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膜覆盖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温度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地膜覆盖已经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了作物的产量与质量。通过对近年来有关地膜覆盖技术文献的分析和比较,综述了地膜覆盖技术在保温保墒方面的作用。地膜覆盖可为作物生长提供稳定的温度条件,在作物生育前期有良好的保温作用,保证作物的生长发育,在作物生育后期,保温作用减弱甚至可以适度降低土壤温度,使作物免受高温危害;地膜最大的保温效果是在土壤表层,随着深度增加保温效果降低;地膜颜色越浅保温效果越好。地膜覆盖可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作物对深层水分的利用,为作物在整个生育期内提供稳定的水分条件。生物地膜和液态地膜等新型地膜可降低对土壤的污染,起到良好的保温保墒作用。针对在地膜覆盖中存在的土壤干燥化风险加大、影响水分入渗和污染严重的问题,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了加强塑料地膜替代品的研发、发展残膜的机械化回收和再利用技术、加强水分监测以及发展渗水地膜等4大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1-3
土壤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建设的基础物质,了解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在对该地区的生态建设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水分的大小受土地利用类型、海拔、坡度、坡向、时间、土壤深度等因素的影响。主要研究了土壤水分垂直空间上的主要变化特征,为后期的生态造林和树木更新奠定坚实的基础。实验结果如下:南湾上坡位的土壤含水量在4~10月份中0.1~1.8m内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整体呈现减-增-减-增的变化趋势,且均在0.1~0.2m层土壤含水量达到最高值。南湾下坡位4、5、10月份的土壤含水量在土壤深度0.1~1.8m内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减-增-减-增的变化趋势,6、7、8、9月份则呈现增-减-增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4.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通过对目前推广应用的各种抗旱造林技术的组合,进行针对不同树种的综合配套技术抗旱造林试验,总结出不同树种的最佳抗旱造林技术模式,以指导造林绿化工程,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5.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对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有着积极作用。然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具有较大的难度,必须要采用特殊的植树造林技术,并辅以科学管护手段,才能保障植树造林工作取得成效。因此,首先阐述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展植树造林工作的重要意义,其次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常用植树造林技术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以阜新市为例,提出植树造林工作方法及管护抚育措施,希望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实现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用地土壤水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了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壤水分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用地土壤水分的研究概况,为进一步推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8.
针对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的实际,从选择适宜优良树种、整地、合理配置林草、造林方法、抚育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苗造林技术,包括苗龄和苗木规格、造林季节、苗木栽植前的保护和处理、栽植等方面内容,以为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苗造林的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地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些年,我国的造林绿化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一些较易造林地区已基本上完成了造林任务。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因此,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地困难立地的植被恢复问胚就成了今后林业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石质山地由于生境恶劣及各种原因的破坏,历来造林困难很大,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不高。一些林分生长缓慢,稳定性差,林分质量低,不能发挥出较高的效益。通过应用和推广多年在石质山地植被恢复中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现有技术的优化整合和组装配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林分和群落质量、加速植被恢复建设,是改善我国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地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调查库布齐沙地人工生物结皮区高等植被恢复状况,揭示人工生物结皮形成后高等植被群落演替过程。[方法]采用样方法对不同接种年份的人工生物结皮区高等植被的种类、数量、盖度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结果]共发现42种高等植物,分属于31属10科,优势种为油蒿、沙蓬、绳虫实、猪毛蒿、羊草、披碱草。随着人工生物结皮发育演替时间的延长,高等植被的种类、数量、盖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也逐渐增大。[结论]在人工结皮区,高等植被群落的演替顺序为油蒿、沙蓬、猪毛蒿、羊草群落。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目的]为科学和合理种植作物以及提高作物产量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集研究区48个点的盐渍地土壤,测得土壤含水量数据,并且在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条件下采集土壤光谱反射率数据,对反盐期不同深度土壤的含水量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土壤烘干前和烘干后的光谱反射率,对自然光源的土壤光谱反射率进行一阶、二阶、三阶、四阶、五阶和六阶导数微分处理,剖析人工光源的土壤光谱反射率数据、自然光源的光谱反射率、导数微分变换后的光谱反射率数据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分析,进行一元一次、一元二次、指数、二元逐步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函数的拟合,并用总均方根误差(RMSE)以及显著性水平验证拟合函数的精度。[结果]表层土壤(0~10 cm)的含水量明显低于10~30 cm深度的土壤含水量,且表层土壤含水量由于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绿洲内部和外围的土壤含水量也存在明显差异;干燥土壤的光谱反射率曲线比湿润土壤更高;人工光源、自然光源获取的土壤光谱反射率数据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人工光源的相关性比自然光源的相关性略高;自然光源获取的光谱反射率经过导数微分形式的变换后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性得到很好的提高;人工光源的最佳拟合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Y=266.4X21680+35.2X1680+1.9,RMSE为0.33,显著性水平P0.01;自然光源的最佳拟合方程为偏最小二乘方法的光谱反射率的四阶形式,RMSE为0.89,显著性水平P0.01。[结论]该研究能够为干旱区土壤含水量和光谱特征的关系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奠定高光谱技术在干旱区的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整合分析方法,对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农田、林地、灌丛和草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土壤有机碳、氮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表土碳、氮含量影响显著;草地转化为农田将降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60.9%和-54.3%),草地转化为林地将导致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降低(-21.5%和-31.3%);草地转化为灌木林地将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33.6%)和降低土壤全氮含量(-5.9%)。可见,受人类活动干扰最为强烈的农田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最低,而草地、灌木林地具有较好的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保持功能。因此,开展灌草植被恢复和农田弃耕(自然恢复)可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和增加土壤碳、氮存贮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主要造林树种林地水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不同树种林地土壤含水量很低,接近于凋萎湿度,2002年5月,6 m深土壤平均含水量为5.02%~5.12%,2003年5月为4.65%~6.35%,降水作用仅发生在地表至2 m左右土层内,在1.8~4.0 m有明显的土壤干化现象,含水量保持在凋萎湿度。土壤干层的存在是该区域林地和荒坡土壤水分分布的普遍规律,主要是由特殊的气候条件造成的土壤水分收支长期亏损的积累结果,并非林木生长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19.
20.
植被演替是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生物界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而土壤理化特性是影响植被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由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劣,该区的植被演替规律和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特性变化的研究一直颇受研究人员关注。本文综述了关于黄土高原植被演替规律和演替中土壤理化特性变化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