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合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合作在经历了20多年的实践后,依然没有进入正常轨道,该文从宏观视角分析了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合作机制。研究认为,丝绸之路旅游合作主要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目的地间合作,历史文化是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合作的核心,以第二亚欧大陆桥为主轴的交通轴线是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合作的支持体系,利益分享是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合作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14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以甘肃省1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对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客观准确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14个地级市旅游竞争力差异存在显著差异,并可以将其划分为旅游竞争力优势型、旅游竞争力潜力型、旅游竞争力劣势型三个层次;旅游资源竞争力的差异、旅游接待能力的差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差异、旅游社会支持力的差异是引起甘肃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甘肃省各层次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策略,以期为提高甘肃省旅游综合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揭示了甘肃省14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RM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丝绸之路重要的区域旅游资源。应用昂普理论,从资源、市场、产品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存在许多问题,应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丝绸之路相关景区点的结合,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宣传的渠道和方式,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相应的保障机制,实现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AHP法构建国际航空枢纽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根据竞争力优势程度甄选出经济带中间段7大潜力机场.结果表明:成都、西安、重庆机场凭借优越的支线网络、强大的运营能力以及突出的腹地与临空经济,势必成为西南和中部未来区域的经济发展极,但深居内陆的区位可能牵制国际航线市场的开发.昆明机场网络优势集中在华南地区,远期可定位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枢纽.基于欧亚大陆中心节点的区位优势以及作为国家首都的政治优势,阿拉木图与阿斯塔纳机场在西亚及欧洲重要航空航线中极具优势,但就国内经济发展、民航支线网络以及机场设施承载力等方面,乌鲁木齐机场竞争力优势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系统搜集1995年~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旅游客流量、旅游收入、GDP等数据序列,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旅游成长历程,借鉴物理学领域和经济学领域的惯性模型,提出旅游惯性概念,构建旅游惯性指标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依据全域旅游成长分析,经过测算,不同典型年份旅游危机周期效应不同,旅游发展惯性强度也不同;2)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旅游客流量和旅游收入惯性强度在2003年以及2008年大致同步,规律明显;3)旅游惯性不同反应本区的不同抗危机能力,依据本区旅游成长分析与惯性测定,可评估本区可能产生旅游危机以及划定惯性级别,构建本底趋势模型进行趋势判定。文中采用定量指标体系衡量区域旅游发展的惯性强度,以期能够在理论上深化本区旅游研究,实践上为本区旅游发展以及旅游危机管理提供参考,为旅游危机操控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城市竞争力的高低是决定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全面科学地评价城市竞争力是决定城市未来发展战略和方向的基础.文中从经济、社会、科教、环境竞争力4大方面建立了西北地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北地区30个地级城市的竞争力作出定量评价,进而研究了城市竞争力在2004、2007、2011年三个时间断面上的演变特征,对城市竞争力排序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措施.  相似文献   

7.
运用基于SPSS for WINDOWS 13.0的因子分析法,借助我国省级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时间维度研究来研究甘肃旅游竞争力的发展历程,并立足甘肃旅游竞争力的基本态势,提出了甘肃发挥旅游竞争力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旅游业欣欣向荣发展形势下,西北民族地区的旅游业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甘南藏族自治州文物古迹知名度高、旅游资源丰厚、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资源禀赋有可能使民族地区成为国内外游客主要的旅游目的地,文中在分析甘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状况的背景下,对目前的融合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甘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1]。  相似文献   

