆种、掸部种、越南大叶种、云南大叶种和台湾大叶种等五个国内外大叶品种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用系统分类法和模糊聚类法分析了五个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2、五个品种均属小乔木型的大叶品种.它们的花的形态,叶片内外部形态均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3、通过系统分类和模糊聚类分析,认为以上五个品种可分为二类,其中台湾大叶种具有子房无毛等特征,归属于秃房茶系,而其它四个品种均归属于茶系.阿萨姆种、掸部种、越南大叶种和台湾大叶种与云南大叶种的相似系数分别为0.96、0.70、0.86、0.20.  相似文献   

2.
越南大叶种最早移植在我国华南农学院农场,1966年12月移植海南岭头茶场茶科所,并在海南定居,开始繁殖。一、品种来源越南大叶种移植华南农学院农场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与印度阿萨姆种和台湾种生长在同一小区,每个品种仅6株左右。由于具有生长势旺盛等特点,将越南大叶种、阿萨姆种和台湾种各挖5株,移植于岭头茶场茶科所品种园。当时,茶苗送海南时,每个品种系挂的标牌可能在途中搞乱,以致在以往各次报道中均将越南大叶种说成台湾大叶种,应予以更正。  相似文献   

3.
论优质抗寒大叶红茶品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优质抗寒大叶红茶品种考源茶树大叶种,在我国资源十分丰富。如云南大叶种在云南、海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湖南等省都有生产,树为乔木型,叶长、宽在12×5厘米以上,有白毛,茶多酚含量在32%以上,适制红茶,品质优异,产品可与著名的阿萨姆种比美,别具香型。它的缺点是遇到零下3℃的低温便有冻  相似文献   

4.
海南岭头茶科所先后引进了省内外的茶树良种及优良地方品种作为茶树选种育种的原始材料。通过初步观察,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有关经济性状上,表现较好的有云南大叶种、台湾大叶种、阿萨姆种和海南大叶种。现将1980年初步观察情况整理如下。一、不同品种茶树形态特征及产量的比较从形态上看,台湾大叶种长势较其它三个品种旺盛,树高、树幅、一芽三叶长及重比其它三个品种大,但芽头密度比海南大叶种小,比阿萨姆种和云南  相似文献   

5.
正罗溥鍒,茶学教育和茶树栽培专家。长期从事茶学教育和生产技术指导工作。最早引进印度阿萨姆种,推广云南大叶种,首先发现乐昌白毛茶;研究出幼年茶树分段修剪等一整套大叶种茶树栽培技术,为华南地区发展红碎茶和推广良种奠定基础,对广东茶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罗溥鍒,1910年7月生于广东南海市。1928年7月,广州师范学校(今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后任中  相似文献   

6.
七份苎麻野生资源的核型及GiemsaC—带带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采用F-BSG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七份苎麻野生材料进行染色体核型及GiemsaC-带带型研究,结果表明:七份材料中1-1、1-2的染色体数目众多,分别为56和42,其余5份材料为28,均为近端着丝点型,核型公式1-1为2n=56-56st,1-2为2n=42=42st,其余5份材料均为2n=28=28st。臂指数均大于75%,N.F.值与染色体条数相等,1-1,1-2,1-3的梁色体长度比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白菜型油菜北方小油菜冬、春不同生态型3个品种的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染色体数皆为2n=20,相对长度最短为6.74%(门源油菜),最长为15.77%(关中油菜)。染色体核型公式为代2n=20=12m+6sm+25t(2SAT)。3个品种冬、春生态型间的染色体臂比总数、着丝粒指数、最长与最短染色体比值及染色体组长度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8.
邦崴千年古茶树的发现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仕华 《茶叶》1993,19(2):19-20
云南的亚热带系黄壤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缭绕,土壤肥沃,是古茶树生长的理想环境,孕育着著名的云南大叶种茶。许多茶科植物在这里繁衍进化。云南是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世界上茶叶科植物共有380多种,分布在云南的就有260种。名扬四海的"普洱茶"就生长在这里。我省还有不少的大茶树,尤其是去年根据群众反映,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发现的一株巨大古茶树——邦崴大茶树就是其中最大的一棵。一、古茶树的发现寻找茶树王是我多年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一愿望,我翻阅了许多有关资料,走访了许  相似文献   

9.
海南山栏稻体细胞染色体数与普通栽培水稻相同,即2n=24,并同属2B核型。山栏稻染色体组中有9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水稻对照品种为5-6对),1-2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水稻为4-5对),1-2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这表明山栏稻核型比水稻更为对称。山栏稻染色体组的异染色质含量平均为46.1%,低于水稻对照(平均为50.1%)。异染色质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形式与水稻对照基本相同,多数是位于着丝点两侧(或两  相似文献   

10.
海南山栏稻体细胞染色体数与普通栽培水稻相同,即2n=24,并同属2B核型。山栏稻染色体组中有9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水稻对照品种为5-6对),1-2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水稻为4-5对).1-2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这表明山栏稻核型比水稻更为对称。山栏稻染色体组的异染色质含量平均为46.1%,低于水稻对照(平均为50.1%)。异染色质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形式与水稻对照基本相同,多数是位于着丝点两侧(或再加一个短臂),只有少数(1-2对)染色体表现异染色质化。  相似文献   

