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配方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屑为主栽培料,辅以棉子壳、玉米粉、玉米芯和麸皮,用正交试验设计出四因素不同水平的9个栽培料配方,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出菇试验,筛选出了子实体产量高、品质好的杏鲍菇生产原料配方。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原料对杏鲍菇的性状及生物学转化率有很大的影响。2号配方子实体菇形规整、呈棍棒状,生物转化率高达91.4%,是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高产配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苏北地区杏鲍菇主栽品种漳杏进行配方筛选试验,筛选出适宜当地的优良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2(木屑30%、玉米芯25%、麸皮30%、玉米粉7%、豆粕6%、轻质碳酸钙1%、过磷酸钙1%)为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较优配方。  相似文献   

3.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工厂化栽培条件下,比较传统培养基原料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合的配方.结果表明,以玉米芯为主要碳源的配方与木屑和棉籽壳相比,其产量较高,栽培周期短,适合作为工厂化栽培的碳源物质.其中17号配方单瓶产量最高为147 g,与其他配方有显著差异.氮源中麸皮与米糠对比,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添加不同梯度麸皮试验表明,子实体产量随麸皮添加量减少而降低,氮源添加量在35%~40%为适合比例.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复合酶法提取杏鲍菇黄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利用超声波辅助复合酶法提取杏鲍菇黄酮的最优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固定其他影响因素,选择料液比、超声时间和酶解pH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利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50(g∶m L),超声时间为6 min,酶解pH为5.4条件下获得的黄酮提取率最高,可达3.352%。  相似文献   

5.
张翠娥  赵书光 《吉林农业》2011,(11):133-133
工厂化栽培杏鲍菇是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园的主打项目,文章根据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的关键技术,从杏鲍菇的栽培袋制作到接种、栽培管理等方面做了一系列总结,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杏鲍菇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杏鲍菇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均对杏鲍菇多糖的提取率有显著影响,其中料液比影响最大,提取时间影响最小。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1℃,提取时间3.4 h,料液比1 g∶27 mL,提取1次,该条件下杏鲍菇多糖最高得率为8.29%。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葫芦多糖提取工艺,为葫芦多糖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葫芦为原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水料比及提取时间为自变量,采用响应面法进行3因素3水平的中心组合试验,分析3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二次元回归方程为:Y=5.54+0.14A+0.43B+0.36C+0.016AB-0.081AC-0.13BC-0.34A2-0.23B2-0.21C2(R2=0.9956;A为提取温度,B为水料比, C为提取时间,Y为葫芦多糖提取率)。葫芦多糖提取率影响因素排序为:水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3个因素及水料比与提取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多糖提取率影响极显著(P<0.01),提取温度与提取时间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P<0.05)。葫芦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2℃、水料比24∶1(mL/g)、提取时间2.3 h、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可达(5.810±0.240)%,与模型预测值5.820%接近。【结论】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的葫芦多糖提取工艺模型具有可行性,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可提高葫芦多糖提取率。  相似文献   

8.
黑芝麻黑色素萃取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对黑芝麻黑色素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剂浓度50 g.L-1,萃取混合物浓度240 g.L-1,萃取温度65℃,萃取时间80 min。黑色素粗品得率为0.439%,色阶为243.197。  相似文献   

9.
杏鲍菇是我国工厂化栽培规模较大的食用菌种类之一.本文综述杏鲍菇生物学特性以及工厂化栽培工艺,以期进一步推动杏鲍菇基础理论和工厂化栽培工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玉米芯中木聚糖得率,采用响应面法对碱法提取玉米芯木聚糖条件进行优化。利用Design-Expert 8的Min Run ResⅣ多因子两水平设计,对影响木聚糖提取的因素进行效应评价,利用最峭攀登搜索法为响应面分析的中心组合设计确定中心区,利用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碱提温度、碱提时间、NaOH质量分数和料液比对木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其最佳条件为:NaOH质量分数16%,温度85℃,料液比1∶16,提取时间2.5h。利用响应面法成功对玉米芯木聚糖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提取率达到25.6%。  相似文献   

11.
主要环境因子对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工厂化生产杏鲍菇期间主要环境因子(温度、湿度、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杏鲍菇发菌速度、催蕾时间和菇体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杏鲍菇发菌期,可以将温度设置在24~26℃,空气相对湿度设置在60%~75%,CO2浓度设置在3000~4000 mg/L;在催蕾期,温度应保持在14~16℃,湿度应控制在80%~95%,CO2浓度可以设置在1000~1500 mg/L,光照强度可以设置在100 lx;在育菇阶段,温度应保持在14~16℃,湿度应控制在80%~90%,CO2浓度应控制在2000~2500 mg/L,光照强度应设置在100 lx。  相似文献   