9.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节点城市是实现国家意志的重要支撑。通过运用Esteban-Marquillas拓展模型,在对2008—2013年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兰州市产业结构分行业做偏离份额分析的基础上就各行业发展情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9个行业中仅7个行业5 a间增长速度高于甘肃省相应行业增速,其中,建筑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甘肃省相应行业增速的差值较大,分别为4.91和4.99;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交通、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10个行业处于发展衰退期,产业结构亟需调整;行业总体可分为3类或是4类,分类结果符合兰州经济发展实际。未来兰州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要重点开展3项工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承接产业转移、加强第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丝绸之路”,是我国人民与中亚、西亚和欧洲人民友好往来和传统友谊的历史见证。丝路的兴起,距今已逾两千年。世事沧桑,环境变迁,昔日的丝路,如今已面目全非。追古抚今,对于我们总结干旱地区开发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创造更加灿烂的未来,将获益匪浅。历史上的丝路,分为陆路和海路。陆路兴起在先,海路则相随其后,后者的崛起促进了前者的消亡进程。陆路又分为草原道和沙漠道,两道最主要、最艰险的路段,都在新疆。因  相似文献   

11.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中国西北地区开发开放、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明确各省、市空间发展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是国家战略稳步实施的关键。以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各节点城市为研究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测算样本城市综合质量,在明确核心节点城市的基础上修正研究模型计算得出的各节点城市间的引力值和作用场强。结果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各节点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组团化与空间分异化特征并存,兰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的核心城市,同周边城市联系紧密、融合互动发展能力强。嘉峪关城市发展存在偏心化,发展重心向酒泉转移。酒泉城市综合质量较高,具备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能力。张掖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区域协同发展基础薄弱,亟需提高城市引力,与武威、金昌等城市实现联动。庆阳、平凉具备实现孤岛城市和孤点城市向龙头和龙尾城市转变的基础。陇南城市综合质量低,城市引力与场强不足,需要联系周边城市协同发展。临夏、甘南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需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摆脱孤点城市困局。最后,针对研究结果就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节点城市空间差异进行梳理,并就各自发展策略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丝绸之路南道不论在自然旅游资源,还是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本文通过对和田地区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现状分析,提出围绕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为核心,突出以玉石故乡,大漠风光,田园绿洲,佛国古城及伊期兰教四大特色为主题,重点推出“和田玉石文化”、“尼雅寻梦”等精品,以此为龙头,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并提出“一主线,六干线”的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聚类分析法,分析了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2001-2007年的分布情况;利用波士顿矩阵法,建立了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及目的地市场的2001-2004年,2004-2007年竞争态模犁,通过2个时间段竞争态模型的对比分析,得出了各市场在入境旅游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与态势,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安市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观光农业旅游是一种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产业,从西安市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的区位、市场、资源等优势出发,分析西安市建立观光农园的可行性,确立观光农业的市场定位并提出建立“三园“、“两区“的开发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1年6月28日,中国旅游行业第一份"中国旅游百强景区"榜单新鲜出炉,这对于中国旅游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选取我国拥有旅游百强景区的27个省区市为样本,构建相应的旅游百强景区评价系统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评价系统,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中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法对二者进行评价,再利用耦合模型计算旅游百强景区系统与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以期对建设优秀旅游景区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科学的旅游资源评价是区域内旅游资源优化组合和合理开发规划的重要基础。文中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运用模糊聚类的相关知识,采用单体总量、单体密度、类型丰度、储量丰度、平均品质、优良级单体数量6种评价指标,对平凉市七个县(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崆峒区资源条件高居首位,泾川、崇信、华亭、庄浪发展良好,灵台、静宁较为滞后,得出的结论比较客观,完善了对区域旅游资源的定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旨在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促进平凉市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旅游流转移的陕西省入境旅游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陕西省入境旅游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其游客市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入境旅游发达区转移而来的,但三大区域入境旅游流向陕西的扩散转移成长过程各不相同,研究发现:环渤海是陕西最大的入境旅游中转地,且年际变动较小,比较稳定;长三角向陕西转移人数少于环渤海,年际变动大,处于波动增长状态;珠三角向陕西转移数量最少,且这些年不增反减,年际变动较大;陕西省入境旅游市场趋于多元化,日渐稳定和均衡;陕西省对三大区域入境游客的吸引力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需在开拓三大区域入境旅游市场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潜力的空间分布及深入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回顾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历程和市场规模变动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出境旅游规模与人均GDP的相关度极高,这意味着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文章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潜力的分布情况,并对中国出境旅游客源市场的深入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