11.
茶树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采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制样法分析了18个茶树品种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茶树染色体以 X=15为基数,一般为二倍体,但也有非整倍体和多倍体细胞。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组型不尽相同,其主要核型为2n=2x=30=18m+6sm+2sm~(sat)+4st~(sat)和2n=2x=30=18m+6sm+4sm~(sat)+2st~(sat)。根据组型分析结果,认为茶树起源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其品种间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乔木型、大叶品种核型的对称性较高,是进化上较原始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普洱茶的抗氧化酚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从云南省双江县勐库产的普洱茶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没食子儿茶素(GC,1),(-)-表儿茶素(EC,2),(+)-儿茶素(C,3),杨梅素(4),没食子酸(5),山奈酚(6),山奈酚-3-O-β-D-葡萄糖甙(7),山奈酚-3-O–芦丁糖甙(8),槲皮素(9),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10)以及2,5-二羟基苯甲酸(11)。其中,化合物6~11为首次从普洱茶中分离得到。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2、3、5的活性与阳性对照品抗坏血酸接近。化合物的结构与其活性的关系比较分析表明,简单儿茶素(2,3)和简单酚类化合物(5)的抗氧化活性较高,与阳性对照品抗坏血酸接近;黄酮类化合物(4,6,9)次之,黄酮类配糖体(7,8,10)及化合物11则较差。  相似文献   

13.
四川大树茶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国鲁  李晓林 《茶叶科学》1993,13(2):121-126
对四川大树茶5种17类型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理茶(Camellis taliensisMeleh)。为20=30=20m+10sm,南川茶(C.nanchuanica Chang et Xiong)、秃房茶(C.gymnogyna Chang)、普洱茶[C.assamica(Mast.)Chang]和茶(C.sinensis Ktze)均为20=30=20m+8sm+2st,两类核型属“2A”类型。染色体结构变异在茶叶植物的物种形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中对茶组的分类学处理及原产中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生物入侵种喜旱莲子草的染色体核型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外来人侵植物喜旱莲子草(Atl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入侵种的染色体数为2n=96,属六倍体物种,各染色体间形态差异不明显,均为中着丝粒或近中着丝粒染色体,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相对长度比为2.10,全套染色体未见随体,核型公式为2n=96=60 m+36 sm,核型类型为进化程度较高的2B型.喜旱莲子草的多倍性特征及2B核型为其生物入侵性提供了重要的细胞学证据,文中同时提出不改变基因组DNA序列结构的表观遗传变异可能是喜旱莲子草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红碎茶与斯里兰卡红碎茶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汉生 《茶叶科学》1997,17(2):207-212
通过对我国海南通什、云南凤庆、广东英德2号茶和出口拼配红碎茶、斯里兰卡高地、中地和低地红碎茶同年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述三地的大叶种红碎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及内质化学鉴定分数均高于斯里兰卡红碎茶,仅香气次之。但出口样拼配红碎茶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和内质化学鉴定分数均显著低于斯里兰卡红碎茶。文中对我国与斯里兰卡红碎茶品质的差异原因进行了讨论,并建议我国大叶种红碎茶直接并且及时出口。  相似文献   

16.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DE/GC/MS)技术,分别测定了健康及受茶饼病菌侵染鲜叶中挥发性物质,探讨了云南大叶种健康及受茶饼病菌侵染鲜叶中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和差异,分析了茶饼病菌侵染对茶树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健康叶片中共检测出37种挥发性物质,占总挥发物的80.195%,而受茶饼病菌侵染叶片中共检测出56种挥发性物质,占总挥发物的92.166%;在受茶饼病菌侵染叶片中有13种物质未检测出,有31种新的挥发性物质被检测出;芳樟醇是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受茶饼病菌危害的叶片以含氮含硫化合物、萜烯类、芳香族化合物、绿叶性气体为主要挥发物。  相似文献   

17.
山西晋北三种类型大豆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贵全  杜维俊 《大豆科学》1999,18(4):294-299
本文对山西省北部三种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小黑豆、大黑豆、黄豆)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大豆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40,主要由中间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三种大豆只有一对粒位于最长染色体上的随体,而且随体染色体形态相近,三种大豆的核型公式分别为:小黑豆2n=2x=40=28m+12sm(2SAT);大黑豆2n=2x=40=6M+18m+12sm+4st(2SAT);黄豆2n=2x=40=2M  相似文献   

18.
五种山茶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光涛  梁涛  张梅莉 《茶叶》2001,27(2):17-21
本文研究了5种山茶属植物的核型。结果表明,这5种植物都是二倍体,核型分别为马关茶C.makuanica 2n=30=22mm 8sm;厚轴茶C.crassicolumna 2n=30=22m 85m;广南茶C.Kwangnanica 2n=30=22m(2SAT) 8sm;假秃房茶C.gymnagynoides 2n=30=22m 6sm 2st;圆基茶C.rotundata 2n=30=20m(2SAT) 10sm(2SAT)。厚轴茶和圆基茶的核型为2B型,其余3种为2A型。本文还对茶组(sect.Thea)植物的核型作了讨论。圆基茶和广南茶的核型为本文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3种野生茄和1个栽培茄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3种野生茄和1个栽培茄品种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核型类型均为"2A"型:染色体主要由中部着丝点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属较对称核型.但它们的核型也具有明显差异, "04E28"的核型公式为2n=16m+6sm+2st,核不对称系数60.20%;04E42的核型公式为2n=14m+8sm+2T,核不对称系数65.91%;07E67的核型公式为2n=18m+6sm,核不对称系数59.68%;栽培品种.04E08"的核型公式为2n=22m+2sm.核不对称系数58.59%.  相似文献   

20.
运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对云南普洱地区生产的大叶种乔木茶花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与该类茶树制成的普洱生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从普洱大叶种乔木茶花和普洱生茶中鉴定出挥发性成分分别为9种和67种,主要以碳氢化合物和醇类挥发性化合物为主。通过对比发现,普洱大叶种乔木茶花中的挥发性成分均存在于普洱生茶的挥发性成分之中,这些成分均具有一定香气特性。本研究表明,普洱大叶种乔木茶花可作为独立饮品,有类似于茶叶的香味感受,或者可与茶叶混合以提高或改善茶叶产品的香气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