12.
研究结果表明,杏鲍菇栽培应以棉籽壳为主料熟料栽培;栽培料装量应以每袋干料350 g为宜;菌袋周边打孔的接种方式能显著提高其产量和出菇品质;最佳栽培模式为半脱袋竖向畦栽,覆土至菌棒3/4处。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酶法提取杏鲍菇有效成分,以氨基态氮含量和多糖得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酶解过程中的料液比和复合酶组成比例,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酶解温度、酶解pH以及酶的添加量对酶解杏鲍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最佳料液比为1∶20;第一步纤维素酶酶解杏鲍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8.5℃,酶解pH 5.50,酶的添加量0.102×103U.g-1;第二步复合酶酶解杏鲍菇的复合酶的质量组成比例为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3∶2,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57.5℃,酶解pH 6.75,酶的添加量4.08×103U.g-1.二步酶解最优条件下,酶解液中氨基酸总含量为5.82 g.L-1,多糖得率3.792%.  相似文献   

14.
芦苇末栽培杏鲍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旭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397-6398
[目的]研究利用芦苇末栽培杏鲍菇技术。[方法]利用9种含有芦苇配方的培养料培养杏鲍菇,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生物转化率和营养成分等进行研究。[结果]采用芦苇末与棉籽壳进行优化组合,辅以麸皮、玉米粉等配料作为杏鲍菇的培养料,能够满足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营养需求,且当培养料中芦苇末与棉籽壳之比在2∶1与1∶2之间时,栽培效果比对照组培养料配方的更具优势。[结论]芦苇末可以作为培养料原料用来栽培杏鲍菇。  相似文献   

15.
白灵菇和杏鲍菇的营养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延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931-9932
[目的]比较白灵菇和杏鲍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含量。[方法]以市售白灵菇和杏鲍菇鲜品为试材,采用凯氏定氮法和日立835—50型氨基酸分析仪等方法测定了白灵菇和杏鲍菇干品中的氨基酸和常规营养成分。[结果]白灵菇的氨基酸总量为167.2g/kg,其中,必需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0.07%、20.81%和19.20%;杏鲍菇氨基酸总量为140.8g/kg,其中,必需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0.06%、19.39%和24.64%。白灵菇的蛋白质、粗纤维和多糖含量分别比杏鲍菇高2.91%、4.11%和1.28%。杏鲍菇灰分含量比白灵菇高0.92%:[结论]从对食品高蛋白含量要求的角度分析,白灵菇的营养价值优于杏鲍菇;从对食品风味要求的角度来看,杏鲍菇优于白灵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发一种富含豆渣和杏鲍菇营养成分的新型豆渣杏鲍菇菌丝体饼干。【方法】 以豆渣固态发酵培养杏鲍菇菌丝体作为原料,研究豆渣杏鲍菇菌丝体、白砂糖、黄油、鸡蛋添加量对曲奇饼干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感官评定曲奇饼干,确定最佳配方。【结果】 影响豆渣杏鲍菇菌丝体饼干品质的主次顺序为菌丝体、黄油、白砂糖、鸡蛋;以面粉100%计,豆渣杏鲍菇菌丝体曲奇饼干的最优配方为豆渣杏鲍菇菌丝体6%、白砂糖32%、黄油46%、鸡蛋45%。【结论】 豆渣杏鲍菇菌丝体曲奇饼干的研制改善豆渣食品的口感,营养丰富,产品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7.
对25个杏鲍菇菌株的农艺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Pl4和Pl7是生物学效率高、菇形好的高商品价值菌株。  相似文献   

18.
杏鲍菇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杏鲍菇不同的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各级菌种培养基上杏鲍菇菌丝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的母种培养基为配方6和配方4,而且长势良好,洁白浓密;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配方1(麦粒培养基),但是麦粒菌种成本高,老化快,不耐贮放,而配方7和配方8上的菌丝不仅生长速度快,同时菌种成本低,老化慢,较耐贮放,在生产上更为实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杏鲍菇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技术,引进4个菌株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栽培条件下,BT-X4和BT-X3菌株表现出菌丝生长、原基分化和子实体生长较快,原基分化率和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20.
杏鲍菇脯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糖杏鲍菇脯的加工工艺。[方法]以鲜杏鲍菇为原料,在不添加防腐剂、色素和香精的前提下,从原料选择、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等方面探讨食用菌脯产品的加工工艺。[结果]确定产品腌制液配方为食盐2.0%、白砂糖2.0%、酱油0.5%,以及八角、鸡精、五香粉适量,沸水中腌制20 min,腌制后置于65℃热风干燥1.5 h。[结论]该加工工艺下可得到色泽及口感都较好的健康杏鲍菇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